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海域的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象陆地国土一样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我国的海洋资源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有急需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应该实行合理开发战略,使国家管辖海域成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基地。
海洋矿产资源包括国家管辖海域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砂矿资源,国际海底区域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富钴结壳资源、热液硫化物矿产等,有巨大的潜力。要加大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国家的资源保证程度。力争在海上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使海洋油气产量在全国油气总产量中的比重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列入国家计划,重点进行南海北部陆坡区相关海洋环境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商业性勘查做好资源、环境和技术准备。要加强有争议海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并积极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原则”,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力争海洋权益主张重叠区域的资源份额。
重视保护已经严重衰退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业要采取捕捞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政策,减少捕捞量,争取逐步恢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渔场的渔业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滩涂和浅海的可养殖海域,减少养殖业的自身污染,保护养殖海域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优化养殖模式,采取大型海湾和近海的海洋农牧化、重要经济种类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渔场综合整治等措施,保证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珍惜爱护每一处可用于海洋旅游娱乐业发展的海滩、海水浴场、海水运动场、珊瑚礁区、沿海红树林等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旅游业。要重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保证海洋的永续利用。
‘贰’ 为何要保护生命摇篮——海洋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母亲,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20世纪,港口成为诸多大中城市发展的助推剂,海洋国土意识成为我们的共识。
保护海洋是指保护海洋环境,包括保护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环境是一个包括海水、海水中溶解物和悬浮物、海底沉积物及海洋生物在内的复杂系统。海洋中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保护海洋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我们的海洋观必须从过去的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资源观转化为生态文明的、体现“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蓝色家园”观。其次要完善法律制度,依靠法律和制度管理海洋。第三,要实施科技兴海,做到高效微创。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在取得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小环境创伤,做到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鱼与熊掌兼得。第四,要控制陆源污染。具体说来要控制流域排污;加强陆域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沿岸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适度集中、深度处理、离岸排放;加强海陆协同,实施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此外,还要加强海洋生态恢复与建设。实施围填海供给海域面积的总量控制和重点自然岸段的恢复与保护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重点保护滨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及濒危珍稀物种;注重流域中下游水工建筑与河口生态需水相协调,坚持海域使用论证评估制度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度控制养殖密度与规模,实施清洁化生产和循环经济等。
‘叁’ 为什么要海洋保护
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海洋污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每年把1000万吨石油排入海洋;约有100万吨滴滴涕已滞留在海水中。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是各国的共同要求。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广,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多,扩散范围大,危害深远,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因此,海洋污染比起陆上的其它环境污染要严重和复杂。
海洋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海洋生物资源的损害。如河北南堡渔场,在近岸未受污染以前,捕捞鲆鱼、鲽鱼多集中在秦皇岛沿岸5~10米等深线以内,现在已移至15~23米水深作业。过去在营口、塘沽、羊角沟附近的浅水区产毛蚶最多,现在也大大外移了。莱州湾的小清河口附近,过去盛产河蟹及银鱼,现因小清河成为排污河,使河蟹和银鱼绝迹。大连湾由于海水受污染,引起海带腐烂和贝类死亡。甘井子区柳柴沟原有7个海水养殖场,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污染荒废的滩涂达5 000多亩;过去棉花岛一带盛产海参、扇贝,现也基本绝迹。胶州湾原是一个多种鱼虾产卵、索饵场,生产多种经济鱼虾,现在产量也下降了,每年经济损失约150万元。1978年4月,南黄海北部发生一次大面积的漂油事件,事故发生后的10多天内,在收购的376万斤海产品中,受污染的鱼虾达56万斤。福建沙埕港也因农药厂的污水排入,致使八尺门以内海口的贝类养殖一度大幅度减产。赤潮在中国沿岸也多次发生,辽河口(1975、1976年)、大沽河口(1977年)、黄河口(1952年)、大连湾(1979、1980、1981年)、青岛沙子口近岸、东海(1972年)以及湛江港(1980年)等相继出现过。尤以1952年5月在黄河口由夜光虫形成的赤潮最为严重,持续2个月时间,影响范围长70公里、宽20公里。
此外,海洋污染还直接危害沿海人民的身体健康。卫生部门调查指出渤海、黄海沿岸的渔民头发中发现的汞、镉含量高于内地居民。北戴河、大连、青岛、烟台等地一些着名的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和海水浴场,近几年来也有过油膜或油块的污染。
中国筑海塘及其它围海工程的历史悠久,遍及沿海各省,这对防止海潮泛滥,围垦滩地和发展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盲目的、不切实际的围垦,任意建造海洋工程,随意挖沙采石,乱砍滥伐防护林,都可能损害近岸的海洋环境,会造成海岸后退,水土流失,破坏鱼虾等栖息、繁殖的场所,使滨海地区和生态平衡失调。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兴办围海造田,出现过围后积水过多或缺乏淡水等围而不用的现象。如海南岛四周围垦了7万亩土地,但已利用的还不到10%。要从环境的全局出发,使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海洋开发事业既能全面发展,海洋环境又能得到保护。
‘肆’ 海洋中有那些人类需要的资源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海洋中人类需要的资源有很多包括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水、海洋中的化合物(如冰烷、甲烷的结冰物)、港口等多种类型的综合性资源。保护海洋是为了整个生物圈的平衡。海洋是整个生物圈中最大的一环。
‘伍’ 我们生活在内陆,离大海很远为什么也要字会保护海洋
原因是地球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陆地区形成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属海洋。如果海洋遭到严重污染,海水蒸发减少,我们内陆地区空气中水汽可能更少,气候更加干旱。
海洋可以为人类提供绿色能源。海洋能资源潜力相当大,其中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
(5)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生物扩展阅读:
海洋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之不致衰竭,以供人类永续利用。特别要优先保护那些有价值和濒临灭绝危险的海洋生物。
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由于过度捕捞、偶然性的捕杀非目标允许捕杀的海洋生物、海岸滩涂的工程建设、红树林的砍伐、普遍的海洋环境污染,至少使世界上25个最有价值的渔场资源消耗殆尽,鲸、海龟、海牛等许多海生动物面临灭亡的危险。预计随着海洋开发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更大的破坏。
‘陆’ 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海洋和我们是一个整体,首先,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另外海洋虽然蕴藏许多资源,但海洋资源的再生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开发海洋资源而不注意保护,那么这些资源总有被用光的一天。所以保护海洋极其重要也十分必要。
‘柒’ 请谈一谈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1、海洋是一个完整的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搬运、稀释、扩散、氧化、还原和降解等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它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
2、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同样的问题。虽然海洋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但是海洋环境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所以如果不能处理好海洋环境保护的问题,海洋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再间接地影响到海洋经济和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也就是说海洋环境保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 保障人类食物来源安全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是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命之母。人类也是水生生物不断进化的产物,海洋是地球上所以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4、 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环境
海洋对气候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沿海地区是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自古以来人类都会有意识的选择靠近海洋的地区定居,如今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更是爆炸式的增长,有些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当地的人口承载极限。
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给海洋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造成了海洋环境的破坏,这种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沿海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海洋环境保护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通过各种手段解决沿海地区的人口压力,这样才能在人类和海洋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要严厉处罚,珍惜海洋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环境资源。
5、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不受侵犯,它还包括了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等很多的内容,这些方面的国家安全问题虽然不如军事领域的国家安全看上去那么令人紧张,但是一旦国家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就会从国家内部根本上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捌’ 如何保护海洋生物
1、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保护物种原有特性不至丧失。
2、污水排放治理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会带给海洋大量的病菌和有毒物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要想改善海洋环境,必须重视排放问题。
3、禁止对海洋的过度开发
填海造陆、能源开采等过度开发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面临灭绝的威胁,滥捕滥杀也会造成物种数量急剧减少。
4、发展海洋科学与技术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为保护海洋生物提供技术支持。
5、减少噪音污染
据环球网报道,在过去的100年里,海洋噪音越来越严重,螺旋桨、声纳等在海洋中产生了各种噪音,这些噪音已干扰到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因此,要“静”化海洋,降低对海洋生物的有害影响。
6、保护地球整体生态环境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溶于海水后会形成碳酸,使海水的pH值(酸碱度)下降,出现海洋酸化的现象。海洋酸化会影响珊瑚、贝类等钙化生物的正常生长,“腐蚀”它们的碳酸钙外壳,甚至对它们造成致命的影响,进而破坏整个食物链,给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极大挑战。
7、加强立法和海洋保护教育
制定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调查和保护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保证海洋治理有理有法可依。同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玖’ 为什么要保护海洋
海洋是地球的主体、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泉。地球表面分属为陆地和海洋。如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29.2%;海洋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70.8%。海陆面积之比为2.5:1。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四大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有人推算,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陆地耕地面积所提供食物的1000 倍。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雄踞北太平洋西侧,大陆岸线总长度达1.8万公里之多,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邻近海域陆架宽阔,地形复杂,纵跨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四季交替明显,沿岸径流多变,因而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近岸海域具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影响着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安全,人类生存及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均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生态环境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是海洋环境一个突出的问题。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污染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港湾,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它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伤及环境美观等有害影响”。按此定义,海洋污染物指的是污染海洋的物质或能量,如石油及其炼制品、重金属、农药、放射性物质、热废水、固体废弃物、病原生物等等。
由于海洋空间广阔,因而有人认为海洋有无限的自净能力,但是海洋科学研究证明,海洋环境也是强度有限的生态系统,而且,因为海洋互相沟通,动力因素极其复杂,局部海域污染也可能逐渐波及全球,甚至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危害。
201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就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发布研究报告称,不断加剧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堪忧。1957~2012年,在全球66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有64处海域的海水温度持续上升。在塑料污染方面,东亚和东南亚海域、地中海和黑海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在海水富营养化方面,到2050年有21%的大型海洋生态系统将面临富营养化风险,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东亚、南美和非洲。此外,超过50%的全球珊瑚礁受到威胁,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90%。
‘拾’ 海洋对人类而言有何重要意义人类该怎样保护海洋
海洋和人类联系非常密切。海洋除了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能源,以及水汽以外,我再补充一个我所知的影响。海洋对气候有很大影响。海水作为高比热容的流体有很强的缓冲气温变化的作用。海水本身的流动又会传递这些能量,进而调节陆地气候。
所以我们应该多多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海洋环境,让更多的人去保护海洋环境,同时也应该加大执行的力度,这样的话才会更有效的去保护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