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调整生物钟
无规律的生活,导致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只要你按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时间,不要随意打乱生物节律,就会改变你现在的困扰。
当然,你现在才开始改变,你身体已经适应了先前的生物钟节律,所以在你改变生物钟时,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智力半周期数为16.5天;情绪半周期数为14天;体力半周期数为11.5天。
方法:
(1)早上在晨光中散步,会缩短睡眠周期,使你晚上上床之后容易入睡。因为阳光的照射会使大脑里的松果体早一些分泌退黑素,强烈的人造光也有同样的效果。相反,如果发觉你晚上入睡太早,不妨在下午或傍晚多接受些阳光照射。这会延长你的睡眠周期,推迟入睡时间。
(2)锻炼能缩短你的睡眠周期。如果你是一个夜间型的人,你的思维通常在午夜以后变得活跃。然而,当骑了一整天的自行车后,你的睡眠周期会缩短,夜间早点上床睡觉,一定睡得更香,第二天起得也很早。
(3)在夜晚适当升高体温,会有利于睡眠。进行至少15分钟的桑拿浴或热水浴,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4)白天睡觉不宜超过一小时,也不宜在下午四点钟以后睡觉,否则到了晚上就没有困倦感。
(5)含有咖啡因的各种食品和饮料,如巧克力、咖啡、茶等,最好避免在晚饭后使用,因为咖啡因会兴奋大脑而引起失眠。
(6)晚上少喝水,饮水过多会使整个夜晚上厕所次数增多,从而影响睡眠。
(7)在上床一小时之前,停止强脑力活动,可看一些简易读本或喜剧电视片,使大脑轻松一下。你也可以考虑处理一些琐碎的家庭杂务等,然后洗漱上床。
(8)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镁、钙、复合维生素B等,可使睡眠更好些。
B. 如何调整生物钟
1.熬一整天不睡,保持疲劳状态,等到晚上吃过晚饭后,你会有一段极困倦的时间,睡觉,然后6:30起床。到晚上11:30睡觉。持续下来,就好了。
2.照常1~2点睡觉,早晨6:30起床,期间任何时间都不要睡,晚上11:30睡觉,第二天6:30起床。(需要意志力,也就是说,你可以等开学的那天再用。)
3.每天比原来早睡15~30分钟,睡不着你可以上床看教科书,不要看小说或者你感兴趣的书籍。然后早起15~30分钟。虽然慢点,但是效果应该不错。我没用过,但是感觉应该还不错,需要毅力,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你生物钟开始运转的时候,你会很精神。
其实我也是个夜猫子,第二种方法很有效。因为不上学了,所以第一种方法用过,记住,一定不要等自己的生物钟开始运转,也就是说,不要熬到晚上自己最清醒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是睡不着的。第三种方法,还是上面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最不敢兴趣的书,以前上学的时候,在床上看英语书很容易睡着。你也可以试试。
C. 怎么调整生物钟
1、睡眠调整
人体生物钟在睡眠的表现上尤为显着,经实验表明,人体的细胞在晚上23点至凌晨5点的分裂速度是白天的8倍左右。所以大多数人的生物钟紊乱都是熬夜引起的,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调整生物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
2、饮食调整
人体生物钟也会受饮食规律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或是上班族都会有饮食不规律的毛病,尤其是不吃早饭。这样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肠胃生物钟的不正常,机体的疲劳,消化系统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
所以想要调整生物钟除了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之外,还要在食物上多加注意。要多吃一些牛奶、青菜、豆类、水果等碱性食品,不要吃油炸、高热量、糯米类、有刺激性或酸性食品,这些食物除了增加肠胃的负担之外还会影响机体排酸,会加重你的肠胃生物钟紊乱。
3、维生素调整
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微量元素的支持,所以补充流失的微量元素对于调整生物钟也很重要。微量元素中以维生素B、维生素C最为重要,可以多吃富含这类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去药店适当购买维生素片进行补充。
4、运动调整
经常运动也会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整生物钟。所以在不妨坚持多做一些日常性的运动,持之以恒,这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运动最好以静力项目为主,比如说瑜伽、普拉提等。
拓展资料: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人体的正常的生物钟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
D. 请问如何调整生物钟
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4)生物钟如何调扩展阅读:
生物钟的存在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能使生物与周期性的环境变化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对生存和繁殖关系重大的,如迁徙、觅食、交配、生育等,以至作出提前安排。如糖皮质激素在清晨起床前就已升高,为白天活动作好预先的准备。
然而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也是有限度的,生理周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追随外界的周期性,当偏差太大,外环境变化造成刺激过强过弱,以致使生理振荡变为越轨的自由运转,从而干扰了时钟的正常运转,造成个体不同器官内部节奏位置的紊乱,破坏有序的合作,会引起某些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物钟
E. 如何调节生物钟
如何调节生物钟,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不讲究,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所以导致生物钟紊乱的情况发生,生物钟一旦出现紊乱,对于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生物钟紊乱应该如何进行调节?方法如下:第一、要调整睡眠,作息要规律,调整自己的睡眠是改善生物钟紊乱的方法之一。每天要定时上床休息,然后尽量躺着,不要想关于睡眠或者伤脑筋的事情,能睡多久就睡多久,第二天一定要准时早起,生活节律不强的人很快能自行调整好,可以试着在临睡前一小时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缓解疲劳,对于生物钟紊乱的人非常合适;第二、要调整饮食,由于长时间饮食无规律,胃肠生物钟已经不正常,疲劳状态的机体,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所以要想调整生物钟紊乱,要尽量饮食偏清淡,多吃点蔬菜、水果,关键尽量不要吃夜宵;第三、坚持锻炼也非常重要,坚持做点慢跑一类的有氧运动,除了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够全强身健体,还能帮助缓和心态;第四、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一些药物来进行调整。
F. 怎么调生物钟
1、睡眠调整
人体生物钟在睡眠的表现上尤为显着,经实验表明,人体的细胞在晚上23点至凌晨5点的分裂速度是白天的8倍左右。所以大多数人的生物钟紊乱都是熬夜引起的,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所以调整生物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调整睡眠时间。
2、饮食调整
人体生物钟也会受饮食规律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或是上班族都会有饮食不规律的毛病,尤其是不吃早饭。这样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肠胃生物钟的不正常,机体的疲劳,消化系统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
所以想要调整生物钟除了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之外,还要在食物上多加注意。要多吃一些牛奶、青菜、豆类、水果等碱性食品,不要吃油炸、高热量、糯米类、有刺激性或酸性食品,这些食物除了增加肠胃的负担之外还会影响机体排酸,会加重你的肠胃生物钟紊乱。
3、维生素调整
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微量元素的支持,所以补充流失的微量元素对于调整生物钟也很重要。微量元素中以维生素B、维生素C最为重要,可以多吃富含这类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去药店适当购买维生素片进行补充。
4、运动调整
经常运动也会有利于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整生物钟。所以在不妨坚持多做一些日常性的运动,持之以恒,这样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但运动最好以静力项目为主,比如说瑜伽、普拉提等。
G. 怎么调好生物钟
1,利用光线。我们体内会产生一种荷尔蒙,叫褪黑激素,它分泌的越多,我们睡眠质量就越好。一到晚上,褪黑激素就开始分泌了,前半夜达到高峰,而一遇到亮光,它的分泌也就停止了,而且光照越亮,抑制褪黑素分泌的作用就越强。科学家总结出一条简单的规律:早晨的光线使你更像一只百灵鸟,晚上的光线使你更像一只猫头鹰。 2,科学安排锻炼时间。研究发现,锻炼对生物钟也有很大影响,早晨锻炼使我们更像一只百灵鸟,晚上锻炼使我们更像猫头鹰。 所以,若要调整生物钟,建议你,每天醒来后,不要赖在床上,而要让自己暴露在光线下——拉开窗帘,打开灯,并做点运动!坚持一段时间,生物钟就会记住新的作息时间。
H. 生物钟是什么概念,怎么调整
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时,如此周而复始。我们生活在很有节律的自然界。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年会上,对生物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孙中生博士,报告了“对生物钟从行为到分子多层次研究”的新进展,令人兴趣盎然。科学家试图通过解密生物钟,解释生命现象和规律,重新设计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
关注“生物钟”由来已久
自然界的节律无所不在,同样体现在生物系统中,例如花开花落的植物、昼伏夜出的动物,人的生理周期,甚至每日的心率、体温、细胞新陈代谢等都呈现24小时的节律。人类关注生物钟由来已久。1729年法国科学家将一种白天树叶张开,晚上合上的植物从室外搬到地窖中,结果发现,在没有光照的地窖中,树叶依然开闭如同在室外一般。19世纪英国科学家将不同时间开放花的植物组成一个时钟,结果每天看着花开花落就可以知道时间了。或许这就是“生物钟”的由来。 孙中生博士说,人类最熟悉也是最普遍的生物钟莫过于日起夜睡。本世纪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人关在没有阳光的地下室。每到吃饭的时间就去送饭,结果发现被试者的生物节律每天向后漂移1~2个小时。当不定时送饭时,这种节律更是向后漂移到27小时左右。这说明人体内的生物钟并非24小时,生物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喜欢晚睡晚起,他的生物钟就大于24小时,喜欢早睡早起的人生物钟往往小于24小时,不完全是生活习惯使然。
那么,生物钟是遗传的,还是后天适应环境获得的?为解开这个迷,在过去50年中人类做过很多科学试验。他们给那种树叶昼开夜闭的植物8个小时光照,8个小时黑暗,如此循环试图改变植物的生物节律,结果却发现,一旦回到自然环境,树叶开闭马上返回24小时的节律。科学家还发现在哺乳动物中,上视交叉核(SCN)是主控生物节律的,一旦被破坏,动物便玩睡无度,失去了生物节律。科学家又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让老鼠在15小时黑暗和15小时光照的节律中生活,繁殖了25代,当第25代鼠辈子孙回归地面时,它们的生物钟也马上返回了24小时的节律。这项实验充分证明了生物钟的遗传特征。除了遗传性,科学家还发现了各种环境因素能够调节生物钟,其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光线。实验证明光周期的改变能引起生物钟的改变,而且在24小时内不同时段的光刺激能使生物钟向不同的方向调节,因此生物钟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I. 生物钟紊乱怎么调
调节生物钟可以从睡前关闭电子产品、制定规律睡眠作息、白天适量活动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1、睡前关闭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减少人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入睡;电子产品的内容,会增加神经兴奋,将固有的生物钟推迟到更晚。所以要在睡前放下手机,避免睡前接触很兴奋的影视及音乐;
2、制定合理的睡眠作息:睡眠时间需求因人而异,一般成人睡眠所需时间范围为6-10小时。假设早上7点起床,以平均睡眠8小时为例,晚上11点就要睡觉,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因此尽量不要熬夜,每天入睡时间要固定;
3、白天适当运动:白天适量活动可以增加摄氧量,改善神经功能,释放压力,有效改善睡眠,调节生物钟;
4、白天尽量不要睡觉:白天的睡眠时间应尽量减少,如果实在很困,可以短暂地小憩,不要超过30分钟;
5、其他:必要时可口服调理植物神经紊乱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安神补脑液、益气养血口服液,也可以选择安神的西药或促进入睡的药物,比如谷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