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化学式,怎么算化学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是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示性式的统称。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学式称为实验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都是含碳92.3%,含氢7.7%,碳和氢的原子比是1∶1,推导出来的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有些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晶体组成的,晶体内部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替地排列,现在,氯化钠晶体中到底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问题尚未解决,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实验式NaCl代表氯化钠。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的化学式称为分子式,它的含义是: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数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学符号和价键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原子间化学结构的方式称为结构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有机化合物常用结构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于异构现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点。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结构式不同
由此可见,结构式明显地区别了正丁烷和异丁烷。标明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间排列次序的简化结构式称为示性式,如乙醇的示性式为C2H5OH。
常见化学式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氯气 Cl2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氢 HCl
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氯化钠 NaCl
氯化铝AlCl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KMnO4
二氧化锰 MnO2
甲烷 CH4
乙醇 C2H5OH
水 H2O
铁Fe碳酸钠NaHco3
数字均为脚标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化学式的读法
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如“CuO”叫氧化铜。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一个时,还要指出一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2”叫五氧化二磷。
化学式的表示
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1个分子,以及组成分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如果要表示某物质的几个分子,可以在化学式前加上系数.标明该物质的分子数.如2个氧分子可用2O2表示
2. 化学的化学式怎么计算的
要用化合价算的。
比如,P2O5,就是五氧化二磷。
P也就是璘有+5价。O也就是氧一般为-2价。
(+5)乘以2+(-2)乘以5
=0
化学式加起来都是等于零的。
3. 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如:水(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8
硝酸铵(NH4NO3)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4*2:1*4:16*3=7:1:12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的总质量之比。
例如:计算氧化铁(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56*2+16*3=160
再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铁的原子数)/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2/160*100%=70%
4. 化学式怎么计算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要掌握化学计算,应了解中学化学计算的类型,不同类型解题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我把中学化学中出现的解题方法归纳如下,每种类型都举例加以说明。
一、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一)质量守恒法
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题】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
【分析】(NH4)2CO3=2NH3+H2O+C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和气体的质量等于碳酸铵的质量,从而可确定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24 ,混和气体密度与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比为 =12 ,所以答案为C
5. 初中化学式计算方法 急!在线等!好的话有加分,不要讲得太复杂!
化学式计算方法
m(x)=Mr(x)÷ Mr(X)×m(X)
m(X)=Mr(X)÷ Mr(x)×m(x)
注:x代表x元素,X代表含有x元素的化合物,m(x)代表x元素的质量,Mr(x)代表x元素在X化合
物中所占相对质量,m(X)代表X化合物的质量,Mr(x)代表X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
x ~ y
Mr(x) Mr(y)
m(x) m(y)
Mr(x)÷ m(x)=Mr(y)÷m(y)
→Mr(x)=Mr(y)÷m(y)×m(x)
→m(x)=m(y)×Mr(x)÷Mr(y)
→Mr(y)=Mr(x)÷m(x)×m(y)
→m(y)=m(x)×Mr(y)÷Mr(x)
备注:m代表x或y分子的质量,Mr代表x或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x、y均为反应物或生成物之一
6. 求初中化学式计算技巧!……
化学计算在中考化学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算大,但计算过程往往会消耗学生大量时间。而且试题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逻辑判断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解题速率、解题能力,掌握一定的化学计算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谈谈化学式计算中常见的解题技巧。
技巧一:转换法
化学式计算有三种类型:即求相对分子质量、求元素质量比、求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转换法就是对这三种计算进行综合,提炼出来的一种方法。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都可求出第三个量。
例1: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已知R:O=1:1,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求R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求物质的化学式,实际上就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本题中,R的氧化物的组成元素是已知的,所以求化学式,实际上就是求出R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解答:设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由题可得: ,求得
所以R氧化物的化学式即为RO2
小结:利用转换法,将比例式转换成乘积式,只要将题中相关的已知量和待求量输入公式,取可求出。
技巧二: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寻求题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表达在相互关联的两个化学式之间,达到简化解题步骤,节约解题时间的目的。
例2:求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析:化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物质质量等即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等。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在SO2和SO3前配上适当的系数,以保证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相等。
解答:80SO2~64SO3 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80×16×2:64×16×3=5:6
技巧三:平均值法
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m=(a+b)/2,且a>b>0时,a>m>b。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3:由氧化铁(Fe2O3)的杂技R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则R可能是( )
A、Fe B、FeO C、Fe3O4 D、FeCO3 E、Cu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由题可知,68%为Fe2O3和R中铁元素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法的解题思路,“中”为分界点,“大”找“小”,“小”找“大”。 题中已知的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68%,所以R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小于68%,根据选项中各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E
7. 化学式的计算方法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化合物 AmB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 =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 B 的相对原子质量×n
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2、A的质量分数=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 AmBn 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应写在该元素符号前面,不能写在右下角.
3、AB 元素的质量比:A:B=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 的相对原子质量×n )
注: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4、A元素的质量 == 化合物(AmBn)的质量×A的质量分数
8. 化学式怎么计算 求学霸讲解
①单质化学式书写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但像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是双原子分子,要在其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2;
②化合物化学式书写时,正价元素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正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0;
③含有原子团的物质,可将原子团看成是一个原子来书写化学式,如氢氧化镁Mg(OH)2.
1.写化学式的最简单方法是:
十字交叉法: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
2.例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 N2+2X =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 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