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农田生物工程怎么做

农田生物工程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6-07 12:01:38

‘壹’ 能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问题,生物工程将如何解决

人类使用的三大主要能源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但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这三种能源还能供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核能还将有所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和氢能这五种新能源,今后将会优先获得开发利用。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能源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

数百年来在燃料王国里唱“主角”的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生成的,那么能否种植能源作物,直接从能源作物生产燃料?这是21世纪普遍关注的一个新问题。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应具有高效光合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了40多种能够生产“石油”的植物。正在进行品种的选择和质量的优化,并准备尽快实行商业化生产。下面介绍几种理想的生物燃料作物。

芒——原产于中国华北和日本。其优点:1.生长迅速:一季可长3米高,人称“象草”。 2.生长泼辣:可在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阔地区生长,在强日照和高温条件下生长茂盛,肥水利用率高。生长期间不施化肥和农药,凭它根状茎上的强大根系能有效地吸取养料。 3.燃烧完全:“芒”在收割时植株只含20%-30%水分,它在生长过程中从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燃烧时就释放多少二氧化碳,不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4.成本低:其投入小于种植油菜的1/3。5.产量高:每公顷产量高达44吨。公顷平均年收获12吨石油,比其他现有任何能源植物都高,而且可连续收获多年。

海带和巨藻——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从这种巨型海带中,可提取大量合成天然气,还可提取氯化钾和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其特点:生长迅速,每天可长2英尺(l英尺= 0. 3048米),在不到 5个月的时间内,它可以长到200英尺(即60.96米)。美国政府在加州外海开辟了一片面积400平方公里的海底农场,专门种植巨型海带,以特殊的采收船采收,经自然发酵或人工加速发酵,一年可产生合成天然气达220多亿立方英尺,可供5万人口的城市一年之用。我国台湾科学家的试验结果,投资和操作成本都较低:每立方米的“海带天然气”价格为台币1.5元,而工业天然气是每立方米台币9元。仅此就可说:巨型海带够资格成为能源救星。巨型海带生长温度在15一20℃之间,且需要海流不大。我国澎湖及马祖附近的海湾适合巨型海带的生长。但因为巨型海带需要在海水深度为150-300米处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矛盾是采收不易,阳光无法穿透而使光合作用难以进行。只有突破这个难题巨型海带的前途才能胜过其他各种生物能源。

巨型海带还可用来年产氯化钾、肥料,提炼出化妆品用乳化剂,并使鱼类和蚝类养殖增产。

美国西海岸附近海域盛产的一种巨型海藻,可提炼汽油和柴油作为石油的代用品。美国能源科学家正在试验,如试验成功,这海生植物的汽油的售价将低于一般汽油。巨藻一般有70-80米长,最长的可达到500米。巨藻还可提炼藻胶,制造塑料、纤维板,也是制药工业的原料。它含有丰富的甲烷成分,可以用来制造煤气。这一新的绿色能源具有诱人的前景。巨藻可以在大陆架海域大规模养殖。叶片较集中于海水表面,便于机械化收割。其生长速度惊人,每昼夜可长30厘米,一年可收割3次。

日本出光兴产中央研究所的生物化学研究所等成功地从一种淡水藻类中提取出了石油。这种藻类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体内蓄集了石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藻类不仅二氧化碳的吸收率高,而且其石油生成能力远远超过预想的程度。这种淡水藻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湖泊沼泽中。2克重的藻块在10天内就可增生到10克,其中约含5克的石油。与特殊的溶剂搅拌混合然后除去溶剂剩下石油。其发热量可与重油相当,其氮的含量只是重油的1/2,硫的含量仅为重油的1/190。燃烧后的灰中含有丰富的钾,可用来作肥料。但其对杂菌敏感,提取较为困难。科研负责人打算用湖泊进行大量培养等方法进一步探索实用化的途径。

生物燃料作物作为未来的一种新能源,与其他能源比有许多优点:l)它是一种绿色洁净能源,在当今全世界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应用它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2)分布面积广,能因地制宜地进行种植,不需勘探、钻井、采矿,也减少了长途运输,成本低廉,易于普及推广。3)可以迅速生长,能通过规模化种植,保证产量,而且是一种可再生的种植能源,而非一次能源。4)使用起来要比核电等能源安全得多,不会发生爆炸,泄漏等安全事故。5)开发生物燃料作物,将逐步加强世界各国在能源方面的独立性,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可以在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欧洲一些国家已在大规模种植芒属植物,英国拟种植150万英亩的芒属植物;德国已兴建了一座发电能力为12万千瓦的发电厂,其燃料就是芒属植物、白杨、柳的混合物和秸秆。

发达国家推广种植能源作物,不仅是国际环保的大势所趋,使能源可再生和综合利用,而且也为农业经济的复苏和改善土壤的要求所致。现代农业的高度生产、单一作物的种植以及过度机械化的结果,导致严重的土壤流失,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不当的耕种方式、种植对土壤有害的作物,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种植能源作物,不仅可阻止土壤的流失,还可帮助土壤建立新土壤层。科学家们认为:普通植物对于阳光的利用效率不到4%,如果通过研究使新型能源作物的阳光利用率提高到5%,那么只要世界农田面积的1/10,就可提供相当于目前人类使用的全部化石燃料的能源。到10-20年后,农民很有可能转而生产能源作物并在农场里建立发电站,广泛利用“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作物的开发,是解决未来能源的有效新途径之一。

‘贰’ 生物工程专业是干嘛的有什么工作能做

生物工程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和工程学为基础,培养具备从事食品科学基础研究、食品生物高新技术创新、功能食品开发、食品原辅料生产、农产品综合利用、食品生物工程产业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生物技术 食品工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旨在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注重应用研究、工程设计和产业管理的基本训练。生物工程专业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反应工程等生物工程教学和研究内容。

生物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生化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基因工程、酶工程、生化反应与催化工程、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和工程计算等方面的基本技术。

就业方向:

适宜于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及教学部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2)农田生物工程怎么做扩展阅读:

生物工程主要研究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理论及其在工、医、农、环境保护等部门中的开发和应用,如研究改变遗传因子组合,生产出有强抗病性的小麦;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发酵香蕉、制作甜酒。

还有大家熟知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由生物工程技术创造的;根据国际植物基因工程发展的新趋势,还可以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各种蛋白类药物,吃了这类含药物基因的食物,就可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等等。

国家、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很大,从发展趋势来看,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同时,生物工程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

‘叁’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其技术要点是什么

1 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措施
农田生态系统是指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农药化肥施用方法、灌溉制度等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相互组合共同形成的生态系统。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是采取适当的农田管理方式,如农作物间作套种、少耕、免耕、喷滴灌、控制农药化肥的用量用法及施用时间等。
1.1 种植措施
采取合理密植、间作、套作和轮作等作物种植体系的科学布局,提高复种指数,减少土地全年和单位面积裸露率,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的强度。农作物种植密度和种植体系视作物品种、播种时间、生育期长短、土壤肥力状况等而异。平原农区一般种植水稻、麦类、玉米、棉花等,以前两者密度最高,地面裸露面积小。玉米植株高,株行距大,地面裸露面积大,同时要考虑根系固结土壤的能力。总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作物复种指数,以减轻土壤侵蚀。
1.2 耕作措施
不同的农田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农药流失产生重要影响。在传统耕作农田中泥沙和养分流失明显高于免耕农田,由于翻耕,农田土壤中矿化作用强烈,硝酸盐的淋失明显大于免耕农田。保护性耕作(如少、免耕)可以改善土壤的入渗性能、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生产潜力,减少农田土壤及养分流失。特别是在平原高沙土区,频繁耕翻会加速有机质的消耗,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养分耗竭。因此在高沙土地区宜采取以少免耕为主体与传统耕作相配套的轮耕制。
1.3 土壤培肥措施
为了提高生产力,现今的农户已基本弃用天然肥料而改用化肥,大量施用化肥加上耕作频繁,土壤的结构狠容易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和淋溶的发生,肥料和养分随水土流入河道和地下水中,形成非点源污染[4]。因此农田土壤有效的培肥措施可增加农田有机肥源,,不仅可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增强土壤的抗冲抗蚀能力,进而减弱地表径流的流量和流速,提高水体环境质量。其主要技术途径有:采用沤、堆、牲畜过腹等多种形式的秸杆还田技术;畜禽废弃物集中处理还田技术;吸喷河泥还田技术,结合疏浚河道,开发利用丰富的河泥资源,弥补农田土肥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平原高沙土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利用河道疏浚弃土填塞低塘坑洼,改造中低产田的技术措施,推广应用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4 灌溉措施
平原农区农业用水利用率约为10%,而发达国家如日本为30%。由于地表径流中养分和农药流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径流强度和径流量,农田使用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减少流入水体的养分和农药。稻田实行浅湿干灌溉,稻田施肥耕翻后,放水泡田,要避免大水猛灌,控制水量,耕耙后待土壤沉实再栽插秧苗,水稻生长期间根据不同生育期需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生长期间,除暴雨漫溢外,农田不排水。这些田间灌溉措施可以减少农田中氮磷的外排污染量。
1.5 化肥控制技术
1.5.1 控制化肥的用量和用法
化肥施用形成的非点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在于化肥的利用率不高,设法控制化肥使用量和提高其利用率是减少养分流失,降低非点源污染负荷最有效的途经。当化肥使用量达到最佳使用量时,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达到最高,其产量也最高;当使用超过作物吸收能力时,将导致过量养分在土壤中富集、流失,形成非点源污染。按照限氮公式和试验结果,平原高沙土地区氮肥的平均适宜用量(纯氮计)早稻为105kg/hm2,单季稻为120kg/hm2,与当前施肥水平相比较,每季水稻可以节约氮肥75-90kg/hm2。同时也相应减少氮素的流失,降低了农业非点源氮素污染负荷量。研究发现土壤中氮素的利用率与使用的深度和方式具有密切关系[5]。液态施肥迅速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效养分,但容易淋失,且持续时间短,在作物生长后期会导致养分匮乏,严格禁止在暴雨前施肥。
1.5.2 调整肥料施用结构,解决好三个适宜比例
通过合理的N:P:K比例、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挥发性氮肥与非挥发性氮肥的比例。为使这三个比例趋于合理化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因此因土因作物施肥,特别是氮肥的适宜用量,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优化氮磷钾肥和有机肥之间的比例,适当增加钾肥和有机肥的比重;实行氮肥深施特别是氨水和碳酸氢铵,防止其挥发损失;选用化肥新品种,如合适的复合肥和长效肥。根据平原农区的经验,在有机肥保证的情况下,每公顷耕地减少75-150kg氮肥是可行的,其减少量占总使用量的17.22%-34.33%。
1.5.3 使用抑制剂抑制硝化作用
我国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3-38%,主要是施入稻田的氮肥大量损失的结果。目前使用较多的硝化抑制剂是氮肥增效剂,如在德国施用尿素和铵态氮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氮(CaCN2)以控制硝化作用的进行。因为石灰氮转化为碳酸铵需要一定时间,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双氰胺对硝化细菌有特殊的抑制作用。
1.5.4 合理施用磷肥
磷肥很容易被土壤所固定,淋溶损失很少。但当土壤受到侵蚀时,表土中相当数量的磷将被带进水体。因此,能防治土壤侵蚀的所有技术和管理措施都将减少磷素的损失。在水旱轮作中磷肥在旱作上流失量小,旱作因施磷肥增加的磷排出量只占当年施磷的0.03-0.17%。若磷肥施在稻田,则流失量增至1.31-1.91%。旱作施用磷肥后被土壤固定的磷和形成磷酸铁盐的磷素,在稻田淹水后土壤处于还原条件下,磷的溶解度有所增加,有效磷可比旱田提高2-3倍。而田面水中含量不增加,可减少磷的损失。
1.6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合理用药、保护天敌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减轻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从而减轻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使用农药为辅助。生物防治包含诱导与性外激素、生物农药、绝育等方法,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规律。根据病虫害情况、作物种类和生长状况选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范围、施用量和次数,改进施药方法。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微生物农药,取代原有剧毒、高残留农药,争取提高生物农药比例,如用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取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每亩仅需用5-6g,效益可观。
2 建立植被缓冲带
利用不同植被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的互补性和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截留、过滤能力,在农田与水体之间建立合理的林带或草地过滤带将农田与水体隔开,可以有效地减少农田地表和地下径流带来的非点源污染物。在平原地区建立植被缓冲带最常见的模式是农田防护林带,合理的林带不仅可以固岸护坡滞缓地表径流,固持土壤颗粒,同时可大量吸收地表和地下径流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流失及由此而产生的水质污染。国外研究发现,氮在岸边植被带的截留率为89%,而农田作物的截留率仅为8%,磷的截留率分别为80%和41%,可见乔木植被带截留和调节控制氮、磷的能力比农作物强得多。因此,在农田防护林带规划和设计中,在考虑其防风固沙、改善气候、防御自然灾害等宏观生态功能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和规律,在树种选择、林带宽度、范围以及林带模式设计中,应尽量选择多吸收、过滤、截留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树种和模式,达到生态调节功能、污染防治功能、景观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3 湿地生态工程
在农田生态系统增加一些湿地面积,可以有效地消减农业非点源的污染负荷。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的多水塘景观(在农村和农田中人工修建许多面积不大的水塘)在截留农田中氮、磷及农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150个人工水塘的巢湖水流域,水塘面积不到5%,但可以截留该区域径流中90%的养分。自然湿地系统还能丰富生境与景观的多样性,在维持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可利用废洼地、坑塘建立人工湿地系统,特别适用于村镇生活污水、畜禽废弃物以及农田非点源污染物的净化,既节约土地,又节约成本。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的系统,在一定长宽比、一定坡度的地块中,由土壤和填料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中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床体表面可种植芦苇或凤眼莲等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来实现污水的净化,如在表面种植芦苇则称芦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根据河海大学研究提出的湿地生态工程产业化开发模式,芦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日处理废污水量1万吨,污水停留时间7天,占地面积25.7hm2,基建投资1690万元(其中征地费用1540万元),年产芦苇816.7吨(干重),芦苇收购价300元/吨(干重),COD、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80%、60%、和50%,管理费用0.02元/m3。
总的来说,湿地作为陆地释放某些物质的过滤器的功能已备受关注,利用湿地处理污水和污泥已取得一定成果[6]。湿地生态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维护管理,运行比较稳定,处理效果好,不仅能吸纳大量有机物,还能除去农业非点源污染带来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类污染物质。

[参考文献]
[1]. 张水龙等,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对策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2,9(4)38-40
[2]. 贺缠生等,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环境科学,1998,19(5)87-91
[3]. 鲍全盛等,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环境科学进展,1995,3(3)31-36
[4]. 伍世良,香港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8(4)86-90
[5]. 艾应伟等,N肥深施深度对小麦吸收利用N的影响,土壤学报,1997,34(2)146-151
[6]. 李贵宝等,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中国水利,2003,4A 51-52

‘肆’ 生物工程是干什么的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 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1994年系统生物工程(中科院Zeng BJ)的概念提出,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工程技术成为了21世纪的前沿技术。

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在这五大领域中,前两者作用是将常规菌(或动植物细胞株)作为特定遗传物质受体,使它们获得外来基因,成为能表达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后三者的作用则是这一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新物种创造良好的生长与繁殖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伍’ 生物工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转基因农作物

‘陆’ 田园综合体该怎么做

1.农业生产种植区

大田园农业生产空间

定位: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功能:农业生产区主要从事种植养殖的生产活动,具有调节田园综合体微型气候、增加休闲空间的作用。

选址:通常选在田间水利设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的区域。

规划:结合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遴选合适的种养品种,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业生产内容。农业生产片区的规划要有规模效应,能最大化的尊重场地肌理,满足农作物四季种植的要求;尽量满足机械化种植的需求;同时考虑机耕道的要求与四季产业的耕作规划。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市民/团体认种田等项目。点击蓝色字体查看这才是田园综合体!

2.休闲农业景观区

吸引人气提升财气的核心田园空间

定位: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

功能:农业景观区是以农业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题观光活动的区域。

要素: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特色园圃等农事景观,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自然。此外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展示等也是构成农业特色景观要素。

规划:核心景观片区的规划布局要突出的景观主题,规划主体性景观及特殊的游览方式(线路、节点),依托观赏型农田、名优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山水风光区等自然景观区,使游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和体会田园乡村休闲农业的魅力。点击蓝色字体查看第一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获批,最高补贴2亿!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延伸

定位:以农业产业园区的方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当代和规模化经营。

功能:农业产业园主要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及农产品加工、推介、销售,农产品研发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般面积较大。农业产业园是田园综合体形成的基础。

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发展循环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无土农业、外向型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创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生产为主,也可包含部分农业科普教育及现代农业观光的内容。点击蓝色字体查看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的重要性。

4.生活居住区

城镇化得以实现的核心承载片区

定位: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农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功能:生活居住区是田园综合体迈向新型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农民在田园综合体平台上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休闲项目经营,承担相应的分工,又生活于其中,不搬迁异地居住。

规划:重点考量由于田园综合体各要素的延伸,带动休闲产业发展,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支撑的综合产业平台,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3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从而形成了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新人口聚集区,构建了乡村的人口基础。点击蓝色字体查看一个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有哪些关键要素呢?

5.农耕文化体验区

承载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

规划:可划出专门的区域,设置现代农业博物馆、现代农业示范区、传统农业体验区、动植物园、环境自然教育公园、市民农场、创意农业展示区等。上述园区均与休闲游憩体验相结合。其中传统农业体验区有乡野田园风光、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手工作坊、农家生活和习俗等,可利用保留的古村落。点击蓝色字体查看2018年田园综合体项目这样申报,才能得到千万级项目补贴。

6.休闲康养度假区

满足游客农业创意活动的休闲空间

定位:创意农业休闲片区是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业创意的特色生活空间。

功能:满足客源各种需要,使城乡居民能够更深入的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创意农业带来的生活乐趣。

规划:主要利用乡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库、湖泊、湿地、居民点及乡村文化等,开展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及娱乐活动,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漂流、野营、垂钓、划船、园艺、拓展、CS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可设立专门的乡村自然游憩公园及户外运动公园。有条件的地区可建乡村度假村,包括乡村文化民宿、乡村酒店、小木屋、别墅、农业庄园等。农业庄园应体现“崇尚自然、高端文化、优雅生活、独立空间”的特点。乡村度假村应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需求。点击蓝色字体查看田园综合体是农业还是地产,还是旅游呢?

7.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

提供服务、保障的核心区域

功能:产城一体服务配套区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配套支撑功能区,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功能区域。

8.衍生产业区

田园综合体高级发展模式试点区

创新规划理念:田园综合体同样可以在关注农业基础、关注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衍生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大造多元产业融合。

可发展的产业要具有农业及区域文化相关性,如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养生养老产业、农业相关文化地产业等,并可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农业、体育产业、影视产业、科教产业等。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如今,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就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关键的平台就是“田园综合体”。

‘柒’ 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农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原理:农田以农作物群体为核心部分,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构成农田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此外,还有土壤、光照、温度、雨水和空气等构成农田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在生物因素中,某些有益生物,包括昆虫、螨类、蜘蛛、脊椎动物、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等,能抑制病、虫、草的危害,是病、虫、草的天敌。在人们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之间,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和互相制约的农田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作物与病、虫、草、鼠和天敌,是通过取食和被取食而建立链锁式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南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各因素之间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 合理栽培的作物群体,受有限数量有害生物的伤害时,通过自身的补偿能力而得到恢复。只有当病、虫、草的发生数量超过农作物的补偿能力时,才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亦有防治的必要。如果使病、虫、草的数量保持在一个低密度的范围,既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又有利于天敌的繁衍,使之成为控制病、虫、草发展的有利因素,这将是十分理想的状态。如果仅局限于消灭病、虫、草害,不管发生的数量是否已达到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见病虫就冶,就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对天敌的生存繁衍产生很不利的影响,势必引发某些病虫害的猖獗发生的危害 因此,我们从事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工作,就应本着眼于农业生产的全局需要,从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制约关系,使农田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利用天敌,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群体蔓延扩展的方向发展。保护农作物的高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相统一,充分利用这些控制病、虫、草的有利因素,限制不利因素,防止和减少防治措施的有害副作用,实现高产高效。

综合防治的方法:(1)农田作物,作物是农田有害生物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此点选育出抗有害生物的作物品种,使其不喜食或拒食。
(2)环境因素,农田有害生物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等生活史都有其最适温度和湿度,田间通过人工调节小气候、调整播种方式等创造不适于有害生物适生的环境,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
(3)天敌,病虫草是它们的寄生或取食的对象,天敌的繁衍无疑对病虫草的发生发展起着抑制作用。
(4)人为因素,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压低有害生物的为害源,阻断有害生物的生活史,从而降低有害生物的发生数量。
我简单的找了一下,不知道是否有用,我们选修课也有这一门,但我学的不好,懂的不多。

‘捌’ 生物工程是做什么的

生物工程专业通过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学生物工程以后适宜于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 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及教学部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可能性不大,部分毕业生转向其它行业,部分毕业生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毕业直接在医药,食品等方向就业,工作内容一般较单调的技术工作,且需要进一步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玖’ 试举例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有何帮助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仅通过生物工程和生态学方面的几个实例来说明.
生物工程方面 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如DNA、蛋白质、染色体、细胞等,从而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生物工程在近些年来迅猛发展,硕果累累.
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长期以来,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是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中提取和研制的,这样的疫苗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价格昂贵.现在,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将乙肝病毒中的有关基因分离出来,引人细菌的细胞中,再采用发酵的方法,或者引人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再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就能让细菌或哺乳动物的细胞生产出大量的疫苗.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已经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乙肝疫苗以外,还有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干扰素等多种生物工程药物已经问世.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在基因水平上对人类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科学家们正在探求的另一个重大课题.为了弄清人类约10万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美国从1988年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目前这项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间合作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
生物工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更为诱人,1988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抗黄瓜花叶病毒的基因,并且将这种基因导人烟草等作物的细胞中,得到了抵抗病毒能力很强的作物新系,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鲤鱼的受精卵中,培育成转基因鲤鱼.与非转基因鲤鱼相比,转基因鲤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试种,与原来普遍种植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相比,平均每公顷增产15%,1995年,我国科学家将某种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培育出了抗棉铃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种.
生物工程在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煤炭、石油等能源终将枯竭,目前全世界已经面临着能源危机.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开发新的能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生物工程开发生物能源.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植物新品种——“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秆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色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中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细菌来分解,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了“超级菌”.这种“超级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细菌快得多,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生态学方面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态学.因此,生态学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已经成为人类谋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生态学原理,我国推行生态农业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批生态村、生态农场和生态林场,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例如,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从前是个穷地方,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量很低.70年代中期,小张庄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整治土地,兴修水利,大力营造防护林,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小张庄在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林业的同时,还利用当地的饲草资源和鱼塘,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业为农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从而改良了土壤.这个村还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沼气,发展沼气能源.沼气池的渣液用来喂养鱼,塘泥肥田,从而建立起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上面举例说明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当然,生物科学的新进展远不止这些.除了在生物工程和生态学领域以外,生物科学在其他许多领域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向人们展示出美好的前景.例如,脑科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这不仅对脑病的防治和智力的开发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为研究生物计算机提供理论基础.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研究,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等等,也都获得一系列的成就,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由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它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生物科学将是21世纪领先的学科之

‘拾’ 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生物学的领域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它有很多不同的专业组成,所以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总体来说有几大类。

科研岗位的工作是比较对口的选择,毕业后可以考虑进高校或者研究所。当大学老师也可以继续带学生做实验,一般搞科研就需要你能耐得住寂寞啦,还得细心认真沉得住气,科研岗虽然有些单调,对于想专心搞科研,出成果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去处了,比较与世无争,平时可能会带带学生、上上课、写写文章、拿拿项目,享受实验成果还是很自豪的!

生物专业的就业选择还是很多的的,我们经常调侃道,生物专业培养的是全方面的人才,为各行各业输送新鲜力量!还可以成为科学家哦(骄傲脸)!

阅读全文

与农田生物工程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