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3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新生,住什么宿舍
一般是文灜这边,80年代建筑,有六人间,四人间,六人间(600一年,上下铺),四人间(1000一年,条件不错,一人一床;还有一种四人间是上下铺四人,每个人一个桌子,800一年),我觉得新生一般住四人间。
Ⅱ 张文俊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就读本科,2005年9月至2008年7月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学位论文为《晋西北中农经济研究——以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考察》。2008年9月考取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2011年6月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为《山西模式——政制转型中地方政治的实态考察(1911-1928)》。其间,2011年1月3日至15日赴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交流。2011年7月博士毕业后在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从事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区域社会史,主要研究领域为阎锡山与民国政治、华北抗日根据地史 。 1、《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阶层之流动——以1942年张闻天兴县9村调查资料为分析对象》,《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3期。
2、《革命乡村阶级结构与土地关系之嬗变——以晋绥边区西坪村为例》,《兰州学刊》2009年第10期。
3、《北齐别都晋阳城初探》,《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
4、《近五十年来阎锡山研究述评》,《民国研究》2010年总第17辑。
5、《走进历史现场发现真实》,《学术论丛》2011年第3期。
6、《辛亥革命与山西军绅秩序构建》,《民国研究》2011年总第20辑。
7、《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职业外交官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之努力》,《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论张作霖与日本关系的双重面相》,《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
9、《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农经济”:以1942年张闻天兴县14村调查为中心的研究》,《晋阳学刊》2010年第6期。
10、《共和缔造与阎锡山出任山西都督》,《南方都市报》2012年12月25日历史版。 1、参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的中篇部分。
2、参着《阅读革命:中共在晋西北乡村社会的经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作为第2负责人主持2012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人文科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2006)。
2、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制转型与山西政治秩序重构研究(1911-1928)》(项目编号12YJC770072)。
3、参与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回到“集体化”:太原城中村郝庄经济社会变革的道路选择》(项目编号11YJA770064)。 1、论文《辛亥革命与山西军绅秩序构建》获2011年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
Ⅲ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哪个校区
历史文化学院在山西大学的坞城校区(校本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学院目前有历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考古与博物馆专业三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考古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世界史;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旅游管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2个博士科研流动站:中国史、考古学。
Ⅳ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怎么样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下设 历史学、考古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中国史、考古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山西大学比较有历史积淀的学院、实力还是很强的,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也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第一,学科发展不均衡,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区域社会史的老师比较多也比较强,魏晋南北朝史也有几个老师,中国古代史其他方面、世纪史的老师就比较少了;第二,师资流失也不少,比如王三义教授调到了上海大学、范兆飞教授就调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第三,一些学科青黄不接,主要是考古学,老教授退休之后现在就只有李君老师一个教授了。当然,随着学校的发展,相信这些问题也是会解决的,历史文化学院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