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江水质怎样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的调查表明,上世纪70年代末,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95亿吨,到本世纪初增加到近270亿吨,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1989年约为150亿吨,十余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了80%。而流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十分有限,在上世纪70年代末污水处理率在15%以下,90年代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48%。据统计,整个长江流域的污水处理率在7%-8%,中小城市的处理比率则更低。两岸不加处理的生活工业污水通过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涌向长江,直接导致了长江水质的恶化。据调查,长江干流394个主要排污口中,半数以上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这些排污口每天都在向长江喷吐“黑水”,干流岸边污染带已接近600公里。其中,长江干流沿线的攀枝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5大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为每年46亿吨,占干流主要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0%以上,可是各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却不足15%。而且,污水处理深度不够,二级处理总量每天仅为100吨,绝大部分污水直接入江,在干流近岸水域形成约400公里的污染带,不仅影响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生境形成威胁。
2 地表水水质评价
【水质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地域变化较大,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匀。水资源质的时空变化也较大。
长江流域干支流地表水的评价是以1994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河段为单元,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方法是对照水质评价标准确定单项水质参数的水质级别,对超过三级标准项目,计算其超标倍数。
以单项水质评价结果的最劣水质级别作为该河段的水质级别,绘制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图。
水质级别 说 明
1~2级 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1~2级标准,水质较好,可满足各种用水的水质要求
3 级 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3级标准,水质尚可,属防止污染的最低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可满足各种用途的用水要求
4~5级 水质已污染或严重污染,仅满足农灌水质要求
⑵ 长江黄河流入大海,其中的淡水鱼到海水中能生存吗
黄河的水虽然比较浑浊,含沙量非常大,但是并不影响鱼类的生存,黄河之中的鱼类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特别是黄河之中的鲤鱼是非常名贵的一种鱼,眼珠就是珍珠一般,尾部和鱼鳍也有一抹红色,所以也被称作“红鱼”,这种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相应的价格也是很高的。
长江里面有鱼类物种和亚种共400多个,比如明星物种中华鲟、江豚、胭脂鱼、江珍美味鲥鱼乃至普通水产“四大家鱼”等等。
⑶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珍贵的生物物种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
白鱀豚,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一种淡水豚类,中国特有种,现已灭绝,最后一只白鱀豚是人工饲养的“琪琪”在2002年去世。
扬子鳄,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古老爬行动物,中国特有种,是最小的鳄鱼,因栖息地破坏处于极危状态。
大熊猫,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的大山中,与恐龙同岁的古老生物,擅长卖萌,野外种群曾经一度因为栖息地破坏而下降到不足千只,在大力保护下野生种群有所回升,单依然处于濒危状态。
以上物种的详细资料可以在网络中查询。灭绝、濒危是国际上对物种的生存状态的评估,分为五个等级:灭绝、极危、濒危、易危、无危。
⑷ 急急急!长江中生活着什么动物
鲶鱼 草鱼 鲤鱼 河蚌 虾子 螃蟹 娃娃鱼 水蜗牛 清道夫
⑸ 长江水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六大因素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
就长江上游来说,目前,该流域修建的大坝太多,水流缓慢,自净能力下降;水域过度捕捞,天然林大量砍伐;紫茎泽兰、水葫芦和罗非鱼等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破坏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加速它们的消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炎说。
其实,长江上游的情况并非罕见,根据《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国家能力自评估报告》显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是6大因素: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我国人口增多,资源开发活动加剧,直接导致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一些地方超计划和非法砍伐天然林屡见不鲜;超载、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内蒙古及北方草原普遍超载50%~100%,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削弱,产草量下降,并形成严重沙化;近海渔业资源承载压力加剧,南部海岸红树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环境污染我国近海海域大部分区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受影响面积上升;营养盐结构失调,造成水生生物组成改变,高经济价值鱼类减少。开发建设
公路、铁路、港口、水坝、水库和城市扩展等建设,威胁作物野生亲缘物种的自然生境。如上世纪60年代,云南景洪发现了24处普通野生稻的分布点,而现在这些地区都已被开发利用为农田和旅游景点,23处分布点的野生稻已经消亡。品种单一化
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利用,栽培的作物集中在少数几个品种上,而许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传统品种被淘汰,甚至永远消失。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作物单一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度提高,千百年来形成的众多地方传统作物品种区域性消失。全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种植了约10000个小麦品种,现在广泛种植的品种仅约400个等。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的入侵地往往成为绝对优势群体,而当地物种则受到毁灭性的排斥,进而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据估计,我国每年由主要10多个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经济损失达574亿元。自然因素与气候变化
光是在1988—2001年间,我国就发生森林火灾6500余起,毁林5015万公顷;由于降雨减少,北方大量天然湿地干涸,湿地植被消失、鸟类栖息生境丧失。
因为气温升高、气候带北移,迫使物种的分布区迁移,在迁移过程中,由于生境变化和设施障碍等因素,导致生态系统变脆弱、引发疾病,损害生物的多样性。
建立广泛参与的“伙伴关系”合作平台
我国自1993年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包括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23个部委组成的中国履约工作组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为加强广泛的合作,国家环保总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开发“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CBPF)项目”,把与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关系的相关利益方联合起来,通过制订“伙伴关系”机制,建立一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平台,确保从整体实现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国一盘棋”。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如‘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远景规划试点项目’,就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开发和实施的项目,大自然保护协会作为美国自然保护非政府组织,拥有一些比较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和技术,把他们纳入‘伙伴关系框架’项目内,有利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收、加快国内保护的技术步伐和效果。”关注优先保护区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人员说,在2005—2010年,我国还将实施“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根据这个项目,国家还将重点关注干旱、半干旱、荒漠、高山、高原、药用植物产区这些我国独有、敏感生物多样性地区。项目总共资助3000万欧元,其中的2100万用于地方示范项目,现在项目还在招标中。改变生活方式
生物多样性威胁不但存在于工、农、林等建设中,它也包括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专家表示,一些人爱吃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这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市场上,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处处可见,宠物逃逸、植物花粉传播等都会影响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等。
现状
各类物种受威胁比例20%—40%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物种及遗传的多样性三个层面上都受到严重威胁。根据《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国家能力自评估报告》显示,中国的物种濒危情况远比过去估计的要高。过去对濒危物种的估计大致在2%—30%范围内,但是,后来较为全面的评估发现,无脊椎、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比例分别为34.74%、35.92%,接近濒危的比例为12.44%、8.47%;裸子植物分别为69.91%和21.23%;被子植物为86.63%和7.22%。各类生物物种受威胁的比例普遍提高到20%—40%,特别是植物的濒危物种比例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估计。
专家认为,上述物种受到各种威胁,如生境破坏,贸易利用等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是这并不是指其他门类的物种面临的威胁小。
建立广泛参与的“伙伴关系”合作平台
我国自1993年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包括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23个部委组成的中国履约工作组在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为加强广泛的合作,国家环保总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开发“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CBPF)项目”,把与中国生物多样性有关系的相关利益方联合起来,通过制订“伙伴关系”机制,建立一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平台,确保从整体实现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国一盘棋”。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如‘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远景规划试点项目’,就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共同开发和实施的项目,大自然保护协会作为美国自然保护非政府组织,拥有一些比较先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和技术,把他们纳入‘伙伴关系框架’项目内,有利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吸收、加快国内保护的技术步伐和效果。”关注优先保护区
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人员说,在2005—2010年,我国还将实施“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根据这个项目,国家还将重点关注干旱、半干旱、荒漠、高山、高原、药用植物产区这些我国独有、敏感生物多样性地区。项目总共资助3000万欧元,其中的2100万用于地方示范项目,现在项目还在招标中。改变生活方式
生物多样性威胁不但存在于工、农、林等建设中,它也包括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方式。专家表示,一些人爱吃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这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市场上,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处处可见,宠物逃逸、植物花粉传播等都会影响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等。
⑹ 水污染严重,对水中的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我们现在的许多日常环境当中,水对于我们生命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地球上的所有有生命的物体,或者生物对于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水可以让我们身体内的营养成分得到充分的解放和运用,毕竟人体有70%的含量都是由水组成,水对于我们人类,对于其他生物也是同样的道理。但现在,全世界的水污染严重,这些原因都是有关于人类的开采所导致,水污染严重对水中生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其中的答案大概有以下几点。
三、有些生物终将会改变。最后1点就是有些生物终将会被改变,因为人类对于这些水之源的故意开采和应用,以及污染导致的水资源,本身就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破坏。在不久的将来,河水还有海水,里面的动物数量会越来越小。
⑺ 长江销声匿迹多年的“鳤”频频出水,这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意味着我国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在逐渐变好,所以这些珍稀鱼种才会逐渐增多。10月25日,我国专门负责生物研究的研究员,在对长江水域进行生物监测的时候,发现了这几年长江上曾经销声匿迹很多年的珍稀鱼种鳤频频出水,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三、人类在寻求与动物和谐共生。
从这个新闻,我们也能看出,我国已经意识到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多年前就开始对长江水域进行管控,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水域的环境,让人类能够和其他生物共生,共同创造和谐的地球环境。
综上所述,从长江水域环境逐渐变好的趋势来看,我国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让人类和动物基本能够实现和谐共生。这也说明这一政策可以在更多地方普及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我国水域的环境,让人类能更长久的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件事?欢迎下方评论。
⑻ 长江六圩河口牛年首现江豚戏水,江豚这种动物如今保护状况如何
江豚是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誉为“水中大熊猫”。2006年的首次科考,长江江豚种群数约1800头,2012年,这一数字变成1045头。根据江豚拯救联盟统计发现,仅去年就发现了20多头江豚死亡。
“江豚数量的减少,代表着长江生态系统整体的退化。”致力于江豚保护和研究的于道平教授说。关于江豚的死因,专家认为,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水污染等都可能导致江豚死亡。拯救江豚刻不容缓,当务之急要加强长江环境综合治理,防止江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从根本上修复和改善长江的生态环境。
⑼ 长江的现状怎样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源头冰川末端海拔5400余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支流还流过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个省、自治区境内。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麻逊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流域面积不足全国总面积的1/5,而生存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人与资源之争矛盾突出
●枯水期不断提前,引发系列产业危机
●枯水期不断提前,引发系列产业危机
●物种受到威胁,珍稀水生物日益灭绝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污染江湖,威胁水闸与电厂
●湿地面积日益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