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标准化学业测验有哪些

标准化学业测验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0 02:34:29

㈠ 什么是标准化测验

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标准化测验
【英文】standardized test;standardized tests;standard test; 1."标准化测验"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与非标准化测验相对。经过标准化程序,具有下列条件的测验:(1)具有常模,为测验分数的比较提供了参照点。(2)具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验,为被试者的作业提供了可直接比较的基础。(3)具有测验实施的详细规定,包括测验指导语、时间、情境的规定等,以保证每一被试者有相同的受测条件。(4)有评分方法的详细规定,以减少评分误差。 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与实施,具有统一标准,并且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它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具有常模,即标准化样组的平均数,它为测验分数的比较提供了参照点;②具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试题,为被试的作业提供了可直接比较的基础;③具有实施测验的详细规定,包括测验指导语、测时限制、测验情境的规定等,以保证每?..... 2."标准化测验"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所以说它和考试不一样一般将其称为标准化测验.在人才选拔方面运用的各种测验量表是心理学用以测量个人能力倾向和已获得知识技能的工具.
编辑本段标准化测验步骤
1、确定测验目的。 2、制定测验计划 3、编制双相细目表。 4、编制题目。 5、选题。 6、制定严格评分规则。 7、编制测验说明书。

㈡ 什么是标准化试题有什么好处弊端在哪

标准化考试也称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标准,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目的、命题、施测、评分、计分、分数解释等都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好处:

考试的标准化是实现考试科学性与公平性,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途径。

标准化考试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标准化考试和现代教育一样,是大规模生产的必然结果。此前有一错误观念,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这种想法实际上夸大了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但是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使得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以前少部分人能够享受的特权。为此,一定的牺牲是值得的。实际上,标准化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牺牲一定效果而获得效率的行为。

因为有了标准化考试,就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降低评价的成本。为此,一定的牺牲在所难免。考试可能对部分人无效,或者不公平,但是从社会整体来说,考试却是有效的,也是公平的。

如果将来社会资源极度丰富,不用考虑时间、成本等因素,标准化考试或许会被更为准确的面试或长期观察所取代,但近期实际情况证实,在社会和自然资源相对发达的美国,也难实现。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尤其在我国,还不能对标准化考试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考试就是一个完美的选拔制度。就是说,应该也只能把考试作为提高人才选拔效率的一种手段,而且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弊端:

(1)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较花费时间,特别是干扰项的设立。

(2)这种题型较难测量以发散为思维特征的重要能力,如表达、创造能力等。

(3)无法测量学生的思维过程。

(4)这种题型有被试者猜测正确作答之嫌疑。(张敏强,1998)

(2)标准化学业测验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我国,每年都在举办着成千上万的各种类型的考试。这些考试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其利害也不可谓不高。但这些考试真正实现标准化却可谓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观念和体制两个方面:

首先,从观念方面分析,中国的广大民众对考试有一种“膜拜”的心理,普遍认为考试一定是神圣的、公平的。如果因为考试结果比其他人差而失去某些机会,必然是心服口服。这种心理或许源于对权威的服从,或许是被考试的形式所“蒙蔽”。

但不管怎么说,考试的形式不仅保证了考试的信度,而且保证了考试的效度,即一个考试是否真的能够考查出试卷编制者想要考查的能力。这种心理使得人们几乎从不对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质疑。

考试的形式使人们看到的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和公平,却忽视了实际上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平。 其次,从体制方面来分析,中国的考试大多数都是由政府部门或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机构来组织的,因此,这些部门或机构可以通过行政力量来“培育”或“分割”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考试能否生存或壮大不取决于考试本身的质量高低,而是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命令。即便是对考试的质量,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往往只有通过考试研发人员的责任心来实现。

到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是否也应该把考试行业放在市场中,让考试经受实践的检验,让不同的考试在相互竞争中得到提高,观念和体制成为影响我国考试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两方面本身也相互影响。

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会因其“官方”身份而增加考试的“权威性”,于是民众更加不会怀疑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与此相伴,民众的笃信不疑必然从另一方面削减了对考试质量的监督,使得考试的组织机构在不经意间放松对考试质量的追求。

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标准化考试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大力宣传有关标准化考试的观念,提高广大民众对考试的认知,进而推动考试体制的逐步变革。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标准化考试的推行,真正实现利用考试达到人才评估的目的。

标准化考试作为一种人才评估手段,在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标准化考试也只不过是人才评估的手段之一。

因此,我们既不能低估标准化考试的作用,也不能高估其作用。那种对考试“膜拜”的心理和将考试“一棒子打死”的态度,都不可取。标准化考试的推行和真正落实,还有一个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㈢ 能否帮我举例子,让我明白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什么是标准化测验,什么是标准参考测试各举一个例子,谢

常模参照测验(norm-referenced test)是用常模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一种测验,它是以团体的心理水平来衡量个体心理水平。常模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受测者的表现与该团体中其他受测者相比较,从而区分不同的受测者,确定每个受测者的心理水平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如:教师资格考试。

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 )是具有规范的标准各个环节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测过程。比如:小学生期中考试。

标准参照测验就是在对测验结果进行评价时不是以常模为标准,而是根据特定的操作标准和行为领域,对个体做出是否达标或达到什么程度的判断。如玩象棋。

(3)标准化学业测验有哪些扩展阅读

标准化测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劣势, 尽管来随着标准化测试的发展, 其使用的选择题对理解力、 鉴赏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技能的评估产生了重要的、 甚至是戏剧性的进步, 我们仍然得承认深思熟虑的手写答案和论文能够展示那些无法通过选择题就有效地衡量的素质。

在意识到这个事实的前提下, 很多现代的标准化测验综合了选择题和论述题或者作文。例如, 要测量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和对数学的理解, 学生试题包括选择题, 并在答题纸上留有用 2、3句话来解释解决问题的推理的空间。(由于答卷是通过机器评分, 书面答复会被拍下来, 由老师打分)。作文题是科学、 社会科学和文学考试的重要题型, 作用仅次于选择题。


㈣ 标准化考试的什么是标准化考试

考试是对人的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通过对受考者行为样本的观察来推测其行为总体。既然是测量就肯定会有误差。物理测量尚且如此,作为一种心理测量的考试就更容易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相关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将这些无关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证考试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所以,考试的标准化是实现考试科学性与公平性,保证考试质量的重要途径。所谓“标准化”,是指将测验误差降至最小的过程,包括统一内容、统一指导语、统一时限、统一评分、确立常模、收集信度和效度资料等。(谢小庆,1988)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管理中心主编的《标准化考试》一书,将标准化测验的各个环节大致分为“试题编制标准化、考试实施标准化、阅卷评分标准化及分数转化与解释的标准化”。也有学者认为,需要进行标准化的不止上述环节,除了“在命题、施测、评分和分数解释四个环节上都严格控制了误差”以外,还必须“实现试题预测、DIF分析和分数等值、合理地确定测验长度和及格线”等。(徐静等,2004) 总之,标准化考试是要控制考试的每一个环节,使其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从而将与考试目的无关的误差因素尽量剔除,使测验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考试分数差异中的比例达到最大。由于对标准化考试的认识尚不明确,很多人对其产生了误解。作为考试研究人员,需要更多地向大众介绍所谓标准化问题。1. 标准化考试不等于选择题。提起标准化考试,可能许多人就会想到四选一的多项选择题,同时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许多批评者认为这种“标准”的形式扼杀了考生的创造力,也无法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是一种“机械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考查方式。其实,标准化考试并不是因为有标准答案而得名,其题型也不仅限于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奥提斯(Otis, A.S.)发明的,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标准化测试。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阅卷的成本和评分误差,而且扩大了试题覆盖的范围,减少了取样误差,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很多人觉得选择题具体如四选一的形式比较僵化,难能考查考生的真实能力。但其实选择题“既可以测量一般层次的学习结果,亦可以测量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些高层次能力”,(张敏强,1998) 如果说这种题型一定有某些不足的话,那就主要在于题目本身的编制问题。质量低下的选择题可考查考生死记硬背的学业水平;而质量好的选择题则可以考查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现在有许多高质量的标准化考试(如托福、SAT等)都还在继续使用选择题,说明这种题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当然,笔者并不否定选择题有其自身的缺点:(1)编制良好的选择题较花费时间,特别是干扰项的设立。(2)这种题型较难测量以发散为思维特征的重要能力,如表达、创造能力等。(3)无法测量学生的思维过程。(4)这种题型有被试者猜测正确作答之嫌疑。(张敏强,1998)因此,标准化考试中需要添加其他客观题型,也需要添加问答、写作等主观题型,以全面考查被试人的各方面能力。2. 主观题也可以实现标准化。一般来说,相对于客观题,主观性试题较难实现标准化。这是因为第一,从命题环节看,主观题所需要的答题时间较长,题目数量较少,命题时容易出现取样误差,从而影响考试效度。例如,一篇题为“互联网时代”的作文就可能对没有接触过电脑和互联网的考生造成歧视。第二,从阅卷环节看,容易产生评分误差。因为主观性试题一般不存在标准答案,而只有评分标准。不同评分者对评分标准的理解会有所差别,对于同一份答卷给出的分数甚至相差较远。这就一方面要求考试机构对评分员其中主要成员应进行严格的培训,通过试评使他们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尽量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必然要求对评分者的阅卷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控制,以降低主观性试题误差,使其真正实现“标准化”。3. 标准化考试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标准化考试和现代教育一样,是大规模生产的必然结果。此前有一错误观念,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这种想法实际上夸大了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但是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使得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以前少部分人能够享受的特权。为此,一定的牺牲是值得的。实际上,标准化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牺牲一定效果而获得效率的行为。因为有了标准化考试,就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降低评价的成本。为此,一定的牺牲在所难免。考试可能对部分人无效,或者不公平,但是从社会整体来说,考试却是有效的,也是公平的。如果将来社会资源极度丰富,不用考虑时间、成本等因素,标准化考试或许会被更为准确的面试或长期观察所取代,但近期实际情况证实,在社会和自然资源相对发达的美国,也难实现。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尤其在我国,还不能对标准化考试抱有过高的期望,认为考试就是一个完美的选拔制度。就是说,应该也只能把考试作为提高人才选拔效率的一种手段,而且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㈤ 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指代性测验、总结性测验分别指什么怎样定义的、区别是什么

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安置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安置性测验涉及的范围比较窄,难度也比较低。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诊断性测验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评分不作为正式成绩。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现行小学学科测验多采用闭卷形式,有时候也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性课题。

㈥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成就测验

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s) 通常用于测量某项学习计划的具体效果的测验形式。一般说来,它们对学生学过或完成的内容作出终结性评价。所谓成就,即代表某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结果的水平。例如,学完一门代数课后,学生参加期终考试,这就是成就测验。学业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就测验反映的是相对标准或规范化经验的影响,例如某门学科或训练程序对学生的影响;而能力倾向测验反映的是复杂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影响,另一个区别是:成就测验一般评价被试在已完成的学习训练中的情况,强调被试现在能够做些什么,它偏重于分析内容效度;而能力倾向测验往往评价被试在将来某项学习训练中的情况,预测他们在某种新情境中的表现,它偏重于分析预测的效标效度。

学业成就测验可能是现有的标准化测验中数量最多的,并且也是学生碰到的最为常见的测验类型。这种测验几乎适用于每门学科和各种学业能力。

现行的学业成就测验有两大类型: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测验。标准化测验意味着测试条件相同,例如每一测验参加者的时限,这样就能比较参加测验团体之间的分数。标准化测验的编制需要相当的时间和专门知识,测验人员得到各种资料,进行各种比较。相比之下,教师自编测验由教师编制,用来测量教学单元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成就。测题依据教学材料,以便确定学生习得的程度。教育中通常采用教师自编测验,其作用不可替代,但有时也采用标准化测验,用为对学生及其接受的教学进行准确的、有意义的比较。

A.安娜斯塔西在《心理测验》中(1982)指出了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的若干基本功能。这类测验具有客观性和统一性,因而有助于评分或评价。在测量学科进步方面和鉴别学习无能学生方面,这类测验具有诊断功能。这类测验还能够提供一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个别需要。最后,这类测验可用于评价和改进教学。随着对教育责任制的日益重视,正确使用学业成就测验有助于评价教育过程的结果。

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大多数学校系统使用一般学业成就成套测验的某一形式。最广泛使用的成套成就测验集中于教育技能和内容知识,例如阅读、算术、文法和工读教育技能。较为普遍使用的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如下:(1)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它具有若干独立的分测验,适用于一年级至十二年级;(2)衣阿华基本技能测验,适用于一年级至八年级,由五个分测验组成:词汇、阅读、语言、数学、学习技能。该测验采用百分量表和年级量表来表示被试的测验分数;(3)都市成就测验,适用于幼儿园至九年级,分为基本型和复杂型两种形式,前者包括阅读理解、算术、语言三个分测验,后者再加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分测验。其常模表示方法有年级当量、百分量表和标准九等;(4)教育进步系列测验,具有从四年级到大专院校的分测验。许多测验适用于测量一般教育成就或特定学科内容。O.K.布勒斯的《心理测量年鉴》对出版的主要学业成就测验,进行了认真的论述和评价。在高等教育阶段,代表性的学业成就测验有二个:一是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编制的“先修课考试”,包括多种学科领域的学术成就测验,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跳级入学大学的一门或多门课程。二是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编制的“大学水平考试”,经过自学或其他非正规教育而达到大学水平的学习者,通过考试可以取得相应的大学学分。

学业成就测验的另一种形式是准则参照测验,虽然相对而言这种测验较为新型,它被用于教育成就的评定。1963年R.格拉泽首次论述准则参照测验。它不同于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的常模方法。准则参照测验实质上表示个体的作业达到什么水平。准则参照测验中的项目直接联系于教学中要完成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因此,测验分数反映出测验被试达到什么水平。这有点类似于教师自编测验的目的。然而,这种测验的主要特点在于把教学的教育目标和后继的成就测量联系起来。通常,最低的成就到达水平是指定的,但它不是由某一武断的分数,例如70%来指定,而是由人们认为可接爱的最低能力水平来规定。学校系统根据完成一个特定年级或者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最低能力水平来评定学生,这种趋势进一步促进准则参照测验的迅速发展。目前美国许多学校正在使用标准化最低能力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

㈦ 标准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prepar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掌握情况而进行的评价。准备性评价通常运用所谓的“摸底测验”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准备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某种新科目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或技能,也可以了解在新科目的教学目标中,有哪些知识与技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因准备性评价具有诊断功能,因此又称为诊断性评价。
教学评价工作十分复杂。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
1、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化评价
3、标准化学业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4、量化的教学评价与质化的教学评价
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是指在教学结束后为全面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所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常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通过总结性评价,教师可以检验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否需要对教学做进一步的改进,以及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参考。通过总结性评价,可以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业成就做一个综合的评定,并将评定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

㈧ 我该考什么研究生

你可以去学习一下医学,可以去医院,如果你是女孩的话去当一下护士,如果是男孩就去考一下医生,助人为乐,或许当上院长什么的。
你也可以去当一下研究生,因为你有基础,可以考虑一下。
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s) 通常用于测量某项学习计划的具体效果的测验形式。一般说来,它们对学生学过或完成的内容作出终结性评价。所谓成就,即代表某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结果的水平。例如,学完一门代数课后,学生参加期终考试,这就是成就测验。学业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就测验反映的是相对标准或规范化经验的影响,例如某门学科或训练程序对学生的影响;而能力倾向测验反映的是复杂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学生的影响,另一个区别是:成就测验一般评价被试在已完成的学习训练中的情况,强调被试现在能够做些什么,它偏重于分析内容效度;而能力倾向测验往往评价被试在将来某项学习训练中的情况,预测他们在某种新情境中的表现,它偏重于分析预测的效标效度。

学业成就测验可能是现有的标准化测验中数量最多的,并且也是学生碰到的最为常见的测验类型。这种测验几乎适用于每门学科和各种学业能力。

现行的学业成就测验有两大类型: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测验。标准化测验意味着测试条件相同,例如每一测验参加者的时限,这样就能比较参加测验团体之间的分数。标准化测验的编制需要相当的时间和专门知识,测验人员得到各种资料,进行各种比较。相比之下,教师自编测验由教师编制,用来测量教学单元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成就。测题依据教学材料,以便确定学生习得的程度。教育中通常采用教师自编测验,其作用不可替代,但有时也采用标准化测验,用为对学生及其接受的教学进行准确的、有意义的比较。

A.安娜斯塔西在《心理测验》中(1982)指出了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的若干基本功能。这类测验具有客观性和统一性,因而有助于评分或评价。在测量学科进步方面和鉴别学习无能学生方面,这类测验具有诊断功能。这类测验还能够提供一种方法,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个别需要。最后,这类测验可用于评价和改进教学。随着对教育责任制的日益重视,正确使用学业成就测验有助于评价教育过程的结果。

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大多数学校系统使用一般学业成就成套测验的某一形式。最广泛使用的成套成就测验集中于教育技能和内容知识,例如阅读、算术、文法和工读教育技能。较为普遍使用的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如下:(1)加利福尼亚成就测验,它具有若干独立的分测验,适用于一年级至十二年级;(2)衣阿华基本技能测验,适用于一年级至八年级,由五个分测验组成:词汇、阅读、语言、数学、学习技能。该测验采用百分量表和年级量表来表示被试的测验分数;(3)都市成就测验,适用于幼儿园至九年级,分为基本型和复杂型两种形式,前者包括阅读理解、算术、语言三个分测验,后者再加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分测验。其常模表示方法有年级当量、百分量表和标准九等;(4)教育进步系列测验,具有从四年级到大专院校的分测验。许多测验适用于测量一般教育成就或特定学科内容。O.K.布勒斯的《心理测量年鉴》对出版的主要学业成就测验,进行了认真的论述和评价。在高等教育阶段,代表性的学业成就测验有二个:一是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编制的“先修课考试”,包括多种学科领域的学术成就测验,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跳级入学大学的一门或多门课程。二是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编制的“大学水平考试”,经过自学或其他非正规教育而达到大学水平的学习者,通过考试可以取得相应的大学学分。

学业成就测验的另一种形式是准则参照测验,虽然相对而言这种测验较为新型,它被用于教育成就的评定。1963年R.格拉泽首次论述准则参照测验。它不同于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的常模方法。准则参照测验实质上表示个体的作业达到什么水平。准则参照测验中的项目直接联系于教学中要完成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因此,测验分数反映出测验被试达到什么水平。这有点类似于教师自编测验的目的。然而,这种测验的主要特点在于把教学的教育目标和后继的成就测量联系起来。通常,最低的成就到达水平是指定的,但它不是由某一武断的分数,例如70%来指定,而是由人们认为可接爱的最低能力水平来规定。学校系统根据完成一个特定年级或者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最低能力水平来评定学生,这种趋势进一步促进准则参照测验的迅速发展。目前美国许多学校正在使用标准化最低能力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

㈨ 《科学教育》什么是标准化测验它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标准化测验是具有规范的标准各个环节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施测过程。

基本要素:

1、确定测验目的。

2、制定测验计划。

3、编制双相细目表。

4、编制题目。

5、选题。

6、制定严格评分规则。

7、编制测验说明书。

其过程:

标准化侧验需要建立常模,常模是指受试团体的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中的平均成绩,它使标准化测验的分数具有意义,可资比较,是解释测验分数所必须的资料。

除常模外,一个被称为标准化的测验至少还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给所有被试实施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题,作为他们的作业以取得直接比较的基础;

二是实施测验的手续包括测验指导语、测验时间限制、测验情境等要有详细的规定,以保证每一受试者有相同的测验条件。

三是计分方法要有详细 的规定,以使任何有资格的评分者的评分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

㈩ 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它有哪些特点

标准化考试的优点是对考生公正、公平、高效,但不一定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
以下是引文:
标准化考试是工业化时代教育评价方式的特征。我国引进此种考试的时间是1982年,这正是美国工业化教育发展到顶峰程度的时日。然而到了第二年,即1983年,美国根据本国工业化教育存在的大量问题,发表了《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紧接着1984年发表了《赫拉斯折衷方案:美国中学的困境》,1985年就启动了《美国2061计划》。不久,又有万名各领域的学者参与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由此开始了波及全国的教育转型,考试也逐渐抛弃了标准化,变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而我国在美国逐渐抛弃标准化考试的前夕,于1982年从美国取来标准化考试之“经”,于1985年在广东率先开始标准化考试实验。第二年,山东、广西、辽宁参加进来,实验科目也由数学、英语,扩展到物理、化学。此后参加实验的省市迅速增多,科目也迅速扩大。1989年,国家教委发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标志着标准化考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至此,高考这根指挥棒产生了空前的指挥效应,标准化考试促使全国的基础教育都不得不跟着应试教育走。
标准化考试派生了标准化答案,接着就用上了判卷机器。机器判卷被认为比人来判卷更“铁面无私”,更“科学”。外国厂商也开始到中国推销他们在西方改变评价方式后日益失去市场的判卷机器。中国学生人数甚巨,如果都要使用进口的判卷机器,势必花费大量外汇。为节省费用,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织大学进行研制,其成果于1992年通过专家鉴定,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的产品开始被广泛使用。当然,今天这些产品并不是没有用场,比如用于选举,用于国民经济的多种统计之中,仍是适用的科技产品。但今天,我们权衡工业化教育的评价方式和新教育所需要的评价方式已能鉴别,把评价学生们富有特点的、千差万别的、生动活泼的答题表述交给机器,已经多么不合适!讲得严重一些,这机器无异于扼杀学生个性的杀手!
更大的弊端是这种机械的评价方式使应试教育走到了极端的程度。1998年1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位家长的文章,题目是《10除以5,得多少?》,我摘录如下:

儿7岁,在北京一所不错的学校读二年级。一次数学测验,有一道题是这样的:“10除以5,得多少?”小儿答:10除以5得2。不料被扣了0.5分。请教老师(试卷不由学校出,由学区统一出标准答案),老师说:原因是没有按规定答题,正确答案应是“得2”。好心的老师惋惜地告诉小儿,你这么写是不应该算错的,但是上边对试卷答案有严格要求,以后做除法答题要从倒数第一个“逗号”开始,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多写。
小儿记住了,但因此又带来一次“错误”。
这次的试题是:“26除以4商几,余几?”小儿答:商6余2。这次又被扣去0.5分。
我问孩子,为什么不按老师说的“从倒数第一个逗号开始答”?他很困惑地说:“总不能不答商,只答余数呀!要不,你说怎么答?”
我明知孩子说得有理,但也猜不透出题者的要求,只好说:“别管这些,按老师说的办法答,就写‘余2’,看看老师怎么改。”
第二天,我们改的题又被判为错。向老师请教,老师也无可奈何地说,这次是试题出得不好,逗号不应放在“余几”处。
小儿说:“我不会答题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语文考试也如此。期末考试前,小儿在一次语文测试中又丢了5分。
试题是这样的:把每组词连成句子,写下来,再加标点。给的词是:发明蒸汽机瓦特是的

儿答:“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尽管语句通顺,也符合要求,而且是个正确的强调句式,但小儿没得1分,理由是和标准答案不符。原来上面给的标准答案是:“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或“瓦特是发明蒸汽机的”。
数次经历让我明白,诅咒与埋怨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不能让孩子被这种僵化的教育毁了。我告诉孩子,你没有写错。小儿马上问我:“那‘发明蒸汽机的是瓦特’,这对吗?”
我说:“很好!”
1999年1月25日的《中国教育报》也报道,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尖锐地指出:连语文的答案也搞标准化,“齐心协力”就对,“同心协力”就错,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八股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考的标准化考试是“师傅”,中考乃至小学的标准化考试都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许多家长对这种考试都曾经不理解,哭笑不得。但老师如果不对小学生、初中生如此这般严格训练,将来学生中考、高考都会丢分,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咋办?……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经过如此训练,“升学至上”的压力亦将他们的创造性严重耗损。始于高考的标准化考试,一头深深地影响了基础教育,另一头影响着大学教育。

阅读全文

与标准化学业测验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