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最具体是什么
1、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
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藻类)的或细菌被分为植物,有些甚至被同时放入两界。
后来,没有细胞核的细菌被独立为一界,再后来真菌被分出植物界,也成为独立的一界,最后自立为界的是古细菌。
按照原本公认的分类-六界法将生物分为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以及动物界。
最新的基因研究发现这种分类法并不十分正确,因此引入了域作为生物最高的类别。现有的生物被分入非细胞生物域、真核生物域或原核生物域,没有细胞核的生物(细菌和古细菌)被分入原核生物。
只有在真核生物中还有界的分法。真核生物中分四个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总共九个界:
类病毒界、病毒界、古细菌界、细菌界、蓝藻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2、门
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着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
3、纲
纲在门之下、目之上。有时还上有总纲、下有亚纲。例如哺乳纲(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下有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等),单子叶植物纲(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下有鸭拓草亚纲、禾本科等)。
4、目
目上有纲或亚纲,下有科。也可能有总目、亚目存在。例如食肉目(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下有猫科、熊科、犬科、熊猫科等),莎草目(属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鸭拓草亚纲,下有禾本科、莎草科等)。
5、科
科位于目和属之间。有人科、十字花科、猴科。
6、属
属隶于科,其用途是将该“目”内的生物再详细分类。例如:猕猴属、芸苔属、人。
7、种
又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且子代可育的相关的生物群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物分类
② 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生物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
现在一般都把生物分为三大界,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生物划分为“三大界”的说法为许多人所接受,但在科学家们的认真研究中,对生物如何分“界”的看法很不相同。
生物既然被分为三界,那么各界都必定有自己的特征。其中主要的是食物不足,另外温度、空气、湿度等也都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数量,因此微生物的总数量总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生物的分类:
如果按界分。
按两界说就是植物界、动物界。
如果按三界说就是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
如果按四界说就是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如果按五界说就是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
六界说就是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非胞生物界(病毒)。
③ 生物怎么分类的
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④ 生物种类共有几种
1.原核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Kingdom Monera 【原核生物是一种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内没有任何带膜的细胞器。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以前称作“蓝绿藻”的蓝细菌,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以分裂生殖繁殖后代。原核生物曾是地球上独一的生命形式,它们独占地球长达20亿年以上。如今它们还是很兴盛,而且在营养盐的循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2.原生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Kingdom Protista 【真核原生生物界(Protista)的生物都是有细胞核的,且几乎是单细胞生物。某些真核原生生物像植物[如矽藻diatom)],某些像动物[如变形虫(amoeba)、纤毛虫(ciliate)],某些既像植物又像动物[如眼虫(euglena)]。】
3.真菌界
真菌界 Kingdom Fungi【生物的一界。本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它是真菌的最高分类阶元。】
4.植物界
植物界 Kingdom 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生物的总称。】
5.动物界
动物界 Kingdom Animalia【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 350目,150 多万种。】
地球上已被发现的生物总数大约为120万种。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报告称,估算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生物,其中包括650万种陆地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其中已知陆生生物大约100万种;已知海洋生物更少,约20万种。
在估算出的870万种生物中,可分为650万种陆生生物和220万种海洋生物,又可分780万种动物、30万种植物和60万种真菌。此前的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在300万到1000万之间,而联合国环境署的最新研究则缩小了这个范围,是迄今最精确的估算结果。他们提出的870万也是一个估算值,误差在130万左右,也就是说,地球生物的种类数可能是在740万到1000万之间。
⑤ 生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5)生物的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生物的分类方法:
人为分类法:主要是凭借对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的认识将生物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本质联系,因此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大都属于人为分类体系。
例如,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另外,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将生物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自然分类法: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进化论的确立及生物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现存的生物种类和类群的多样性乃是由古代的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学应该反映这种亲缘关系,反映生物进化的脉络。
⑥ 生物都有哪些分类
按目前的分类阶元,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先说界。生物学家将200多万种生物分在5个界中: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处于同一个界中的生物亲缘关系就近,共同点就多。如灵芝和蘑菇、青霉菌都属于真菌界;人和猩猩、狼、蜘蛛等都属于动物界。
可是,每一个界中,生物种数很多,仍然不方便我们认识生物。如植物界中有植物约50万。于是,生物学家再把每一个界分成不同的“门”。如,植物界有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门等;动物界再分成腔肠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等等。其他的界依次类推。毫无疑问,属于同一个门中的生物亲缘关系要比处在同界但不同门的要近。
至于纲,则是在每个门里再分成几个纲。如,脊索动物门里,有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和鱼纲等。现在你可以看到,处在同纲的生物,亲缘又进了,共同点又多了。如人跟猩猩同属哺乳纲,蛇属于爬行纲,这三者的亲缘关系你一看就知。
每个纲中再分目。哺乳纲可分成灵长目、食肉目等。每个“目”中分“科”,每个“科”再分成几个“属”,每个“属”最后分成几个“种”。每一个“种”中生物只有一种,如人种,只有人一种,不存在其他生物。当然,种下面还可以分亚种(植物的,叫品种),如人种中的棕、黑、白、黄四种肤色的人,就是相当于4个亚种。但,只要是同一个“种”的生物,相互间就可交配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比如,斑点狗和西施狗虽属同种不同亚种,所以他们可以产生有繁殖力的后代。而马和驴,属不同种,虽然人类强迫他们交配了,但产生的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⑦ 生物的归类方法有多少种都 有那几种
生物的归类方法有2种。
1、人为分类法,就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经济用途的认识等将生物进行分类,不去考虑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中的联系,根据这种关系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就属于人为分类体系。
2、自然分类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期。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确立了进化论。从那时起,人们开始认识到,现存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从古代生物中经过了几十亿年进化而逐渐形成的。各个生物物种之间还存在着不同程度关系。
公认根据生物从属关系可以分为七个阶梯的生物分类系统,分别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就是物种的意思,这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种,归在一起称为属;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属,归在一起称为科。以此类推,科类属于目,目类属于纲,纲类属于门,门类属于界。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生物分类的层次不断增加,在七个级别上下又增添了不少单元,比如总纲、亚纲、次纲、总目、亚目等等。
(7)生物的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生物分类的意义
所谓生物分类,就是一种研究生物的方法。人们根据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为多个“种”和多个“属”等不同等级;并且对每一类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了科学的描述,目的是为了理清不同类群的进化关系。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就是科学界的分类依据。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叫做“种”,分类等级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就少;而分类等级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就多。生物分类的意义十分重要,它能够帮助人类了解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⑧ 生物分类有哪些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
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少;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点越多。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都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方法有
1、人为分类法
主要是凭借对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的认识将生物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本质联系,因此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大都属于人为分类体系。
2、自然分类法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学应该反映这种亲缘关系,反映生物进化的脉络。
⑨ 生物的分类有几种
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简介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