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化亚铜化学式 是什么啊
Cu2O
② 氧化亚铜的化学式怎么写
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时,高价叫XX离子,低价的叫亚XX离子.
如: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
Cu+亚铜离子,Cu2+铜离子.
氧化亚铜的铜为+1价,所以化学式为Cu2O
③ 氧化亚铜,氧化铜的化学式
氧化铜CuO.氧化亚铜Cu2O
铜+2价,亚铜+1价
④ 氧化铜与氧化亚铜的化学式
氧化铜CuO.氧化亚铜Cu2O
铜 2亚铜 1
⑤ 化学式:Cu2O是什么,以及有关性质
氧化亚铜
分子式:
Cu2O
氧化亚铜为一价铜的氧化物,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岐化为二价铜。
性状:深红色或深棕色结晶性粉末。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溶于酸和浓氨水,不溶于水。
密度6.0g/cm3
熔点1500K
沸点1800℃。
氧化亚铜为一价铜的氧化物,红色或暗红色八面立方晶系结晶性粉末。相对密度6.0。熔点1235℃。在1800℃失去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盐酸、氯化铵、氨水,微溶于硝酸。溶于盐酸生成白色氯化亚铜结晶粉末。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铜盐。在空气中会迅速变蓝。能溶于浓碱、三氯化铁等溶液中。在湿空气中逐渐氧化成黑色氧化铜。
在酸性溶液中岐化为二价铜,说明在溶液中,二价铜离子的稳定性大于一价铜离子,例如氧化亚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
Cu2O+H2SO4=CuSO4+Cu+H2O
氧化亚铜与氨水和氢卤酸反应,因生成络合物,不岐化成二价铜和铜
溶于浓氨溶液形成无色配合物
[Cu(NH3)2]+,其在空气中被氧化为蓝色的
[Cu(NH3)4(H2O)2]2+
氧化亚铜氧化亚铜可溶于盐酸生成
HCuCl2(氯化亚铜的配合物),也可溶于硫酸及硝酸分别形成硫酸铜及硝酸铜。
用途:氧化亚铜用于制船底防污漆(杀死低级海生动物)。用作杀菌剂(86.2%铜大师WP、WG)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还用于制造各种铜盐、分析试剂及用于电器工业中的整流电镀、农作物的杀菌剂和整流器的的材料等。
制法由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即可制得
反应方程式:CH2OH(CHOH)4CHO
+
2Cu(OH)2
→
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
(反应条件:碱性、加热)
毒性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氧化亚铜属低毒杀菌剂。86.2%铜大师(WG、WP)大鼠急性经口LD50
14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于4000毫克/千克。对兔皮肤和眼睛有轻微刺激,大鼠亚慢性经口LD50
500毫克/千克,对鱼类低毒,水蚤LC50(48小时)0.06毫克/升。
毒性防护本品粉尘在空气中含量达到0.22~14mg/m3时,工作1~2h后会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无力、咽和结膜发红、恶心、肌肉痛、有时呕吐和腹泻、疲乏、体温升高。一天以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但仍无力,头痛,眩晕,脉数加快,淋巴细胞增多。
慢性中毒表现为:接触铜化合物的工人的局部皮肤、头发及眼结膜有时变成浅黄色或黑绿色,齿龈上有暗红色或绛红色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粉尘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溃疡。
对急性中毒者用一定浓度的K4[Fe(CN)6]溶液洗胃,服牛奶等措施。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0.1mg/m3。
可戴口罩、防尘眼镜,穿防护工作服,工作后要洗淋浴。
⑥ 氧化铜转化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
4CuO==高温==2Cu₂O+O₂↑
高温下通入氢气或一氧化碳可还原为金属铜。氧化铜在空气中加热,约在1050℃时释放出氧气而还原为氧化亚铜。
若在氢气或一氧化碳气流中,即使在250℃以下也很容易被还原为金属铜。氧化铜虽然不溶于水,可溶解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
(6)氧化亚铜用化学式怎么写扩展阅读:
氧化铜可由金属铜在空气中加热,或者加热分解氢氧化铜、硝酸铜、碱式碳酸铜等而制得。
以铜灰、铜渣为原料经焙烧,用煤气加热进行初步氧化,以除去原料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生成的初级氧化物自然冷却,粉碎后,进行二次氧化,得到粗品氧化铜。
粗品氧化铜加入预先装好1:1硫酸的反应器中,在加热搅拌下反应至液体相对密度为原来的1倍,pH值为2-3时即为反应终点,生成硫酸铜溶液,静置澄清后,在加热及搅拌的条件下,加入铁刨花,置换出铜,然后用热水洗涤至无硫酸根和铁质。
⑦ 铜生成氧化亚铜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写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要想生成氧化亚铜很难。不考虑这个,只要求写出铜生成氧化亚铜的方程式,即:
2Cu+½O2→Cu2O
⑧ 氧化亚铜化学式
氧化亚铜Cu2O
⑨ 100个氧化物的化学式
氧化钠Na2O
氧化镁Mgo
氧化铁Fe2O3
氧化铜CuO
氧化锌ZnO
氧化钾K2O
氧化钙CaO
氧化铝Al2O3
氧化汞HgO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四氧化三铁Fe3O4
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硫SO2
三氧化硫SO3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锰MnO2
酸,
盐酸HCl 、氢溴酸HBr、氢碘酸HI、氢氟酸HF、硝酸HNO3 、硫酸H2SO4、磷酸H3PO4、氢硫酸H2S、亚硫酸H2SO3、碳酸H2CO3、乙酸(醋酸)CH3COOH 、次氯酸HClO、亚氯酸HClO2、氢氰酸HCN、硼酸(正) H3BO3、偏硼酸HBO2、偏铝酸HAlO2 、四钼酸 H2Mo4O13、铝酸 H3AlO3 、亚硝酸HNO2、高氯酸HClO4、硅氟酸 H2SiF6、亚铬酸 HCrO2、 原硅酸H4SiO4、铬酸H2CrO4 、硅酸H2SiO3、重铬酸H2Cr2O7、 锡酸 H2SnO3、 亚锡酸 H2SnO2、铁酸 HFeO2
碱,
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钠NaOH 、氨水NH3·H2O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 、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锂LiOH、氢氧化镓Ga(OH)3、氢氧化锌Zn(OH)2、氢氧化铷RbOH、氢氧化锶Sr(OH)2、氢氧化铟In(OH)3、氢氧化钪Sc(OH)3、氢氧化铯CsOH、氢氧化铊Tl(OH)3、氢氧化铬Cr(OH)3
盐,
氯化银AgCl、氯化钾KCl 、氯化钠NaCl 、氯化铜Cu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氯化锌
ZnCl2、氯化钡BaCl2、氯化亚铁FeCl2 、氯化铁FeCl3、氯化铝AlCl3、氯化钴CoCl3、硫酸钠
Na2SO4、硫酸钾K2SO4、硫酸钡BaSO4、硫酸铜CuSO4、硫酸锌ZnSO4 、硫酸钙CaSO4、硫酸镁MgSO4、硫酸亚铁FeSO4 、硫酸铁Fe2(SO4)3、硫酸铝Al2(SO4)3 、碳酸钠Na2CO3
、碳酸钾K2CO3、碳酸铵(NH4)2CO3 、碳酸钙CaCO3、碳酸镁MgCO3、碳酸钡BaCO3、碳酸铜CuCO3、碳酸锌ZnCO3、碳酸亚铁FeCO3 、碳酸铁Fe2(CO3)3、碳酸铝Al2(CO3)3
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