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宝宝长什么样子

微生物宝宝长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2-06-08 19:47:06

微生物的菌落特征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描述

细菌菌落的特征描述应当包括: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光泽度、透明度、质地、隆起状态、边缘特征等。常用的描述词汇如下:

1、大小:菌落覆盖的范围,一般描述菌落的直径即可。

2、形态:指菌落的外观形状,常用词汇包括圆形、卵圆形、三角形、形状不规则等。

3、颜色:包括正反面颜色,即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颜色,常用词汇包括:白色、乳白色、红色、粉色、黑色、无色等。

4、光泽度:指表面有无光泽,可直接描述为菌落表面有光泽、无光泽、表面光滑、粗糙等。一般有荚膜的菌落表面有光泽,无荚膜的菌落表面无光泽。

5、透明度:描述菌落透光的性质,常用词汇包括: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6、质地:指菌落的粘性、脆性等,常用词汇包括:蜡状、干燥、易挑起、粘稠感等。

7、隆起状态:指菌落切面的形态,常用词汇包括:隆起、凸起、扁平等。

8、边缘特征:指菌落周边的形状,常用词汇包括:波状、完整、粉粒状、啮齿状等。

(1)微生物宝宝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菌落特征比较:

细菌:湿润,粘稠,易挑起,一般形成较小的圆形菌落,颜色有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或不光滑。

放线菌:干燥,多皱,难挑起,菌落较小,多有色素,菌落背面有同心圆形纹路。这点可以和细菌菌落区分。

酵母菌:湿润,粘稠,易挑起,表面光华,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菌落为淡黄色,光滑,半透明,

霉菌: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

Ⅱ 苍蝇宝宝长什么样子

苍蝇宝宝是蛆,白色,大约有1—2CM长,头尖,粗2-4毫米左右,在水质很差的地方生长、滋生,它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分述如下: 苍蝇的一生
1、卵:卵乳白色,呈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 。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时,20小时;25℃时,需16~18小时;28℃时,需14个小时;35℃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2、幼虫: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蝇蛆体色,1~3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如下

??①温度:它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时间长短。最适环境温度(培养基料温度)为34~40℃,发育期可缩短为3~3.5天;温度25~30℃时,发育期为4~6天;温度20~25℃时,发育期为5~9天;温度16℃时,发育期长达17~19天。发育期最低温度为8~12℃,高于48℃则夭折。 ??②湿度:1~2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80%,最佳湿度为71%~80%。3龄期蝇蛆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1%~70%,超过80%便不能正常发育。可见蝇蛆的发育需要一定的湿度,但并非越高越好。在生产实践中,适宜的湿度为65%~70%;低于40%,蝇蛆发育停滞,化蛹极少,甚至导致蝇蛆死亡。 ?? ③食物:蝇蛆的重要生态之一就是食杂性,而且在栖息处就地取食。有人曾在1.5平方米的猪粪中发现蝇蛆和蛹多达7.64万个!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以至微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蝇蛆喜摄入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数量、质量、发酵温度以至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蝇蛆的发育效果。3龄期蝇蛆发育成熟后即停止摄食,在低温15~20℃和低湿的条件下,常离开孳生场所,钻到附近泥土疏松处化蛹。有人曾在某酒厂院内墙根的水泥地面破损处缝隙中发现成千上万只家蝇的蛹。 ??④通气:空气流通有利于蝇蛆的生长发育。在垃圾堆里,蝇蛆常分布于具有较大空隙的墙角、墙根处。 ??掌握上述蝇蛆的生长特性,用于指导生产实际,对于提高蝇蛆养殖效益大有裨益。 ??3、蛹: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5~8毫米。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

Ⅲ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形态,大小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而世界上最大的细菌可以用肉眼直接看见,有0.2-0.6毫米大,是一种叫纳米比亚嗜硫珠菌的细菌。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做古细菌,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做真细菌。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细菌的形态
编辑

一、基本形态与大小

(1)球菌:
球菌是外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菌,直径0.5~1微米,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球菌:单独存在,如尿素小球菌;②双球菌:如肺炎双球菌;③链球菌:如乳酸链球菌;④四联球菌:形成的4个细胞排列在一起,成田字,如四联球菌;⑤八叠球菌:如尿素生孢八叠球菌;⑥葡萄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杆菌:
外形为杆状的细菌称杆菌,常有长宽接近的短杆或球杆状菌,如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长宽相差较大的棒杆状或长杆状菌,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梭状杆菌(Bacterium fusiformis);分枝状或叉状菌,如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竹节状(两端平截),如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anthracis)等。
按杆菌细胞的排列方式不同则有成对的双杆菌、呈链状的链杆菌,另外,常有栅状、“八”字状以及由鞘衣包裹在一起的丝状等多种。典型的杆菌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链杆菌、变形杆菌 。

(3)螺旋状:
螺旋状的细菌称螺旋菌,一般长5~50微米,宽0.5~5微米,根据菌体的弯曲可分为:①弧菌(Vibrio):螺旋不足一环者呈香蕉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②螺菌(Spirillum):满2~6环的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如小螺菌(Spirillum minor);③螺旋体(Spirochaeta):旋转周数多(通常超过6环)、体长而柔软的螺旋状细菌,如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Uim)。

Ⅳ 现实中《海绵宝宝》的真实样子是什么

我觉得《海绵宝宝》这部动漫是这个样的,可以说是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级别了,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对这部动漫有着不一样的喜爱和见解,是动漫史上一部不可多得并且无可取代的佳作。

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多把海绵用来当清洁工具。

看到这样现实的《海绵宝宝》不知道各位粉丝内心是如何感想,其实仔细想想,《海绵宝宝》中的角色在现实中就是长这个样子的,还是蛮可怕的。果然动画的世界是美好的,我还是选择继续做梦吧。以上观点仅是个人观点。

Ⅳ 微生物是长什么样子的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
病毒是靠飞沫传播的。
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要带好口罩。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尽量步行回家,尽量少坐地铁。

Ⅵ 微生物有哪些特征是属于植物还是动物啊

微生物的5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没有植物/动物之分。微生物是指那些个体体积直径一般小于1mm的生物群体,它们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还有些甚至连细胞结构也没有。人们通常会借助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和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界线有时会非常模糊。如单细胞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也应算是微生物,但通常它们并不放在微生物中进行研究。
按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生物分成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不难看出微生物在六界中占了四界,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研究的对象也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 它的生命形式详细分为以下内容: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其个体的所有生物的总体,是形体微小,结
构简单,分类地位低等的所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以下五个共性:体积小,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
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这五大共性决定了微生物生命形式
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微生物生活环境和种类的多样性
地球上,除了火山中心区域外,从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直至岩石圈,到处都有
微生物的踪迹。在动植物体内、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冰川、
海底淤泥、盐湖、沙漠、油井、地层下以及酸性矿水中,都有微生物生活着。甚
至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也可找到微生物,如万米高空中,万米海底,数百米岩石
中均有微生物生存。
微生物能如此强的适应环境,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是微生物个体小,比面
积大,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大,因而有利于微生物个体吸收营养、排泄废物,导
致代谢作用迅速,活动力强。微生物细胞与环境直接接触,所以易受环境影响,
同时通过他们的活动又能改变他们所处的环境。其次,微生物因生殖率大和世代
时间短,必然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大的群体,而群体大和世代短,在一定时间内
将产生较多的突变体,有利于适应变化剧烈的新环境,抵抗不适合的以及极端的
条件,并能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繁殖。
目前发现的微生物物种共有10万种,随着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和研究工作的深
入,微生物的新物种、新属、新科甚至新目、新纲屡见不鲜。这不但在生理类型
独特、进化地位较低的种类中常见,就是最早发现的较大的微生物——真菌,至
今还以每年约1500个新种不断地递增着。可以相信,随着人类的认识和研究工作
的深入,总有一天微生物的总数会超过动植物的总和。
二、 微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从有无细胞及细胞组成可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
(一)、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防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蓝细菌。这里以细
菌为代表说明说明原核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1、细胞壁
原核生物经过革兰氏染色,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属于革
兰氏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菌一部分属于
革兰氏阳性菌,一部分属于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反映的是细胞壁结构的差
异。
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其
中肽聚糖是细菌特有的成分,而磷壁酸则是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分子是由小分子单体聚合而成,小分子单体有
三个组成部分:a、双糖单位:N—乙酰葡萄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
苷键相连而成。b、N—乙酰胞壁酸在乳酸位置上连接的四个氨基酸(L—丙氨酸→
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形成的短肽尾。 c、肽链间经甘氨酸五肽作
“肽桥”交联,形成网格状结构。(甘氨酸五肽一端的—NH2与一肽聚糖分子肽尾
的D—丙氨酸上的—COOH形成肽键,另一端的—COOH与下一肽聚糖分子肽尾的L—
赖氨酸上的—NH2形成肽键,从而形成交联)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有40个肽聚糖分子,细胞壁可厚达80mm。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主要是作为基质填充于肽聚糖网格内。主要包括
两类:壁磷壁酸(与肽聚糖分子共价结合)、膜磷壁酸(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共价
结合)。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例)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和脂多糖(LPS)组成
。其中脂多糖为革兰氏阴性菌特有。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含量仅占10%左右,由1—2层网状分子组成,厚度
仅为2—3nm。它的结构与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肽聚糖基本一致,差别仅是:肽尾的
第三个氨基酸为内消二氨基酸庚二酸(m—DAP);没有特殊肽桥,而是由一肽聚
糖分子肽尾的D—丙氨酸直接与另一肽聚糖分子的m—DAP直接相连。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主要集中于细胞壁外层,较厚。LPS主要由“O”
特异侧链(“O”抗原侧链),核心多糖及类脂A组成。“O”特异侧链中4个单糖
构成了抗原决定簇,决定菌体细胞抗原性。类脂A是决定LPS内毒素分子的毒性部
分,决定致病菌的致病性。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层中还有许多蛋白质,主要有:基质蛋白、外壁蛋白、脂
蛋白等。
2、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是细胞膜,它是磷脂外侧紧贴细菌细胞壁,而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
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它是划分细胞内外环境的界限膜,使细菌细胞
有个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菌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信息传递过程
中起决定性作用。
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有如下几个特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
多种运动方式使膜呈现流动性;膜蛋白无规则的以不同深度镶嵌在膜磷脂分子中
;膜蛋白,磷脂的种类和数量随细菌生理状态而变化。细菌细胞膜有如下功能:
抑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运输;壁多糖和荚膜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场所;氧化磷酸
化或光合磷酸化产能基地;鞭毛着生点并提供运动所需能量。
有些细菌细胞膜内褶特异形成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的结构,一般位于细胞分裂
部位,取名中体。中体可促进细胞间隔形成,有利于细胞分裂。它是细菌DNA复制
的部位。
3、核质体和质粒
核质体是细菌等原核生物特有的无核膜、核仁,无固定形态的原始核,是原核生
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核质体是DNA性质的,是细菌所有遗传信息的载体。细
菌DNA带很多负电荷,被镁离子、有机碱中和,而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可备组蛋白
、鱼精蛋白等碱性蛋白中和,这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的又一区别。
细菌还具有核外遗传物质——质粒。质粒具有如下生物学特性:它是小的环状DN
A,碱基对约是核质体的2-3%;可独立复制而不受DNA复制的影响,一个细菌细胞
内可有几种不同质粒,每种质粒可有一个或多个拷贝,稳定遗传;质粒可独立存
在,也可附加在细菌染色体上,不同种质粒,可实现基因重组;有些质粒可在细
胞间转移;质粒往往携带某些特殊遗传信息表现出特殊形状;失去质粒不影响细
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是指有膜包围着的除核质体以外的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总称细胞质
。其内含物主要包括: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沉降系数为80s。
载色体,质膜内线形成囊状载色体,属内膜系统。是光合细菌光合作用的场所。

羧化体,在化能自养细菌中常发现由膜内陷包裹形成的羧化体。是将CO2还原成糖
的场所。
气泡,水生,无鞭毛的光合细菌细胞内所含众多充满气体的小泡囊,由蛋白质膜
包围而成。
5、 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裹的一层胶状结构,统称荚膜。荚膜的化学组成多是
胞外多糖类,少量蛋白质,常呈粘稠状。
鞭毛,某些细菌在体表长出的波曲的长丝状物,一般球菌无鞭毛,杆菌多有一至
数十根鞭毛,孤菌,螺旋菌一般皆有鞭毛,鞭毛长度为菌细胞数倍。
菌毛,革兰氏阴性菌体表的一种纤细、中空、外直、数量多的蛋白质附属物,功
能是使菌体细胞粘连在宿主各器官表面。
性菌毛,F因子编码性菌毛,比菌毛稍长,细菌结合时靠性菌毛形成中空管或接合
桥而传递DNA片段。多见于革兰氏阴性菌。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在营养体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型抗逆休
眠体,叫芽孢或内生孢子。
6、 形态
细菌形态基本上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球菌按其相互连接方式又可
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杆菌形态较
复杂,常有短杆菌、棒杆菌、梭状杆菌、分枝菌等。按其排列方式则有链状、栅
状、“八”字状以及有鞘衣的丝状等。螺旋菌一般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
和螺菌(满2-6环的小型、坚硬的螺旋状细菌)。
(二)真核生物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
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就称真核微生物。这里以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霉菌为例说明
真核生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1、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含糖环境中,例如,在水果、蔬
菜、蜜饯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当他们进行一系列的
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立即分离,其间仅以极小的面积相连,
这种节状的细胞串就称假菌丝;反之称真菌丝。
酵母菌细胞结构如下:
细胞壁,主要分三层:外层为甘露聚糖,内层为葡聚糖,中间夹有一层蛋白质分
子。
细胞膜,也是一种三层结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类脂、和少量糖类。细胞膜
是由上下两层磷脂分子以及镶嵌在其间的缁醇和蛋白质分子所组成的。其功能主
要有:调节细胞外溶质运送到细胞内的渗透屏障;细胞壁等大分子成分的生物合
成和装配基地;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
细胞核,酵母菌具有用多孔核膜包裹起来的定型细胞核——真核。核膜是一种双
层单位膜,其上存在着大量直径为40—70nm的核孔,用以增大核内外的物质交换

酵母菌其他细胞结构包括液泡、质粒(“2μm”质粒)、核糖体(沉降系数为80
s)、线粒体(双层膜构成的产能细胞器,能量代谢的场所)……
2、霉菌
霉菌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
体白色,无隔膜,单细胞,多核,气生性强,交织成疏松的雾状菌落。
霉菌菌丝的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如下:
细胞壁,少数低等霉菌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大部分高等霉菌细胞壁由几丁质组
成。
内质网,由膜形成的内膜系统,存在于原生质内,是细胞中各物质运送的一种循
环系统。
膜边体,某些真菌菌丝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微网结构,形状和位置类似细菌中体
,内含水解酶或与细胞壁合成有关。
菌丝隔膜与隔膜孔,有隔膜菌丝虽是多细胞,但隔膜孔使临近细胞物质相通,使
细胞功能基本一致。
菌丝体,可分为营养菌丝体(分布于营养基质内,吸取营养的菌丝体)和气生菌
丝体。营养菌丝体可特化为假根、吸器、附着胞、菌核、菌环和菌网;气生菌丝
体可特化为各种孢子的子实体。
(三)、非细胞生物
非细胞生物是指一类无细胞结构,无酶体系,无代谢机制的生物,它包括病毒(
即“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亚病毒又分为类病毒、拟病毒和月元 病毒。
下面详细介绍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1、 病毒
病毒有杆状、球状、蝌蚪状、少数线状。由蛋白质构成衣壳(蛋白质亚基构成衣
壳粒),由一种核酸(DNA或RNA)、病毒基因组构成核心。包括螺旋病毒、腺病
毒、复合对成病毒、有包膜(囊膜)病毒。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大量
的病毒粒子聚在一起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出现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
态和数量不同的小体称包涵体。
2、 噬菌体
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它的繁殖可分为五个阶段:吸附(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在细
菌表面受体)、侵入(噬菌体遗传物质进入细菌细胞)、增殖(核酸复制与蛋白
质合成)、成熟(核酸与蛋白质衣壳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释放。噬菌体可分
为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进入复制裂解期,导致宿主细胞裂解释放
子代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不立即进入裂解循环,其遗传 物
质DNA整合进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并稳定遗传;但在诱导条件下,其遗传物质DNA
离开宿主基因组,立即进入裂解周期,宿主细胞裂解)。
3、类病毒
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最小的,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类似DNA双股螺旋的Viroid RNA二级结构进入核内,以此为模板复制,利用宿主
细胞的RNA聚合酶。类病毒只有亲染性RNA,无衣壳蛋白质,为单链共价闭环形的
核酸分子。
4、拟病毒
拟病毒侵染的是植物病毒,拟病毒在植物病毒体内,可影响其复制数量,在宿主
上的症状和反应程度。拟病毒是依赖于病毒基因组才能复制的包于病毒衣壳内的
小分子RNA。
5、 月元 病毒
它是一类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体内复制的无免疫性的小分子疏水蛋白质,简称
蛋白质侵染因子。
三、 微生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一般以二分裂法繁殖; 放线菌以横割分裂形
成的无性孢子进行繁殖,横割分裂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细胞膜内陷,并由外
向内逐渐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横膈膜。通过这种方式可把孢子丝分割成许
多分生孢子。2、细胞壁和细胞膜同时内陷,并逐步向内缢缩,最终将孢子缢裂成
一串分生孢子。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芽殖、裂殖、掷孢子、后垣孢子,其有性繁殖则形成子
囊,内形成四个子囊孢子(单倍体);霉菌以孢子进行繁殖,其无性孢子有游动
孢子(单倍体、内生、有鞭毛、如水生真菌)、孢囊孢子(单倍体、内生、水生
型有鞭毛、如根霉)、分生孢子(单倍体、外生、如青曲霉)节孢子(单倍体,
外生、菌丝体断裂而成、如白地霉),有性孢子有卵孢子(双倍体、内生、一到
几个、厚壁、休眠)、接合孢子(双倍体、内生、一个、厚壁休眠如根霉、毛霉
)、子囊孢子(单倍体、内生、一般八个、如子囊菌)、 担孢子(单倍体、外生
、四个、长在担子上、如担子菌)。

Ⅶ 微生物是什么

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特点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三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微生物
;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编辑本段类群
种类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
、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 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C,H,O,N,P,S以及其他元素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 水和无机盐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根据碳源和能源分类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象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

Ⅷ 什么是鹅口疮 小儿鹅口疮症状图片及治疗方法

出生不久的婴儿,常常会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此时检查宝宝的口腔,往往可以发现舌头或颊部有成片的雪白色乳凝状的斑片,这在医学上称为“鹅口疮”,又叫雪口。鹅口疮多见于周岁内的婴儿或新生儿。多发生在口腔内舌、颊和软腭处,主要表现为牙龈、颊黏膜或口唇内侧等处出现乳白色奶块样的膜样物,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分布。初起时常在舌面上出现白色斑膜,继而蔓延到牙龈和颊外,发病处有斑片白膜,周围黏膜充血。病时口腔有灼热刺疼和干燥感,部分患儿伴有低烧的症状。严重时斑膜可波及咽喉、气管或肠道黏膜,有时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或腹泻。患有此病的宝宝因喝奶时会有刺痛感,因此经常哭闹不安或不愿意吃奶。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它的病发对象多为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特别是消化不良的新生儿。另外滥用或长期使用抗菌素也能引发这种病,并通过餐具造成感染。 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鹅口疮症状有哪些?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Ⅸ 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微生物有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它们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圆柱,还有些是螺旋形的。其中有5类最常见的微生物

细菌(如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真菌(如接合菌、囊子菌);藻类(如硅藻、腰鞭毛虫);病毒(如腺病毒、噬菌体)和原生动物(如阿米巴原虫、草履虫)。这只是微生物中的几个常见种类,每个种类里,又有许多不同的微生物,有些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另外一些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但它们也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查看更多《神奇校车·走近微生物》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宝宝长什么样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