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08年全国化学奥赛初赛(国初)试题及答案
我这有题但是是word的
里面有图,贴不上来,邮箱给我,我发过去。
或者你可以直接去“我爱奥赛网”里面有好多强人,好多好题。
❷ 请问哪里可以下载全国化学竞赛试题
这个是我见过最全的:http://qzhx.qzgjzx.com/js/js-qg.htm。
化学竞赛不容易啊,高中的化学竞赛培训要学习完大学化学,初中的化学竞赛培训要学习完高中化学,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有问题我可能会帮上忙,呵呵~
祝你取得好成绩哦,加油啦!~
做题是十分关键的。
❸ 求安徽近几年化学奥赛省初及全国初赛试题及答案,word、pdf等格式均可,照片也行!
我参加了科大化学培训班,发了一本2000-2010省初及全国初赛试题及答案的书,但不太好传。近几年的全国预赛我有PDF格式的可以发给你,初赛不太好找
❹ 求高中化学竞赛资料下载(追加500分)
高中化学竞赛资料集[竞赛试题]
http://www.dfhs.net/Soft/ShowSoft.asp?SoftID=486
❺ 请找高中化学奥赛初赛试题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二)
(时间:3小时 满分:10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满 分 6 7 6 4 4 8 10 6 17 18 12
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3.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L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n
[222]
Fr
[223] Ra
[226] Ac-La
一.(6分)将一个洗净的鸡蛋完整地放入玻璃杯中。
1.若因杯口较窄,拿着鸡蛋的手无法伸进杯中将鸡蛋放入杯底,则放入鸡蛋的正确方法是 。
2.再向杯中倒入质量分数为0.2的盐酸,使液面高于鸡蛋约1厘米,鸡蛋静止后的状态可能是 (大or小)头朝上,原因是 。
3.半分钟后观察,鸡蛋表面聚集了很多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变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大约5分钟后,可观察到鸡蛋自动上浮,浮出水面后部分气泡消失,鸡蛋随即下沉,如此不断反复。请解释鸡蛋为什么上浮。
二.(7分)已知IOH是两性化合物,根据它的性质试回答:
1.写出IOH的两性电离的方程式: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IOH+NaOH→
②.IOH+HCl→
③.IOH+H2S→
④.IOH+KMnO4+H2SO4→
三.(6分)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为:
[Cu(NH3)2]Ac+CO+NH3 [Cu(NH3)3]Ac•CO+Q
1.命名:[Cu(NH3)2]Ac
2.必须除去原料气中的CO的原因是 ;
3.[Cu(NH3)2]Ac吸收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 ;
4.吸收CO的[Cu(NH3)2]Ac溶液经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CO的吸收能力以供循环使用,[Cu(NH3)2]Ac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
四.(4分)“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仑特罗。用作饲料后,猪吃了它能减肥,人吃了它会中毒甚至死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等世界各国均将其定为禁用药品。
1.盐酸克仑特罗的化学名为α-〔(叔丁氨基)甲基〕一对氨基—3,5一二氯苯甲醇盐酸盐,化学式为C12H18Cl2N2O•HCl。画出它的结构简式。
2.在该结构简式上有*标出具有光学活性的原子,并比较它们的强弱。
五.(4分)硫代乙酰胺( )的水溶液只具有微弱的气味,使用时不需要气体发生器,在制备硫化物的实验中常用硫代乙酸胺代替硫化氢。硫代乙酸胺在水溶液中相当稳定,常温时水解很慢,加热时水解加快,在酸、碱性水溶液中加热均易发生水解。
1.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六.(8分)以BaS为原料制备Ba(OH)2•8H2O的过程是:BaS与HCl反应,所得溶液在70℃~90C时与过量NaOH溶液作用,除杂,冷却后得到Ba(OH)2•8H2O晶体。据最新报道,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Ba(OH)2•8H2O晶体的新方法是使BaS与CuO反应……
1.新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2.该反应反应物CuO是不溶物,为什么该反应还能进行:
3.简述新方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原因。
七.(10分)下面是有关氢硫酸存放的诸多实验事实:
①.在蒸馏水中充H2S至饱和制成的氢硫酸溶液,敞口置放它一两天,一定明显失效,但没有明显变浑浊的现象产生;如果密闭存放,即使是十天半月,甚至一月以上,溶液既不浑浊,也不失效。
②.在酒精中充H2S至饱和制成氢硫酸的酒精溶液,敞口在空气中置放它十天半月,不会有浑浊现象发生;当然你可以认为是氧化析出的S溶解在酒精中了,但是这种溶液完全可以替代氢硫酸的水溶液去做氢硫酸的全部性质实验。
③.如果在普通自来水中通入H2S,就在充制的过程中都会有浑浊现象发生,待充制完毕已变得白色浑浊,完全不能作为一种试剂来使用了。
对以上事实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制氢硫酸的重要方法方法是 ;
贮存氢硫酸的一个重要诀窍是 。
2.氢硫酸失效的主要因素是 。
因这种因素失效的常用试剂还有 、 等
3.为什么用自来水配制氢硫酸溶液有浑浊?
4.写出氢硫酸溶液与Cl2、HClO、Fe3+反应的方程式。
八.(6分)用容量法测定磷肥含磷量的主要步骤如下:准确称取磷肥0.385 g,用硫酸和高氯酸在高温下使之分解,磷转化为磷酸。过滤、洗涤、弃去残渣。以硫酸-硝酸为介质,加入过量钼酸铵溶液生成钼磷酸铵沉淀(NH4)3H4PMo12O42•H2O。过滤、洗涤、沉淀溶于40.00 cm3 1.026 mol/L NaOH标准溶液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22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MoO42-、HPO42-),耗去15.20 cm3。计算磷肥中磷的百分含量(以P2O5计)。(P2O5的摩尔质量:142 g•mol-1)
九.(17分)石墨晶体由层状石墨“分子”按ABAB方式堆积而成,如右图所示,图中用虚线标出了石墨的一个六方晶胞。
1.该晶胞的碳原子个数 。
2.写出晶胞内各碳的原子坐标。
3.已知石墨的层间距为334.8 pm,C-C键长为142 pm,计算石墨晶体的密度为 。
石墨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充电时发生下述反应:Li1-xC6+xLi++xe-→LiC6 其结果是,Li+嵌入石墨的A、B层间,导致石墨的层堆积方式发生改变,形成化学式为LiC6的嵌入化合物。
4.右图给出了一个Li+沿C轴投影在A层上的位置,试在右图上标出与该离子临近的其他6个Li+的投影位置。
5.在LiC6中,Li+与相邻石墨六元环的作用力属何种键型?
6.某石墨嵌入化合物每个六元环都对应一个Li+,写出它的化学式。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层状结构的LiNiO2。已知LiNiO2中Li+和Ni3+均处于氧离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体心位置,但处于不同层中。
7.将化学计量的NiO和LiOH在空气中加热到770℃可得LiNiO2,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8.写出LiNiO2正极的充电反应方程式。
9.锂离子完全脱嵌时LiNiO2的层状结构会变得不稳定,用铝取代部分镍形成LiNi1-yAlyO2。可防止理离子完全脱嵌而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为什么?
十.(18分)环硼氮烷可由氨或铵盐与氯化棚合成。经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其分子中存在共轭π键,其结构与苯相似,因而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但因分子中硼和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它显示高度的反应活性,最典型的是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环硼氮烷在化学中被称之“无机苯”,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已合成了氮化硼薄膜,它在替代有机物合成薄膜等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画出环硼氮烷的结构式:
所有12个原子是 (共or不共)平面的。
2.Stock通过对乙硼烷和氨的加合物加热合成了环硼氮烷,产率50%。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3.Geanangel在Stock合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将氯化铵与三氯化硼混合,然后加入硼氢化钠合成了环硼氮烷,产率达80%。写出这两步反应方程式。
后来,Geanangel研究发现用氯化铵和硼氢化锂直接反应,也能合成环硼氮烷,且其步骤简化,产率能达到90%。写出反应方程式。
4.自环硼氮烷问世后,人们又开始了对烃基环硼氮烷合成方法的研究。Altenau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铵盐和三氯化硼混合后,加入硼氢化钠反应可得到烃基环硼氮烷,产率48%。写出这两步反应方程式。
若将三氯三烃基环硼氮烷与烃基锂反应可得到六烃基环硼氮烷。写出反应方程式。
5.判断比较硼、氮原子的电负性大小和硼、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大小;确定硼、氮原子的酸碱性:
6.环硼氮烷能和氯化氢发生反应,产率为95%。写出反应方程式。
7.溴和环硼氮烷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然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写出A、B的结构简式。
8.除了六元的环硼氮烷之外,Laubengayer合成了萘的类似物C,及联苯类似物D。写出C、D的结构简式。
A B C D
十一.(14分)早在1874年就合成了有机物DDT,1944年后广泛用作杀虫剂,后因具有高残毒被禁止使用。从某些方面看,氯苯与苯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DT可由氯苯和CCl3CHO相互作用反应制得。DDT的化学式为C14H9Cl5。
1.写出DDT的结构式,并命名;写出制备DDT的反应方程式。
2.DDT已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它可以在动物的脂肪中富集,影响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在南极的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请说明企鹅体内存在DDT的原因。
3.三氯杀螨醇是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一种杀螨剂。从结构上看,它是DDT的醇体,可看成DDT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所得到的醇。则三氯杀螨醇的结构式为:
系统命名三氯杀螨醇 。
4.合成三氯杀螨醇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途径:
请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 ,B ,反应(2)的条件是 。反应(3)的类型是 。完成(4)的反应方程式 。
命题:胡波 审定:张映辉 2002年7月于浙江慈溪长河
中学综合学科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不得转载
参考答案与分析
一.1.把玻璃杯倾斜,使鸡蛋沿杯壁缓慢滑下,就可将鸡蛋完整地放入杯中。(1分)
联想把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如锌粒或大理石)放入试管的操作方法
2.大(1分) 里面有气室(1分)
鸡蛋的密度比盐酸大,沉在杯底;从鸡蛋的形状看,一头尖,一头圆,圆头部分内有气室,根据物理学中重心最低的道理,小头在底部。
3.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4.生成的气体聚集在鸡蛋的表面,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1分)
蛋壳发生了化学反应,使鸡蛋的质量减轻。(1分)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气泡的形式粘附在蛋壳上,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排开的液体体积增多,则浮力增大,它产生的浮力能把鸡蛋托举到溶液表面上来;鸡蛋露出液面后一部分二氧化碳逃逸到空气中,浮力减小,鸡蛋又沉入杯底;过一会儿鸡蛋又浮出液面,随即潜入杯底……;如此反复,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会“潜泳”的鸡蛋。反应后鸡蛋的质量减轻,所受重力减小,有利于鸡蛋上浮。
二.1.I++OH- IOH H++OI-(2分)
2.①.2IOH+NaOH=NaOI+H2O(1分)
②.IOH+HCl=ICl+H2O(1分)
③.IOH+H2S=S↓+HI+H2O(1分)
④.10IOH+8KMnO4+7H2SO4=8KIO3+Mn(IO3)2+7MnSO4+12H2¬O
或10IOH+8MnO4-+14H+=10IO3-+8Mn2++12H2¬O(2分)
IOH在反应①中表现出酸性,在反应②中表现出碱性,在反应③中表现出氧化性,在反应④中表现出氧化性。反应③中IOH的的还原产物是HI而不是I2,I2还能与H2S反应;反应④建议写离子反应比较简单(更能表现出实际的化学反应),能给出氧化还原产物给1分。
三.1.醋酸二氨合铜(Ⅰ)(2分,不指明铜的化合价给1分)
2.防止催化剂中毒(1分)
3.低温(1分)、加压(1分)
4.高温低压(1分)
关注与实际生产生活结合的平衡问题,运用相关的平衡原理去解释问题;另外请不要忽略配合物的命名。
四.1. (2分)
①确定是盐酸盐,写出有机部分后加•HCl,②有机部分主干是苯甲醇,对位上有氨基,3,5位上有氯取代基;③醇的α位有甲基取代,而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又被叔丁氨基(-NH(CH3)3)取代。
2.略(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和中间的氮原子)(1分) C>N(1分)
N的光学活性一般很弱,往往不太考虑。
五.1. +H++2H2O CH3COOH+H2S+NH4+
2. +3OH- CH3COO-+S2-+NH3+H2O
善于捕捉信息,将问题转换为一个简单的命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本题中的硫代乙酰胺学生不会很熟悉。但题中已给出了它的结构简式,从酰胺的水解,及产物中产生H2S或S2-等信息,问题就转化成了考查学生有关一些弱电解质在酸、碱性介质中的存在形式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本题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严谨性方面,不失为一个好题,在书写实测中,学生顾此失彼,少有全对者。
六.1.BaS+CuO+9H2O=Ba(OH)2•8H2O+CuS〔也可写Ba(OH)2〕(2分)
2.CuS的溶度积比CuO小得多(更难溶),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2分)
3.CuS为难溶物(未反应的CuO也不溶),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冷却,就可在溶液中析出Ba(OH)2•8H2O晶体,故生产效率高(2分);CuS在空气中焙烧氧化可得CuO与SO2,故CuO可反复使用(SO2可用于制硫的化合物),因而成本低(2分)。
七.1.在蒸馏水中充H2S至饱和(1分) 密闭存放(1分)。
2.H2S的挥发性(2分) 氢卤酸(1分) 氨水(1分)
敞口置放在空气中的氢硫酸因空气的氧化性而变质的趋势是极其微弱的,或者说是微不足道的;因H2S的挥发性损失导致氢硫酸失效才是绝对主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氢硫酸跟氢卤酸、氨水很相似:本身很稳定,极易挥发失效。可见,氢硫酸的变质与失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变质,一定会失效(或减效),但失效不一定是变质的结果。这一点似乎是最为容易忽视的。
3.自来水中的氧化剂的氧化(1分)
密闭存放的氢硫酸置放它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不会有明显失效本身,说明氢硫酸有它相对的稳定性;那种用自来水配备成的氢硫酸迅速变质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空气中的O2,而是来自水中的其他氧化剂。如给自来水消毒用的Cl2、HClO,以及净化水用的FeCl3所残余的Fe3+等氧化剂所致。
4.H2S+Cl2=S↓+2HCl(1分);H2S+HClO=S↓+HCl+H2O(1分);
H2S+2Fe3+=S↓+2Fe2++2H+(1分)
八.(NH4)3H4PMo12O42•H2O+26NaOH=12Na2MoO4+Na2HPO4+3NH3+17H2O
NH3+HCl=NH4Cl
计量关系P2O5~(NH4)3H4PMo12O42•H2O~NaOH 1~2~46
P2O5%:(1.026 mol•dm-3×0.04000 dm3-0.1022 mol•dm3×0.01520 dm-3)
×142 g•mol-1 /(46×0.385 g)=0.317=31.7%
(方程式正确得2分,计量关系正确得1分,计算合理得2,结果正确1分,有效数字错不得此1分)
本题根据2002年全国化学竞赛决赛题略加改编。
九.1.4个(2分)
2.(0,0,0),(0,0,1/2),(1/3,2/3,0),(2/3,1/3,1/2)(2分)
3.2.27 g•cm-3(3分)
4.见右图(3分)
5.离子键或静电作用(1分)
6.LiC2(2分)
7.4NiO+4LiOH+O2=4LiNiO2+2H2O(2分)
8.LiNiO2=Li1-xNiO2+xLi++xe-(1分)
9.Al无变价,因此与之对应的Li+不能脱嵌。(1分)
本题根据2002年全国化学竞赛决赛题略加改编。有关石墨密度的计算在99年的高考模拟试卷中已经出现,不妨看看,在《三维化学》中也有详述。其中第4、6题这类问题在99年竞赛模拟试卷(四)中几乎一样的出现。
十.1. 或 (1分) 共(1分)
2.3B2H6+6NH3 2B3N¬3H6+12H2(1分)
3.3NH4Cl+3BCl3→Cl3B3N3H3+9HCl(1分)
2Cl3B3N3H3+6NaBH4→2B3N¬3H6+3B2H6+6NaCl(1分)
3NH4Cl+3LiBH4→B3N3H6+3LiCl+9H2(1分)
4.3RNH3Cl+3BCl3→Cl3B3N3R3+9HCl(1分)
2Cl3B3N3R3+6NaBH4→2H3B3N¬3R3+3B2H6+6NaCl(1分)
Cl3B3N3R3+3LiR’→R’3B3N3R3+3LiCl(1分)
5.氮原子电负性比硼原子大(1分),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比硼原子大(1分),氮原子有部分碱性,硼原子有部分酸性(1分)。
6. (2分,产物正确得1分)
7.A: (1分) B: (1分)
8.C: (1分) D: (1分)
本题根据《化学世界》中一篇《环硼氮烷的研究进展》改编而成。
十一.1. (2分,写邻位取代物给1分)
2,2-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1分)
(1分)
2.DDT脂溶性好(1分),通过物质的循环以及食物链在企鹅体内富集(1分)。
3. (2分)
1,1-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醇(1分)
4.A (1分) B (1分)
KOH的醇溶液(1分) 加成(1分)
+OH-→ +Cl-(1分)
❻ 哪儿有高中化学奥赛题啊
网络中搜就有了
❼ 谁有初中化学奥赛的试卷 急急急
你直接在网络知道上搜一下,我搜到过的。
❽ 求全国历届初中化学竞赛试题(附答案),急!!!
初中化学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简介:初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❾ 求历届(有98-04)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决赛试题
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2007.6.17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编号(9位数号码)和姓名;用2B铅笔将对应的号码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Zn 6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需将水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提高水温 B.除去水中的游离氯
C.用紫外线杀菌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晶和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B.钢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合金
C.金属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D.单质硅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
3. 科学家发现不同海域的海水中143 60Nd和144 60Nd(元素钕)的含量差异很明显,由此得出不同区域的大陆岩石中143 60Nd和144 60Nd含量不同的结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d原子的质量数是60
B. 143 60Nd比144 60Nd少一个质子
C. 143 60Nd和144 60Nd中质量数与中子数均不相同
D. 因各地岩石中143 60Nd和144 60Nd含量不同,所以Nd元素没有固定的相对原子质量
4. 野外作业时,可用原电池反应放出的热量来加热食品。由铁屑、炭粒、食盐、水、空气组成的原电池中,铁屑作
A.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5. 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医生通常给砒霜中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
B.砷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C.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D.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
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B.向某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将颗粒大小相同的钠与钾分别与水反应,比较钠、钾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D.将Mg(OH)2和Al(OH)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比较其碱性的强弱
7.单质钛(Ti)的机械强度高,抗蚀能力强,有“未来金属”之称。以TiO2制金属钛,主要反应有:① TiO2 +2C +2Cl2 TiCl4+2CO;② TiCl4 +2Mg 2MgCl2 +Ti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碳是还原剂 B. 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C. 反应②表现了金属镁还原性比金属钛强
D. 反应①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1
8.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现有①水;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乙醇; ④纯碱溶液;⑤酸性KMnO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将质量分数为a %的NaOH溶液蒸发掉bg水后,变成cmL 2a %的NaOH不饱和溶液,则蒸发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10.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4∶3∶2 B. 1∶2∶1 C. 1∶1∶2 D. 1∶1∶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遇酸性溶液发生分解:
5HClO2 == 4ClO2↑+H++Cl-+2H2O。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但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逐步加大。速率变化原因是
A.逸出ClO2使生成物浓度降低 B.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C.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12.关于非金属元素N、C、S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
B.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CH4>SiH4
D.N2和C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足量的O2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 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
C.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十OH-+HCO3-=CaCO3↓+H2O
D.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2-+2H2O
14.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 NaCl、Na2SO4 B. NaCl、NaBr、Na2SO4
C. NaCl、Na2SO4、I2 D. NaCl、NaI、Na2SO4
15.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B. 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
C. 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D.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的多
16. 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A. 与水反应生成酸 B. 与硫酸反应
C. 与氢氧化钠反应 D. 一定条件下能与碳酸钠反应
17. 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准备,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
B.
C.
D.
18.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沸点比P4(白磷)高
B.N4分子中有6个N-N键
C.14N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7
D.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吸收882kJ热量
19.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 B.②、③号元素处在同一周期
C.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D.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20.右图是某硫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试剂应保存在玻璃试剂瓶中,并用橡皮塞塞紧
B.1mol锌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
C.该硫酸与等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
D.向50mL该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
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小于0.46mol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8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总 分
分数
三、(本题包括9小题,共80分)
21.(8分)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
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若A为浓氨水,B为烧碱,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
活塞D,足够长时间后,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此时A中加入浓HCl,B中加入 (填化学式,下同),C中加 ,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8分)某铜粉样品含少量金(Au),不含其他成分。测定该样品中金的含量时,有两种溶解样品的方法:①用稀硝酸溶解样品,②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2HCl == CuCl2+2H2O。已知金不与稀硝酸、双氧水和盐酸反应。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在铜与双氧水、盐酸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若有2mol的H2O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3)方法①和②相比较,你认为哪种更好?原因是什么?
。
(4)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ag,用足量的双氧水溶解后,剩余残渣经洗涤干燥称得质量是bg,
则样品中含金的质量分数为 。
23.(8分)某校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CuO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并与MnO2相比较,研究其催化能力。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m(KClO3)/g m(MnO2)/g m(CuO)/g 回收催化剂质量/g
① 0.6000 ―― ―― ――
② a 0.2000 ―― 0.1950
③ b ―― c 0.190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a= g ,b= g ,c= g 。
(2)实验①的目的是
。
(3)本实验中为了比较CuO和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需测量的数据是:
。
(4)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说明CuO和MnO2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能力,还应保持反应的温度
相同,如果该实验是在你校的实验室进行,你将如何操作以保证反应温度相同
。
(5)从反应残留物中回收催化剂,并称量其质量,目的是
。
24.(5分) “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2O3 高温 Al2O3+ 2Fe。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 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
。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
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
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5.(14分)已知Zn(OH)2能溶于NaOH(aq)转变成Na2ZnO2。为了测定某白铁皮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a g白铁皮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用表面皿盖好,开始时产生气泡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待试样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变,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b g,试回答:
(1)白铁皮镀锌的目的是 。
(2)气泡产生速度先快后慢的原因是
。
(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不是离子反应的写化学方程式)
。
(4)最后残留的固体是 ,得到该固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5)白铁皮含锌的质量分数是 。
26.(10分)在足量的氯化亚铁稀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呈黄色的是 (填粒子的化学符号,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呈黄色的是 。
(2)现提供以下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 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同学正确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3)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向溴化亚铁稀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
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来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
理由是
。
27. (14分)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是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a+c=d,2b+3=e。B、D、E的单质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E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在空气中可自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D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是 。
(2)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是(填字母代号,下同) ,
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
(3)C、D、E三种元素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
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4)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M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实验室保存M的要求是 ,这样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5)A和B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N在室温下呈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且元素B的质量分数高达92.3%。N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N在一定条件下,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类型为 。
28.(13分)Ⅰ.化学课上老师演示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时,将两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已知盐酸是足量的,且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结束后, (填A或B)试管的气球大, 大小气球(包含试管)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 。
Ⅱ.当甲同学用手触摸上述试管时,意外发现A试管变冷,而B试管发热,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同桌乙同学,并由此得出结论:NaHCO3和HCl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HCl反应为放热反应。乙同学却对此结论却持怀疑的态度。为此,两位同学在课外活动中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
温度 混合后温度
①
35mL水 2.5g NaHCO3固体 20℃ 18.5℃
②
35mL水 3.2 Na2CO3固体 20℃ 24.3℃
③
35mL稀盐酸 含2.5g NaHCO3的饱和溶液32.5mL 20℃ 19℃
④
35mL稀盐酸 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23.1mL+10ml水 20℃ 24.2℃
⑤
35mL稀盐酸 2.5gNaHCO3固体 20℃ 16.2℃
⑥
35mL稀盐酸 3.2g Na2CO3固体 20℃ 25.1℃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1)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 》。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 和 。
(3)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2007年广州市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B A B B D C A
二、(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AB BC CD C BC AD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8小题,共80分)
21.(8分)
(1)有白色沉淀产生,Al3++3NH3•H2O == Al(OH)3↓+3NH4+
(2)KMnO4,NaBr,黄绿色气体溶于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 Cl2+2Br- === Cl-+Br2
22.(8分)
(1)
(2)双氧水,4mol
(3)方法②更好,因为产物中没有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4)
23.(8分)
(1)a=0.6000g ,b=0.6000g ,c=0.2000g 。
(2)作为实验①、②的对照,说明MnO2、CuO对KClO3的分解能否起催化作用。
(3)相同时间内放出O2的量或放出相同量的O2所需时间。
(4)用火焰大小相似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或用控温电炉加热相同时间,或沙浴加热相同时间等
(5)观察反应前后CuO、MnO2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以进一步说明它们在反应中是起催化作用。
24.(5分)
(1)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此时未反应的铝和铁熔合形成铁铝合金。
(2)NaOH溶液,块状熔融物表面有无色气泡放出,
2Al+2OH-+2H2O ==== 2AlO2-+3H2↑
(3)B
25.(14分)
(1)保护内部的铁,增强铁的抗腐蚀能力
(2)①开始时,白铁皮表面是比铁活泼的锌,且又可与铁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③溶液中C(H+)也大,所以反应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减小,表面的锌逐渐溶解后,原电池逐渐减小以至不复存在,反应速率明显减弱
(3)Zn2+ + 2OH- == Zn(OH)2↓ Zn(OH)2 + 2OH- == ZnO22- + 2H2O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4)Fe2O3, 2Fe(OH)3 Fe2O3 +3H2O
(5)
26.(10分)
(1)Br2 ; Fe3+
(2)
乙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一种方法 C 溶液分层,有机层(下层)为无色
第二种方法 D 溶液呈(血)红色
(3)Fe2+ ;不可以,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色,不能区分两位同学的推断
27.(14分)
(1)氧气和臭氧
(2)BCD,,CE
(3)H2O>NH3>PH3,PH3<NH3<H2O
(4)密封于棕色瓶中,放置在阴暗处
4HNO3(浓) 光照 4NO2↑+O2↑+2H2O
(5) 平面正六边形, +Br2 —Br+HBr,取代反应
28.(13分)
Ⅰ.(1)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膨胀,A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2)A ,
Ⅱ. (1)《NaHCO3、Na2CO3 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及其原因》(或相关内容)
(2)天平、温度计
(3)研究NaHCO3固体、Na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的变化是否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引起的。
(4)①NaH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降低,原因是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热,NaH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
②Na2CO3固体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原因是Na2CO3固体溶于水时放热,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