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通过化学式来判断物质是否溶于水
初中化学中,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先讲无机物,常见单质c,s,p,fe,cu,mg,al,h2,o2,n2等都不可溶.金属氧化物中,对应碱溶的它就溶,对应碱不溶的它就不溶.如naoh溶所以na2o可溶,cu(oh)2不溶所以cuo不溶.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不溶外,其它都溶.剩下的酸碱盐三类物质就按课本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记了.有机物中,初中课本出现的只有糖类,甲醇,乙醇(酒精),乙酸(醋酸),甲醛可溶于水,其它的均不溶.
2. 判断一个物质是溶或不溶的标准
判断一个物质是溶或不溶的标准:100克水中溶解的物质大于0.01克,是溶,小于0.01克,是不溶。
简介:
在初中科学中,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或不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3. 【初中化学】如何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溶于水方法。
初中物质溶解性基本靠记忆
K.Na.铵根盐全部可溶,特殊沉淀记忆
白色:BaSO4、BaCO3、CaCO3、AgCl、Ag2CO3、Mg(OH)2、Fe(OH)2、Al(OH)3、ZnCO3、MnCO3、Zn(OH)2、Fe(OH)2
蓝色:Cu(OH)2、CuCO3
浅黄色:AgBr
红褐色:Fe(OH)3
一般溶解放热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油滴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
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
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
4. 在、化学中怎样判断一种物质容不溶于水
对于离子化合物,需要背诵溶解性表,而对于共价化合物,一般只需判断其极性,强极性的可溶。
5. 有机化学如何判断物质是否溶于水
一般来说:
羟基是亲水基(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烃基、卤原子、硝基、酯基等是憎水基,所以:醇、醛、羧酸、氨基酸、单糖、二糖易溶于水;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包括油脂)都难溶于水,其中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密度小于水;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密度大于水.
附: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6. 怎样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判断物质可不可溶
初中阶段只有几个是要求记住的,硝酸银,硫酸钡不溶于水及酸
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
氢氧化钙微溶
再就是阳离子,钠离子,钾离子比较活泼的这样的,大多都是可溶的
7. 化学 怎么判断两种物质会不会互溶
就是看三点:
第一这两种物质的结构是否相似,如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一般不能互溶。(有时要看看有没有溶剂化作用,如溴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但溴可以溶解于水中,除了反应还有溶剂化作用。)
第二是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化学键是否相同,如氯化钠不溶于乙醇(前者为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
第三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某些气体的溶解。(一般而言,气体的溶解性都很小。)
8. 怎样看化学式判断物质可不可溶
钾钠氨硝溶,氯化物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钙微溶
意思就是钾盐,钠盐,氨盐,硝酸盐都是可溶的,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
9. 化学中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溶于另一种物质。
就是看三点:第一这两种物质的结构是否相似,如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一般不能互溶。(有时要看看有没有溶剂化作用,如溴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但溴可以溶解于水中,除了反应还有溶剂化作用。)第二是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化学键是否相同,如氯化钠不溶于乙醇(前者为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第三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某些气体的溶解。(一般而言,气体的溶解性都很小。)
10. 化学要怎么确定物质可溶不可溶
基本上大概是可以记住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是可溶的
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他可溶
硫酸盐记住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三个特例,前者不溶,后两者微溶,其他都可溶
然后碳酸盐,氢氧化物都只有上面所说的钾钠铵可溶,还有个氢氧化钡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他都不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