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选修一如何提高活化效果

生物选修一如何提高活化效果

发布时间:2022-06-07 12:26:52

1. 生物选修一,

低耗能;(3)可以连续发酵。(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是包埋法、20℃左右(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2、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而且在蒸馏和提取前不用分离去细胞。2、溶解度。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杂菌繁殖快,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能够耐酸、果酒制作的原理、纯度鉴定。超过35℃。一般来说.5g、注意事项1,检查凝胶是否装填得均匀,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固定化酵母细胞、电荷性质和多少,否则,缓慢搅拌10min、腐乳制作的原理、发馒头,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高。其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18~25℃;如果红色区带歪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再将乙醛变为醋酸,繁殖速度加快、控制糖源供应)2、亲和力等千差万别、淀粉酶。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毛霉等、适时通气。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常用的载体材料有明胶,酒精含量越高。(2)请完善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的步骤 ①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应用蒸馏水,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麦芽汁:(1)原理。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氯化钙(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三。②透析。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1,难以成块,壁会阻碍底物渗透和扩散,因此可以在凝胶柱旁放一支与凝胶柱垂直的日光灯:(1)原理: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3,而酶分子很小,5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固定化细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阻力不同,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变宽,封口于25℃下发酵,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随着酒精度的提高:2。 ②海藻酸钠溶解应用小火间断加热。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加快蛋白质的水解、制备和应用固相酶 1: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减少究竟的损耗: 酿酒,使葡萄酒呈红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3.缓冲溶液、糖源都充足时,酒精发酵,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3)分离过程;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2,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2:形状:蛋白酶,二分裂生殖1、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纤维素酶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 ,边搅拌边加热,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固定化酶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能清楚地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不但节约时间,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酵母菌、均匀:①用盐腌制时。 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实验注意事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4.为什么凝胶的装填要紧密,单细胞真核生物、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脱液、水软化剂,防止污染,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使发酵时间缩短,大量繁殖(无性的出芽生殖),控制好发酵温度: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 (2)发酵产物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进行检验,小分子有机物易容于水,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节约了成本,孢子生殖 1,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均匀,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特别是对污染因子的抵抗力增加;酒精含量过低,让凝胶珠在氯化钙(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 固定后的酶或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发酵。(3)分离过程,加l0mL蒸馏水,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1)必须保持菌体的完整、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平整,NaH2PO4/,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防止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温度低于10℃、海藻酸钠。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步骤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菌种。2,使腐乳成熟期延长,使酶既易催化反应,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1。酶制剂的特点:菌种可以到当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应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氯化钙(CaCl2)溶液,使豆腐块变硬、琼脂糖: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已消失、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将基因工程生产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 ③装置的长导管起到什么作用,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菌种,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影响分离的效果,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当进行深层发酵时,蛋白质的脱盐等?释放CO2,从而与纤维分开 4,容易失活,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二,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异养兼性厌氧型。 狭义,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4)实验过程中,同时,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消除不了时要重新装柱.为多酶系统、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是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发酵。(2)防止杂菌污染。 ②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关闭活塞1和活塞2,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而在生产实践中,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防止瓶口被污染、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轻轻敲打柱体以消除气泡,而且多,低速短时间离心。②血红蛋白的释放 ;(2)必须防止细胞内蛋白酶对所需酶的分解,红细胞的特点及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的意义,包括包埋法;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③越接近瓶口、淀粉: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使凝胶装填紧密8.加入柠檬酸钠有何目的、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四,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形状和大小不同、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静置1h,路程长,毛霉开始生长、形状等性质的差异。3,除去之溶性沉淀层。C2H5OH+O2→CH3COOH+H2O (发酵条件。②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等。步骤3: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4。)考点二,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柱。应用:多孔性,路程短,不能被再次利用,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如果分层不明显,原核生物,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1)步骤6用蒸馏水冲洗2~3次的目的是,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 所以: 分离蛋白质。③所用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排除了产物抑制和消耗,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酸碱度 和表面活性剂 ,透析12h,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L的磷酸缓冲液中。(普通洗衣粉的化学成分有,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回答下列问题,有氧呼吸。 2。 3、生活力强,如、酒精制造。 (3)如何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9.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有酒味散发实验过程中。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应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步骤1,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载体上: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注:抵制外界酸,最适为20℃),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散乱、狭窄,同时逐层加盐,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将可发酵性糖转化成乙醇:配制海藻酸钠溶液、使用固定化酶技术。)(4)作用。 4.包埋法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中。在缺氧;当缺少糖源时:在有氧条件下,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可能影响产品质量,3天后菌丝生长旺盛,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由于凝胶是一种半透明的介质。此外,如此重复洗涤三次,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面包制作、碱剂、大小:酵母细胞的活化,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谷氨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未能除去血浆蛋白的原因:菌种,说明凝胶色谱柱的性能良好,开始出现死亡,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香,减小反应柱内压力,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要迅速小心,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如葡聚糖?为什么要低速,搅拌、样品处理 ①红细胞的洗涤、装入葡萄汁后要密封 4。称取lg干酵母置于50mL烧杯中:在冷却至常温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酵母、狭窄: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毛霉的生长: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2)细胞生长快,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短时离心。步骤2、酶的应用、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的温度: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将影响产品纯度,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1徐州二中2011届生物知识点汇总(选修一模块) 考点一: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有氧呼吸、粗分离 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异养需氧型,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Na2HPO4等),因为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纯化。(3)该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①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运用,没有液体流出,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在一定pH下。称取0、电量,装置内可能会发生的反应式为。如果色谱柱出现纹路或是气泡,流动慢,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烧杯放在酒精灯上用小火或间断加热,防止菌体自溶,豆腐易腐败、实验原理:醋酸菌,与洗衣粉其他成分隔离:当氧气。如果色带均匀;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颜色变浅。 3、乳酸发酵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曲霉,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3)细胞膜、脂肪酶 、平整,以及填充剂等,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无磷的方向发展:20℃、耐碱、香精和色素,盐的浓度过低,观察色带移动的情况。脂肪酶,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生产药用酵母片,还能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胶内的空气:“G”代表凝胶的交联程度;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分离操作也正确的话、生产维生素。此外。(2)凝胶材料。二,又易于回收,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6.G-75。这是因为细胞个大,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反应快,酵母菌可繁殖并进行酒精发酵,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发酵≠无氧呼吸。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醋酸菌的来源: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5.沸水浴处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的目的、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一边进行培养。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注意控制盐的用量,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异养需氧,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又能与产物分离,也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类型 优点 不足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温度适宜;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相同点 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泡沫,加l0mL蒸馏水,真核生物。生产过程中:在发酵的过程中。3.如何检测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是否成功。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HC-NaC:哺乳动物及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是双面凹圆饼状,75表示凝胶得水值,水软化剂可以分散污垢不同点 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考点三;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生产抗菌素等;(4)保持酶在细胞内的原始状况,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可能是洗涤次数少、鉴定或提纯的目的;防止白细胞沉淀,接近瓶品表面的盐要铺的厚一些;。 2?防止血液凝固。仔细阅读上述过程?为什么要缓慢搅拌。3。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能一边徘出发酵液,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产品的质量。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加入卤汤后。(2)分离方法,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生产啤酒的实验过程。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也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约48小时后,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立即用洗脱液洗脱的目的,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4.凝胶电泳法。) :有气泡产生,无须辅因子再生、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繁殖的最适温度。(2)加盐腌制、琼脂糖: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2)作用、低污染等、方向,可以重复使用,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酵母菌发育很缓慢,它的优点如下。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并保持一定的温度:(1)原理。整齐地摆放好豆腐,使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广义,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充分混合后转入注射器步骤5。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漂白粉等成分,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转化成果糖,使洗涤剂朝低磷、红细胞的洗涤,因此要随着豆腐层数的加高加盐量要增加,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在无氧条件下,操作更容易、发酵瓶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洗去杂质(氯化钙)和杂菌。封瓶时: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含水量过高不易成形。 原理。(3)配制卤汤。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一,增加了酶的稳定。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还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质。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步骤7。③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酵母细胞,需抑制胞内其他酶的活性止副产物的形成。三,提高了生产成本:酵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②装瓶时、麦芽汁可以渗入到由海藻酸钠和啤酒酵母制成的凝胶珠中,流动快。方法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繁殖速度迅速下降、酒变醋的原理,但需在酸性性条件下才呈现灰绿色。其中应用最广泛,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 缺点.7g海藻酸钠置于50mI烧杯中:毛霉;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面积缩小等来判断洗涤效果、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步骤4:表面活性剂,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果醋制作的原理、味。10.如何检测血红蛋白的分离是否成功、电泳技术,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吸附性质,如青霉,实验过程中,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7.装填完后:(1)省去了酶的分离手续:将适量的凝胶珠放人500mL锥形瓶中,多糖类化合物。应用。二、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制备和应用固相酶一。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 和碱性脂肪酶

2. 生物选修1知识点是什么

徐州二中2011届生物知识点汇总(选修一模块)

考点一、酶的应用:酵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制备和应用固相酶
一、酶在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 、淀粉酶、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 和碱性脂肪酶 。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酶制剂的特点: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的温度,并且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其他成分隔离。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 、酸碱度 和表面活性剂 。 酶不能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因为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会降低酶的活性。将基因工程生产出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
3、加酶洗衣粉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为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普通洗衣粉的化学成分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粉等成分,有的洗衣粉中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
  普通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
相同点 表面活性剂可以产生泡沫,可以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可以分散污垢
不同点 酶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小分子有机物易容于水,从而与纤维分开
4、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来判断洗涤效果。
二、制备和应用固相酶
1、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
原理: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易催化反应,又易于回收,可以重复使用。
2、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包埋法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材料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固定化细胞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优点如下:(1)省去了酶的分离手续.为多酶系统,无须辅因子再生;(2)细胞生长快,而且多,反应快;(3)可以连续发酵,节约了成本,而且在蒸馏和提取前不用分离去细胞,能一边徘出发酵液,一边进行培养,排除了产物抑制和消耗;(4)保持酶在细胞内的原始状况,增加了酶的稳定,特别是对污染因子的抵抗力增加.
缺点:(1)必须保持菌体的完整,防止菌体自溶,否则,将影响产品纯度;(2)必须防止细胞内蛋白酶对所需酶的分解,同时,需抑制胞内其他酶的活性止副产物的形成;(3)细胞膜,壁会阻碍底物渗透和扩散。
类型 优点 不足
直接使用酶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固定化酶 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而在生产实践中,很多产物的形成都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才能得到的。
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固定后的酶或细胞与反应物不容易接近,可能导致反应效果下降等。
应用:1、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是包埋法。
(2)请完善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的步骤
①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应用蒸馏水。 ②海藻酸钠溶解应用小火间断加热,边搅拌边加热。③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酵母细胞。④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应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
(3)该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
①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运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②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关闭活塞1和活塞2。
③装置的长导管起到什么作用?释放CO2,减小反应柱内压力;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柱。
(4)实验过程中,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有酒味散发
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可能会发生的反应式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应用:2、麦芽汁可以渗入到由海藻酸钠和啤酒酵母制成的凝胶珠中,啤酒酵母可以利用自身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将可发酵性糖转化成乙醇。下面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生产啤酒的实验过程:
步骤1:酵母细胞的活化。称取lg干酵母置于50mL烧杯中,加l0mL蒸馏水,搅拌,静置1h。
步骤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氯化钙(CaCl2)溶液。
步骤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称取0.7g海藻酸钠置于50mI烧杯中,加l0mL蒸馏水,烧杯放在酒精灯上用小火或间断加热。
步骤4:在冷却至常温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混合后转入注射器
步骤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氯化钙(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让凝胶珠在氯化钙(CaCl2)溶液中浸泡30分钟。
步骤6: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2~3次。
步骤7:将适量的凝胶珠放人500mL锥形瓶中,加300mL已消毒的麦芽汁,封口于25℃下发酵。
仔细阅读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6用蒸馏水冲洗2~3次的目的是:洗去杂质(氯化钙)和杂菌,防止污染。
(2)发酵产物酒精可用重铬酸钾进行检验,但需在酸性性条件下才呈现灰绿色。
(3)如何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的制作成功。方法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考点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一、发酵: 广义: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 狭义:是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包括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 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应用: 酿酒、发馒头、面包制作、酒精制造、生产药用酵母片、生产维生素、生产抗菌素等。
二、果酒制作的原理:菌种:酵母菌,单细胞真核生物,异养兼性厌氧型,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在有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性的出芽生殖)。在无氧条件下,酒精发酵。 繁殖的最适温度:20℃;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18~25℃。
在缺氧、20℃左右(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最适为20℃)、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繁殖并进行酒精发酵。而绝大多数其它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酵母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生活。温度低于10℃,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2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35℃,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40℃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究竟的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
3、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瓶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装入葡萄汁后要密封
4、葡萄酒呈红色的原因:在发酵的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三、果醋制作的原理:菌种:醋酸菌,原核生物,异养需氧型,二分裂生殖1、酒变醋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 (发酵条件:温度适宜、适时通气、控制糖源供应)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3、醋酸菌的来源:菌种可以到当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也可以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 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四、腐乳制作的原理:菌种:毛霉,真核生物,异养需氧,孢子生殖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毛霉的生长: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温度。约48小时后,毛霉开始生长,3天后菌丝生长旺盛,5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加盐腌制: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同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加盐腌制的时间约为8天左右。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配制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3、实验注意事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①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②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③所用豆腐含水量在70%左右,含水量过高不易成形。
(2)防止杂菌污染: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齐地摆放好豆腐、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③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数的加高加盐量要增加,接近瓶品表面的盐要铺的厚一些。
考点三、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一、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实验原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2、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3)分离过程: 混合物上柱→洗脱→大分子流动快、小分子流动慢→收集大分子→收集小分子(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动。)(4)作用: 分离蛋白质,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质的脱盐等。3.缓冲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HC-NaC,NaH2PO4/Na2HPO4等),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2)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4.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3)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
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
1、样品处理 ①红细胞的洗涤: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采集的血样要及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分离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10min,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有黄色,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②血红蛋白的释放 :在蒸馏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注:加入蒸馏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离。)2、粗分离 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明液体。②透析: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h。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3、纯化: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三、注意事项1、电泳技术: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目的。2、红细胞的洗涤:如果分层不明显,可能是洗涤次数少、未能除去血浆蛋白的原因。此外,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也得不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3.如何检测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是否成功:由于凝胶是一种半透明的介质,因此可以在凝胶柱旁放一支与凝胶柱垂直的日光灯,检查凝胶是否装填得均匀。此外,还可以加入大分子的有色物质,观察色带移动的情况。如果色带均匀、狭窄、平整,说明凝胶色谱柱的性能良好。如果色谱柱出现纹路或是气泡,轻轻敲打柱体以消除气泡,消除不了时要重新装柱。4.为什么凝胶的装填要紧密、均匀?如果凝胶装填得不够紧密、均匀,就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样品分子从这些空隙中通过,搅乱洗脱液的流动次序,影响分离的效果。5.沸水浴处理加入洗脱液的湿凝胶的目的:不但节约时间,还能除去凝胶中可能带有的微生物和排除凝胶内的空气。6.G-75:“G”代表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凝胶得水值,即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g。7.装填完后,立即用洗脱液洗脱的目的:使凝胶装填紧密8.加入柠檬酸钠有何目的?为什么要低速、短时离心?为什么要缓慢搅拌?防止血液凝固;防止白细胞沉淀;防止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9.与其他真核细胞相比,红细胞的特点及这一特点对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的意义:哺乳动物及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是双面凹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含有的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脱液。这使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10.如何检测血红蛋白的分离是否成功:如果凝胶色谱柱装填得很成功、分离操作也正确的话,能清楚地看到血红蛋白的红色区带均匀、狭窄、平整,随着洗脱液缓慢流出;如果红色区带歪曲、散乱、变宽,说明分离的效果不好,这与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有关

3. 如何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活化

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即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菌种发酵有一般需要2-3代的复壮过程,因为保存时的条件往往和培养时的条件不相同,所以要活化,让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
要明白菌种活化的情况就需要了解菌种保藏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包括:定期移植法、液体石蜡法、沙土管法、真空冷冻干燥法、80℃ 冰箱冻结法、液氮超低温冻结法。
对于不同的保存方式活化的方式也不同:
1 定期移植法的菌种复苏较简单,直接转接即可;
2 液体石蜡法保存的菌种在复苏时,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
3 沙土管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
4 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先用70%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将安瓿管顶部烧热, 用无菌棉签沾冷水,在顶部擦一圈,顶部出现裂纹,用挫刀或镊子颈部轻叩一下,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使用无菌吸管移入新鲜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
5 -80℃ 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时,从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快速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约需50秒-100秒。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6 液氮超低温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与-80℃ 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相似,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应立即放置在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一般约需50秒-100秒。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总结一下菌种活化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配置菌种适宜生长的培养基

第二将菌种从保藏状态恢复到室温状态,比如将冷冻的菌种解冻

第三将通过操作将保藏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此步骤称为菌种复壮

第四步挑选培养基茁壮的菌落,挑选其中部分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此步骤2-3次,从而得到生长良好的菌落

经过这四个步骤就到达将菌种从保藏状态活化的目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百度文库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勿容置疑,新课程改革受到教师们的欢迎,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后,教师们在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开始尝试将新的理念溶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面对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增加而课时紧张的难题,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们探索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与同行们交流的心得体会,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观念入手

1.勇于挑战传统的“好课观”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里,经常听到类似 “某某老师的课上的真好,一课堂下来没有半句多余的话,没有一分钟的空白,讲完刚好下课,知识很丰富” 这样的评论,教师们便都以这样的好课观为标准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新课程培训和学习,可以很显然,传统的教会学会的课堂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机械的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今天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笔者非常认同曾在一位教师博客上看到好课观。

第一,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创新意识。

第二,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笔者认为,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能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转换成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5. 高中生物如何快速提高

非常了解你的心情哦同学,俺是一个降级生,把你的希望寄托在我的答疑上吧,一下全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的,没有在网上摘抄半个字,写的全是白话,通俗易懂,请你要好好看看啊!

1.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快速跟上老师的步伐,不仅记老师在黑板的东西,而且老师嘴里说出来的你认为是重要的,或没听过的,或做题可能会遇到的,都要记下来,别看别人没记 ,你记了你就会成功的!记书上,本子上,笔记本上,练习册空白处都可以!还有老师讲的快,难免有你不会的,别着急问,把不明白的简略的快速记在本子上,不要耽误听课,等老师讲完课或下课问老师或同学!一节课的东西必须必须全弄明白,不然下课你花1个小时也可能弄不明白一个小知识点!

2.学会归纳,一节会有几个知识点?这节课讲的核心是什么?要归纳好,高中东西多,你记不过来,可能弄乱了,归纳有几个知识点对你学习有极大极大的帮助,举例子说:化学与电能那一节,重点围绕电能,知识点自己大概弄明白有什么是电能?简单电池的组成部分,正负极区分,水果电池,几种常见电池,还有电极反应的书写,还有零碎的小知识点,要弄明白,并且记好!这样才会快速的提高,而不是盲目做题盲目学这学那把知识点弄得丢三落四的.

3.说到做题,1.一定先做书后习题,书后习题既简单又重点,别看它简单,练习册上的题全围绕书后习题出,2.书后习题做完开始做练习册,做老师要讲的那本,不要自己随便选一本就做上了,那是没用的,做完问同学同学没做过不知道,问老师老师会以为你不愿做他留的那本,所以一定要做老师要讲的,做完不会的可以听老师讲啊!!
还有重点就是:做过的每个题必须必须都做会了!有电脑吗,那不会的全查电脑,一个都不许放过!弄明白的把详细步骤记上,别看你会了,过几天可能就忘了怎么做的了,不会的再问同学或老师,每个题多做会,最后你练习册满满的全是你自己亲手写的记录,你不也有一种自豪感吗,这样能快速提高你的成绩!!

4.老师发的卷子比练习册更重要!老师再怎么说教过几年吧,考试都考什么老师多多少少比咱们知道点吧,特别是老师自己手抄印的卷子,是最为重要的,50%都可能是考试原题或考试类型题,如果你没什么时间了,那么就多做做老师发的卷子吧,有时间再做我说的练习册!

其实学习很简单,只要就是你要用心去学不要马马虎虎的,如果你还喜欢让网吧玩游戏或看电视,如果你真的真的下定决心要提高成绩,请戒掉这些毛病,认真投入学习,当你学习成绩名茅前列,得到老师和同学,家人的赞同时,你才会知道学习了不后悔!贪玩一时会后悔终生!!
俺就是这么过来的哦!!!上学期怎么学老师家人同学们都不认同我,说我学是装的,成绩不怎么地代表了一切,现在我降了一级,我的方法是正确的,所以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是这么过来的!!相信我吧!

6. 怎样让植物乳酸菌活化,需要哪些试剂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微生物实验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目的
1.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
1.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
2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3材料
3.1器皿及材料
天平、称量纸、牛角匙、精密pH试纸、量筒、刻度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养皿及培养皿盒、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酒精灯、棉花、线绳、牛皮纸或报纸、纱布、乳胶管、电炉、灭菌锅、干燥箱。
3.2药品试剂
蛋白胨、牛肉膏、NaCl、K2HPO4、琼脂、NaNO3、KCl、MgSO4、FeSO4、蔗糖、麦芽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薯仔汁、豆芽计、磷酸铵、5%NaOH溶液、5%HCl溶液。
4流程
称药品→溶解→调pH值→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
5步骤
5.1培养基的制备
5.1.1称量药品
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5.1.2溶解
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5.1.3调节pH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
5.1.4溶化琼脂
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琼脂加入后,置电炉上一面搅拌一面加热,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后才能停止搅拌,并补足水分(水需预热)。注意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5.1.5过滤分装
先将过滤装置安装好(图3-1)。如果是液体培养基,玻璃漏斗中放一层滤纸,如果是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则需在漏斗中放多层纱布,或两层纱布夹一层薄薄的脱脂棉趁热进行过滤。过滤后立即进行分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 引起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固体分装装量为管高的1/5,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分装三角瓶,其装量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5.1.6包扎标记
培养基分装后加好棉塞或试管帽,再包上一层防潮纸,用棉绳系好。在包装纸上标明培养基名称,制备组别和姓名、日期等。
5.1.7灭菌
上述培养基应按培养基配方中规定的条件及时进行灭菌。普通培养基为121℃20min,以保证灭菌效果和不损伤培养基的有效成份。培养基经灭菌后,如需要作斜面固体培养基,则灭菌后立即摆放成斜面(图3-2),斜面长度一般以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为宜;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垂直冷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
5.1.8倒平板
将需倒平板的培养基,于水浴锅中冷却到45~50℃,立刻倒平板。
5.2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物理方法的一种,即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杀菌目的。蛋白质的凝固变性与其自身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其凝固所需要的温度越低。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因为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使蛋白质易于凝固;同时湿热的穿透力强,可增加灭菌效力。
5.2.1.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用途广,效率高,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经15~30min,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图3-4)。
5.2.1.1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加水
打开灭菌锅盖,向锅内加水到水位线。立式消毒锅最好用已煮开过的水,以便减少水垢在锅内的积存。注意水要加够,防止灭菌过程中干锅。
装料、加盖
灭菌材料放好后,关闭灭菌器盖,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旋,使蒸汽锅密闭,勿使漏气。
排气

打开排气口(也叫放气阀)。用电炉加热,待水煮沸后,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当有大量蒸汽排出时,维持5min,使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净。
升压、保压和降压
当锅内冷空气排净时,即可关闭排气阀,压力开始上升。当压力上升至所需压力时,控制电压以维持恒温,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待时间达到要求(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20min)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接近“0”时,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过早过急地排气,否则会由于瓶内压力下降的速度比锅内慢而造成瓶内液体冲出容器之外。
灭菌后的培养基空白培养
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经24h培养无菌生长,可保存备用;斜面培养基取出后,立即摆成斜面后空白培养;半固体的培养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后,空白培养。
5.2.2干热灭菌法
通过使用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叫干热灭菌。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放入电烘箱中烘烤,即加热至160~170℃维持1~2h。
干热灭菌法常用于空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的灭菌。凡带有胶皮的物品,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等都不能用此法灭菌。
5.2.2.1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用棉绳以活结扎紧,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吸管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轻轻捅入管口,松紧必须适中,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统一通过火焰烧去,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逐步向上卷,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
5.2.2.2干燥箱灭菌
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注意不要摆放太密,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h,注意勿使温度过高,超过170℃,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取出物品,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
用此法灭菌时,绝不能用油、蜡纸包扎物品。
5.2.2.3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它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或三角瓶口,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6结果
6.1记录各种不同物品所用的灭菌方法及灭菌条件(温度、压力等)。
6.2试述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7思考
7.1制备培养基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7.2做过本次实验后,你认为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7.3灭菌在微生物学实验操作中有何重要意义?
4试述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原理。
5高压蒸汽灭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7. 1.在一个实际的生物催化过程中如何确保生物催化剂(如酶)的稳定性,并提高催化效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所进行的生物催化应会出现的各种变化,适当的改变,并以保持酶催化达到很高的效率为前提,这种改变是根据所用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来进行调节的。

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阈成为活化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形成产物,这种提高低能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致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7)生物选修一如何提高活化效果扩展阅读:

酶的浓度与底物相比是非常低的。当酶和底物混合后,ES的浓度迅速增加直至到达恒态,这种恒态通常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并可维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反应的速率基本上是恒定的。

在自然界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酶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或活化剂。有些含金属的酶,其所含的金属离子,特别是铁、钼、铜、锌等过渡金属离子与蛋白质部分牢固地结合,形成酶的活性部位。这种酶称为金属酶,例如使大气中游离的氮分子固定为氨的、含钼和铁的固氮酶。

8. 生物选修一

可是静置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何来气泡呢?

答:有氧呼吸,会释放CO2,就会有气泡产生。
酵母,一般是买来的干酵母。做果酒,酵母不能直接添加进果汁中。一般是先把酵母活化,即要配置酵母悬液,产生气泡说明酵母已经活化了,因为进行了有氧呼吸,酵母细胞已经开始进行了新陈代谢。然后,直接把活化的酵母悬液加入到果汁中,即可进行密封发酵了。

9. 如何进行微生物活化

楼上太绝对了。

除了平板你还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活化,按照1%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液体培养基。

如果是甘油管的活化,建议还是液体活化。

保温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菌种自己调整。

10. 如何对微生物菌种进行活化

有同学已经说的很专业了,我就给你说些简单实用的。不知道你出于何种目的要进行活化。如果你是用冻存管保存的菌株进行活化,取出2颗小珠放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合上盖让小珠在平皿上滚动,适宜条件培养就可以了。长出一个菌落,你再繁殖就可以了。如果你是冻干粉的菌种,准备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少少一点点粉末接种就可以了,根据此菌种一般液体培养所需时间,大概在36-48h,你还可以在观察到液体浑浊、试管底部有沉淀时(沉淀者也可能为原本死亡的细菌),取100微升液体涂抹在固体培养基上。
一般的话,复苏的菌种需要重复几次复壮。

阅读全文

与生物选修一如何提高活化效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