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能构成生物圈
A、生物圈及生物圈内的生物,既包括了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又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县城,既包括了县城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鱼缸中所有金鱼和水草,只包括了部分生物,没有微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长白山森林,既包括了森林中所有的生物,又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故选:C
B.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biosphere)
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层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表面。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处,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以下是附带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圈里繁衍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以支持生命活动,在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俗语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简单的关系。但是,要维持整个庞大的生物圈的生命活动,这么简单的关系显然是不行的。生物圈自有它的解决办法。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按其在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可分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人当然也包括在内)。有的动物直接以植物为生,叫做一级消费者,比如羚羊;有的动物则以植食动物为生,叫做二级消费者;还有的捕食小型肉食动物,被称做三级消费者。至于人,则是杂食动物。分解者,主要指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这三类生物与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生产者从无机环境中摄取能量,合成有机物;生产者被一级消费者吞食以后,将自身的能量传递给一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被捕食后,再将能量传递给二级、三级……最后,当有机生命死亡以后,分解者将它们再分解为无机物,把来源于环境的,再复归于环境。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完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只有当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各种生物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下,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产能力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时,系统的能量输入与输出才能达到平衡;反过来,只有能量达到平衡,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才能相对稳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被破坏,否则,就会打乱整个生态系统的秩序。请大家善待所有的动物。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明白,人也是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关心爱护你身边的生态环境吧。
C. 生物圈的范围是
水圈的大部,岩圈的上部,气圈的下部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岩石圈包括土壤,是陆生生物生存的基底。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内,植物根系可伸得较深。限制生命向深层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缺光、缺氧。石油细菌可生活在地下2500~3000米深处。水圈中几乎到处有生物,但水体表层和底层生物较多。限制生物分布于深海的主要因素是缺光、缺氧和随深度而增加的压力。但在大洋11000米以下仍有深海生物。大气圈厚度有1000公里以上,接近地面的对流层是发生天气现象的场所,也是直接构成生物的气体环境。大多数鸟类只能在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动,极少数能飞到5000米以上的空中。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有些昆虫可能被大气环流带到22000米高的平流层中,但万米以上的空中不能为生物提供长期生活条件,故此空间称为“副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系统。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有:温室效应、破坏大气臭氧层、酸雨和排放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
什么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要领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在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它在地面以上达到大致23千米的高度,在地面以下延伸至12千米的深处,它包括平流层的下层、整个对流层以及沉积岩圈和水圈。但绝大多数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生命物质又称活质,是生物有机体的总各。生物生成性物质是由生命物质所组成的有机矿质作用和有机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质等;生物惰性物质是指大气低层的气体、沉积岩、粘土矿物和水。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
D.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的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故选:D.
E. 下列地点或区域,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生物圈 B.荆江堤下的一片防护林 C.学校操场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 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 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荆江堤下的一片防护林、学校操场里的一块草坪,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洞庭湖里所有的鱼类仅是消费者,换缺少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故选:D |
F.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池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
B 略
G. 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A. 大气圈的底部 B. 水圈的大部 C. 岩石圈的表面 D. 地壳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
故选:D.
H. 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A.大气圈的上部B.大气圈的底部C.整个水圈D.岩石圈的上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上部氧气极少,温度变化极大,紫外线强烈,缺水、低气压等不适合生物生存,因此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以下150米以内,150米以外的深海处也有少量的生物生存,所以整个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I. 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包括地表上下10千米内的区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土壤圈和水圈。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所以选A
J. 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圈层,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正确.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正确.
C、生物圈包括了所以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和环境两部分,不是只有生物.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