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哪些措施可控制人传播微生物污染

哪些措施可控制人传播微生物污染

发布时间:2022-06-11 04:35:29

① 人类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来自网络知道

1.高压蒸汽灭菌

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见表9-1。

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21.6℃),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的容器是高压蒸汽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锅是一个能耐压又可以密闭的金属锅,有立式与卧式两种。

可以用电热、煤气、蒸汽等。锅上装有压力表,有的还装有温度计,能及时了解锅内压力及温度。锅上还设有排气口,其作用是在密闭之前,利用蒸汽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净,另外还装有安全活门,如果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活门即可自动打开,放出过多的蒸汽。

2.干热灭菌

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

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4.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是波长2650~2660Å的部分。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无菌室和缓冲间的照射时间为20~50分钟(视房间大小而定),接种箱照射10~15分钟即可。

为了加强紫外线灭菌的效果,在照射前,可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喷洒5%石炭酸,以使空气中附着有微生物的尘埃降落,同时也可以杀死一部分微生物。无菌室的工作台的台面和椅子,可用2~3%的来苏儿擦洗。然后再照射紫外线。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作用,所以人不要直视正在照射的紫外线灯,也不要在照射情况下进行工作。

灭菌后,为了检验紫外线的灭菌效果,可以在无菌室、缓冲间或接种箱内放一套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将皿盖打开5~10分钟,盖好后,放入温箱中培养。如果只有一、二个菌落,可认为灭菌效果良好。如杂菌丛生。则需延长照射时间或同时加强其它灭菌措施。

② 对有害微生物控制一般采用那两中方式

控制有害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一)灭菌(sterilization)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灭菌实质上可分杀菌(bacteriocidation)和溶菌(bacteriolysis)两种,前者指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后者则指菌体杀死后,其细胞发生溶化、消失的现象

(二)消毒(disinfection)

从字义上来看,消毒就是消除毒害,这里的“毒害”就是指传染源或致病菌的意思,英文中的“dis-infection”也是“消除传染”的意思。所以,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例如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等等。

(三)防腐(antisepsis)

防腐就是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

(1)低温 利用4℃以下的各种低温(O℃、-20℃、-70℃、-196℃等),以保藏食物、药品和菌种等。

(2)缺氧 近年来,已采用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有效地防止食品和粮食等的霉腐、变质,并达到保鲜的目的。除氧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原料是铁粉,再加上一定量的辅料和填充剂制成,它对新鲜食品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3)干燥 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是最常见的防止霉腐的方法。此外,在密封条件下,用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浓硫酸、氢氧化钾或硅胶等作吸湿剂,也可很好地达到食品、药品和器材等长期防霉腐的目的。 (4)高渗 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防腐方法。

(5)高酸度 用高酸度也可达到防腐的目的。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借以达到抑制杂菌和长期保藏的目的。

(6)防腐剂 在有些食品、调味品、饮料或器材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例如,酱油中常以苯甲酸来防腐;墨汁中可加入尼泊金作防腐剂;化妆品可加入山梨酸、脱氢醋酸等来防腐;食品和饲料可加入二甲基延胡索酸(DMF)来防腐等。

③ 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控制微生物污染制药方面

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环境内部的空气需要消毒净化处理,进来的人和物料都要净化,人员配备防护用具,

④ 预防控制食品中微生物致病菌的污染手段有哪些

在食品贮藏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内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其数量相当巨大.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于它们已适应于这些食品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大量而迅速繁殖.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2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不仅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食用后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健康损害.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离心、沉淀、洗涤、加热、灭菌、干燥、加入防腐剂、辐射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加以选择应用.但应注意选择的方法应以不损害食品的营养、风味、表观性状、内在质地和食用价值为原则.3 、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残留一些微生物.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日期,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控制的方法有低温法、干燥法、厌氧法、防腐剂法等等.基本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⑤ 如何防止微生物感染人体或污染环境

谈如何预防微生物污染食品 ----采用合理杀菌措施 提高食品卫生质量近年来,微生物超标多次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食品企业都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并制订了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消毒制度,但产品中微生物超标的问题仍不时发生。既然采取了多种控制措施,那么,微生物污染问题为何还会不断发生呢?专业从事食品杀菌消毒技术研究的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周立法先生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食品企业在控制微生物的过程中,步入了误区,忽视了动态持续杀菌(也称动态同步杀菌)的重要性;如果采用动态持续杀菌技术,则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为了保障食品不受微生物的污染,食品企业的品控人员通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控制,即:

1.原辅料控制;

2.加工过程的控制;

3.工艺流程设计;

4.三库控制:原料库、辅料库、成品库;

5.人员卫生控制。

有的企业为了控制微生物污染,不惜投入巨资,重新装修,甚至采用不锈钢吊顶;或是重金聘用海外工程师、劳民伤财,但结果是微生物超标依然超标。目前,在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食品企业采用的紫外线照射、化学药物喷洒等几种杀菌消毒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周立法先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紫外线灯照射杀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在食品行业广泛应用。但由于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而且,用紫外线灯杀菌存在一个弊端,即杀菌距离过短:一般紫外线消毒的有效距离只有1.5米,导致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被击晕(隐藏在1.5米以下),并未被完全杀死;关闭紫外线消毒机,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数量会反弹,又会对空气的卫生质量造成污染。

2.化学药物喷洒灭菌:如过氧乙酸、甲醛等,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应用成本低廉。由于化学药物具有强烈的气化作用,且刺激性很强,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现在,多数食品出口企业也不再使用药物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药物会残留在食品中,导致残留量超标;化学消毒剂在杀菌的同时,易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难以被自然环境降解的致癌物质,对操作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的不良影响很大,长期如此,操作人员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3.臭氧:对有害细菌的杀灭有特效,可以减轻车间内的异味,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内的湿度及臭氧浓度的大小,一般都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因为,臭氧过多释放时,对人体健康有害。另外,过量的臭氧,对食品生产所用的一些工器具、设备,也会产生强氧化和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出畸形儿等危害,故建议用臭氧消毒后,等残余的臭氧分解散尽之后,工作人员再进入车间。

4.采用净化层流初、中、高三级过滤设施:过滤空气中的尘埃、洁净密闭工厂的污染空气;但层流设施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杀菌尚需配合大型臭氧发生器。目前,层流净化在食品行业还无法普及(除保健食品企业外),主要原因如下:1)层流造价高、耗电量大、易损耗品的更换费用大,清理维护难,且施工/维护时需要停工停产、不能局部使用。2)许多食品企业的车间多为老式厂房,如使用层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建厂房,且车间重建或搬迁时皆为废弃物。因此,净化层流设施,在很多企业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在执法部门来检查时,才开启运行。

采用以上几种控制微生物超标的方式,由于在散热间及包装区域,没有采用有效的动态杀菌保障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停留的待包装食品,很容易感染上大量的微生物。已有不少食品企业意识到动态同步杀菌的重要性,可是,他们对动态同步杀菌技术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应用。其实,食品加工操作时的动态同步杀菌技术已经成熟,食品企业采用原先手术领域用的的多功能空气消毒设备对食品车间进行杀菌,不但杀菌效果显着,且能炭化空气中的尘埃、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车间内的洁净度。

国内的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CL空气净化消毒车,就可对食品生产车间进行动态同步杀菌。据悉,该动态杀菌设备工艺灵感来源于暴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雨水能洗刷掉空气中的尘埃。其原理为:采用洗涤液进入设备的鼻腔,快速洗掉吸入的污染空气,将尘埃洗入洗涤液中;通过压力泵的作用,将尘埃输入自动除尘过滤器,滤尘排污,从而达到自动清除尘埃、洁净空气的功效。此工艺风阻小,且恒定(15-20P),可代替初中效过滤器,不形成二次污染,其称为除尘法。

根据客户需求,在洗涤液中配置生物酶、三氧水、碱水等化学试剂,吸收电机组所散发的热量来保持恒温,迅速中和分解空气中的放射体和气态污染物,其称为中和法。采用铝蜂窝为载体,表面附载一定量的纳米级镍、二氧化钛材料、光催化材料,合成金属光触媒网,在特定的光源照射下,不断地吸附—催化—分解,可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及有害气体,其称为杀菌法。据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周立法先生介绍,该公司推出的NCL牌空气消毒设备就是一个尘埃收集运输器,在运输过程中,同步杀灭细菌、病毒,能保证设备长期恒效正常运行。而其他的某些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或层流设施纯粹就是一个尘埃和细菌的收集器(吸尘器),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消毒效率会逐渐降低,需频繁更换过滤器材,才能保证工作效果。如采用上海尼那环保公司的NCL-2型消毒设备1台,在200立方米的有人(动态〉车间内,室内空气洁净度可达30万级以上,对空气中的霉菌、大肠杆菌等杀灭率可达99.9%。该消毒设备采用220伏的电源,8小时约用1度电,开机半小时可达消毒效果。为了向更多的食品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上海尼那环保科技公司可免费为食品企业设计净化车间的平面图纸及投建方案。

同时,NCL公司承诺:该公司卖出的消毒设备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经检测的消毒效果不达标,该公司将全额退还客户的货款,以保障客户的利益。食品企业在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消毒制度的同时,若采用空气净化消毒车,可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

⑥ 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在食品贮藏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
1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
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内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其数量相当巨大。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于它们已适应于这些食品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大量而迅速繁殖。
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
2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
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不仅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食用后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健康损害。
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离心、沉淀、洗涤、加热、灭菌、干燥、加入防腐剂、辐射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加以选择应用。但应注意选择的方法应以不损害食品的营养、风味、表观性状、内在质地和食用价值为原则。
3
、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残留一些微生物。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日期,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控制的方法有低温法、干燥法、厌氧法、防腐剂法等等。基本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⑦ 我是冰糕厂班长怎样要求员工控制微生物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原则:
1. 了解污染源
对药品生产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的来源,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从而设计一个完好的生产工艺,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从各个环节采取消毒和卫生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所要求的卫生学质量,包括稳定性及各种微生物参数。
2. 进行微生物监测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的浮游菌、沉降菌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对非无菌药品进行细菌和活菌数测定和病原菌的限制性检查等。

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
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进厂的职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另外还要根据新进职工安排的具体岗位性质再确定其它具体检查的项目。
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检查、了解、追踪个人健康好坏的状况

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勤剪指甲
定期洗澡、勤理发
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
在生产区内做到三个严禁 :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

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
1. 鞋的净化:可使用一种地垫,它具有粘性表面,能杀灭细菌并经抗静电剂的处理,可除去人员脚上的尘粒。
2. 工作服的净化:工作服的使用,可沉积吸附大量微生物和不清洁物,衣服本身也会散发纤维屑,故应经常清洁、灭菌。
3. 手的净化:手是交叉污染的媒介,要教育生产人员警惕对产品的污染。用消毒皂和流水洗。
4. 头罩:头罩必须把全部毛发遮住。
5. 口罩:常用的口罩由4~6层纱布制成。带口罩一定要遮住口、鼻;不能带潮湿的口罩;使用不能超过4h;不可正反两面使用。

洁净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时才能进入;
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的发尘量;
洁净区的门应关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
如果是无菌区的话,操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更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⑧ 药厂里的卫生员,如何预防微生物污染和交叉污染

洁净室处于药厂生产的核心位置 ,其洁净效果直接影 响着药品的质量。洁净室的环境 受到污染 , 药品质量就难以保 证 , 这样的药品会延误或者加剧患者的病情 , 带来巨大的身体 危害和不良的社会效应。所以,洁净室的污染控制对于药厂来说是必须重视 和严格实施。本文探讨在洁净室进行污染控制的相关举措 , 以供参考。为 了有效地控制洁净室的环境 , 则必须最大限度的控制产生微粒和微生物的污染源。控制污染的措施可以从各个方面着手 ,比如以污染的种类 , 生产的过程控制 等等。从生产的相关物和人来看 , 生产所处的环境 、 生产人员和生产设施 、 物料因携带 、 沾染 、 附着或产生 微 粒和微生物而成为污染源, 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1空调净化系统
控制洁净室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围绕控制产尘和有效排 尘两环节对污染实施的的全面控制。洁净室的环境包括洁净室的结构 、 墙壁材料 、 水系统 、 空调净化系统等 。经过验证的空调净化系统 ,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满足洁净度的要求 。 空调净化系统所形成的污染分为两种 : 一种是系统运行客观上造成的污染, 另一种则是控制因子未达标。
1.1 系统运行客观引起 的污染
这是指空调净化系统运行后, 由于某些地方积累的尘粒和水分( 或者湿度高) 就可能会滋生微生物 。微生物的代谢物粒径很小 , 容易通过过滤 器进入洁净室内, 使洁净度迅速下降。药厂平时单一的空气过滤 并不能完全控制微生物, 应该对空气进行定期消毒 。空气消毒通用的方法有紫外线直接照射、 臭氧消毒、 喷撒消毒剂 、 静电吸附等技术。在使用消毒剂时要考虑耐药性, 并采取至 少两种方式的组合消毒法。特别应注意的是消毒剂的消毒效 果不能持续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其它的消毒方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 因此 为了避免滞尘问题 , 不应使用软管和软接头 ,更需要定期清洗空调系统的部件,避免微粒 、 水分和局部高湿度的产生 。
1. 2控制因子
GMP 中对洁净室的温度 、 湿度 、 气压 、 光照 和噪音都有明确的要求。空调系统影响着这些指标, 从对正压 、 换气次数 、 悬浮粒子 的控制来满足洁净度。
1. 2. 1 洁净室与邻室正压不足 在距 门两米 内的同一 点的采样区域测试, 若开门情况下测试超标, 闭门20 r ain 后测试 合格, 则可判定为洁净室与邻室正压不足。若正压值不达标 , 外界大气则会倒灌, 带来大量的的尘埃、 细菌, 严重破坏洁净度。此时可以通过增加正压的方法来解决, 将正压提高到在 开门瞬间有足够的外流气流来阻止污染物入侵。首先,可 以 考 虑增加新风量 , 但可能需要 增加新风机组 , 这是一笔 不小 的 一次性投入 。另外 , 一个 比较经济适 用的方 法是调节各级过滤器的阻力, 在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 将过滤器阻力尽量降 低。另外 , 要及时更换初 、 中效过滤器, 及时清洗维护冷凝器 和冷热 水盘管一 。
1. 2. 2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合理 洁净室不论是乱流时的稀 释作用 , 还是单相流时的置换作用 , 都需靠洁净空气的量来控 制 和实现洁净 室 的各种 参数 , 因此洁 净室 的换气 次数不能 过 低 。如果洁净室 的换 气次数太大 , 则会增加 运行成本 , 也并不一定能相应的提高洁净室的级别。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取决于 室内热平衡计算, 常规要求 l 万级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 25 次 以上, l 0 万级为每小时 l 5 次以上。洁净室的送风量应取下 列三种的最大值 : 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 根据热 、 湿负荷计算确定的送风量; 向洁净室内供给的新鲜空气量。 其中新鲜空气量应取下列两项的最大值: 补偿内排风量和保 持室内正压值所需新鲜空气量之和; 保持供给洁净室内每人 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立方米 J 。
2人是洁净室污染的重要来源
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污染物, 人体会携带污染物 , 人在洁 净室内活动更会大量产生和发散污染物。洁净室的污染来 源, 经测试结果分析, 作业人员约占80% , 人员进出洁净室尘 埃显着增加, 有人运动时, 洁净度显着劣化, 证实人是洁净室 污染的主要原因。人作为药品生产 中最大的污染源和最主要 的传播媒介, 生产人员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药品接触, 对药品 质量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来 自两方面, 一个是人员本来的身 体状况。二是个人卫生习惯。因此, 对人的卫生管理和监督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2.1建立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药厂在招收员工之时, 已经对 员工的健康状况有了大概的了解。药厂还需设定体检规则 , 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在洁

⑨ 微生物传播污染的五大途径

微生物污染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为:空气、水、表面、人

1.空气:

空气携带着微生物来污染食品。每立方米的空气中至少含有60万颗尘粒,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在这样的空气条件下进行生产,肯定会污染食品。

因此,要杜绝带有大量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的空气污染食品的有效办法是对空气采取过滤和消毒措施。

2.水:

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长的。但是,用于生产中,还用于设施、设备清洗中的水,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正是这些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料源泉。

当带有大量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水用于生产或清洗设施、设备时,就转移到食品上面,污染了食品。

因此,我们直接用于食品生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以防止微生物通过水来污染产品。

3.表面:

由于空气中的湿度,所有车间物体表面(包括天花板、墙壁、地面、设备、容器、工具或桌子)都包上一层含水的薄膜。表面因尘埃微粒和微生物由空气传播的回降而受到污染。

我们应该了解:一个看起来很干净的表面,实际上已经被千百万个微生物所污染,除非已经做了正确的消毒灭菌。

4.人:

可能大家都不会想到的,人包括我们自己,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当我们进入食品加工车间,也许将几百万细菌随我们一起带入车间。

⑩ 在以后的工作中怎么控制微生物

在食品贮藏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微生物污染进行预防.一旦出现微生物污染,应采取措施控制.1、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许多食品,如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内部一般不常含有微生物,但其外表往往带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其数量相当巨大.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由于它们已适应于这些食品的环境条件,因而极易大量而迅速繁殖.作为预防措施,首先是对某些食品原料所带有的泥土和污物进行清洗,以减少或去除大部分所带的微生物.干燥、降温,使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环境、设备、辅料和工作人员,都应注意防止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无菌密封包装是食品加工后防止微生物再次污染的有效方法.2、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的微生物食品及其原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微生物,包括有病原菌和腐败菌,不仅可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食用后甚至会引起人们的健康损害.减少和去除食品中已有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如过滤、离心、沉淀、洗涤、加热、灭菌、干燥、加入防腐剂、辐射等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食品的不同性质,加以选择应用.但应注意选择的方法应以不损害食品的营养、风味、表观性状、内在质地和食用价值为原则.3、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经过加工处理的食品,仍有可能残留一些微生物.控制食品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可以延长食品的贮藏日期,并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控制的方法有低温法、干燥法、厌氧法、防腐剂法等等.基本原理就是创造一个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或加入某些化学药剂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阅读全文

与哪些措施可控制人传播微生物污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