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酯类机油怎么样,跟全合成机油相比谁更好
酯类分为酯类、双酯类和多元醇酯(聚酯)类。从性能上来讲,多元醇酯(聚酯)>双酯>酯类>PAO>III+类。性能上酯类的要比PAO还有III+类的有优势,(III+类就是市面上常见的全合成机油)但是酯类更多的是用于赛车。目前来看全合成机油在中国市场接纳度比较高。
Ⅱ 脂类全合成机油为什么没人用
脂类机油一般更换周期短,价格高,抗酸性差,最多5000km就要更换了,如果更换不勤的话油品会变差,长时间下来导致的结果就是腐蚀连杆
Ⅲ 很多网友问:什么是酯类油,酯类油的特点是什么
酯类油(Ester oil)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的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者使车轮轻快运转。
中文名
酯类油
外文名
Ester oil
用途
齿轮油,金属切削液等
种类
有机酸酯,磷酸酯等
用途
喷气发动机油、复式压缩机油
简介
酯类油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使车轮轻快运转。直至20世纪后期,这种天然油脂仍大量应用于齿轮油、金属切削液、金属拉拔润滑剂和机床导轨油中。[1]
主要特征
动、植物油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负荷承载能力,但抗氧化性能及低温性能较差。30年代后期,德国的Hennan Zom博士开展了人工合成酯基化合物作为润滑剂的研究。1937-1944 年,他试验和合成了3500种酯,评价了它们的性能,并弄清了天然油脂的氧化安定性较差是由于酯分子中甘油分子的第二羟基所致。1938年,伯醇,特别是三羟甲基乙烷,酯化得到的酯基液体,兼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高的热安定性。同时,还发现二元脂肪酸与长链一元醇反应得到的双酯,具有作为润滑剂使用的良好性能。
种类及特性
酯类油除了有机酸酯以外,还有磷酸酯、硼酸酯、硅酸酯等。酯一般分为单酯、双酯、多元醇酯及芳香酯。
单酯
单酯是指一元醇和一元脂肪酸的酯,即由天然油脂衍生的直链脂肪酸和直链脂肪醇或支链脂肪醇得到的酯。单酯具有价格便宜、度低、粘 度指数高、生物降解性高等优点,但低温流动性差,所以单独作为基础油使用并不多见,大多用 作金属加工油的润滑性能改进剂。但支链脂肪酸单酯的低温流动性有很大改进。
双酯
双酯是指一元醇和二元脂肪酸的酯。一般是己二酸或癸二酸和c~c,的支链伯醇酯。这种与支链脂肪族醇得到的双酯具有粘度低、粘度指数高(VI130~150)、价格便宜等优点。一般00cc运动粘度为2.3mm/s一5.4mm/s,倾点均在一60c以下。热氧化安定性与聚一 一烯烃(PAO)相同。
多元醇酯
多元醇酯是新戊基多元醇酯的简称,是由具有新戊基的多元醇,如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和一元脂肪酸酯化而成。新戊基多元醇的B位碳没有氢,所以酯的热氧化安定性好。多元醇酯由于酯基多,所以极性强,蒸发损失低,润滑性好。多元醇酯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和低蒸发性,可比双酯在高50cI=一100oC的工作温度下使用。多元醇酯主要作为喷气发动机油使用。
芳香酯
芳香酯比其它酯更便宜,而且具有沉积溶解性好的优点,所以被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油。粘度更高的偏苯三酸酯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普通芳香酯有苯环结构,所以粘度指数低,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但是通过对醇结构的调整,可获得粘度指数较高的酯。改进后的芳香酯具有多元醇酯相同的耐热性,价格便宜,可用作发动机油。
酯类油特性
在一般情况下,油会在两接触面间形成一层连续的油膜。这层油膜起着液态润滑的作用—防止金属与金属间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润滑油能否提供液态润滑,取决于能否在两个金属表面上形成不断裂的油膜。当这层油膜在重负的情况下断裂,便会造成阻力和摩擦。能在其他基础油失效的条件下仍能保持优越的润滑作用,这便是酯类油在临界润滑情况下的优胜之处。[1]
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它具有正电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由于电极作用,可以使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正是这层黏附分子油膜使酯类油从其它因黏性而形成油膜的油中脱颖而出。当引擎启动的时候,润滑油性能的好坏就更容易辨别了。那些依靠黏度而形成油膜的润滑油,在引擎停止工作的时候会从金属表面流走。当引擎再次启动时,两金属表面的油膜已经消失,引致干启动的出现。
相反,那些不是依靠粘度来实现液态润滑的黏附分子油膜即使是在引擎停止工作后,它也能够存在于在两金属表面之间。也就是说以酯类作为基础油的润滑油,即使引擎停下来,也可以对引擎有着不间断的保护。在城市中驾车,经常会走走停停。此时,车的引擎承受的负荷比赛车时还大。要保护好它,挑选合适的机油是十分关键的。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95%以上的比例。
Ⅳ 老李化学大师版和青春版有什么区别
大师版性价比比较高
老李化学的宗旨是从此告别矿物油,让酯类合成机油成为国民机油,而酯类合成机油比100%合成机油还要好,其热安定性好、形成容易吸附且稳定的油膜。
还不错,用起来性价比很高。
Ⅳ 什么是酯类全合成润滑油与普通润滑油相比有何区别
酯类全合成润滑油:
酯类油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使车轮轻快运转。
区别:
1、种类不同
酯类油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的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者使车轮轻快运转。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Roab)。
2、特点不同
酯类油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的天然物质,动植物油脂数千年前就被人们用作润滑材料以减轻劳动负荷,或使车轮轻快运转。直至20世纪后期,这种天然油脂仍大量应用于齿轮油、金属切削液、金属拉拔润滑剂和机床导轨油中。
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3、成分不同
酯类分子中所含氧元素使它具有正电极;含氢元素使它具有负电极。由于电极作用,可以使酯类分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称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层。正是这层黏附分子油膜使酯类油从其它因黏性而形成油膜的油中脱颖而出。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Ⅵ 脂类机油是目前最好的机油吗
私家车经常跑的话没必要用酯类机油,用PAO机油是最好的选择,我用的GT魔力红,PAO基础油的机油,动力上和脂类机油差不多,但是抗衰减性能极强,能跑一万多公里,一万五千公里更换一次。
Ⅶ 老李化学为什么叫智商油
因为使用后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
1、老李化学的老李化学的机油很便宜,但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所以叫智商油。
2、老李化学的宗旨是从此告别矿物油,让酯类合成机油成为国民机油,而酯类合成机油比100%合成机油还要好,其热安定性好、形成容易吸附且稳定的油膜、可以很好的与抗氧、抗磨等添加剂融合。
3、有人使用该机油后会出现烧机油的现象,烧机油是指机油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燃烧。
Ⅷ 酯类全合成机油好用吗
没用过,价位太高了,用不起。而且现在的酯类全合成机油都是混合的,成本很高,也贵,但是不管是在动力上还是保护性都是很好的,唯一不行的就是衰减的很快,感觉一般的车不用这么好的,用PAO基础油的就行,GT魔力红就是PAO基础油的,一直在用,很安静,好用。
Ⅸ 什么叫酯类全合成机油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Ⅹ 老李化学机油是全合成机油吗
老李化学机油是全合成机油。
一般普通矿物油更换周期最好是半年或5000公里,满足任一条件就要去更换。半合成机油可以稍微将公里数放长一些,7500公里左右考虑更换。至于全合成的机油,因为抗氧化性较好,一般标注的都是一年或1万公里,任一条件满足就需要更换。
全合成机油是全部都是利用化学的方式人工制成的机油,最早是用在航空业,后续也用到了赛车中,如今在轿车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全合成机油的优点在于清洁度高、流动性强、降温能力好、抗氧化能力出色。
(10)老李化学酯类合成油怎么样扩展阅读:
全合成机油的介绍如下:
带有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建议使用全合成的机油,更换周期也较长,可以达到1年或1万公里。半合成机油是指在合成机油中加入一部分矿物质机油,矿物油和合成机油的比例为4:6。特点在于既有合成机油的优点又比全合成机油便宜。
当然,半合成机油的各方面表现肯定都是要弱于全合成机油的,只是价格上具有优势,更换周期略短于全合成机油,7000-8000公里或8个月左右。半合成机油比较适用于自然吸气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