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制药行业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生物制药行业排行榜:辉瑞、罗氏、诺华、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基因泰克。
1、辉瑞
辉瑞公司创建于1849年,迄今已有170年的历史,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辉瑞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包括化学药物、生物制剂、疫苗、健康药物等,同时其卓越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辉瑞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华最大的外资制药企业。
4、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全球约有61,500名员工,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公司在17个国家设立生产基地。
② 生物科学技术产品有哪些
现代生物技术常用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酶工程(英语:Enzyme engineering)又称蛋白质工程学,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它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蛋白质工程就是通过对蛋白质化学、蛋白质晶体学和蛋白质动力学的研究,获得有关蛋白质理化特性和分子特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改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可以表达蛋白质的转基因生物系统,这个生物系统可以是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甚至可以是细胞系统。
③ 最有潜力的生物医药龙头股
潜力生物医药龙头股如下:
1.恒瑞医药(600276),国内创新药第一股。主要产品线有抗肿瘤、麻醉、造影剂等。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3%以上,净利润多年保持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公司的研发实力非常强,管理团队比较优秀,销售能力也很强。
2.爱尔眼科(300015),国内眼科连锁医院第一股。主要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0%左右,净利润多年保持30%以上速度增长。
3.迈瑞医疗(300760),国内医疗器械第一股。主要产品线有生命与信息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年保持在25%以上,净利润多年保持25%以上的速度增长。
【拓展资料】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要炒作龙头股,首先必须发现龙头股。股市行情启动后,不论是一轮大牛市行情,还是一轮中级反弹行情,总会有几只个股起着呼风唤雨的作用,引领大盘指数逐级走高。要发现市场龙头股,就必须密切留意行情,特别是股市经过长时间下跌后,有几个股会率先反弹,较一般股要表现坚挺,在此时虽然谁都不敢肯定哪只个股将会突围而出,引导大盘,但可以肯定的是龙头就在其中。因此要圈定这几只个股,然后再按各个股的基本面来确定。
由于中国股市投机性强,每波行情均会炒作某一题材或概念,因此结合基本面就可知道,能作为龙头的个股一般其流通盘中等偏大最合适,而且该公司一定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一面,在所处行业或区域占有一定的地位。如“四川长虹”之所以能占据龙头地位,因为其在家电行业具有领先地位,“深发展”是第一家上市商业银行,“东方明珠”、“电广传媒”具有有线网络的优先地位,而“综艺股份”和“上海梅林”具有实实在在的网站。“虹桥机场”和“清华同方”,虽具有成为龙头的潜质,却没有非常专业的地位,很难成为实际的龙头,而“中关村”是提供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司,具有真正的龙头风采。因此,确认某股能否成为龙头,一定要判断该股在其所属的行业或区域里是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④ 肿瘤新特药有哪些
如果想要更好地治疗肿瘤,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话,可以用dc-cik生物免疫疗法来试试。一直在被央视等众多媒体报道或转载,治疗效果甚佳,是治疗肿瘤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⑤ 7年间投入百亿研发,复星医药创新转型成效几何
复星医药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5.85亿元,同比增长14.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2亿元,同比增长2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2.34亿元,同比增长6.9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2亿元,同比增长9.23%。
复星医药是国内创新药龙头企业之一,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业务板块间具协同潜力,且布局多个创新型平台,随着各创新平台逐步落地,有望逐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创新药进入集中收获期,主业结构性改善将重回增长。
⑥ 高特佳投资的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有哪些
有不少,像汇宇制药、韬略生物、长风药业、科望生物、礼进生物等,在各自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⑦ 2015我国有哪些医药生物技术带“自主创新”标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生物产业是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日前,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2015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分别是:
1. 我国自主创新国家1.1类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
我国科学家历时近30年自主研制的创新疫苗产品,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于2015年6月30日正式上市,该疫苗将被逐步纳入我国计划免疫程序中使用,填补了我国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领域的空白。我国自主研发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成功投产,不仅提高了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的垄断。
2. 我国自主创新国家1.1类EV71(手足口病)疫苗上市
肠道病毒71型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12月4日批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注册申请。该疫苗系我国自主研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在国内外尚无同类疫苗研发上市的情况下,通过产学研密切结合和有效的组织协作研究,突破了疫苗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瓶颈,为生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产品奠定基础。疫苗的研发及使用对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至关重要。
3. 我国自主研发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取得重要进展
医学杂志《柳叶刀》刊发了我国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3期临床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4464例6-15岁儿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该研究进一步证明,疫苗能有效降低由该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发病率,既能从源头上控制其传播与感染,又能大幅减少防治费用。该项目着眼预防Hp感染性疾病的原创疫苗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分子内佐剂亚单位黏膜疫苗”设计原理及其关键技术,为黏膜感染病原体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4. 我国自主研发重组埃博拉疫苗进入临床研究
我国自主研发重组埃博拉疫苗正式启动在塞拉利昂的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得境外临床试验许可。该疫苗是目前全球唯一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疫苗,首次采用冻干粉针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存储2周以上,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地区广泛使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开创了我国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在境外进行疫苗临床研究“零”的突破。
5. 我国自主创新国家1.1类人源化修饰型抗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入临床
人源化修饰型嵌合抗体美妥珠(HcHAb18)单抗注射液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国家生物制品1.1类全创新抗体药物,是基于去糖基化修饰技术的新型抗体药物,具有ADCC增强效应,其靶点为EMMPRIN,在肺癌细胞高表达,与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抑瘤效果。美妥珠单抗注射液经C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其核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国际专利授权4项。
⑧ 国内有没有已上市的自主创新生物药
我不是药学专业,但因为科普写作的关系略知一点。举个例子:
成都的康弘药业,2005年延请分子生物制药专家俞德超任总裁,研发出治疗眼病的蛋白质药物康柏西普(Conbercept)。这是一种由天然蛋白的片断人工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形等多种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康柏西普作为此药物的非专用名,目前已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
不过,虽然研发出了这种有打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潜力的新药,康弘药业这家企业的主打产品仍然是仿制化学药和中成药。2010年,因为和公司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意见不同,俞德超离职自创公司。从这个故事你可以大致了解中国目前的新药研发状况……
⑨ 新医保目录鼓励创新药119种药品平均降价一半,医保买药价格真的很低吗
一年一度的国家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公布,七成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一半。三个国产广谱抗癌药PD-1抑制剂进入目录,但此次尚未考虑将天价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
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0年医保谈判结果。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同时,还有29种药品被调出目录。最新一版医保药品目录内共计2800种药品,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发布会后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有限,没有考虑将天价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三个新入目录的国产PD-1价格都低于去年进入目录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对于进口PD-1全部没有谈判成功的原因,熊先军认为,主要是企业的价格预期与国家医保局的预期不一致。
奥咨达医疗器械服务集团东区市场总经理詹金城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医保目录谈判数量堪称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即调入96种独家及23种非独家,其中,14种全年销售额超过十亿元的独家药品成功被谈判调降;未来,医保目录可以针对性地对单价高昂的“孤儿药”做更进一步的降价谈判。
今年医保谈判的另一个特点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评审专家按程序遴选了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进行降价谈判,这些药品单药的年销售金额均超过10亿元。经过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
此外,为了支持新冠疫情的防控,本次调整已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与往年相比,今年医保谈判成功率较高,药品降价幅度略低。熊先军表示,医保谈判不追求药品降幅,也不追求谈判成功率,谈判成功率高的原因是谈判前期和企业沟通到位,专家组将测算的要点让企业掌握,这样企业所出的价格会靠近医保局的价格,同时也有一些企业对药品的自主定价本来就不是很高。这样下来,谈判的降幅就不会很大。
“医保局没有将一些定价较贵的药品纳入目录是向药企发出明确信号:即便不在医保目录中,药企也要基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来制定合适的药品价格。”熊先军说。
詹金城认为,从全局来看,此次医保目录针对162种的药品进行针对性的降价谈判,是坚持了“保基本”的原则,以使得医保基金支出稳定、可控,而手段则是把价值不高的药品调整出去、再降低费用过高的药品。
一位药企销售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医保谈判将2020年上市的新药也纳入其中,这是一大亮点,有助于创新药获批上市后实现快速放量,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药物研发创新的鼓励。
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提升
PD-1是本次医保谈判的一大看点之一。此前备受市场的关注抗癌药PD-1/L1中,参与谈判的三款国产药物全部入围,进口的则无缘进入医保目录。
从谈判结果来看,三个国产广谱抗癌药PD-1抑制剂——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和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都进入了医保目录之中。而进口的PD-1产品——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俗称“K药”)和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商品名:欧狄沃,俗称“O药”)则谈判失败。
熊先军表示,三个国产PD-1产品的具体谈判价格不方便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比信达PD-1(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去年的谈判价格低。而且对于这些PD-1产品也没有限制特别的适应症,都以已经批准的适应症为准。
“进口PD-1谈判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价格预期与医保局的预期不一样,因为进口企业还要考虑国际价格的问题,但国内企业主要是考虑中国的价格和市场,谈判价格他们可以承受。”熊先军说。
市场颇为关注三款国产PD-1进入医保谈判后的价格,第一财经记者分别向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等入围企业了解情况,多数回复是“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为准”。不过,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此次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进入医保的PD-1药特瑞普利单抗是80mg规格的,历经五轮报价后,最终谈判成功的医保价格是每支906.08元,计算下来一年治疗费用是7.07万元,原本该药一年的治疗费用在慈善援助基础上是9.36万元,因此降幅约24.47%。
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伊始,就组织开展了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最终17种药品谈判成功纳入目录,并于今年底协议到期。这17种抗癌药中,3种药品有仿制药上市被纳入乙类管理。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其中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经测算,14种抗癌药降价,预计2021年可为癌症患者节省30余亿元。同时,本次调整还新增了17种抗癌药,其中包括PD-1、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目录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中国副总裁黄彬在发布会上表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疾病患者人数众多,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医保政策和一系列配套鼓励政策,医保谈判药品的可及性明显得到提升,使企业看到了以量换价的空间和机会。因此,企业在确保实现合理商业回报及可持续医药创新的同时,能够以最低的价格供应最好的新药。
整体上看,对于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来说,虽然成功进入了,接下来如何打通进医院的“最后一公里”,仍面临一场硬仗要打。
“我们这次经过这次医保谈判后,降价七成左右。对我们来说,应该有助于提高销量。相比之下,进医保后,打通医院渠道可能会稍微通畅点。”广州一位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有PD-1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公司的产品此次进入医保,但接下来的进院工作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进了医保后,但进院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因此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攻克的工作。”
⑩ 创新药股票有哪些
创新药股票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乐普医疗、康泰生物、泰格医药、复兴医药、智飞生物、凯莱英、上海医药、科伦药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