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冬眠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什么影响

冬眠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2-06-08 00:53:09

❶ 冬眠是 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能使动物在恶劣的 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为什么

冬眠,是变温动物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 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痹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痹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着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 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冬眠的动物
动物在冬眠时,血细胞还会大大减少。平时,1立方毫米土拨鼠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尽管体内“卫士”——白细胞大大减少,但冬眠动物却从来没有发现生病的。那么,为什么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动物就会进入冬眠呢? 哺乳动物中的单孔目、有袋目、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及灵长目中的个别种类,鸟类中的褐雨燕及蜂鸟等都有冬眠行为,称之为冬眠型动物。这类动物体型较小而代谢率较高,比大型的恒温动物,相对地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恒定体温。熊及臭鼬等动物在冬季呈麻痹状态,但体温不降低或降低少许,且易觉醒,有半冬眠动物之称。变温动物到冬季亦呈麻痹状态,但它们的体温是随环境温度被动地变化,在温度降低到可耐受温度以下时,不会被激醒,而是被冻死。这种行为与恒温动物的冬眠完全不同。称之为蛰眠。 冬眠型动物的年度周期可分为非冬眠季节(生殖季节)与冬眠季节。北京地区的刺猬约于3月底出眠,并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完成生殖后便转入肥育期,一直到10月初,是非冬眠季节;10月-3月是冬眠季节。此时,动物蜷缩不动,不吃不喝,代谢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在这两个季节里,动物的生理状态迥然不同,但又互相依存。非冬眠季节后期的肥育为冬眠储存能量,在冬眠季节后期,性腺开始发育,动物出眠后便可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冬眠型动物在非冬眠季节中,其体温是恒定的,而在冬眠季节体温是可变的。故特称为异温动物。在非冬眠季节里其体温也有2~5℃的波动,而与其亲缘相近的非冬眠型动物的体温波动仅0.5℃左右。此外,冬眠型动物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也显然地大。人的致死低体温是29~26℃,大鼠是15~13℃,而冬眠型动物则可耐受接近0℃的低体温,甚至超冷状态,如蝙蝠超冷到-9℃仍可复苏,自动产热使体温上升到正常。这是异温动物区别于恒温动物或变温动物的重要特征。

❷ 青蛙蛇到冬天就要进入冬眠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题目

青蛙和蛇到了冬天都要进行冬眠,主要是受到了什么环境因素的影响

[ ]

A.空气B.光照C.水D.温度

初中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解答

D

❸ 青蛙在冬天冬眠,这是.... 1.环境影响生物2.生物适应环境3.生物影响环境4.躲避敌害

2.生物适应环境
冬眠是环境温度降低,青蛙没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体温随之降低到一定程度,引发休眠。休眠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帮助生物度过寒冷的冬天。
一般地说:“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有影响”是同时存在的。不过,根据问题的情境看,偏重叙述哪方面罢了。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宏观上面主要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从个体上看,主要是应激性的生理生化变化。
这个问题还是2比较符合语境吧

❹ 动物冬眠,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还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厘清也还得费点功夫。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应当是环境选择了适合这个环境的生物保存了下来,即生物的变异性状适合了环境后,生物也就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了下来。
从遗传的角度看,生物要在一个环境中获得生存就必须努力去克服环境的不利因素,但具遗传的性状不是从后生的努力或学习中获得的,而是通过基因的改变获得的,基因的改变是动物意识无法控制的,也就是说,不是动物主观想要就能得到的。

所以通过两方面分析,结论是动物冬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❺ 青蛙在泥土中进行冬眠,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___  (判断对错)

由于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变温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不吃不动进行冬眠,故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
故答案为:√.

❻ 到了冬天,自然界中的蛇等多种动物有进行冬眠现象,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繁殖B.应激性C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体现了生物的应激性.
故选B

❼ 青蛙等动物在冬天冬眠,而狐狸等四季都很活跃,这些现象说明()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青蛙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青蛙等变温动物在冬天冬眠,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狐狸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体温恒定可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因此,选项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故选:D

❽ 青蛙和蟾蜍等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些现象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则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❾ 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冬眠的原因有哪些

世界上有上万种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居住环境也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造成了这些生物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时的不同方式,比如有些生物能够适应非常严寒的天气,会在天气变冷时外出摄食,但是大部分生物在天气变冷时都会减少活动量来储存能量,这种方式就是冬眠。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动物冬眠的原因有哪些?动物冬眠是生物节律,这是为了保存能量。

动物形成的冬眠习惯是发展了几万年的生物节律,这些生物节律与环境变化和气候影响有非常大的关系,动物们为了保证在寒冷时期的种族繁衍和群体数量,集体进化出了冬眠的习惯,冬眠对于延续生命,延续族群都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❿ 有些动物如蛇和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主要是受什么环境因素影响()A.光照B.水分C.空气D.温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变温动物蛇有冬眠的特性,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松鼠是哺乳动物会冬眠,等到进入10月的秋天,松鼠们就开始停止进食了,但在它们的体内已经存储了足够的能量了,所以不用担心它们会饿着.松鼠冬眠的过程只是减少了活动量,这对于象松鼠这样的温血动物来说很重要,它们不像冷血动物那样,温血动物在冬眠过程中需要消耗体内的能量来保持一定的体温.(虽然这时松鼠的体温可能几乎会降到0度),一般来说6个月以后,随着春天的来到,松鼠又会从冬眠期苏醒过来的.因此,有些动物如蛇和松鼠到了冬天就要冬眠,主要是受温度因素影响的.
故选:D

与冬眠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什么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