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微生物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微生物

发布时间:2022-06-10 20:03:59

A. 地球诞生时,微生物是怎样出现的

下面摘录了几篇关于生命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丹麦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丹麦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米尼.罗森在格陵兰西部发现了37亿年前由浮游生物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表明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起源于37亿年以前,从而使生命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罗森研究了37亿年前岩石中碳的两种同位素,他们发现,远古岩石中两种碳的同位素的含量与现代岩石相似。这说明岩石里含有浮游生物排泄的废物和它本身的遗骸。《北京经济报》99.2.4
科学家分析格陵兰岩石发现 38.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生命法新社洛杉矾11月4日电 在格陵兰发现的岩石表明,至少38.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存在生命,这比以前人们认为的早4亿年。
l1月号《自然》杂志说,在格陵兰西南的阿基利亚岛发现的岩石在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了上述结论。
参加分析研究的科学家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斯克里普斯海洋学院、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球和太空系、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院的斯蒂芬�6�1莫伊日什说:“我们的证据雄辩地证明,至少在38.5亿年以前地球上就存在生命,而这还不是最后的结论.我们很可能发现生命存在的时间还要早。”
岩石中的碳化物在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用离子微探针进行了分析,这种仪器使科学家能知道样品确切的成份。
莫伊日什说.发现的生命的形式也许是一种简单的微组织,但是,由于高温和压力的破坏,它实际的形状和性质不能确定。
在此以前有关生命存在的证据是洛杉矾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威廉�6�1舍普夫提供的,那种像细菌一样的化石表明在34.6亿年前地球上存在生物。参考消息 96.11.9
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外星瑞典的科学家前天公布,宇航员从地球带到火星去的两种细菌,在回到地球后仍然生存,这意味火星生命可以来到地球。
斯德哥尔摩皇家科技研究中心的米列伊科夫斯基及其他科学家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个会议上解释,由于这两种顽强的细菌能抵受高速、辐射及高温,因此经历“全程”后仍能生存。
一些科学家还表示,由于火星先于地球冷却,可能会比地球早一步形成生命。如果火星上真有微生物,当火星受到冲击后,依附在脱落的火星表层上的微生物,便能避开火星的引力,运行到地球或其他行星上。如果微生物能抵受太空上的辐射,便有可能安全降落地球上繁衍发展。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
中国新闻社昆明4月17日消息:最近,根据在贵州瓮安发现的数以万计的动物胚胎和成体化石,我国科学家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前四千万年——5. 8亿年前动物就已分化,出现了许多“长不大的动物”,从而初步破解了长期困惑世界古生物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
专家指出,这一发现使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起源和动物多样性历史前推到5.8亿年前,当时的瓮安动物群犹如寒武纪大爆发的一支序曲,奏响了动物多样性之歌。
距今5.4到5.3亿年的寒武纪,由于许多动物爆发式地出现,地球骤然热闹起来,这就是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前的动物化石则少之又少。由于化石记录缺乏,生命大爆发的原因至今是个谜。大爆发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一系列疑惑牵动着无数古生物学家的心。
据新华社报道,1998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陈均远研究员等人在贵州瓮安发现了5. 8亿年前、迄今已知最早的多细胞海绵及其胚胎化石,震惊了世界。
除海绵化石外,科学家还首次发现大量两胚层动物胚胎化石。两侧对称是生命进化史上的一次跳跃。从原始的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动物才有头尾和神经,也因此向复杂化方向发展,才可能演化出人等高级动物。这些瓮安两侧对称动物,成为迄今世界最早的两侧对称动物。(完)
温泉里喷出了生命吗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它是一下子从洋流中波浪起伏的浅潮中产生的还是由沸腾的深海火山喷泉带来的?这个大问题一直使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最近,在一艘名为“朱的斯的抉择”的钻探船上进行考察的来自9个国家的25位科学家已经偶然发现了能够揭开这一大谜团的重要线索。这次活动对加拿大温哥华岛以西240公里处的海底进行了探测,他们在海底通过钻探取出岩心,对矿物和生物资源的贮藏进行了分析。但这次钻探重新碰开了地下热液的裂口。高达290摄氏度的热水一下于就从里面喷了出来。
海底的天然温泉引赵了科学家们的兴趣,因为通过这个渠道可以研究在新的洋底表面层发现的铁、铜、锌、锰等金属矿藏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矿藏似乎与地质构造的形成甚至可能与生命本身的起源有关。在地质构造形成的过程中,大陆扳块在极长的时期内漂移碰撞。
这些板块的运动使地壳产生了裂缝。如果这些裂缝出现在海底,海水就会渗透进去。当海水遇到炙热的火山岩石后,它会变得非常热、然后再携带—些矿物质通过热液口返回到海洋中。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的过程,这些矿藏最终被理在了下面。
如果是这样的话,新发现的裂口就可以为揭开那一古老的谜团提供一些线索。由于热液存在的时间有限,那么生物有机体如何能有足够的时间在这种热量中进行演变呢?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它们会从一个裂口换到另一个裂口吗?
华盛顿大学的微生物学家梅拉妮�6�1萨米特认为,温哥华的那些裂口可能会提供一些答案。她说:“我们现在可以从头开始,看看这些地方是如何被生物占领的,这是第一次能有机会观察—个新的热液裂口和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生长的动物群落是如何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
一些科学小组将利用一部水下机器人对裂口处的地质、化学和生物情况进行研究,他们还在附近安装了一些设备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进行监测。这些数据将存在水下计算机里,等几年之后进行下一次探索时再把它打开。 《中国海洋报》97.1.1O文/英杉
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两性英国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只有雄雌两性,是因为大约20亿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遭受到细菌的感染。
地球上存在无数种生命形式,为什么多数物种只有雄雌两性?多少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
蘑菇育多达36OOO种性别,—种被称做粘菌的奇异生物大约有13种性别,但是这些生物只是地球生物分为雄雌两性这个几乎普遍适用的规律罕见的例外。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进化方面的神秘的问题,如果地球生物有10O种性别,并且可以与其中任何一种物种交配,那么地球生物在其周围的环境中找到伴侣的几率将达到99%。
如果说看起来生物只有两性使物种的生存变得困难而不是更容易的话,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两性呢?赫斯特认为,这完全要归因于地球生物是如何通过遗传获得—组特定的,被称为线粒体的基因。
与细胞核或细胞中心部分携带的基因(不同,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可以迅速进行自我复制。
看起来以前好像有过某种细菌,线粒体就源于这些细菌。线粒体进行自由复制的能力是它们的细菌祖先遗留下来的。
因为线粒体DNA可以快速复制,如果99%的地球生物可以与任何同种生物交配的话,线粒体出现的任何突变都可能迅速扩散开来。如果这种突变是有害的,那么突变引起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对于地球上其他的物种来说。寻找一个配偶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生殖也有益处,可以减少突变。《大众科技报》2OOO.2.17文/方留民
在南极冰湖底寻找生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正准备对南极洲最大的冰下湖泊—— “东湖”进行联合探测。科学家计划用两年时间凿透“东湖”表面原达4000米的冰层,以研究冰封数百万年的湖水中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生命形式存在。
据报道,探测“东湖”所用的冰层钻探机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制,类似的装置将来很可能用于在木星卫星上寻找生命。
科学家们已经在木卫二上发现下厚厚的冰层,并猜测冰层下可能有生命存在,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东湖”探测计划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测试未来木卫二冰层钻探考察设备的机会。
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表示,“东湖”湖水中很可能存在活的低级牛命形式。目前,考察小组在覆盖“东湖”表面的巨大冰层上进行了几十米的试钻探,结果发现了一些未曾见过的微生物。科学家们指出,“东湖”湖底是地球上最为封闭的水生环境,形成时间至少在200万年之前,其中可能存存的原始生命形式与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演化是完全割裂的,这将为研究地球生命的起源提供新线索。
另外,如果能够在“东湖”中找到生物,就证明了生命可能在完全新闭的环境中历经数百万年而不灭,这也将成为科学家们判断木卫二等其他星球的冰层下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据. 《中国科协报》

B. 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微生物有关的现象

1、用微生物发酵酿酒、制醋、面包、馒头等食品

2、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美容肉毒梭菌的毒素

3、利用益生菌微生物调节人体免疫增加抵抗力的口服液双歧杆菌

4、制作酸奶和奶酪,乳酸柑橘

5、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加酶洗衣粉



生活中的微生物:

病毒、真核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简单的藻类等、原核微生物如真细菌、古生菌。微生物:是指那些个体体积直径一般小于1毫米的生物群体,它们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还有些甚至连细胞结构也没有。人们通常会借助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C. 微生物的来源

肯定是先出现微生物,然后再有一些结构复杂的生物,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了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来自澳大利亚西部,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岩石,这些化石类似于现在的蓝藻,它是一些原始的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大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起源它不晚于三十五亿年。同时我们知道地球的形成年龄大约在46亿年前,有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起源的年龄,大致可以界定在46亿年到35亿年之间。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地质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受到了大量的小行星和陨石的撞击,它是不适合生命的生存。与其说当时地球上有生命,还不如说它在毁灭生命,因此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间,它不早于40亿年。另外,在格陵兰的38.5亿年的岩石中发现了碳,这个碳的话,我们知道,碳分两种,一个无机碳,一个有机碳。另外,这个碳的话,它有重碳和轻碳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碳之中的轻碳和重碳之比,就来可以推测这些碳的来源。科学家根据碳的同位素分析,推测这些碳它是有机碳,是来源于生物体。也就是说,这样我们把生命起源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也就是在距今40亿年到38亿年之间,自从地球上生命起源之后,一直到现在45亿年,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史。

D. 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会看见微生物

首先,
太阳是沿直线传播的.
因为我们肉眼不能看见微生物,而借助阳光
就好象是一显微镜,
所以能看见
但不是很清楚

E. 请列出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方面有接触过来微生物

酵母菌,我们是很欢迎它的,它有氧呼吸时可以帮我们发面,制造馒头之类;而它无氧呼吸的时候则可以帮我们酿酒。
其他如腐乳,腌菜等的制作,发酵类型的罐头,微生物都帮了我们不少忙。
而如乳酸菌,它可以住在我们的肠道里,调整肠道的PH环境,遏制肠道有害菌过量繁殖,同时帮忙我们进行食物的分解。
大豆要长得好,需要根瘤菌与他共生,进行固氮。所以一些微生物也可以帮我们的农作物长得更好。

F. 微生物是如何发现的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674年。当时,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荷兰的布料商人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用一个经过他精心打磨的玻璃镜片去观察一滴湖水。尽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知道弯曲的镜片能放大物体,但只有当一双灵巧的工匠之手和一个业余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理解才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透过这个简单的放大镜,他看到的无疑是当时人类所能看到的最惊奇的景象——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最初一瞥。后来,在给伦敦皇家学会的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所见:

“(镜片下有)很多微小的生物,一些是圆形的,而其它大一点儿的是椭圆形的。我看见在近头部的部位又两个小腿,在身体的后面有两个小鳍。另外的一些比椭圆形的还大一些,它们移动的很慢,数量也很少。这些微生物有各种颜色,一些白而透明;一些是绿色的带有闪光的小鳞片;还有一些中间是绿色,两边是白色的;还有灰色的。大多数的这些微生物在水中能自如运动,向上或向下,或原地打转儿。它们看上去真是太奇妙了。”

尽管Antony Van Leeuwenhoek是第一个看到的细菌和原虫的人,另一个英国的微生物学家Robert Hooke(1635-1703)成为第一个看到真菌的人。在1665年,他发表了关于真菌的描述,他叫它们“微小的蘑菇”。他对样本的描述非常精确以至后来被确认为面包霉。Hooke也描述了如何制作显微镜,它和十年后Leeuwenhoek制作的显微镜很相近。因为Leeuwenhoek和Hooke几乎同时发现了微生物世界,他们因此在人类科学史上这个伟大的发现中享有同等的崇高荣誉。

G. 微生物世界发现的过程是什么

微生物世界的发现

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的一个普通工匠家庭。幼年时的列文虎克对大自然总是充满着浓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总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探索着周围的世界,有时他会捉来众多的昆虫,然后仔细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时他也会坐在海边长久地望着远方出神,他想象那儿也会有高山、林木、花草。

有一次,好奇的列文虎克为了弄明白兔子的耳朵的构造,竟把一只家兔的耳朵割了下来,结果被妈妈狠狠地打了一顿。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求知欲很强。她多么想给他更多上学的机会啊!但是家境困苦,无力负担。16岁时,列文虎克就被送往阿姆斯特丹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了。

学徒生活是清苦的,因为天天得早起晚睡,忙得不可开交,还时常免不了要受主人的责骂。但列文虎克不在乎,因为京都的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他亲眼看到了以前只听别人说过的事情。尤为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杂货铺对面的那位和善老人。老人博学多闻,家中藏书很多。一有空,列文虎克就跑到老人那儿借书看,或者请教一些诸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天上的星星和地球一般大吗?”等问题。老人非常喜欢这个好奇的孩子,总是愉快地回答他的问题,并把书借给他看。

夜晚,当店铺关门之后,在昏暗地灯光下列文虎克很快进入另一个世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借来的书籍,书里有神话,有传说,有历史,有自然万物的更迭兴衰。这为他以后发明显微镜奠定了基础,并继而发现了微生物。1723年,列文虎克病逝,享年91岁。

列文虎克对书总是爱不释手,以致灯火时常烧焦他的头发。为了节省灯油,他总把灯光拨得很小,以至于他的眼睛越来越近视了。眼睛的高度近视使他忽发奇想:如果能有副放大镜该多好!有了这样的镜子,人们便能看到更多的自然现象,诸如蟋蟀的叫声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兔子的耳朵是怎么构造的,人们便都能看清了。这个新奇的念头竟是如此牢固地吸引了他,以至于他最后下定决心,要造出一副有神奇魔力的“宝镜”来。

杂货铺的隔壁就是一家眼镜店的手工作坊,列文虎克一有空就到那里去。当他向老工匠们谈了制造宝镜的想法后,老工匠们都被他那异想天开的奇异想法惊呆了。他们日日夜夜磨着镜片,可是没有一个人见过这样的“宝镜”。他们看着小伙子庄重的神情,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其中有一位老人想了想说:“我倒知道这么件事:去年,我的小孙子把我磨的两块凸透镜叠在一起了,看到他的头发竟像小木棍那么粗,他还看见苍蝇的眼睛和铁丝网一样。不过,我可没闲心去过问那号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听了老人的话,列文虎克似有茅塞顿开之感,于是他制造“宝镜”的决心更大了,信心也更足了。

一天早上,列文虎克终于磨成了一块小巧玲珑的凸透镜。他把一根鸡毛放在镜片下,果然放大了不少,那一根根绒毛都像小树枝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接着他又磨制了另一块同样的镜片,按照老工匠的说法,把两块镜片重叠在一起,调好距离了。这就是人类第一架显微镜。有了它,人们便有了“神奇的眼睛”。

列文虎克开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一些很小的东西,像兔子耳朵的血管、蟋蟀的翅膀、羊毛的纤维等等。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几乎不相信在镜里看到的东西是用他磨的镜片看到的。列文虎克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记录,每天都有新奇的发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1676年春天,列文虎克在观察胡椒为什么会有辣味时,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并发现了这些微生物是不断繁殖增长的。

1680年,列文虎克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的探索,数十年的观察,终于被承认了。作为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列文虎克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震惊世界的人,但是历史最终对他不屈不挠的探索给予了应有的奖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列文虎克在其颠沛流离的一生中,练就了一套拿手的磨镜技术,他一生用手工制作了200多架显微镜,而且一台比一台精密。

列文虎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制了历史上第一架显微镜,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他的发现震动了世界,他的业绩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命运,也改善了人们今天的生活。他为人类认识自然、驾驭自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H. 什么是微生物他们由什么组成我们怎么才能发现他们

通常来说微生物是一类肉眼观察不到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霉菌等
和其他生物一样,微生物也是有DNA、蛋白质、糖类等组成。
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为什么,通过基因组研究也可以发现新的微生物

I. 微生物存在于哪些地方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相连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J. 悬赏!微生物的发现史

很早以前,古代希腊人就知道了用空心的透明玻璃球灌满水做放大镜用。但当时并没有谁把这个技术与研究生物学联系在一起。在17世纪初,人们通过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也已经揭示出了动脉、静脉的血流关系,并且预想到极其细小的、被后人称之为毛细血管的结构的存在。然而,由于缺乏得心应手的工具,当时的人们尚无法看到这种想象中的细微结构。
随着海上运输的逐渐发达,荷兰殖民者跨海越洋,从遥远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把包括宝石在内的各种货物源源不断运回荷兰。同时,在荷兰本土的工匠们之中,逐渐盛行磨制印度金刚石和其他宝石饰品的工艺。这种磨制硬物的工艺,后来又逐渐发展为磨制玻璃透镜、制造望远镜和放大镜等等。再以后又制造出了显微镜。

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因为家境贫寒,16岁便离开学校当了学徒。在好奇心驱使下,列文虎克把工余时间都用来研究、磨制、装配玻璃透镜。在他看来,通过各种凹凸透镜观察世界简直是一种享受。
开始,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干草浸剂,惊奇地发现一些从未见过的“小虫子”在不停地蠕动。他把这些“小虫子”叫作“微动物”,这就是首次被人类发现的微生物。列文虎克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未知世界,就把这一消息公诸于众。此后,每当他在这一领域有所收获,写信报告当时世界最着名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英国皇家学会。1677年,他报告自己观察到狗和人的精子;1680年,他报告发现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颗料(即酵母菌)。为了表彰和鼓励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一个小学徒终于成了着名科学家。
从此列文虎克工作更勤奋了,成果也不断产生。1684年,他通过观察血液,准确地描述了血红细胞。1702年,他在观察轮虫时,偶然发现雨水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做了一个实验:收集开始下雨时的雨水来观察,里面并没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观察,就有许许多多微生物和灰尘出现在雨水中。因此,列文虎克得出了一个结论:风能将空气灰尘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以后经过对昆虫、海贝和鳝鱼等的研究,列文虎克进一步指出:微生物不是从河泥或沙子中产生的,而是和动物一样,有卵、幼虫等完整的繁殖过程,这一有趣的发现使列文虎克名扬世界。

阅读全文

与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见过微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