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井下化学元素气体有哪些

井下化学元素气体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1 21:07:16

Ⅰ 元素周期表中气体有哪些

一般来说偏旁是气的都是气体。

Ⅱ 井下各种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各为多少

一氧化碳CO最高允许浓度0.0024% 、二氧化氮NO₂最高允许浓度0.00025%、二氧化硫SO₂最高允许浓度0.0005%、氨气NH₃最高允许浓度0.004%、硫化氢H₂S最高允许浓度0.00066%。

生产中常遇到的有害气体有:致人窒息的沼气(CH₄)、二氧化碳(CO₂);爆炸性气体沼气(CH₄)和氢(H₂);致人中毒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或氮的氧化物)、硫化氢(H₂S)和二氧化硫(SO₂)等。

(2)井下化学元素气体有哪些扩展阅读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物质氧化、分解和其他气体与矿尘的混入,成分发生变化。O₂减少,CO₂增加,混入的有害气体通常有CH₄、CO₂、CO、H₂S、NOx、SO₂、H₂、Hg和As的蒸气以及内燃机的废气等。

防止矿内空气污染最普遍采用的有效措施是矿井通风。为了减少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防止进风污染;

2、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3、加强采空区密闭,防止有害气体涌出;

4、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5、抽放瓦斯(见瓦斯抽放);

6、用水或化学品水溶液,吸收可溶性有害气体。

Ⅲ 化学中有哪些气体

有色都有毒,有色都刺激。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极易溶于水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4、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

5、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6、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NH3、HF、HCl、HBr、HI。

7、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8、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9、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

11、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的气体:H2、CO、CH4、C2H4、C2H2、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或淡蓝色)的气体:H2S、H2、CO、CH4。

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

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

Ⅳ 矿井中含有哪些有毒气体

(1)矿井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有害气体,叫做矿井瓦斯。煤矿井下的有害气体有甲烷、乙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其中甲烷所占比重最大,所以矿井瓦斯习惯上单指甲烷(沼气)。甲烷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另外,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和苹果类似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比空气轻,所以它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1.6倍,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以吸着状态和游离状态存在。

吸着状态又称为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的分子团内部。

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几种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当压力、温度变化时,吸着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解吸,游离瓦斯转化为吸着瓦斯称为吸附。

(2)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矿井瓦斯等级是以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来划分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定为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

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②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立方米/吨,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立方米/分钟。

③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立方米/吨,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立方米/分钟。

(3)瓦斯喷出和煤(岩)与瓦斯突出。在煤矿的采掘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瓦斯向巷道和采空区涌出。瓦斯的涌出形式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普通涌出,是指瓦斯从煤层或岩层表面非常细微的缝隙中缓慢、均匀而持久地涌出。其涌出的面积广、时间长,是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

特殊涌出可以分为瓦斯喷出和煤(岩)与瓦斯突出两种。

瓦斯喷出是指大量瓦斯突然喷出的现象,喷出的时间可长可短(数天或数年)。

煤(岩)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是在一瞬间(几秒钟或几分钟)突然喷出大量瓦斯和煤炭(岩石),并伴随有强烈的声响和强大的冲击动力现象。

煤矿开采深度越深,瓦斯瞬间释放的能量也会越大。煤和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煤层平巷掘进、上山掘进和石门揭煤时,有的矿井在回采工作面也发生煤和瓦斯突出。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是两个概念,但灾害都来自于瓦斯。瓦斯突出是一种地质灾害,在大量的有害气体瞬间涌入后,会形成窒息,但不一定会发生爆炸事故。但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后,会引发爆炸事故,一是空气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度以上。

(4)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一氧化碳俗称煤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因为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要比氧气大300倍,所以当空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被吸入人体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就会先同一氧化碳结合,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大量缺氧而中毒死亡。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48%时,一小时内可使人中毒。症状是头晕、头痛、心悸、耳鸣,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迅速消失。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128%时,一小时内可使人严重中毒,这时除有轻微中毒的各种症状外,还出现四肢无力、肌肉疼痛、呕吐、恶心、感觉迟钝甚至短时间内昏厥、丧失行为能力等症状,同时皮肤呈桃红色,前胸、两颊和大腿内侧尤为明显。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或氧气后,能较快清醒,数天内可以恢复,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4%时,经过20~30分钟人即可死亡。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时,人呼吸几次便会丧失知觉,1~2分钟内引起致命中毒。煤气中毒可使人痉挛、突然昏厥,可昏迷数小时,甚至几昼夜,严重者呼吸停顿,处于假死状态,经抢救清醒后可能精神异常,甚至出现痴呆或者瘫痪等后遗症。

一氧化碳多来源于火灾、炮烟、瓦斯煤尘的爆炸。为避免中毒,爆破后必须进行通风,只有将烟尘吹散后才可以进行工作,在烟尘、火灾侵袭时必须佩戴自救器。

井下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在井下遇到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尽快将其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暖,立即实行人工呼吸或输氧。

(5)二氧化碳窒息的预防。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浓度高时略带酸味。工业上,二氧化碳常被加压变成液态储在钢瓶中,放出时,二氧化碳可凝结成雪状的固体,通称干冰。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碳的生产过程有:

①利用植物发酵制糖、酿酒,用玉米制造丙酮等生产过程。

②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的仓库中储藏水果、谷物等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

③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油井、船舱底部及水道等。

④亚弧焊作业等。

⑤灌装及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煤矿中常积聚在巷道的底部。它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易溶于水。空气中含有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可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而造成人员缺氧窒息。

二氧化碳能刺激中枢神经使呼吸加快。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时,人的呼吸急促,容易疲劳;达到5%时出现耳鸣、呼吸困难等症状;达到10%时,发生昏迷现象。《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或者采掘工作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煤矿井下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矿井水域酸性岩石的分解作用、煤和坑木的氧化、爆破作业、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人员的呼吸等。有些煤层也会放出二氧化碳。

在采空区和停风密闭较久的巷道中都会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停风较久或废旧巷道的入口处应设警示标志,严禁入内。

二氧化碳中毒绝大多数为急性中毒,少有慢性中毒病例报告。二氧化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反射消失、昏迷、瞳孔放大或缩小、呕吐、大小便失禁等,更严重者还可出现休克及呼吸停止等。经抢救,较轻的病员在几小时内逐渐苏醒,但仍可有头痛、头昏、无力等,需两三天才能恢复;较重的病员大多是没有及时抢救出现场而昏迷者,可昏迷很长时间,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糖尿、肌肉痉挛等,甚至即刻窒息身亡。

人的直觉很难觉察到二氧化碳,达到窒息浓度时,人不可能有所警觉,往往尚未逃走就已中毒和昏倒。如需进入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场所,应该先进行通风排气,通风管应该放到底层;或者戴上能供给新鲜空气或氧气的呼吸器,才能进入。

(6)硫化氢中毒的预防。硫化氢微甜、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有剧毒,对人的眼睛和呼吸器官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燃烧,空气中浓度达到4.3~45.5%时能爆炸。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为0.01%~0.015%时,会出现流唾液和清鼻涕,呼吸困难等症状;浓度为0.02%时会出现眼、鼻、喉粘膜有强烈刺激感,产生头疼、四肢无力、呕吐等症状;浓度为0.05%时半小时内人即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硫化氢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0066%。煤矿井下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坑木的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氧化和燃烧。由于硫化氢易溶于水,所以在采空区积水中常含有大量的硫化氢。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0.0001%~0.0002%时,可嗅到臭鸡蛋味;浓度达到0.0027%时,气味最浓;浓度超过0.0027%时由于人的嗅觉失灵会闻不出味道。

现场采用向煤层注碱液或者石灰水的办法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在井下遇到硫化氢中毒者时,应尽快将其送到新鲜风流中人工进行呼吸或吸氧。

Ⅳ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空气成分有氮(N2)占78.08%,氧(O2)占20.95%,氩(Ar)占0.93%,二氧化碳(C02)占0.03%,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He)、氖(Ne)、氪(Kr)、氙(Xe)等。臭氧(O3)、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但在井下还有:固体混入──井下各种作业所产生的微小的岩尘、煤尘和其他杂尘浮游在井下空气之中。 气象变化──主要是由于井下空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引起井下空气的体积和浓度的变化。 化学变化 ──井下一切物质(煤、岩石、坑木、……等)的缓慢氧化、爆破工作、火区氧化(指采空区的煤炭被空气氧化而逐渐起火的自燃现象和人员的呼吸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井下的爆破工作、火区氧化和机械润滑油高温分解等都能产生一氧化碳; 井下火区氧化和含硫煤的水解都能产生硫化氢; 井下火区氧化和含硫煤的缓慢氧化都产生二氧化硫; 井下爆破工作能产生氧化氮(NO2及N2O5); 井下充电硐室的电解能产生氢;井下火区氧化能产生氨(NH3)。 就煤矿而言,井下空气的成分种类共有O2、CH4、CO2、CO、H2S、SO2、N2、NO2 (或N2O5)、H2、NH3、水蒸气和浮尘十二种。 在上述成分中,氧是井下人员呼吸所必需的,必须保持足够的浓度,其余九种(水蒸气除外)气体和浮尘,超过一定浓度时,对人体都是有害的。这九种气体又名为广义的矿井瓦斯,而狭义的矿井瓦斯则专指CH4。CH4是煤矿井下普遍存在的。


气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爆炸性。所以,CH4是煤矿井下最危险的气体。

Ⅵ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指的是什么

硫化氢
1.1物化性质
(1)分子式:H2S
(2)分子量:34.06
(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
(4)相对密度:1.13(空气=1)
(5)熔点:-85.5℃
(6)沸点:-60.4℃
(7)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
(8)爆炸极限4.0~46.0%
1.2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2)健康危害: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会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1.3防护措施:
(1)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排风和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2)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式自给式呼吸器。
(3)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睛。
(4)防护服:穿防静电服。
(5)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6)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4急救方式: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彻底冲洗、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吸氧、就医。
1.5泄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防护服。切断气源,喷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残余或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是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回流。
一氧化碳
2.1理化特性
(1)分子式:CO
(2)分子量:28.01
(3)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的气体
(4)相对密度:0.967(空气=1)
(5)熔点:-199.1℃
(6)沸点:-191.4℃
(7)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8)爆炸极限:12.5~74.2%
2.2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
(2)健康危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由于CO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而使能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数量急剧减少,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2.3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3)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4)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2.4急救措施
(1)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2.5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氨气
3.1理化特性:
(1)分子式:NH3
(2)分子量:17.031
(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味
(4)相对密度:0.6(空气=1)
(5)熔点:-77.7℃
(6)沸点:-33.5℃
(7)溶解性:极易溶于水
(8)爆炸极限:15~28%
3.2危害
(1)侵入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2)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氨还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3)中毒表现
①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②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③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④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⑤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⑥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4)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①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②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③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3.3急救方式
(1)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
(3)皮肤接触: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
(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
(5)当发现有氨水吸入中毒者,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尽快去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3.4泄露处置
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氨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氨气慢性中毒会引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气等。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

Ⅶ 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

“瓦斯”是一种有毒的混合气体,主要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常产生在矿井之中,如遇明火,即可燃烧,发生“瓦斯”爆炸,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矿井工作对“瓦斯”十分重视,除去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外,有的矿工会提着一个装有金丝雀的鸟笼下到矿井,把鸟笼挂在工作区内。原来,金丝雀对“瓦斯”或其他毒气特别敏感,只要有非常淡薄的“瓦斯”产生,对人体还远不能有致命作用时,金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而昏倒。矿工们察觉到达种情景后,可立即撤出矿井,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PS:什么是瓦斯?

瓦斯,说起它的另外一个名称沼气,可能大多数人就会明白许多。其实它是来自英文和俄文的不规范发音。Gas的原意就是气体,包括各种可燃和不可燃气体。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的化学元素符号是CH4,一种无毒、无味、无颜色,可以燃烧的气体。生活中广泛用来烧水,做饭,也可以用作照明。

在煤矿里它从煤岩裂缝中喷出。矿井瓦斯爆炸是一种热一链式反应(也叫链锁反应)。当爆炸混合物吸收一定能量(通常是引火源给予的热能)后,反应分子的链即行断裂,离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离基(也叫自由基)。这类游离基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成为反应连续进行的活化中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一个游离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再产生两个或两上以上的游离基。这样循环不已,游离基越来越多,化学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就可以发展为燃烧或爆炸式的氧化反应。所以,瓦斯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定浓度的甲烷和空气中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的氧气在一定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阅读全文

与井下化学元素气体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