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生物哪七个实验原理是什么
1.叶绿素的提取(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2.无籽西瓜的培育(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子代)3.绿叶有氧呼吸产生氧气(好氧性细菌聚集在产生氧气的位置)4.生长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经杆向向阳的方向弯曲)5.切割草履虫(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6.在密闭空间养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它们是竞争关系)7.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ph的关系(酶只有在适当的温度与酸碱度的环境中才具有最高的活性)
2. 求初中七年级生物鼠妇实验七个过程
一准备一盒子,二准备一块能罩住盒子的透明玻璃,三把一边涂黑,四去抓鼠妇,五把鼠妇放到盒子里,六盖上玻璃,七看是去哪边的鼠妇多(一边透明一边是涂黑的)。
鼠妇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杂食性,食枯叶、枯草、绿色植物、菌孢子等。
危害
卷球鼠妇主要危害西红柿、油菜等。症状成、幼虫危害叶片,造成缺棵,重者可食光叶肉,仅剩叶脉、叶柄。
成体长9~15毫米,从褐色、灰蓝色,各背甲边缘为黄白色。多发生在沿海地区,在大连二年发生1代,以成体或幼体在地下越冬,翌年3月大量出现,此时正值菜苗阶段。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
3. 七年级上册生物探究报告(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一、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二、
做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二氧化碳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
制定计划:1、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两盆盆栽的天竺葵(或蚕豆)、酒精、碘酒、两个小烧杯、两个大烧杯、两个培养皿、两个酒精灯、两个三角铁、两个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两个玻璃罩。2、实验步骤:1、将两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两盆盆栽的天竺葵分别用玻璃罩罩起来,把一个罩子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都放在阳光处。3、几小时以后,分别摘下两盆盆栽的天竺葵的叶子。4、把叶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两片叶片分别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
四、
现象:在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玻璃罩中的天竺葵的叶子没有变色,仍是黄白色,而无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的叶子变成蓝色。
五、
得出结论: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天竺葵没有淀粉,也就是没有有机物。假设与结果一致,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http://hi..com/127227/blog/item/296324fa732631899f514634.html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目的
目的: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取一片洋葱鳞片叶,直接撕取紫色鳞片叶外表皮,外表皮不宜过大,以长、宽约0.5cm为宜。(2)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预先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中央。(3)用镊子将待观察材料完全浸在清水中(4)用镊子夹取盖玻片,先将盖玻片一端接触水滴,慢慢盖上。(5)用镊子前端轻轻在盖玻片上敲两下赶走气泡。(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并重复2~3次。(7)使用显微镜进行制作好的临时玻片标本,识别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8)画出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
现象: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呈蜂巢状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其中有一深色点状结构,那是被染色剂—碘液染成深色的细胞核。
够详细吧?嘿嘿!~给分吧~
5. 求做一道七年级生物实验(很简单)
你的实验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鼠妇的栖息不但与湿度有关,也与光线有关。因此,应该在黑暗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第二,不用隔开两个环境,只需在铺满沙土的容器中一半浇上水即可。实验开始时将鼠妇放在两者之间。
首先要加上这个,试验才精确!
我一年前做过一次
现在把试验数据说说啊
刚放上去,有鼠妇是没有什么动静的,几秒钟后,鼠妇就到处运动
一分钟后,鼠妇的运动速度减慢,统计干燥的那边有6只,湿润的那边有4只
两分钟后,干燥的有6只,湿润的4只(基本都在运动中)
三分种后,干燥的有3只,湿润的7只
四分钟后,干燥的有1只,湿润的9只(运动基本停止)
十分钟后,干燥的那边还有一只
6.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实施计划:
环境/2M/3M/4M/5M/6M/7M/8M/9M/10M/11M
明亮/10/8/8/7/5/2/1/0/0/0/0/
阴暗/0/2/2/3/5/8/9/10/10/10/10/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7. 生物七八年级的所有实验,只求实验名
生物七八年级的所有实验:
学生实验有: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叶片的结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测测量胸围差;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膝跳反射;饲养和观察蚯蚓等12个实验.
演示实验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氧;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关系;发酵现象.共6 个演示实验.
8.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科学探究实验归纳
鼠妇与光
玉米变色
种子发芽
树叶散水
调查植物种类
天竺葵变色
9.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各有哪些
标准的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口腔内壁人体细胞,观察玉米种子切开遇碘液变蓝等,如果学校够闲,可能有其他的,(前两个实验需操纵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