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复制的异同点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复制的相同点:
半保留复制,不连续合成,有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的不同点:
1、真核生物为线性DNA,具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形成多个复制叉,DNA聚合酶的移动速度较原核生物慢。原核生物为一般为环形DNA,具有单一复制起始位点。
2、真核生物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一次复制开始后在完成前不再进行复制,原核生物多重复制同时进行。
3、真核生物复制子大小不一且并不同步。
4、原核生物有9-mer和13-mer的重复序列构成的复制起始位点,而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位点无固定形式。
(1)真核生物有多少个复制起点扩展阅读:
真核生物相对于原核生物来说其具有细胞核,且细胞大小相对较大,生长速度快。真核生物通常为异养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衍生出多种有机酸,在浸矿过程中易于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有利于有价金属的浸出。
原核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根瘤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
有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总之,大多数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DNA复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真核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原核生物
B.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这句话错在哪了
可能开始时与dna解旋酶结合的时间先后不同
,还有就是在复制过程中遇到了
着丝点或者是端粒,这两个地方是异染色体质化,它们旋转聚合的非常紧密,不容易舒展开来进行复制,别的地方开链复制的时候它们不开链,等其他的快复制完的时候,迅速开链完成复制,所以有可能使这两方面导致有先后差异,完毕
C. DNA的复制是单向还是双向多起点复制是怎么回事,
原核生物的DNA复制是单起点的,真核生物的复制是多起点的。
多起点复制,即真核细胞的每个DNA分子有100~1000个复制起点,这些复制起点均能起始复制。
从复制起始点到复制终点的区域为一个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中发生复制的位置叫做复制起点(origin of replication),一般富含AT序列。例如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位于天冬酰胺合酶和ATP合酶操纵子之间,全长245bp,称为OriC。
通常,细菌、病毒和线粒体的DNA分子都是单个复制子,只拥有一个复制起点。
(3)真核生物有多少个复制起点扩展阅读:
DNA的复制分类:
(一)原核细胞的DNA复制
DNA复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将其划分为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现以大肠杆菌为例对该过程进行介绍。
1、起始
E.coli的环形DNA分子上有一个固定的复制起始点(origin C,Ori C),可被多种特定的蛋白因子和酶准确识别并结合从而形成起始复合物。解旋酶能将DNA双链局部解开,形成Y形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然后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链为模板,沿5’→3’方向合成一小段RNA引物以引导复制。复制往往是从复制起点开始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即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 replication)。
2、延伸
以复制点一侧的DNA复制为例。在RNA引物的引导下,DNA聚合酶催化子链沿5’→3’方向延伸。在3’→5’模板链上,DNA新链按碱基互补原则沿5’→3’方向连续复制,合成的子链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
而在5’→3’模板链上,DNA新链合成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需分段进行;这些先合成的、短的DNA片段称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经DNA连接酶连接形成的子链称为后随链(lagging strand)。
前导链DNA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后随链则不连续,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3、终止
RNA酶水解RNA引物,并使新链继续延伸。填补引物水解后留下的空隙。最后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将冈崎片段连接起来,完成DNA复制。
复制完成后,一个亲代DNA分子生成2个子代分子,且每个子代分子均由一条亲代DNA链和一条子代DNA链组成,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真核细胞DNA的复制
真核细胞的DNA分子量大,通常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并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故真核细胞的DNA复制过程更为复杂,且速度较慢。
D. 真核生物复制起点的结构特征
一般把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多复制子:DNA复制时,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个起始位点,而真核生物则有多个起始位点,因而在复制时呈现多复制泡,也称为多复制子.
DNA的复制主要是从固定的起始点以双向等速复制方式进行的(图2-18).复制叉以DNA分子上某一特定顺序为起点,向两个方向等速生长前进.
拓扑异构酶I
拓扑异构酶I解开负超螺旋,并与解链酶共同作用,在复制起点处解开双链.参与解链的除一组解链酶外,还有Dna蛋白等.
DNA解链酶(DNA helicase)
DNA解链酶能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 )
SSB蛋白的作用是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保持单链结构,它以四聚体形式存在于复制叉处,待单链复制后才掉下,重新循环.所以,SSB蛋白只保持单链的存在,并不能起解链的作用.
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与冈崎片段
DNA复制时,短时间内合成的约1000个核苷酸左右的小片段,称之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DNA复制过程中至少有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然后再由连接酶连成大分子DNA.现在已知一般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要长些,真核生物中的要短些.进一步研究还证明,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滞后链的不连续复制在生物界是有普遍性的,因而称之为双螺旋的半不连续复制.
DNA链的延伸:
DNA复制体(replisome):在复制叉附近,形成了以两套DNA聚合酶Ⅲ全酶分子、引发体和解链酶构成的类似核糖体大小的复合体,称为DNA复制体.
4、滞后链的引发
DNA复制时,往往先由R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合成一段RNA引物,再由DNA聚合酶从RNA引物3' 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滞后链的引发过程往往由引发体(primosome)来完成.引发体由6种蛋白质n、n'、n''、Dna B、C和I共同组成,只有当引发前体(preprimosome)把这6种蛋白质合在一起并与引发酶(primase)进一步组装后形成引发体,才能发挥其功效.
5、链的终止
当复制叉前移,遇到20bp重复性终止子序列(Ter)时,Ter-Tus复合物能阻挡复制叉的继续前移,等到相反方向的复制叉到达后在DNA拓扑异构酶IV的作用下使复制叉解体,释放子链DNA.
6、复制的几种方式
(1)环状DNA双链的复制
环状双链DNA的复制可分为θ型、滚环型和D-环型几种类型.
(a) θ型
复制的起始点涉及到DNA双链的解旋和松开,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复制叉 .前导链DNA开始复制前,复制原点的核酸序列被转录生成短RNA链,作为起始DNA复制的引物.
(b) 滚环型(rolling circle)
这是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如ΦX174的双链环状DNA复制型(RF)就是以这种方式复制的.DNA的合成由对正链原点的专一性切割开始,所形成的自由5‘ 端被从双链环中置换出来并为单链DNA结合蛋白所覆盖,使其3’—OH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不断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单链尾巴的延伸与双链DNA的绕轴旋转同步 .
(c) D-环型(D-loop)
这也是一种单向复制的特殊方式.这种方式首先在动物线粒体DNA的复制中被发现.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上迅速合成出互补链,另一条链则成为游离的单链环(即D-环).
(2)线性DNA双链的复制
线性DNA复制中RNA引物被切除后,留下5'端部分单链DNA,不能为DNA聚合酶所作用,使子链短于母链.T4和T7噬菌体DNA通过其末端的简并性使不同链的3'端因互补而结合,其缺口被聚合酶作用填满,再经DNA连接酶作用生成二联体.这个过程可重复进行直到生成原长20多倍的多联体,并由噬菌体DNA编码的核酸酶特异切割形成单位长度的DNA分子.
二、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和III的性质比较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有3’→5’外切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DNA聚合酶Ⅱ :活性低,其3’→5’核酸外切酶活性可起校正作用.主要起修复DNA的作用.
DNA聚合酶Ⅲ:7种亚单位9个亚基.只具3’→5’外切酶活性,主导聚合酶.
Klenow fragment: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DNA聚合酶,获得两个片段,大片段分子量76000U,称为Klenow 片段.它保留着聚合酶和3’→5’外切酶的活性,广泛使用于DNA序列分析中.
三、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需要起始原点识别复合物(ORC)参与.
真核生物DNA复制叉的移动速度大约只有50bp/秒,还不到大肠杆菌的1/20.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之前,各个起始点上DNA的复制不能再开始.
E. 错误的()A.真核细胞DNA有多个复制起点
A、原核生物一般来说只有一个复制原点,真核细胞是多个复制原点,A正确;
B、DNA分子是由方向相反平行的两条链构成,因此两条链复制反向相反,B正确;
C、所有处在同一个染色体上的复制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都会被复制,它们不是同时被激活的,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激活的,C正确;
D、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中DNA是环状的,D错误.故选:D.
F. 真核生物复制原点上存在复制起点,但所有复制起点都是在复制原点上吗。。。。。。真核生物复制起点有多
真核生物DNA复制时,不是所有的复制起点都在原点上。因为真核生物DNA很大,为了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复制,会从多个复制起点一起开始复制,然后DNA连接酶把他们连接成一条链。一条DNA链复制时只有一个复制原点。
G. 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原始点,而真核生物却有一个原始点
底物即Datp、dGTP、dCTP、和dTTP,总称dNTP;
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作用是,解旋酶用于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一般在DNA复制、转录时用到,DNA聚合酶是帮助两条DNA单链形成双螺旋的结构,一般在DNA复制后得到两条新的DNA单链,此时用DNA聚合酶形成双螺旋的结构这个问题涉及到遗传物质复制和中心法则有关内容,具体解释如下。 1、相同点: 半保留复制; 不连续合成; 有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 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2、与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相比,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有: 真核生物中复制进行的速度仅为原核生物的1/10,但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复制起始点有多个,因此可以从几个起始点上同时进行复制。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有DNA聚合酶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参与,DNA聚合酶也有多种类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H.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NA复制的差异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NA复制的相同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合成;有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都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
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常位于染色体的一个特定部位,即只有一个起始点。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在几个特定部位进行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
2、与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相比,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即不同处有:
(1)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复制起始点有多个,因此可以从几个起始点上同时进行复制。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一个起点复制。
(2)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真核长约100-200个核苷酸。原核长约1000-2000个。
(3)真核生物DNA的复制有DNA聚合酶及多种蛋白质因子参与,DNA聚合酶也有多种类型。其中DNA Polα及DNA Polδ在细胞核内DNA的复制中起主要作用。DNAPolδ催化前导链及随从链的合成。PCNA参与其作用。
(8)真核生物有多少个复制起点扩展阅读:
DNA复制的特点: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DNA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是在1958年由M. Meselson 和 F. Stahl 所完成的实验所证明。
有一定的复制起始点:DNA在复制时,需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复制子)。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
需要引物: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才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100个核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
双向复制: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
I. 真核生物DNA为什么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dna在复制时、需要在特定的位点起始、这是一些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片段、即复制起始点在原核生物中、复制起始点通常为一个、而在真核生物中则为多个。
J. 为什么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原核生物没有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有很多对染色体,多个复制起点是提高效率。而原核生物细胞核都没有,是拟核直接裸露在细胞质中,边转录边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