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论如何设计可生物降解化学品

论如何设计可生物降解化学品

发布时间:2022-06-09 19:02:04

Ⅰ 什么是绿色化学品怎样设计安全的化学品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品的定义是,不会对人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
绿色化学品的举例:水.氧安全化学品的定义是,对人不会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
安全化学品的举例:水.二氧化碳,氧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研究者们总结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这些原则可作为实验化学家开发和评估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绿色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防止污染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所用的全部材料均转化到最终产品中.
●尽可能使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
●设计化学产品时应尽量保持其功效而降低其毒性.
●尽量不用辅助剂,需要使用时应采用无毒物质.
●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合成方法应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最大限度地使用可更新原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催化试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
●化学品应设计成使用后容易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类型.
●分析方法应能真正实现在线监测,在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
●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

Ⅱ 如何设计筛选高效降解某种有机物的微生物实验方案

生物降解是指由生物催化的复杂化合物的分解过程。而在石油降解中微生物首先通过自身的代谢产生分解酶,裂解重质的烃类和原油,降低石油的粘度。

另外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诸如溶剂、酸类、气体、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等有效化合物利于驱油,然后由其他的微生物进一步的氧化分解成为小分子而达到降解的目的。



注意事项:

海洋中最主要的降解细菌属于:无色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棒杆菌属、微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以及放线菌属、诺卡氏菌属。在大多海洋环境中,上述这些细菌是主要降解菌。

在真菌中,金色担子菌属、假丝酵母属、红酵母属和掷孢酵母属是最普遍的海洋石油烃降解菌。一些丝状真菌如曲霉属、毛霉属、镰刀霉属和青霉属也应被归入海洋降解菌中。土壤中主要的降解菌除了上面提到的细菌种类外,还包括分枝杆菌属以及大量丝状真菌。曲霉属和青霉属某些种在海洋和土壤两种环境中都有分布。木霉属和被孢霉属某些种是土壤降解菌。

Ⅲ 什么是绿色化学品怎样设计安全的化学品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品的定义是,不会对人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
绿色化学品的举例:水.氧安全化学品的定义是,对人不会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
安全化学品的举例:水.二氧化碳,氧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的研究者们总结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这些原则可作为实验化学家开发和评估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绿色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防止污染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所用的全部材料均转化到最终产品中。
●尽可能使反应中使用和生成的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
●设计化学产品时应尽量保持其功效而降低其毒性。
●尽量不用辅助剂,需要使用时应采用无毒物质。
●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合成方法应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最大限度地使用可更新原料。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催化试剂优于化学计量试剂。
●化学品应设计成使用后容易降解为无害物质的类型。
●分析方法应能真正实现在线监测,在有害物质形成前加以控制。
●化工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选择与使用,应使化学事故的隐患最小。
途径
(1)开发绿色实验。如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代替KClO3分解法,实现了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2)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环境的污染,实验中有危害性气体产生时要加强尾气吸收,对实验产物尽可能再利用等。 (3)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使实验小型化、微型化。(4)对于危险或反映条件苛刻,污染严重或仪器、试剂价格昂贵的实验,可采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等办法(5)妥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Ⅳ 生物可降解材料具体有哪些有什么具体的应用案例吗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在细菌、真菌、藻类等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能发生化学、生物或物理降解或酶解的高分子材料。

最理想的可降解生物材料是利用可再生资源得到,降解后可以被生物所重新利用,产物最好是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这种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纳入自然界的循环。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具体类型:

1. 聚乳酸(PLA):PLA具有无毒无刺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度高、可加工性好,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制成的片材、纤维、薄膜经过热成型、纺丝等二次加工后广泛用于包装、纺织和医疗等领域,其废弃物可通过微生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PHA是由很多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

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PBS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合理,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包装、餐具、化妆品瓶及药品瓶、一次性医疗用品、农用薄膜、农药及化肥缓释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4. 聚己内酯(PCL):PCL除了具有热塑性塑料易加工的特点外,还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形状温控记忆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为可控释药物载体,完全可降解塑料手术缝合线等医用材料。

生物可降解材料具体的应用案例:

1、生物医用:心脏支架、人造皮肤、手术缝合线…

以上内容均节选自《揭秘未来100大潜力新材料(2019年版)》_新材料在线;

想了解更多关于超导材料的信息,XCLZX_HL,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Ⅳ 生态环境材料的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环境和能源之间的矛盾凸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 。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能被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降解的一类高分子材料。真正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在有水存在的环境下,能被酶或微生物水解降解,从而使高分子主链断裂,分子量逐渐变小,以致最终成为单体或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 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主要有:①淀粉基降解材料 。淀粉基降解材料指的是其组成中含有淀粉或其衍生物作为共混体系的一类材料。淀粉作为可再生资源价廉易得,淀粉填料能促进基体树脂的降解,加工和成型利用现有的填充塑料加工技术和设备,使用性能与基体树脂接近或相当。②PLA类降解材料 ’。PLA无毒、无刺激性、强度高、易加工成型,具有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吸收,在生物体内经过酶解,最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PLA类降解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医用高分子材料。③ 聚酸酐降解材料 。20世纪70年代人们利用其水解不稳定性,开发出生物降解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和表面溶蚀性,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④ 聚氨酯(PUR)降解材料 。可降解性PUR主要有纤维素/木质素/树皮改性PUR、单糖或二糖改性PUR和淀粉改性PUR。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电器等行业。⑤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二醇(PEG)降解材料 。PET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通用高分子材料,当其中加入PEG进行熔融共缩聚,可以合成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其降解速度明显加快,为聚合物用作环境友好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奠定了基础。
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医药、农业、工业包装、家庭娱乐等 。近年来发展的生物降解性吸收高分子材料是指材料完成医疗作用后,在一定时间内被水解或酶解成小分子参与正常的代谢循环,从而被人体吸收或排泄。生物降解塑料已被用在血管外科、矫形外科、体内药物释放基体和吸收性缝合线等医疗领域。农用降解材料最终转化成提高土质的材料,主要有农用覆膜、药物的控制释放。在塑料卡中(如信用卡、IP卡等)加入降解性材料也能使其在废弃后迅速降解而不污染环境。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包装材料和方便袋等都已使用可降解的纸材料或纸袋。这些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白色污染,提高了环境质量。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重视白色污染的问题,2008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限塑令”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Ⅵ 咖啡渣是怎么用来制作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好像是科学家横滨国立大学里面的,IzuruKawamura副教授分析而且发现的,决定是否这些废弃咖啡理由可作为来源纤维素纳米纤维,因为咖啡的重量和体积的大约一半是由纤维素制成的,这无疑显示了希望,研究者使用以前开发过程称催化氧化氧化细胞壁咖啡豆催化剂,而且根据他的分析,他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发现它们具有理想的均匀结构。

而且Lechner使用可回收的咖啡和天然胶水,以矿物油为基础制造可持续且环保的替代品。所有卡菲形式的咖啡瓶都有深色大理石的颜色,而且他的咖啡的味道清淡,对洗碗机有也很好的帮助,就是可以让洗碗机很快的清洗,而且不用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关于咖啡渣是怎么用来制作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的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Ⅶ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制备工艺

生物稳定性饮用水是指有机营养基质含量低,在给水管网中不会引起异养菌再生长的饮用水。要制备生物稳定性饮用水关键就是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分子量特性与净水工艺的选择
掌握不同分子量有机物在净水工艺中的去除规律,有助于选择合理工艺针对性去除可生物降解物质,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研究因而成为生物稳定水制备技术研究中的重点。
Hem等人研究发现,AOC主要由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组成,且只占TOC的较小部分;常规水厂工艺虽然可以去除大部分的TOC,但却不能使AOC达到生物稳定性的标准。罗晓鸿等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在净水工艺中去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见表1。
表1 各单元工艺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有机物分子量区间 混凝沉淀 生物处理 活性炭吸附 10,000~100,000 有效去除 增加 部分去除 3,000~10,000 有效去除 部分减少 增加 1,000~3,000 部分去除 部分去除 有效去除 500~1,000 增加 部分去除 有效去除 <500 基本无效 有效去除 部分去除 由表1可见,不同净水单元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在分子量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除去效果,而对中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效果差;活性炭吸附较难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但可有效去除中小分子量有机物;而生物处理则是去除小分子量有机物最为有效的手段。各单元工艺都不具有对有机物广谱的去除效果,只有根据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才能获得满意的处理效果。此外,各单元工艺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也为有机物的整体去除创造了条件。
单元净水工艺的组合及其优越性
当前,水源普遍受到污染、源水水质较差,*单一工艺并不具有全面去除可降解有机物、获取生物稳定水的能力,而每种单元工艺都有其对有机物去除的特点,采用常规处理、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充分发挥各工艺的优势与工艺间的协同作用将是获得生物稳定性饮用水的有效途径。组合工艺具有以下优势:
(1)有机物分子量特性研究证实,各单元工艺对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有机物去除具有互补关系。常规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和胶体物质,活性炭对中小憎水性有机物,生物处理对小分子亲水性物质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合理组合各单元工艺,充分发挥其处理效能,全面消减有机物含量,是获取生物稳定水的根本途径。
(2)各单元工艺间具有的相互促进作用,使组合工艺的整体处理效率大为提高。臭氧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水质可生物降解性提高,生物处理更易进行;常规工艺对大分子和胶体物质的去除,减小了后续工艺负荷,增加了中小有机物在生物处理和活性炭吸附中的去除几率;若生物工艺设在常规工艺之前,其出水胶粒的Zeta电位低、更易脱稳,混凝剂投加量小,混凝效果好。各工艺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也使污染物质的性状发生改变,有利于后续工艺去除效能的提高。
(3)组合工艺对有机物总量的有效去除,减少了加氯消毒过程引起的出厂水AOC和BDOC的增加与消毒剂的投加量,余氯保持时间长,生物稳定性好。
各单元工艺在组合工艺中的位置与顺序,则应根据具体水源水,在分析其有机物浓度、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确定和选择生物稳定水制备的工艺。对于水质好的水源水,采用常规处理结合活性炭吸附深度处理的工艺,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微污染水源水,则应采用常规处理、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的相结合的工艺。活性炭吸附因其处理能力强、无不良作用,一般作为处理工艺的最后一级,对整体水质起控制作用。有机物含量和分子大小则直接影响到生物处理在工艺中位置:若小分子有机物含量高,可将生物处理置于常规处理之前;若大分子有机物和胶体物质含量高,则应将生物处理置于常规处理之后;生物处理中还可能出现微生物流失与生物膜脱落,对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产生影响,因而一般不适宜用作最终级的处理工艺,并应在其后应加过滤工艺。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源水还可在生物处理前配以臭氧氧化,以强化生物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
消毒方式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出厂水经加氯消毒后,都会引起AOC与BDOC一定程度增加,生物稳定性下降,对管网水质,特别是消毒剂含量较低时产生不利的影响。常用消毒剂中,氯胺在控制生物膜生长方面比自由氯更为有效,这是因为自由氯反应速度快,尚未进入生物膜内部已反应消耗殆尽;而氯胺较氯稳定持久,对生物膜具有更强的附着和穿透能力,可深入生物膜使微生物失活。此外,采用氯胺后还可使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量大为减少。但氯胺消毒会使嗅味变坏,大大影响了饮用水水质和口感,对有机物含量已极少的生物稳定(优质)饮用水采用氯胺消毒,显然是不适宜和不需要的。

Ⅷ 可降解塑料降解的详细过程

1.可降解塑料应用现状:
http://www.wzme.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01

2.可降解塑料:
http://www.meicun.com/huaxue/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37

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自然界的条件下能够自行降解的塑料。

可降解塑料一般分为四大类:(1)光降解塑料——在塑料中掺入光敏剂,在日照下使塑料逐渐分解掉。它属于较早的一代降解塑料,其缺点是降解时间因日照和气候变化难以预测,因而无法控制降解时间;(2)生物降解塑料——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塑料。其特点是贮存运输方便,只要保持干燥,不需避光,应用范围广,不但可以用于农用地膜、包装袋,而且广泛用于医药领域;(3)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相结合的一类塑料,它同时具有光和微生物降解塑料的特点;(4)水降解塑料——在塑料中添加吸水性物质,用完后弃于水中即能溶解掉,主要用于医药卫生用具方面(如医用手套等),便于销毁和消毒处理。在四种降解塑料中,生物降解塑料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热点。

世界塑料年总产量现已超过1.7亿吨,用途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钢铁、木材、水泥并列为四大支柱材料。这些用途小到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小塑料袋、塑料盆等,大到国防中的飞机、火箭等。然而,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长,用途不断扩大,其废弃物也日益增多。由于它们用后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腐烂,严重污染环境。由大量的废弃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引起的“白色垃圾”问题已成为“百年难题”,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由于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它混入土壤能够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填埋起来,占用土地并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大量散落的塑料还容易造成动物误食致死,北京南苑的麋鹿因误食附近垃圾场飞入的塑料袋而死于非命。塑料易成团成捆,它甚至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设施、城市设施故障,酿成灾害。不仅如此,甚至在太空的飞行员都能发现它们飞舞的身影,而且束手无策、避之不及,唯恐酿成大祸。

目前已有很多方法用来处理“白色垃圾”问题,包括焚烧、填埋等。但是,废弃塑料焚烧时,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而填埋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标本兼治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专家认为,一方面应及时有效地处理既生垃圾,一方面用能降解、易降解的制品代替塑料。为解决这个问题,高效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塑料界、包装界的重要课题,而且成为全球热点。由于降解塑料在一定条件下最终会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产物,因此我们又称其为“绿色塑料”。这些塑料有的可以通过吸收太阳光,通过光化学反应而分解,我们称其为“光降解塑料”;有的可以通过微生物作用而分解,我们称其为“生物降解塑料”;有些则可以通过空气中光和氧气的作用而分解,我们称其为“化学降解塑料”。

国外对降解塑料的研究较早,其中光降解塑料的研究技术最成熟。光降解塑料在日本已实行工业化,主要用于农膜、发泡托盘、瓶子、包装材料等。光降解塑料的降解速度取决于光照时间和强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域会受到限制。而生物降解塑料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避免了二次污染,因此这类绿色塑料备受青睐。化学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也较为广阔,普通农药包装塑料薄膜用后难以降解,严重污染农田生态环境。英国的帕罗格安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可水解的塑料薄膜,它具有普通薄膜的力学性能和印刷性能,可有效保证包装袋内的农药气味不外泄,并能耐碳氢类化学品的腐蚀,而其最大的特点是用后可水解降解,解决了农药包装薄膜污染环境的难题。

我国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随着环保呼声日益高涨,降解塑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1998年11月,一种以秸杆作成的一次性餐具首次摆上了北京百盛购物中心的快餐桌。这种餐具不但安全卫生,而且一次性使用后入土即为肥料,入水可成为鱼饲料,弃置路边,几天后就随风而去了。在1998年12月13日的“绿色一次性餐具交流会”上,100多家企业展示了他们用稻壳、纸浆、淀粉等为原料制作的餐具。一种生物全降解一次性快餐盒经北京一轻研究所30多名研究人员近三年的研究,日前已通过检测。测试证实,该餐盒使用后暴露在大自然中,40天内全部变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餐盒以淀粉(玉米、木薯淀粉)为原料,加入一年生植物纤维粉和生物防水胶喷注到模具内加热发泡成型。各种新生的替代产品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尚没有达到大规模生产推广的水平。

降解塑料作为高科技产品和环保产品正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研发热点,其发展不仅扩大了塑料的功能,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矛盾,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是一个补充,因此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适应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相信,降解塑料的使用必然会带给我们一个绿色的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

Ⅸ 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外部效应原则和内部效应原则有哪些

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外部效应原则:
“外部”效应原则,主要是指通过分子设计。改善分子的与其在环境中的分布、人和其他生物机体对它的吸收性质等重要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减少它的有害生物效应。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从而增大物质降解速率、降低物质的挥发性、减少分子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减小物质在环境中转化为具体有害生物效应物质的可能性等均是重要的“外部”效应原则的例子。另外,通过分子设计,从而降低或妨碍人、动物、水生生物对物质的吸收也是“外部”效应原则要面对的问题。

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内部效应原则:
“内部”效应原则通常包括分子设计以达到以下目标:增大生物解毒性,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和间接生物毒性或生物活化。
增大生物解毒性包括把分子设计为本身是亲水性的或很容易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或氨基酸结合,从而加速其从泌尿系统或胆汗中排出。要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就要把物质分子设计成无毒无害类化合物,或在分子中引入一些无毒功能团。

Ⅹ 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有哪两种模式 环境化学

生物降解是引起有机污染物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水环境中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另一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由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因此,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两种代谢模式:生长代谢(Growth metabolism)和共代谢(Cometabolism).这两种代谢特征和降解速率极不相同,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生长代谢
许多有毒物质可以像天然有机化合物那样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基质.只要用这些有毒物质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便可鉴定是否属生长代谢.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微生物可对有毒物质进行较彻底的降解或矿化,因而是解毒生长基质去毒效应和相当快的生长基质代谢意味着与那些不能用这种方法降解的化合物相比,对环境威胁小.
一个化合物在开始使用之前,必须使微生物群落适应这种化学物质,在野外和室内试验表明,一般需要2—50天的滞后期,一旦微生物群体适应了它,生长基质的降解是相当快的.由于生长基质和生长浓度均随时间而变化,因而其动力学表达式相当复杂.Monod方程是用来描述当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时,化合物的降解速率:
式中:c——污染物浓度;
B——细菌浓度;
Y——消耗一个单位碳所产生的生物量;
μmax——最大的比生长速率;
Ks——半饱和常数,即在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一半时的基质浓度.
Monod方程式在实验中已成功地应用于唯一碳源的基质转化速率,而不论细菌菌株是单一种还是天然的混合的种群.Paris等用不同来源的菌株,以马拉硫磷作唯一碳源进行生物降解(如图3—34所示).分析菌株生长的情况和马拉硫磷的转化速率,可以得到Monod方程中的各种参数:μmax =0.37h-1,Ks=2.17μmol/L(0.716mg/L),Y=4.1×1010cell/μmol(1.2 ×1011cell/mg)
Monod方程是非线性的,但是在污染物浓度很低时,即Ks>>c,则式可简化为:
-dc/dt=Kb2·B·c’
式中:Kb2——二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
Paris等在实验室内用不同浓度(0.0273—0.33μmol/L)的马拉硫磷进行试验测得速率常数为(2.6±0.7) ×10-12L/(cell·h),而与按上述参数值计算出的μmax/(Y·Ks)值4.16×10-12L/(cell·h)相差一倍,说明可以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建立简化的动力学表达式(3—156).
但是,如果将此式用于广泛的生态系统,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在实际环境中并非被研究的化合物是微生物唯一碳源.一个天然微生物群落总是从大量各式各样的有机碎屑物质中获取能量并降解它们.即使当合成的化合物与天然基质的性质相近,连同合成化合物在内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微生物降解.再者,当微生物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化合物降解,那么Y的概念就失去意义.通常应用简单的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
式中:Kb—一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
2.共代谢
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它在那些难降解的化合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展示了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共代谢作用,可使某些特殊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的可能性.微生物共代谢的动力学明显不同于生长代谢的动力学,共代谢没有滞后期,降解速度一般比完全驯化的生长代谢慢.共代谢并不提供微生物体任何能量,不影响种群多少.然而,共代谢速率直接与微生物种群的多少成正比,Paris等描述了微生物催化水解反应的二级速率定律: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由于微生物种群不依赖于共代谢速率,因而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可以用Kb=Kb2·B表示,从而使其简化为一级动力学方程.
用上述的二级生物降解的速率常数文献值时,需要估计细菌种群的多少,不同技术的细菌计数可能使结果发生高达几个数量级的变化,因此根据用于计算Kb2的同一方法来估计B值是重要的.
总之,影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微生物的种类.此外,一些环境因素如温度、pH、反应体系的溶解氧等也能影响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速率.

与论如何设计可生物降解化学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