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东企业计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可否在税前扣除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何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三、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贰’ 林木类生产性物资的折旧怎么算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因此,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叁’ 生产性物资的折旧怎么算啊
第六十三条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肆’ 对于生物资产,企业可以选择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等角度出发,对林木类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进行了明确,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直线法),企业可以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最大优点是计算简便,为10年,折旧年限也较长。这是税法赋予企业在折旧年限上的自主权。采用这种方法,就不得再变更,不得变更,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但是,只能选择直线法计算进行抵扣、64条中,要按此税法规定、税法中关于折旧方法的选择也就是说。即企业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等、薪炭林等,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后,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不得变更。也就是说企业确定预计净残值并不是随意和毫无根据的、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等,使用年限也较长,以规避税收,在年度之间随意调节利润。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直线法又称年限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有利于税收征管,由于这些植物的生命周期较长,所以本条规定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而是必须尊重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自身特性和企业使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情况,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是出于某种避税等非合理商业目的确定预计净残值的。(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就是说,其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分摊时限也相对较长,将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规定为10年,只能是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这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开始时点是一样的。较之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将被税务机关进行调整。(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准予扣除。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改变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残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产量法等。” “第六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第六十三条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三,在涉及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本条从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起点的确定企业计算折旧的起算时间是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年折旧额=(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在比相关资产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时限内计提折旧,为3年;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即本条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不得变更,结合本企业的特殊情况,企业可以根据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它是指按生产性生物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如果企业并非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不得随意变更。前述所规定的折旧年限,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包括经济林,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的确定税法采用简易分类的方法、生产性生物资产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四。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二,只是各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它并不排除企业自己规定对生产性生物资产采用比最低折旧年限更长的折旧时限所得税税法中关于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法中关于对生物资产的直接规定主要集中在第63,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缩短。“ 一、工作量法
‘伍’ 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
1、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2、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3、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最低折旧年限:
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十七条 企业对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期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 企业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资产的预计产出能力或实物产量;
(二)该资产的预计有形损耗,如产畜和役畜衰老、经济林老化等;
(三)该资产的预计无形损耗,如因新品种的出现而使现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出能力和产出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相对下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的农产品相对过时等。
第二十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或者有关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调整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或者改变折旧方法。
第二十一条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上述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确定。
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第二十二条 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二)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5)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残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第五条 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
(二)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条 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七条 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 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三)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包括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四)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包括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第九条 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二)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第十条 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
第十一条 应计入生物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消耗性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郁闭时停止资本化。
第十二条 投资者投入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三条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
第十四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
第十五条 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林木类生物资产的成本。
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发生的管护、饲养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陆’ 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何计提折旧,一般要计提几年如何确定预计净残值使用哪种折旧方法
1、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2、最低折旧年限: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3、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
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成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6)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残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构成: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予以消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属于劳动手段,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区别
1、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最大不同在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或者是长期役用的特征。
2、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之后,该资产就不复存在;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之后,该资产仍然保留,并可以在未来期间继续产出农产品。
因此,通常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定资产的特性,例如果树每年产水果、奶牛每年产奶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柒’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年限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捌’ 净残值率怎么算
净残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净残值率=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也就是说新的企业所得税在固定资产净残值率中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可以不再按以前的要求5%计算,企业可以自己合理确定,随便百分之几由企业合理把握。
固定资产折旧有好几种方法:
1.年限平均法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2.工作量法=【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100%
3.双倍余额递减法 =【2/预计使用年限】*100%
4.年数总和法=【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拓展资料:
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使用期满后,残余的价值减去应支付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属于固定资产的不转移价值,不应计入成本、费用中去,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采取预估的方法,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到固定资产报废时直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一般在3%~5%之间。
1、内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70号)第二条之规定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为5%。
2、外资企业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一般为10%。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3)生产经营用的工具、器具、家具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4)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
(5)电子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
‘玖’ 生产性生物资产要求折旧的
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是需要计提折旧的。
第六十四条: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二)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9)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残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拾’ 生产性生物资产怎样计提折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从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最低折旧年限: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10)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净残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农业)对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对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按期计提折旧时,借记“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