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室中的“三废”
一.废气: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应在通风柜中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产生毒气量较大的实验室必须有吸收或处理装置。如NO2、SO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溶液中,以使其大部分被吸收后排出,CO可点燃使其生成CO2。
二.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安排指定地点并深埋于地下。
三.废液:废液的处理与其性质有关,不同的废液处理方法不同。
如废硫酸液可先用废碱液和碱液中和,调制pH6-8,然后从水道排出。
含酚、氰、汞、铬、砷的废液经以下处理才能排放,具体办法如下:
1酚:高浓度的酚可用己酸丁酯萃取,重蒸馏回收。低浓度的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氰化物:含有氰化物的废液不得直接倒入实验室水池内,应加入氢氧化钠使呈磕性后再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按质量计算:1份硫酸亚铁对1份氢氧化钠),生成无毒的亚铁氢化钠再排入下水管道。
3汞:若不小心将金属汞散落在实验室内,必须立即用吸管、毛笔或硝酸汞溶液浸过的薄铜片将所有的汞滴拣起,收集于适当的瓶中,用水覆盖起来。散落过汞的地面应撒入硫磺粉,将洒落区覆盖一段时间,使其生成硫化汞,再设法扫净,也可喷洒20%的三氯化铁溶液,让其自行干燥后再清扫干净。
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节pH至8-10,加入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沉淀剂,清夜可以排放,残渣可以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4.铬:铬酸洗液如失效变绿,可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锰后再用。失效的废洗液可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六价铬,再用废碱液或石灰中和使其生成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
5镉:用石灰将废液调到pH8-10,使废液中铅、镉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6合废水的处理:实验室的混合废液可用铁粉法处理,此法操作简单,没有相互干扰,效果良好,处理方法是用酸调节废水至pH3-4,加入铁粉,搅拌0.5h,用碱再调至pH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再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混凝后沉淀,清液可排放,沉淀物以废渣处理。
㈡ 化学实验结束后的废弃物不是会污染环境吗都会怎么处理
实验的废弃物是可以分类处理的,一种是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废纸、玻璃、金属、和布料等,可以回收的垃圾就做可回收处理。
还有一类是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的药品等是需要特殊处理的,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危害。
一些固体废弃物垃圾,如废弃标本、针头刀片、油污和发酵废污等会根据具体领域进行具体处置。
㈢ 实验室处理化学废物的一般方法
每个质检中心,实验室等都有需要处理的有机无机废液,主要包括: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强酸、强碱、有机溶液,清洗各种实验用具和设备 (各种玻璃容器、进样瓶、制样设备等)时产生的废液和设备冷却装置(如各种蒸馏冷却装置、仪器设备冷却装置等)产生的废液,而且量还不同于一般的大学实验室,累积起来也不少,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废液呢?
燃烧?但是,燃烧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回收?有的溶剂回收是不是比较麻烦?不然怎么有的工厂怎么就直接倒掉了?
倒掉?如果倒入下水道,地下水都是这样污染了,谁还敢喝水?
这些废液应按其性质、成分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废液可以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的物质,有的可以直接排至外部排水管网,有的则采用适当方法处理,然后再排外部管网。
一、废液处理原则
对高浓度废酸、废碱液要经中和至中性时排放。对于含少量被测物和其他试剂的高浓度有机溶剂应回收再用。用于回收的高浓度废液应集中储存,以便回收;低浓度的经处理后排放,应根据废液性质确定储存容器和储存条件,不同废液一般不允许混合,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发生不良化学反应。废液储存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写明种类、储存时间等。
二、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基本方法
1、无机实验废液处理的一些方法
(1)无机实验中通常产生大量的废液是废酸液。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滤液中加碱中和,调pH至6—8后就可排出。
(2)无机实验中含铬废液量最大的是废铬酸洗液。这可以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使其再生,继续使用。少量的废铬酸洗液可加入废碱液或石灰石使其生成氢氧化铬沉淀,将此废渣埋于地下。
(3)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含氰废液必须认真处理。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加氢氧化钠调pH>10,再加入几克高锰酸钾使CN根氧化分解。量大的含氰废液可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先用碱调至PH>10,再加入漂白粉,使CN根氧化成氰酸盐,并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4)含汞盐废液应先调DH至8-10后,加适当过量的硫化钠,而生成硫化汞沉淀,加硫酸亚铁而生成硫化弧铁沉淀,从而吸附硫化汞共沉淀下来。静置后分离,再离心,过滤:清液含汞量可降到0.02mg/L以下排放。
(5)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处理方法是:加碱或者硫化钠把重金属离子变成难溶性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而沉淀下来,从而过滤分离。
㈣ 废弃化学品的处置方法
废弃化学品的处置方法?在本期合规解读中,我们将从定义、法律法规依据、现状、处置方式等方面为大家系统介绍废弃化学品相关技术内容,进而使大家对废弃化学品有更深了解。
一、定义
在国标《废弃化学品术语》(GB/T 29329-2012)中,对废弃化学品做了定义,是指丢弃的、废弃不用的、不合格的、过期失效的化学品,也包括包装化学品的容器,即包装袋、包装桶、试剂瓶、气体钢瓶等。需要注意的是,废弃化学品应与我们之前提到的危险废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应加以区分。
废弃化学品的特点包括来源广泛、数量大;品种繁多、特性复杂;监管难度大、处置技术复杂; 对人体和环境均具有高危害性以及具备一定的资源可利用性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需要对废弃化学品进行处理或处置,其中处理方式为通过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废弃物中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成分,或转化为毒性较小的物质的过程;而处置方式为将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废弃物数量、缩小废弃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废弃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的活动。为了避免赘述,在下文中,对“处理”及“处置”不做概念性区分,统一称为“处置”。
二、法律法规及标准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系列文件中均指出应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置等列入重点领域,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废弃化学品的处置对于企业及相关机构而言,是无法回避的难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列出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以供参考。
1. 废弃化学品处置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多部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了废弃化学品处置的相关规定,从而使废弃化学品处置行为做到有法可依。这些文件既是监管者的执法依据,也是相关企业或机构的参考依据。主要的法律法规如表1所示。
㈤ 检验结束后的废弃物及废液应当如何处理
废弃物处置制度 1、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2、将食品废弃物分类放置,存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做到日产日清; 3、废弃食用油脂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4、废弃食用油脂只能销售给
㈥ 化学性废物如何处理
(1)焚烧法。对可燃性废液,可置于燃烧炉中燃烧,若量少可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燃烧;对难燃烧的废液,可与可燃性物质混合燃烧,或喷入配有助燃器的焚烧炉中燃烧;对燃烧后可产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废液,可用配有洗涤器的焚烧炉燃烧,或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以除去有害气体;对废渣,可溶于可燃性溶剂中燃烧。
(2)吸附法。用活性炭、硅藻土、矾土、层片状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面塑料、稻草屑、锯末等吸附剂充分吸附有害成分后,与吸附剂一起焚烧。
(3)溶剂萃取法。对含水的低浓度废液,可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正己烷等挥发性溶剂萃取,分离出溶剂后焚烧。
(4)蒸馏法。利用废液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或分馏的方法除去有害成分。
(5)中和法。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调pH值至中性。
(6)沉淀法。加入合适的沉淀剂,并控制温度、pH值等条件,使有害成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物或聚合物除去。
(7)水解法。对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易水解的物质,可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室温或加热下水解。若水解产物无害,可中和、稀释后排放;若水解产物有害,可用吸附等适当的方法处理后再排放。
(8)氧化法。加入合适的氧化剂,如臭氧、含氯化合物等,使有害成分转化成无害或危害较小的物质。
(9)还原法。对重金属,可加入合适的还原剂,如铁屑、铜屑、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等,使之转化成易分离除去的形式。
㈦ 化学同位素实验废液怎么处理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1传统的高校实验室自行处理化学废液的方法
㈧ 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液
化验室废水的处理办法:
1、含铬废液的处理主要来源于铬酸废液,重铬酸钾滴定废液分析实验中产生的含铬废液的处理: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液中加人废铁屑,FeS04或硫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剂,将强毒性的Cr0’还原十转变成毒性较小的Cr",然后加废碱液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生石灰等,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使CrI1转变成低毒的Cr(OH)沉淀,分离出沉淀后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经脱水干燥后可综合利用,或用焙烧法处理,处理后的铬渣可与水泥混合,固化后即可填埋子地下.
2、含铅,铋废液的处理
络合滴定法连续测定混合液中的Bi"和Pb,是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铅,铋废液的主要来源,该实验产生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此可先采用如下方法对废液处理后,再直接回收并循环使用.
(I)对集中铅,铋连续测定后的废液,每次取2500mL于3000mL大烧杯中,在电炉加热到近沸后取下,在搅拌时趁热加人2mol/L Na,S溶液至废液的PH值为12.
5一13.0,充分搅拌后静置沉淀(也可再搅拌两次),由于溶液中存在着六次甲基四胺盐和Na等强电解质,硫化物会很快沉淀,其上层清液呈紫红色,是二甲酚橙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的颜色.
(2)倾去仁层清液后,再每次用1500mL左右的自来水以倾泻法洗涤产生的硫化物沉淀3次,再用少量的去离子水清洗2次,最后使硫化物沉淀和水的体积在1500mL左右,待沉淀被水充分洗涤后,再加人浓HNO,14mL,加热至黑色硫化物完全溶解,然后加热煮沸2min,驱除氮氧化合物,冷却后过滤,最后将滤液稀释至830mL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再生后的混合溶液酸度恰好在EDTA滴定Bi'所需的pH值.7一1..的范围内,这样不必再用氢氧化钠中和,直接可供下一次做实验时重复使用,而且该法铅,秘回收率均在99%以上,是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3:含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此方法主要来源于铁矿石中铁含量测定的预处理剂SnC1一HgC1:的反应过程,一般采用:
(1)化学凝聚沉淀法:含汞废液先用NaoH把溶液的pH值调至8一10,加人过量的硫化铁或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人一定量硫酸亚铁作絮凝剂,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同沉淀,然后静置,分离或经离心过滤后,清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用缎烧法回收或再制成汞盐
(2)汞齐提取法:在汞废液内加人锌屑或铝屑,使废液中的汞很容易被锌或铝置换出来,同时汞又能’j之生成锌汞齐或铝汞齐,从而使废水达到净化.还可采用电解法除去与汞生成汞齐的杂质,再用真空蒸馏法制取高纯度的求.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人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为8左右,即可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有Fe"存在时还可一起沉淀下来,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可作废渣处理
5、含氰废液的处理
(1)若CN-含量少,宜采用KMn0,氧化法,即在废液中加人NaOH,调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3%KMn0,.使CN氧化分解;
(2)若CN含量高,则可采用碱性氯化法即在废液中加入NaOH,调pH值至10以上,加人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㈨ 谁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啊越全面越好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一、实验室一般化学废弃物(化学废液)的处理
实验室化学废液产量大,处理任务重,是三废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废液处理必须分类收集、安全存放,严禁随意排放。在废液桶上将废弃物的详细情况,如废弃物的成份、含量、性质、收集日期、负责人等信息填写在废液收集单上,贴上标签,由专职人员定期交由学校回收处理。
二、实验室气体废弃物(废气)的处理
1、对少量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设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稀释后排至室外,通风管道应有一定高度,使排出的气体易被空气稀释。
2、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经过处理如吸收处理或与氧充分燃烧,然后才能排到室外,如氮、硫、磷等酸性氧化物气体,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被吸收后排出。
3、对于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等采用紫外臭氧杀菌的设备,由于臭氧分解的半衰期为20~50min,因此消毒结束后,需关闭紫外灯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再进行无菌操作实验。
三、实验室固体废气物(废渣)的处理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同废液处理类似,需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禁止随意混合存放。其中,需特别的注意事项如下:
1、存放实验废弃物必须使用标记有“医疗废物”的专用黄色塑料袋,存放生活垃圾必须使用黑色塑料袋。
2、使用过的微生物、细胞等培养材料的固体废弃物,如:培养基、培养瓶、培养皿、培养板等需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如高压蒸汽灭菌30min、或有效氯溶液浸泡2-6h)后方可丢弃或清洗。
3、鉴于溴化乙锭(EB)的强诱变性,研究院不鼓励使用EB染料,建议选用毒性小的新型替代染料(如荧光染料、花箐类染料等)。如果一定要使用EB,则EB污染过的废弃物严禁随意丢弃,必须经过有效的净化处理(如使用专业的EB清除剂或采用活性炭吸附、氧化使其失活等方法)。
(9)化学实验废弃物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化学废弃物按污染物形态分类
(1)废水。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2)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是月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3)固体废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㈩ 化学性废物是怎样处理的
1、焚烧方法。可燃废液可在燃烧炉内燃烧,量小的可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燃烧;不可燃废液可与可燃物混合或用燃烧器喷入焚烧炉。
可生产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等经燃烧后,即可燃烧。在装有洗涤器的焚烧炉内燃烧,或用碱液洗涤、燃烧废气以除去有害气体;对于废渣,可在易燃溶剂中溶解和燃烧。
2、吸附法。活性炭、硅藻土、铝土矿、叠层织物、聚丙烯、聚酯片材、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草屑、锯末等吸附剂与吸附剂一起被充分吸收和燃烧。
3、溶剂萃取法。对于低浓度含水废水,可采用正己烷等不与水混溶的挥发性溶剂萃取,分离溶剂后焚烧。
4、蒸馏法。利用废液中各组分的不同沸点,通过蒸馏或分馏去除有害组分。
5、中和法。酸碱中和反应将酸碱值调节到中性。
6、沉淀法。加入合适的沉淀剂,控制温度和pH值,可以将有害成分去除到低溶解性的沉淀物或聚合物中。
7、水解法。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来水解容易水解的物质,如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和一些有机磷化合物。如果水解产物无害,可以中和、稀释和排放。如果水解产物有害,可在排放前通过吸附和其它适当方法进行处理。
8、氧化法。添加适当的氧化剂,如臭氧和氯化化合物,可以将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或有害程度较低的物质。
9、还原法。对于重金属,可添加适当的还原剂,如铁屑、铜屑、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和硼氢化钠,以将其转化为易于分离和去除的形式。
10、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减少它的危害性。这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处理设备为常规的化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