❶ 鱼有关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1)动物根据背部有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等的有脊柱为脊椎动物,而蚯蚓、蝗虫等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鳃为鱼类的呼吸器官,蚯蚓则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
(3)在与的体内有一特殊的结构,里面含有大量的卵子,为鱼的卵巢,能产生大量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幼鱼.
(4)鱼的运动器官是鳍,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其中尾鳍的作用是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许多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叫节律行为.如小黄鱼的洄游等.鱼能绕过障碍物靠的是侧线,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6)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鱼类与鲸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动物,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一样,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以减少在水中游泳的阻力.
故答案为:(1)鱼类有脊柱,而蚯蚓、蝗虫等动物体内无脊柱
(2)体表;气管(3)卵巢(4)尾鳍(5)节律;侧线(6)自然选择
❷ 鱼的体内有多少%是水
任何生物体内大部分都是由水组成,植物体平均含量为70%,鱼体内水分为70一80%,水母身体中水分达到体重的95%,人体中水的含量约为体重的2/3。
❸ 海洋中的鱼类和生物的资料
1、海洋哺乳动物,我国现有各种海兽39种。如:各种鲸类、海豚、海豹、海狮、儒艮等。2、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上繁殖的变温动物。3、海洋鸟类,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在中国海共记录了183种海鸟。如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海鸥等等。4、海洋鱼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5、海洋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5。如鲎、虾类、蟹类等。6、海洋软体动物,在中国海共记录到各类软体动物2557种,约占中国海全部海洋生物种的1/8。如石鳖、贻贝、珍珠贝、扇贝、牡蛎、文蛤、乌贼、章鱼等。7、海洋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因其特有刺细胞,故又被称作为刺胞动物。目前,在中国海记录到各种海洋腔肠动物,共计是1010种,它们分属于腔肠动物门的三个纲。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植物。
http://fashion.qq.com/a/20051114/000021_5.htm
❹ 鱼肉的鱼肉污染
1、鱼中有毒物质的积累
鱼中有大量有毒物质,因为所有的污染全部排到海里面去了。在市场里面我们去买鱼回来,超过半数的鱼你买回来检查之后,都含有超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叫做POPs。什么叫POPs?POPs顾名思义是人类合成的,它会永久存在于环境当中不会被分解,像DDT、像戴奥辛,这都是非常着名的。而这些永久性的有机污染物,通常经过食物链的过程当中,会把这些污染物从微量的等级累积到上万倍以上。因为它会累积在动物的脂肪里面,然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它有一个很长的食物链,能够把这些很微量的毒素成万倍的累积,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
2、鱼中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POPs到底对人体有多大的伤害?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它对肝、对肾、对内脏、对神经、对内分泌系统,还有生殖系统有极慢性的毒性。所以人们需要思考,吃这些东西进去,会得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原因常常查不出来?原因在于里面有很多很毒的东西。知道戴奥辛对人的伤害有多大?举个例子,一亿分之一克的戴奥辛就可以把一个人给毒死,那个肉眼都看不到的量就可以把一个成年人给毒死,它有多毒!而短期接触高浓度的六氯苯,可以引发呼吸衰竭跟新生儿夭折,这都是很毒的东西。学生物化学的人,对这方面也有收集一些信息,确实很可怕,真的很可怕。性别的错乱,还有生殖系统的疾病,统统都跟这些东西有关,都是吃出来的。
3、捕鱼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吃鱼对生态有影响吗?当然有影响,已经导致海洋的生态在未来几年之内可能崩溃。他讲拖网捕鱼如果再不收敛,以后网起来的可能是水母和水草而已,网不到鱼了,一艘渔船后面拖了一个很大的网,那个网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它扫过的地方会完全的被摧毁,它一次捕捞起来的鱼量是十五吨的渔获。而当它的渔网扫过宁静海床的时候,会把上万年的珊瑚毁于一旦,全部的海床一次的把它破坏掉。这些珊瑚海绵被破坏掉之后,鱼没有产卵的地方,也跟着愈来愈少了,这是杀鸡取卵。 就是两艘渔船拉起一条长一公里深度三百公尺的鱼网,把鱼包围然后网起来,捕这些鱼通常都是经济价值非常高的鱼。举个例子:譬如像吞拿鱼,而吞拿鱼在海里面看不到,怎么办?据说吞拿是跟海豚有共生关系,所以看到海豚就知道那里有吞拿,渔民通常看到海豚之后就把网子靠过去,所以他网起来的是不是只有吞拿?不是,连海豚一起捕上来,然后再把奄奄一息的海豚推到海里面去。所以我们可以从中解到,每年据美国海洋气象研究所的预估,这都是应该要了解到的状况。
而误捕的状况更加的严重,每年大约百分之二十五的鱼是被误捕的,捕起来之后有没有带回家?不是,再度的抛到海中,为什么?因为有很多的远洋渔船它不能乘载过多,它不要这些渔获,所以误捕的这些鱼最后怎么样?死掉了,统统再抛回海里,每年大概有六百八十到二千七百万吨的鱼被误捕,数量惊人,相当于全球渔获海鲜量的一半,很多人说,吃鱼对生态的影响确实可能是以前我们想象不到的。如今这还是更近的统计数字,科学家预估大概有百分之九十是大鱼,连吞拿、剑鱼、比目鱼等统统被捕捞精光,鱼群在近十五年当中骤降百分之八十,近十五年当中吃掉百分之八十的鱼。而全球十几个主要捕鱼区也不胜负荷,其中九个已到达枯竭的边缘。真是叫人很心痛,本来海洋这么美丽的地方,也被人类糟蹋蹂躏到这个地步。 吃捕的不好,吃养的好不好?吃养的更糟!而这些养的鱼类每一年要消耗掉全球百分之八十七的鱼油跟百分之五十三的鱼粮,什么意思?就是养的鱼怎么养的?还是从海里面捞出来去养的,所以它吃掉的鱼粮更多而且更毒,因为它把这些毒素一次都接受过来。再来建立鱼场还破坏海岸的生态,一个鱼场顶多只能用五年,废弃之后就没有用了。再来喂食的时候有大量的抗生素、荷尔蒙、氯化物,排出大量毒水来污染,危害更大。
养殖鱼会放哪些东西?抗生素污染很严重,残留非常的严重,讲起来确实会让大家毛骨悚然。而抗生素经过长期食物链的累积,在人体当中富集,浓度愈来愈高,造成肝肾功能的障碍,造成障碍性的贫血,还有造成神经系统多功能性的障碍,查不出原因,为什么?这个东西吃太多了,抗生素滥用太严重了。 美食下的陷阱,养殖的鲑鱼戴奥辛的含量跟多氯联苯的含量,是野生鲑鱼的十倍。因为它吃的就是海里面捕来的这些鱼粮,所以生物累积是人类现在所不能够忽略的一个议题。什么叫生物累积?一个食物链就像金字塔一样,下面那个植物叫做生产者, 上面叫消费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而愈往上走的消费者它农药含的毒素愈高,所以人类不应该待在最上层,因为最上层最毒。
❺ 鱼一般产卵的数量大概在多少
许多人都见过鱼产卵,但很少有人注意过鱼每次产卵的数目,总的感觉是数目很大。一般说来,凡是对卵保护较少,损失较大,幼鱼的成活率不高,产卵数就很多;反之,有保护习性的鱼产卵则较少。如刺鱼只产80-100粒;鳑鲏产200-300粒;而鲢能产50万粒;草鱼产40万粒;鳗鲡能产1000万粒;翻车鱼(产卵三亿粒)、胖头鱼(产卵五十万粒)、黄花鱼(产卵三十万粒)。鱼类之所以大量产卵是为了增加存活后代的数量,尽可能广泛地散布母系基因。
一般来说,卵的尺寸如果较大,产生的幼仔形体也较大,这样幼仔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但许多鱼类为什么不把生殖投资集中起来,尽量产大规格的卵,保证后代的存活率呢?
鱼类的产卵的规格和数量是在世世代代繁衍过程,在进化的发展中,总结出最佳模式。生物要尽可能广泛地散布自己的基因,对产卵能力较强的种类而言,卵的尺寸若较大,数量就会太少,即使后代的存活率高也不太合算,但卵的尺寸过小,存活率太低也不合算。因此,它们必须在卵的尺寸与数量两者间寻找一个最佳方案,确保后代的存活数量最多。这种最佳尺寸的卵最有利于多繁殖后代,又能广泛散布其基因。
❻ 鱼类一共有多少种
海洋中有生物20000多万种,其中动物18000种左右,包括鱼类约16000多种。 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建德县志》记载:硬骨鱼类有青、鳊、草、鲢、鳙、鲤、鲫、鲶、鳢、鲥、石鲋、鲈鱼、河豚、子陵鱼、弹涂鱼等。民国《萧山县志》记载:有鲤鱼、鲫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鳊鱼、鳢鲿(即黄颡)、舌鳎(比目鱼)、沙鳢(土步鱼)。沿海有四鳃者(俗名火哲头),还有银鱼、鲥鱼、鲇、鲻、鳗鱼、鳜、鲦鱼、鲚餐、鱵鱼、嘉鱼、梅鱼(又称梅公头或日麋鱼)、石斑鱼、溪鳜等。 解放后,先后从国外和省外引进新品种近10种,形成规模养殖的有白鲫、革胡子鲶、加州鲈鱼、尼罗罗非鱼、虹鳟鱼、团头鲂(鳊鱼)等。 据80年代初调查资料统计,全市有鱼类142种,隶属于12目31科。其中鲤形目分3科83种,占总品种的58.19%,鲈形目占14.9%,鲶形目占10.6%,其余9目占15.6%。主要经济鱼类有40余种,养殖鱼类中主要有鲢、鳙、草、团头鲂、三角鲂、长春鳊、鲤、鲫、白鲫、尼罗罗非鱼、黄尾密鲴、银鲴、鲻鱼、梭鱼、鳗、荷包鲤、青鱼等品种。 杭州水域天然鱼类组成有三个特点:一是江河缓流性和湖泊定居性鱼类,是鱼类主体;二是钱塘江咸淡水鱼类众多,淡水鱼类有119种,河口性鱼类有23种,其中洄游性鱼类有14种;三是运河段鱼类有80余种,仅次于钱塘江水系。东苕溪河床比降度大,溪短流急,多为山涧溪流性鱼,有纯淡水鱼56种。 水域和水文条件的变化,给鱼类种群带来较大影响。新安江水库自蓄水后,鱼类种群从江河型向湖泊型转化,光唇鱼(即石斑鱼)、刺纪(即军鱼)等山溪性江河鱼类,多栖息于水库支流的浅水区,由于上游两岸施放农药及炸、毒鱼事件不断发生,使这两种鱼类濒于消失。新安江、富春江水库先后建成,鱼类洄游通道被隔,鲥、鲚、鲈、鲻、鳎、鳗等河口性、溯河性鱼类及珍贵水产品子陵鱼在库区绝迹或濒于绝迹,鲃、鱼骨、鲴等溪间性、河口性鱼类因分布区域的变迁,在库区消失或减少。新安江大坝至马目23公里江段,据1958年建库前调查有61种,1975年建库后调查减少到39种。其中鲌、鳜、鲶、鱵等凶猛性鱼类,因栖息条件得以改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
❼ 鱼类共有多少种
目前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至少需要花10亿美元的经费,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中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海洋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❽ 深海里有多少种生物具体是鱼类
世界上鱼的种类共约2万余种。其中圆口纲约73种,软骨鱼纲约800种,硬骨鱼纲约2万种左右。
我国鱼的种类3000种左右。其中海水鱼类约2100余种。淡水鱼类1010种左右
❾ 生物积累的影响因素
环境中物质浓度的大小对生物积累的影响不大。在生物积累过程中,不同种生物,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和组织,对同一种元素或物质的平衡浓缩系数的数值,以及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如表。
有些情况下,生物在污染环境中经历很长时间,浓缩系数也达不到平衡。例如黑鲷在每升含7微居里铯的海水中经160天后,对铯的浓缩系数尚未达到平衡。
实验表明,生物体对物质分子的摄取和保持,不仅取决于被动扩散,而且取决于主动运输、代谢和排泄,这些过程对生物积累的影响都是随生物种的不同而异。
水生态系统中,单细胞的浮游植物能从水中很快地积累重金属和有机卤素化合物。其摄取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因此,摄取量是表面积的函数,而不是生物量的函数。同等生物量的生物,其细胞较小者所积累的物质多于细胞较大者。在生态系统的水生食物链中,对重金属和有机卤素化合物积累得最多的通常是单细胞植物,其次是植食性动物。鱼类既能从水中,也能从食物中进行生物积累。鱼积累DDT等杀虫剂的试验表明,水中无孑孓时鱼体内积累的DDT比有孑孓时要多,这说明从水中直接积累的重要性。陆地环境中的生物积累速度通常不如水环境中高。就生物积累的速率而言,土壤无脊椎动物传递系统较高。人们之所以更重视植物传递系统,是因为植物的生物量比土壤无脊椎动物大得多。在大型野生动物中,生物积累的水平相对说是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