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

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0 18:33:45

Ⅰ 生物制品鉴别实验包括以下哪些方法

二、 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
生物学测定系指采用生物学方法,以反映被测物的生物学特性为目的的测定方法。以下为生物学测定常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产品的常规质控时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鉴于一种测定方法仅能反映制品某一方面的特性,且方法的变异一般较大,为更好控制产品质量,必要时需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一)、酶反应试验
是指在体外能促进酶分子的活化或本身具备酶的活性,通过底物的变化检测酶活性。主要用于酶、辅酶、激酶、激活剂、抑制剂等的活性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相对较小,结果比较准确。
(二)、结合试验
是基于产品与某种物质的结合特性而设计的试验,如免疫结合试验。目前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的鉴别。由于在结合试验中测定的分子不一定都具有生物活性,所以一般不用作制品的活性(或效力)测定。这类方法的变异也相对较小。
(三)、细胞测定试验
是指产品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可测定的应答,如细胞增殖、聚集、分化、死亡、迁移或产生特定的化学物质等。细胞测定试验一般能较好地反映制品的生物学活性,常用于各种生物制品的活性(效力)测定。与上述两类方法相比,这类方法的变异较大。与使用传代细胞相比,使用原代细胞的方法变异更大。
(四)、动物试验
是指以整体动物为试验材料检测制品生物学活性(或效力)的试验方法,如动物保护力试验,一般用于疫苗的效力测定。由于动物实验的成本高、周期长和变异大,所以一般仅用于成品检定。对于某些治疗用的制品,由于其作用机理或本身化学性质的原因,难以建立体外测活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动物试验方法测定,但由于这类方法的变异一般相对较大,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尽可能以体外法代替。

Ⅱ 根据测定结果设计实验对混合物中该蛋白进行分离净化并检测其纯度

在评价样品纯度之前,首先需要鉴定待测杂质的类型,如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质、无关蛋白质、同工酶类、失活蛋白质,进而确定在特定溶液条件中, 能够区分假定杂质和目标蛋白质的理化特性 (化学分析或物理特征)。而纯度则是指待测杂质含量低于某个特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说明中并没有要求描述杂质的性质。纯化过程可能已将某一杂质的浓度降低到检测下限以下,但色谱峰中还有残留。毫无疑问,表观纯度取决于所选择的测定方法及其灵敏度。由于大多数分离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去除非蛋白质类杂质,因此本章节将主要介绍蛋白质样品中蛋白质类杂质的检测方法。有关核酸、脂类、碳水化合物杂质的检测方法在本系列其他卷中有所介绍。
随着蛋白质类生物制品的流行, 蛋白质纯度已经成为药品管理的重大问题。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ICH) 关于生物制品的质量指导原则(ICHQ6B,1998) 中考虑到了原料药(基体材料,bulksubstance) 和药物产品 (药物剂型或成品)中的杂质成分, 并认可了生物分子(如蛋白质)的固有异质性 (inherentheterogeneity)。指导原则中阐明:“除了评价原料药和药物产品的纯度可能由预期产品和多种产品相关物质组成——之外,制造商还应评价可能出现的杂质成分。这些杂质可能是过程相关或者产品相关, 它们可能是结构已知的、部分定性的,抑或是未经鉴定的。”该指导原则进一步区分了过程相关的杂质(由生产过程产生,包括宿主细胞蛋白质、宿主细胞 DNA、细胞培养诱导物、抗生素以及其他下游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 和产品相关杂质,包括生产或储存过程产生的分子变异体(molecularvariant), 这些分子变异体在活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特性上都无法达到预期产品的效果。”该指导原则认可了上述的分析能力。例如,有关原料药指导原则中提到“生物工程制品和生物制品的绝对纯度很难测定,结果往往依赖于所选择的测量方法……因此,通常将多种方法结合来评价原料药的纯度。选择和优化分析过程,应该着重考虑目的产品与产品相关物质以及与杂质的分离。”有关药物产品的讨论类似于原料药,但是还介绍了产品降解以及由于辅料 (excipient) 干扰而造成的产品相关杂质的测定方法。
目前有一些高灵敏度的方法可用于检测样品中的杂质 (表 38.1)。其中每种方法测定分子的一种特定物理特性。方法的选择依赖于以下标准:①可用于检测的蛋白质的量;②待测杂质的性质;③所需的检测精度;④所需的检测灵敏度;⑤可能干扰到该方法的蛋白质及其溶剂特性。最为简单和常用的方法是,经一次或多次分离后证实只有一种组分可被检测到。若纯度标准为只可以存在一种可检测物质,则需用多种分离手段检测杂质。

Ⅲ 酶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是什么

酶的分离纯化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抽提、纯化、结晶或制剂。

首先将所需的酶从原料中引入溶液,此时不可避免地夹带着一些杂质,然后再将此酶从溶液中选择性地分离出来,或者从此溶液中选择性地除去杂质,然后制成纯化的酶制剂。

酶分离纯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单一纯净的酶,因此,容许在不破坏“目的酶”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手段;酶与底物和抑制剂的结合常使其理化性质和稳定性发生改变,这种特性已被用于酶的分离纯化。

由于酶及其来源的多样性及与之共存的高分子物质的复杂性,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通用的方法以适用于一切酶的纯化。为了使一种酶达到高度纯化,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用,通过酶活性的跟踪检测确定最佳流程。

(3)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酶的本性是蛋白质,凡可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都同样适用于酶,但酶易失活,故分离纯化需在低温(4℃)、温和pH(4<pH>10)等条件下进行。

与蛋白质类似,酶易在溶液表面或界面处形成薄膜而变性,因此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泡沫形成,此外重金属易使酶失效,有机溶剂能使酶变性,微生物污染以及蛋白水解酶的存在能使酶分解破坏。

在进行菌种鉴定时,所用的微生物一般均要求为纯的培养物。得到纯培养的过程称是分离纯化。

Ⅳ 生物药品分析与检验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检查(外观性状)化学检查(定性定量)物化检查(仪器分析)原料药主要在纯度;制剂主要在含量测定,重量(或容量差异),以及相关药剂学检查(片剂溶出、生物利用率等;注射剂澄明度、热源等)。稳定性试验(预测有效期)。一切遵药典和有关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并对包装进行检查。

Ⅳ 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法的实验原理,准备工作及操作步骤

1.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注射剂进行无菌检查。3. 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本操作规程操作,并对检验结果负责。4. 定义: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5.内容:5. 1无菌操作设备: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无菌衣、口罩、帽子、消毒鞋、酒精灯等。5.1.1无菌室分无菌操作室和缓冲间。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干手器、无菌衣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超净工作台。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的紫外光灯和照明灯,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5.1.2无菌室应每周和每次操作前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同样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半小 时。5.1.3无菌室的无菌程度检查:无菌室在消毒处理后,无菌试验前及操作过程中需检查空气中菌落数。取直径90mm双碟,在接种室内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旁,以无菌操作,将双碟半开注入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20ml,制成平板:在35-37℃预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将3个平板以无菌方式带入无菌操作间的洁净区域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碟盖扣置,平板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将盖盖好,置35-37℃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相加总数不得超过10个。 无菌操作台面或超净工作台应定期请有关部门检测其洁净度,应达到100级(一般用尘埃粒子计数仪),检测尘埃粒径≤5μm的粒数不得超过3.5个/升;空气流量应控制在0.75-1.0m3/s;细菌菌落数平均<1个,可根据无菌状况定期置换过滤器。5.1.4无菌室内应准备好盛有消毒用5%甲酚的玻璃缸、酒精灯、火柴、镊子、75%酒精棉及拖鞋等。5.2仪器、用具:5.2.1真空泵、恒温培养箱、生物显微镜、托盘天平(精度0.1g)、抽滤瓶(500ml)、 三角瓶(100、500 ml)、移液管(1、10ml)、注射器(要求规格)、试管、双碟(9cm)、注射针、镊子、剪刀、白金耳、橡皮管、纱布、棉花(原棉)、不锈钢吸管筒、接种环、微孔滤膜(直径约5cm),孔径应在0.45±0.02μm )载玻片、洒精灯、取样勺、吸耳球、喷雾瓶。5.2.2用具的包扎:5.2.2.1移液管在移液管上端管内,松松地塞进少许原棉,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5.2.2.2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5.2.2.3无菌衣、裤、帽、口罩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5.2.2.4注射器洗涤干净的注射器及注射针头装配好后,放入垫有纱布的带盖容器内(饭 第3页/共7页盒)一层层放好,上面盖上纱布,然后盖上容器的盖子,用牛皮纸包好。5.2.2.5滤器 将检验合格后微孔滤膜先有水中浸泡湿润,取出后固定在细菌过滤器的滤板上,滤板下、滤膜上均用耐高温垫圈垫好,上好滤器。在灭菌前滤器的螺勿拧太紧,滤器上口用8层纱布及牛皮纸包扎,装妥后放入容器内,再将盛滤器的容器盖好盖子,用牛皮纸包扎。5.2.3用具的灭菌: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冷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温箱或或加温烘干。5.3培养基、试剂:5.3.1一般采用商品干燥培养基,临用时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需注意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规定,否则必须校正后,灭菌使用。使用前,按要求分装灭菌好的细菌培养基须经30-35℃培养48小时,真菌培养基须经20-25℃培养72小时,证明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 制备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应半个月内用完,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指示剂氧化层的颜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约1/5,否则须经水浴煮沸加热,只限加热一次。5.3.2革兰氏碘液:先用3-5ml蒸馏水溶解2.0g碘化钾,再加入1.0g碘片,搅拌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300ml,摇匀。置密闭棕色瓶中备用。5.3.3结晶紫染色液:将结紫1.0g溶解于20ml95%乙醇中后,与80ml1%草酸铵溶液相混合,静置48小时使用。此液稳定,置密闭的棕色瓶中可储存数月。5.3.4沙黄染色液:将0.2g沙黄溶解于10ml95%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100ml。5.3.5生理盐水:称取9g氯化钠,加水1000ml溶解,分装后于121±0.5℃湿热灭菌30分钟。供作稀释剂用。 第4页/共7页5.3.6 75%乙醇量取无水乙醇75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即得。5.3.7 0.1%新洁尔灭:量取5%新洁尔灭20ml,加水稀释至约1000ml,摇匀,即得。5.4培养基灵敏度检查:5.4.1新购的干燥培养基或采用不同牌号原材料的新鲜培养基,其质量均应符合灵敏度检查要求。 (1)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 CMCC(B) 28001]的营养琼脂斜面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98001]的真菌培养基琼脂斜面的新鲜培养物,分别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均匀的菌悬液;取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64941]不含琼脂的需气、厌气培养基新鲜培养物,用灭菌毛细管将其吸至灭菌离心管内,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菌体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均匀菌悬液。然后以10倍系列稀释后,制成1ml中含10-100个菌并计数。 (2)取藤黄微球菌、生孢梭菌的需气、厌气培养基新鲜培养物,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培养基琼脂斜面的新鲜培养物,取接种至霉菌培养基内,20-25℃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作10倍稀释,制成1ml中含10-100个菌并计数。 将藤黄微球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释液各1ml,分别接种至每管装量为9ml的需气、厌气菌培养基3管,生孢梭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释液各1ml,分别接种至每管装量为12ml的需气、厌气菌培养基3管,白色念珠菌的上述(1)或(2)的稀释液各1ml,接种至每管装量为9ml的真菌培养基3管,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对照,按规定的温度培养5天并逐日记录结果。结果判定:以每株菌接种后的培养基不得少于2管呈现生长,即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要求。5.4.2配制的培养基应在凉暗处保存,一般不得超过2周,临用前细菌和霉菌培养基分别经30-35℃和20-25℃培养不少于48小时和72小时,证明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5.4.3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在试管中装量高度不得少于7Cm,其指示剂氧化层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水浴煮沸10分钟,但只限加热一次。 第5页/共7页无菌试验培养时间结束时,指示剂氧化层应不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2。5.5对照用菌液的制备:5.5.1试验用菌种、菌种的复苏、菌种的接种与保存等均应按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标准操作规程项下操作。5.5.2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用接种环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少许,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1065.5.3生孢梭菌菌液用接种环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相同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106。5.5.4白色念珠菌菌液用接种环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的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真菌培养基内,在20-25℃培养24小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105。5.5.5上述制备的菌液,一般当日使用。5.6进入无菌室的操作要点:5.6.1根据试验程序,将用具物品搬入缓冲间,打开紫外光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并使其工作1小时以上。5.6.2操作人员用肥皂水刷洗双手,关闭缓冲间紫外光灯,进入缓冲间内,关闭第一层门,用2%来苏尔或0.1%新洁尔灭溶液洗双手,用消毒毛巾擦干,换上无菌衣、帽、口罩及消毒鞋。5.6.3关闭无菌室内紫外光灯,进入第二层门并将用具搬至无菌室内,关闭无菌室门。5.6.4凡进入无菌室后不应再外出取物品,因此,在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准备好备用物品。从进入第一层门直至无菌室内,随操作人员的进入应喷雾2%来苏尔或0.1 %新洁尔灭溶液。5.7检查法:5.7.1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前者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后者适用于有抗菌作用的或大容量的供试品。5.7.2操作时,应先用0.1%新洁尔灭浸泡或擦拭容器表面后,以无菌的方法取 第6页/共7页内容物。5.7.3凡无菌检查中,均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作阴性对照。5.7.4供试品制备: 用灭菌镊取出注射器,在火焰旁将针芯插入针管并安上针头,盖为橡皮塞时,用注射器在已消毒好的橡皮塞中心位置刺入吸取药液。按规定须稀释或灭活的供试品,可直接或将瓶内供试液抽出至灭菌玻璃容器内进行灭活处理并稀释至规定的体积和浓度;抽取瓶中内容液体时,应将供试品倒置并使针头在液面下。5.7.5直接接种法:按规定量取供试品,以无菌操作将该供试品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6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液1ml,作阳性对照,另接种于真菌培养基5管。轻轻摇动,使供试品与培养基混合。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置30-35℃、真菌培养基管置20-25℃培养7日。在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阳性对照管在24小时内应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7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细菌培养2日,真菌培养3日,观察是否再出现浑浊或斜面有无菌生长,或用接种环取培养液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菌。5.7.6薄膜过滤法: 将微孔滤膜过滤装置、抽滤瓶、排气管与真空泵相连,真空泵可置无菌室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规定的方法处理后,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混合后,通过装有孔径不大于0.45μm 的薄膜过滤器,减压抽干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冲洗滤膜3次,每次至少100ml,取出滤膜分成3等份,分别加入上述二种培养基中,按规定温度和时间培养。阳性对照管应根据供试品特性加入相应对照菌液1ml(抗细菌药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抗厌氧菌药物,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抗真菌药物,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阳性对照管细菌应在培养24-48小时,真菌应在培养24-72小时有菌生长。5.8结果判断: 第7页/共7页当阳性对照管显浑浊并确有菌生长,阴性对照管呈阴性时,可根据观察所得的结果判定:如需气菌、厌气菌及真菌培养基管均为澄清或虽浑浊但经证明并非有菌生长,均应判为供试品合格;如需气菌、厌气菌及真菌培养基管中任何1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应重新取2倍量供试品,分别依法复试,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应判为供试品不合格。6 培训6.1 培训对象:化验员。6.2 培训时间:二小时。7 记录 记录名称 保存部门 保存时间 无菌检验记录 质监科 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QF-01-007-00无 菌 检 验 记 录品 名: 批 号: 规 格: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培养基名称需气、厌气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培养培养温度30—35℃20—25℃培养时间管 号1234512345培养天数及结果1234567结 论备 注 复核人: 检验人:

Ⅵ 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的分离或纯化的检验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物制药对纯度要求颇高,需要通过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将有害物质或杂质去除,但又不能破坏目标产物的活性分离步骤越多,产物的最终收率越低
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分离纯化要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通常需要低温、特定的酸碱度、渗透压等

请采纳,谢谢

Ⅶ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时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有哪些及其定义

首先看看你的是什么生物制品,生物制品多了
我还是举例说吧
假如生物制品是 食品 检测方法 测菌落(细菌是否合格)
假如生物制品是 氨基酸 检测方法 薄板层析
假如生物制品是 多肽 检测方法 质谱
……………………蛋白质………………HPLC
……………………注射药品…………测菌落+密封测试
……………………抗体………………纯度HPLC+活性测试。
所以说你要做的生物制品是什么才能知道需要测什么。生物制品是个很大的范围。

Ⅷ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四种方法

1、盐析法:

盐析法的根据是蛋白质在稀盐溶液中,溶解度会随盐浓度的增高而上升,但当盐浓度增高到一定数值时,使水活度降低,进而导致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逐渐被中和,水化膜逐渐被破坏,最终引起蛋白质分子间互相凝聚并从溶液中析出。

2、有机溶剂沉淀法:

有机溶剂能降低蛋白质溶解度的原因有二:其一、与盐溶液一样具有脱水作用;其二、有机溶剂的介电常数比水小,导致溶剂的极性减小。

3、蛋白质沉淀剂:

蛋白质沉淀剂仅对一类或一种蛋白质沉淀起作用,常见的有碱性蛋白质、凝集素和重金属等。

4、聚乙二醇沉淀作用:

聚乙二醇和右旋糖酐硫酸钠等水溶性非离子型聚合物可使蛋白质发生沉淀作用。

(8)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 ,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

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Ⅸ 为什么标准蛋白质必须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纯度

首先,因为蛋白质当中含有氮,而且因为氮的含量与蛋白质的含量几乎呈线形相关,所以标准蛋白质通常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纯度。

生物材料的含氮量测定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如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测出含氮量则可推知蛋白含量。生物材料总氮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由于具有测定准确度高,可测定各种不同形态样品等两大优点,因而被公认为是测定食品、饲料、种子、生物制品、药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分析方法。

(9)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Ⅹ 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

平常测定一般要求在90%左右就可以得出满意结果 一个化合物的纯度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放大镜或显微镜下化合物的形态和色泽愈均匀 当然纯度愈高2.从重结晶前后化合物的熔点和溶距也可推断化合物的纯度 前后相差大 说明还要重结晶处理
3.TLC也可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A 有对照品时 至少需要3种不同极性展开系统展开
在展开过程易分解的化合物 应当采用双向展开来确证 4。当然 如果有条件 可以采用HPLC-MS或GC-MS,一目了然!!!!!我将自己的心得分述如下
1.展开溶剂的选择 不只是至少需要3种不同极性展开系统展开 我的经验是首先要选择三种分子间作用力不同的溶剂系统 如录仿\甲醇,环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醋酸\水,分别展开来确定组分是否为单一斑点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通过组份间的各种差别将组分分开 有可能几个相似组份在一种溶剂系统中是单一斑点 因为该溶剂系统与这几个组分的分子间力作用无显着的差别 不足以在TLC区分 而换了分子间作用力不同的另一溶剂系统 就有可能分开 这是用3种不同极性展开系统展开所不能达到的
2.对于一种溶剂系统正如wxw0825所言 至少需要3种不同极性展开系统展开 一种极性展开系统将目标组分的Rf推至0.5另两种极性的展开系统将目标组分的Rf推至0.8
0.2。其作用是检查有没有极性比目标组分更大或更小的杂质
3.显色方法 光展开是不够的 还要用各种显色方法 一般一定要使用通用型显色剂 如10%硫酸 碘 因为每种显色剂(不论是通用型显色剂 还是专属显色剂在工作中都遇到他们都有一化合物不显色的时候)再根据组分可能含有混杂组份的情况 选用专属显色剂 只有在多个显色剂下均为单一斑点 这时才能下结论样品为薄层纯
二.通过熔程 判断纯度 原理很简单 纯化合物 熔程很短 1,2度。混合物熔点下降 熔程变长
三,基于HPLC的纯度鉴定 对于HPLC因为常用的系统较少 加之其分离效果好 我们一般不要求选择三种分子间作用力不同极性的溶剂系统 只要求选这三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系统 使目标峰在不同的保留时间出峰 若均为单一峰型 可下结论样品为HPLC纯 当然这里也存在检测器选择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生物制品的纯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