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离子方程式怎么写啊
离子方程式书写有四步:
1、写:明确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一律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气体、氧化物,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对于微溶物质来说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但是如果是在浊液里则需要写出完整的化学式,例如,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用化学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写离子式。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和分子。
4、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1)怎么真确的书写化学离子方程式扩展阅读:
化学方程式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表示了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果反应物都是气体,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时的体积比。从微观看,如果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化学方程式还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间的分子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
Ⅱ 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解: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
① 先完整、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AgNO3 + HCl == AgCl↓ + HNO3
② 把强酸、强碱以及易溶于水的盐(这需要牢记)写成离子形式;
弱酸、弱碱、单质、气体、水、氧化物等均写成化学式。如上例:
Ag+ + NO3ˉ + H+ + Clˉ == AgCl↓ + H+ + NO3ˉ
③ 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如上例:
Ag+ + Clˉ== AgCl↓
④ 整理方程式 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
具体到第二问,Na2CO3与HCl 的反应,该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形:
(1)碳酸钠溶于少量盐酸,即二者按照1 :1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离子方程式为:
CO3 2ˉ + H+ == HCO3ˉ
(2)碳酸钠溶于过量盐酸,即二者按照1 :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离子方程式为:
CO3 2ˉ+ 2H+ == CO2↑ + H2O
(3)介于1 :1 和 1 :2之间
逐滴滴加:CO3 2ˉ + H+ == HCO3ˉ
HCO3ˉ + H+ == CO2↑ + H2O
如果题目仅仅是写离子方程式,一般考虑碳酸钠溶于过量盐酸,即二者按照1 :2反应
情况。
祝您学习顺利!
Ⅲ 化学离子方程式怎么书写举一个例子
记住有四步曲:
1.先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2.如果是否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把可溶性强电解质的化学式改写成离子形式,
一切氧化物、单质、难溶性固体或液体物质、气体、弱电解质(弱酸、弱碱、个别盐类)都不
能改写成离子形式,要保留原化学式。强酸、强碱、多数盐类在水溶液里要改写成离子形式。
3.消去方程式两边的相同离子符号。
4.检查方程式两边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符合反应事实,该离子方程式就正确了。
例如:氧化钠在水里的反应,虽然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但它是氧化物,就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水是弱电解质也不能改写,只有产物氢氧化钠才可以改写成离子形式
如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
1.AgNO3+NaCl=NaNO3+AgCl(沉淀)
2,Ag++NO3-+Na++Cl-=Na++NO3-+AgCl(沉淀)
3,Ag+Cl-=AgCl(沉淀)
Ⅳ 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技巧
1、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
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Ca(OH)2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Ca(OH)2用分子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书写离子式。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看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六看:
一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二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是否正确;
三看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
四看是否漏写反应;
五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六看“长等号”、“可逆号”、“气体号”、“沉淀号”是否正确。
3、易错分析:
①〔所有氧化物过氧化物统一写化学式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
②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③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情感离子(碳酸、磷酸、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④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希望满意。
Ⅳ 如何正确写出化学离子方程式. 例如什么物质要拆,拆开了要删.要保留什么离子或物质
分四步: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的、易电离的拆成离子形式(单质、气体、氧化物、沉淀、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不能拆)
3、删:删去等号两边一样的离子
4、查:检查等号两边电荷与原子是否守恒
Ⅵ 怎样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常见错误
1.主观臆断,不符合客观事实
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写成:Na+Cu2+=Cu+2Na+
应先考虑:2Na+2H2O=2NaOH+H2↑
钠与水反应生成的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应写成:
2Na + 2H2O + Cu2+=2Na+ + Cu(OH)2↓+ H2↑
2.不符合“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的论述
对不该写离子方程式的错写出离子方程式。
如:实验室用固体NaCl与浓H2SO4共热制氯化氢化体
错写成:H+ + Cl-HCl↑
错在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反应应该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 H2SO4(浓)Na2SO4 + 2HCl↑
与之相类似的,如实验室用固体NH4Cl和用固体Ca(OH)2制NH3等,都是不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就是有离子参加反应,也不能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反应。
3.对三种状态(难溶解、易挥发、难电离)的物质错判或遗漏
将不该拆的弱电解质或难溶物写成了离子符号,而该拆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未拆写成离子符号。
如:石灰石加入醋酸溶液
正确的写法: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 H2O + CO2↑
如:将氯气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错误:Cl2 + H2O===2H+ + Cl- + ClO-
错把HClO当作易电离的强酸。
正确:Cl2 + H2O===H+ + Cl- + HClO
4.方程式等号两边物质的质量或电荷不守恒
如: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错误:Cu+Ag+===Cu2+ + Ag
错在等号两边电荷不守恒
正确:Cu+2Ag+=Cu2+ + 2Ag
5.对微溶物的处理不当
如:向石灰乳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a2+==CaCO3↓
错在没有考虑反应物石灰乳是以悬浊液存在,Ca(OH)2应写成分子式。
如:向澄清石灰水中加稀硫酸
错误:Ca(OH)2+2H+===Ca2+ + 2H2O
错在澄清石灰水处于全溶状态,应写离子符号,而生成物的CaSO4是微溶物,应写分子式。
6.离子配比不合理
如: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反应
错在不符合反应物离子组成比,每个分子Ba(OH)2电离,生成1个Ba2+同时,生成2个OH-
为避免上述这种种错误的发生、正确快速地写出离子方程式,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分清用分子式表示的物质范围:单质、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气体。
2.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除H2SiO3外,一般常见酸均溶于水。
碱:除NaOH、KOH、Ba(OH)2溶,Ca(OH)2微溶外,其余碱一般不溶于水。
盐:钾、钠、铵盐、硝酸盐全溶于水。
氯化物(盐酸盐)中AgCl不溶。
硫酸盐中BaSO4、PbSO4不溶。
此外还应记住某些微溶性的盐:CaSO4、Ag2SO4、MgCO3等。
3.记住常见的弱酸弱碱。
弱酸:H3PO4、H2SO3、HF、 H2CO3、H2S、CH3COOH、HClO等。
弱碱:NH3·H2O
4.把握好微溶物的处理原则。
5.掌握书写步骤,对于较复杂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最好先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按照“改、删、查”三步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6.认真做好检查。
检查或判断一个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要进行七看:
(1)看:反应条件是否是自由离子间的反应。
非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看:反应能否发生。
如AgCl+HNO3≠,因AgCl不溶于酸。
(3)看:是否符合反应规律。
如2Fe+6H+=2Fe3++3H2↑(错)
只有遇到强氧化剂才能将Fe氧化为Fe3+。
(4)看:是否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符号,难溶物、气体、弱电解质写成分子式。
(5)看:反应物、生成物中有无微溶物。
(6)看:是否达到离子方程式的两守恒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7)看:离子配比数是否正确。
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1.凡是离子反应是否都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
不一定。只有在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离子反应,才写出离子方程式。例如: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
这个反应本质属于离子反应,但不是以自由移动离子形式参加的反应,故只能用分子式表示,而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是否都能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是否全部如此,毫无例外呢?
事实证明,这只是个一般规律。如:H++OH-=H2O是表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但不是所有的强酸与强碱反应均能用此离子方程式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是:
即这个离子方程式不代表一类反应。造成这种特殊的原因是在这些反应中,反应物中所有离子都参与反应,不可能有第二种物质来代替。从而决定了这些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1对1对应关系。
3.离子方程式是否一定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必须这样表示,例如,反应中的难电离物质、难溶解物质、浓硫酸参加反应时,则需遵照规定,用分子式或化学式来表示,而不能拆写成离子符号。
Ⅶ 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技巧
首先必须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其次,就是将可以拆的物质拆开,在将方程式左右两边可以约到删掉,最后检查是否电荷守恒元素守恒
Ⅷ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前面电子数等于后面电子数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华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初学者常常感到没有规律可寻,难写、难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快捷的书写离子方程式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体会,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一. 深刻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1.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它是离子反应的一种具体表达形式。因此,在书写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造不存在的物质或不存在的反应。
2.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了一个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而且突出显示了反应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分子或离子,能清楚的揭示反应的本质。
3. 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反应,它表示的是一类反应。如离子方程式之间的反应是同时发生也同时结束。
实验2:分别取稀氨水和稀醋酸做导电性实验,两次灯光都很暗,再将两溶液混合后做导电性实验,灯光明显变亮。这说明混合后的生成物电离能力显着增强。因为醋酸铵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氨水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对不同类型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整理,并通过练习进行分析、比较,总结规律,达到熟能生巧。
Ⅸ 化学中该怎么书写离子方程式啊有啥技巧没求详细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
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是化学学科内综合应用的重要知识点,常与化学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基本理论(电解质容液)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化学性质、反应原理)等密切相关;离子反应是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考查的一种形式,而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则是考查离子反应的内容载体,它们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其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是每年高考的必出的试题。从命题内容看,存在着三个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合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而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也感到比较困难,容易出现错误,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情况,特对离子反应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分析、以帮助理解、掌握。
一、离子反应常见类型: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例:Ag++Cl-=AgCl↓2H++CO32- =CO2↑+H2O
2、置换反应型:例:Zn+2H+=Zn2++H2 ↑ Cl2+2I-=2Cl-+I2
3、盐类水解型:例:NH4++H2O==NH3·H2O+H+ CH3COO-+H2O ==CH3COOH+0H-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8、必须考虑反应间的用量问题。因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不尽相同,其离子方程式也就不同。例1:将少量Cl2通入H2S水溶液中:Cl2+H2S=S↓+2H++2Cl-,将过量Cl2通入H2S水溶液中:4Cl2+H2S+4H2O=10H++SO42-+8Cl- 例2:Ca(HCO3)2溶液与适量或过量NaOH溶液作用: ①Ca2++2HCO3-+2OH-=CaCO3↓+CO3-+2H2O 若与少量NaOH溶液作用,则应写为: ②Ca2++HCO3-+OH-=CaCO3↓+H2O 例3:澄清石灰水跟过量NaHCO3溶液作用:同例2①式与少量NaHCO3溶液作用,则同例2②式例4:向Ca(H2PO4)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Ca(OH)2溶液: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向Ca(H2PO4)2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 Ca2++ H2PO4-+OH-=CaHPO4↓+H2O 例5: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 H++SO42-+Ba2++OH-=BaSO4↓+H2O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恰好中和: 2H++SO42-+Ba2++2OH-=BaSO4↓+2H2O 规律:当某电解质的正、负离子完全参加了反应,则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该正、负离子的个数比,应与其电解质的组成比相同;当某电解质的正、负离子都参观加了反应,却未完全反应,则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该正、负离子的个别数比与其电解质组成不相同。
9、操作顺序不同,其离子方程式有时也不相同。例1:将少量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H++CO32-=HCO3-将少量Na2CO3溶液滴入盐酸中:CO32-+2H+=CO2↑+H2O ;例2:在AlCl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Al3++OH-=Al(OH)3↓在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AlCl3溶液:Al3++4OH-=AlO2-+2H2O
10、有微溶物参加或生成的离子反应,若微溶物是反应物而且浓度较稀,则写离子形式;如果浓度较大或是混浊液时,要写成分子式;微溶物是生成物时,通常用分子式表示,还要标上沉淀符号。例:将适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a2++2OH++ CO2= CaCO3↑+ H2O 石灰乳或(Ca(OH)2混浊液)和Na2CO3溶液反应:Ca(OH)2+ CO32-=CaCO3↓+2OH- AgNO3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2Ag++ SO42-=Ag2SO4↓
三、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
1、 五查:(1)查化学符号书写是否正确。如:在离子方程式中,将CH3COOH拆分为CH3COO-、H+;将CaCO3拆分为Ca2+、CO32-,将HCO3-拆分为H+、CO32-等均是错误的。
(2)查等号,可逆符号,箭头符号是否正确。如FeCl3溶液滴入沸水浴中的反应,正确:Fe3++3H2O = Fe(OH)3(胶体)+3H+ 错误:Fe3++3H2O==Fe(OH)3↓+3H+ 再如Na2S溶液的水解 :正确:S2-+ H2O==HS-+OH-(可逆)错误:S2-+ 2H2O=H2S↑+2OH-
(3)查两个守恒,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例:在FeCl3溶液中放入Cu片:正确:2Fe3++Cu=2Fe2++Cu2+错误:Fe3++Cu=Fe2++Cu2+
(4)查电子得失总数是否相等:例:将H2O2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正确:2MnO4-+5H202=2Mn2++5O2↑+8H2O 错误:2MnO4-+6H++ H202=2Mn2++O2↑+4H2O 原因:产生的O2完全由H202被氧化而产生,MnO4-中的氧原子完全能变为H2O 中的氧。
(5)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符。例:将Cl2通入到FeBr2溶液中:正确:3Cl2+2Fe2++4Br-=6Cl-+2Fe3++2Br2 错误:2Cl2+2Fe2++2Br-=4Cl-+2Fe3++Br2 原因:FeBr2中Fe2+:Br-=1:2
2、 三看:
(1)看反应环境,不在溶液(或熔化状态)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例见二、1。
(2)二看物质的溶解性。例1:Mg(OH)2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正确:Mg2++2HCO3-+2Ca2++4OH-=2CaCO3↓+Mg(OH)2↓+2H2O 错误: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 原因:Mg(OH)2溶解度小于MgCO3 例2: CuSO4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正确:Cu2++S2-=CuS ↓ 错误:Cu2++S2-+2H2O=Cu(OH)2↓+HS- 原因:CuS溶液度小于Cu(OH)2
(3)三看反应可能性,若有多种离子参加的反应,谨访漏写。例1:将Cl2通入到FeBr2到溶液中:正确:3Cl2+2Fe2++4Br-=6Cl-+2Fe3++2Br2 错误:2Br2+ Cl2=Br2+ 2Cl-原因:Fe2+还原性强于Br-,首先被氧化为Fe3+。例2:NH4HCO3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正确:NH4++HCO3-+OH- == NH3↑+2H2O+CO32-(加热) 错误:NH4++ OH- Δ NH3↑+H2O或HCO3-+ OH-=H2O +CO32- 例3: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正确:2H++SO42-+Ba2++2OH-=BaSO4↓+2H2O 错误:H++ OH-= H2O或Ba2++ SO42-=BaSO4↓ 通过以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类型,书写规则,正误判断的归纳、总结,可以 清楚地发现,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的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一、难溶物不拆
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32- + 2H+= CO2 +H2O
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0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CaCO3 + 2H+ = CO2 + Ca2+ + H2O
二、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
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 .
原因:CaSO4是微溶物,像Ag2SO4、MgCO3、Ca(OH)2等微溶物,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SO42- + Ca2+ = CaSO4
说明:微溶物作反应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三、弱电解质不拆 ‘
. 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错误:Al3+ + 30H-=Al(0H)3
原因:氨水为弱电解质,像H2O、HF、CH3COOH等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Al3+ + 3NH3•H2O=Al(OH)3 + 3NH4+
四、氧化物不拆
例4: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错误:O2- + H20=20H-
原因:Na2O是氧化物,氧化物不论是否溶于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Na2O+H2O=2Na+ + 20H-
五、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
例5: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2H+ + CO32- = CO2 + H2O
原因.HCO3-是弱酸H2C03的酸式酸根,像HSO3-,、HS-、H2PO4-等离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HCO3- + H+ = C02 + H20
注意:对于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
H+与SO4形式,在浓溶液中不拆开,仍写成HSO4¬。
六、固相反应不拆
例6: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错误:NH4+ + OH- = NH3 + H20
原因:写离子反应的前提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尽管是离子反应,只能写化学方程式,不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2NH4Cl+Ca(0H)2 CaCl2 + 2NH3 +2H2O(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非电解质不拆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①不符合客观事实,如:
Fe与HCl反应写成“2Fe+6H+=2Fe3++3H2↑”
稀H2SO4与Ba(OH)2反应写成“Ba2++OH-+H++SO42-=BaSO4↓+H2O”
②配平有误:
质量不守恒,如:Zn+2Fe3+=Fe+3Zn2+
电荷不守恒,如:Al+2H+=Al3++H2↑
电子不守恒,如:2MnO4-+3H2O2+6H+=2Mn2++5O2↑+8H2O
③拆分有误:如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写成“CO32-+2H+=CO2↑+H2O”
④不符合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和实际操作对反应的影响:
例如,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O2少量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过量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Ba(OH)2溶液中滴加稀NaHSO4溶液:
至溶液呈中性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沉淀完全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3个):
(1)Ba2+ + SO42-=
(2)Cu2+ + OH-=
(3)H+ + OH-=
(4)H+ + CO32-=
(5)H+ + CaCO3=
(6)Cu2+ + Fe=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CuSO4+BaCl2-
(2)CuCl2+AgNO3-
(3)CaCO3+HCl-
(4)Na2CO3+H2SO4-
(6)CuO+H2SO4-
(7)Ca(OH)2+CO2(少量)-
(9)Mg(OH)2+HNO3-
(10)Zn+HCl——
(11)Na2CO3+Ca(OH)2-
目的:①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
一、离子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AlCl3+3AgNO3=3AgCl↓+Al(NO3)2
共同点:①溶液中发生反应
②盐+盐→新盐和新盐
③都生成AgCl沉淀
分析:Na++Cl-+Ag++NO3-=Na++NO3-+AgCl↓
即Ag++Cl-=AgCl↓
Mg2++2Cl-+2Ag++2NO3-=Mg2++2NO3-+2AgCl↓
即Ag++Cl-=AgCl↓
Al3++3Cl-+3Ag++3NO3-=Al3++3NO3-+3AgCl↓
即Ag++Cl-=AgCl↓
实质:三个反应均是Ag++Cl-=Ag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CO32-+2H++2Cl-=2Na++2Cl-+H2O+CO2↑
即CO32-+2H+=H2O+CO2↑
K2CO3+H2SO4=K2SO4+H2O+CO2↑
2K++CO32-+2H++SO42-=2K++SO42-+H2O+CO2↑
即CO32-+2H+=H2O+CO2↑
总结:某些化合物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注意:①某些化合物:电解质(酸、碱、盐)
②反应场所:溶液中(中学范围内只要求表示溶液中的反应)
③离子发生反应:KNO3+NaCl不反应,谈不上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分类:
1.非氧化还原反应:1)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在溶液中氧化物与酸、碱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1)金属或非金属与离子之间的反应
2)特殊反应,如MnO2+HCl(浓)
二、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例:NaCl+AgNO3=AgCl↓+NaNO3
用Ag++Cl-=AgCl↓表示,而Na+、NO3-未发生变化不列出。
意义:表示物质间的某一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离子反应。
写书:以Ba(NO3)2和Na2SO4溶液反应为例
1.“写”化学方程式: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2.“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写成离子。难溶、难电离,气体
写化学式(氧化物写化学式)
Ba2++2NO3-+2Na++SO42-=BaSO4↓+2Na++2NO3-
3.“删”不参加反应(即不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的离子
Ba2++SO42-=BaSO4↓
4.“查”是否质量守恒,是否电荷平衡,
左面:+2+(-2)=0(电荷)
右面:0(电荷)
练习及答案:
1.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32-+2H+=H2O+CO2↑
3. Ba(OH)2+H2SO4=BaSO4↓+2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4. Fe(OH)3+3HCl=FeCl3+3H2O
Fe(OH)3+3H+=Fe3++3H2O
5. CO2+Ca(OH)2=CaCO3↓+H2O
CO2+Ca2++2OH-=CaCO3↓+H2O
6. HAc+NaOH=NaAc+H2O
HAc+OH-=H2O+Ac-
7. NH4Cl+KOH=KCl+NH3.H2O
NH4++OH-=NH3.H2O
8. 2NaCl(固)+H2SO4(浓)
这是莪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ec18f0100o1jh.html找到的,。
如果你看的上,那么请你选为最佳答案。
非常谢谢你的问题。
Ⅹ 化学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
初学者一定要按照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去书写有关离子方程式,不要急于求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为四步(以BaCl2和CuSO4反应为例):
第一步:写 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CuSO4=CuCl2+BaSO4
第二步: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Ba2+ + 2Cl- + Cu2+ + SO42-=Cu2+ + 2Cl- +BaSO4
第三步:删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Ba2+ + SO42-=BaSO4
第四步: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的元素和电荷是否守恒
上述四步“写”是保证。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前提和保证,化学方程式写错,其离子方程式也就不言而喻了。“拆”是关键。难溶物质〔BaSO4、CaCO3、CaSO3、AgCl、Mg(OH)2、Al(OH)3、Fe(OH)3、Cu(OH)2、CuO、MnO2〕、弱酸(CH3COOH、HClO、H2SO3、H3PO4、H2S、HF)、弱碱(NH3·H2O)氧化物(Na2O、CaO、Na2O3)、挥发性气体(CO2、SO2、NO、NO2)等物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都不能拆写,必须写化学式。
【配平】
1 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
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
3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
4 电荷平衡,对离子方程式 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SO,(1)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
(2)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
5 还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