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化学 能水解的物质有哪些
一、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例(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加水解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水解前要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
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电离出来的离子)只有阳离子水解(消耗OH-,产生H+),溶液显酸性;只有阴离子水解(消耗H+,产生OH-),溶液显碱性;阴、阳离子都水解,则溶液酸碱性不一定(要看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2CO3CH3COONa。
二、有机物的水解
1.卤代烃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强电解质(卤化氢。生成HF时,HF是弱电解质)。
2.酯、油脂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弱电解质(羧酸)。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更大。
3.糖类(非单糖)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都是非电解质(单糖、二糖等)。
4.肽、多肽、蛋白质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因分子中含有-COOH、-NH2),水解前不电离(分子中-COOH的电离除外),水解时断肽键,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氨基酸等)。
5.尿素的水解
CO(NH2)2
+
3H2O
——→CO2↑+
2
NH3﹒H2O
6.腈的水解
R-C≡N+2H2O
——→R-C00H+NH3↑“R-”代表烃基
三、一些特殊化合物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遇水就彻底反应(不存在水解前先电离)或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弱电解质或强电解质。
如:
(1)Mg3N2
+
6H2O
=
3Mg(OH)2
+
6NH3↑
(2)CaC2
+
2H2O
→Ca(OH)2
+
C2H2↑
(3)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4)Al4C3
+
12H2O
→4Al(OH)3
+
3CH4↑
(5)(CH3CH2)3Al
+
3H2O
→3CH3CH3↑+
Al(OH)3
(6)Mg4C3
+
8H2O
→
4Mg(OH)2
+
C3H8↑
(7)H3BO3
+
H2O
?
B(OH)4-
+
H+
(8)PCl5
+
4H2O
=====
H3PO4
+
5HCl
(NaH和CaH2等与水的反应,因为有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应归在水解反应之中)
‘贰’ 中学化学里 有哪些离子可以发生水解
弱酸根和弱碱阳离子.
包括:碳酸根,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硫离子,偏铝酸根,铝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铵根离子和镁离子等.还有过氧根离子这一类的.另外,重铬酸根也能水解,但不需要掌握.
‘叁’ 高中化学里能发生双水解的全部离子。
熟记下列因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
(1)Al3+与HCO3-、CO32-、AlO2-、SiO32-、HS-、S2-、ClO-。
(2)Fe3+与HCO3-、CO32-、AlO2-、SiO32-、ClO-。
(3)NH4+与SiO32-、AlO2-。
特别提醒NH4+与CH3COO-、HCO3-虽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但能大量共存
‘肆’ 哪些离子会发生双水解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的离子对有:Al3+与HCO3-、CO32-、HS-、S2-、ClO-、AlO2-;Fe3+与HCO3–、CO32–、ClO-、AlO2-;Fe2+与AlO2-;Mg2+与AlO2-;NH4+与SiO32-、AlO2-等.实际上,由于Al(OH)3、Fe(OH)3溶解度非常小,比碳酸稍强的酸的酸根与Fe3+、Al3+也能发生“双水解反应”.1、【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Al3++3HCO3-=Al(OH)3↓+3CO2↑2、【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2Al3++3CO32-+3H2O=2Al(OH)3↓+3CO2↑3、【铝离子和硫离子】2Al3++3S2-+6H20=2Al(OH)3↓+3H2S↑4、【铝离子和HS-(硫氢根)离子】Al3++3HS-+3H2O=Al(OH)3↓+3H2S↑5、【铁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Fe3++3(Al(OH)4)-=Fe(OH)3↓+3Al(OH)3↓6、【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2Fe3++3(CO3)2-+3H2O=2Fe(OH)3↓+3CO2↑7、【铵根离子和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NH4++(Al(OH)4)-=NH3·H2O+Al(OH)3↓8、【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Fe3++3HCO3-=Fe(OH)3↓+3CO2↑(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抵消了,就不表示出来了)9、【铵根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AlO2- + NH4+ + H2O == Al(OH)3↓+ NH3↑10、【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Al3+ + 3AlO2- + 6H2O ═ 4Al(OH)3↓望采纳.
‘伍’ 高中化学常见可以水解的离子
高中阶段只需要掌握
除了碱金属(即第一主族,不含Li)、碱土金属(即第二主族,不含Be和Mg)外,其他阳离子都能水解。
如:Al^3+,
Fe^3+,
Fe^2+,
Mg^2+,
Cu^2+,
Ag^+,
NH_4^+,
Zn^2+等
除了强酸的酸根与酸式根(如:Cl^-,
Br^-,
I^-,
SO_4^2-,
HSO_4^-,
NO_3^-,
ClO_4^-)外,其他阴离子都能水解。
如:CO_3^2-,
HCO_3^-,
AlO_2^-,
PO-4^3-,
H_2PO_4^-,
HPO_4^2-,
CN^-,
F^-,
CH_3COO^-,
SO_3^2-,
HSO_3^-,
S^2-,
HS^-,
NO_2^-,
ClO^-等
‘陆’ 哪些简单离子会水解
金属离子水解后肯定是碱,如果水解后的碱是沉淀,那么这种金属离子就能水解,例如
cu2+
、fe2+
、fe3+
、al3+、ca2+、mg2+等等。另外还要注意水解环境。
‘柒’ 什么样的离子会发生水解还有双水解是怎么回事
弱酸根和弱碱阳离子会发生水解。 双水解是由于两种离子共同水解相互促进,同时生成气体或沉淀,达到水解彻底。
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盐类的水解平衡。是盐电离出的离子结合了水电离出的H+和OH-生成弱电解质分子的反应。水解反应中有机部分是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氢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无机部分是弱酸根或弱碱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氢氧根离子(或者弱碱和氢离子)。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说是物质是否与水中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
双水解(Double hydrolysis),是指弱酸根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直至完全的反应。如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化学物质是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互相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从而产生大量的泡沫。
‘捌’ 高中化学溶液中甚么离子易水解、
酸根粒子这边:碳酸氢根(碳酸根由于强水解,实际上很少,水解的碳酸盐里多数都是碳酸氢根)、醋酸根、磷酸根,你就记住只要不是3强酸和氢溴酸这类跟3强酸水平差不多的强酸根,剩下的都是易水解的酸根。阳离子这边:铵根离子、铁(包括亚铁)离子、铝离子……高中阶段你可以认为除碱族元素和碱土族元素以外的所有金属离子都易水解。
‘玖’ 高中常见的离子,哪些会发生水解
弱酸根离子和弱碱跟离子都水解,水解程度是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与水发生的导致物质发生分解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也可以说是物质是否与水中的氢离子或者是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
由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组成的盐类的水解有两种情况:
① 弱酸根与水中的H+ 结合成弱酸,溶液呈碱性,如乙酸钠的水溶液: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② 弱碱离子与水中的OH- 结合,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铵水溶液:
NH4+ + H2O ←═→ NH3·H2O + H+
生成弱酸(或碱)的酸(或碱)性愈弱,则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愈强。
例如,硼酸钠的水解倾向强于乙酸钠,溶液浓度相同时,前者的pH值更大。
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根[1]和弱碱离子水解倾向的强弱。
例如,碳酸氢铵中弱酸根的水解倾向比弱碱离子强,溶液呈碱性;
氟化铵中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强,溶液呈酸性;
若两者的水解倾向相同,则溶液呈中性,这是个别情况,如乙酸铵。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与相应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相比,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度大,溶液的pH更接近7(常温下)。
如0.10 mol/L的Na2CO3的水解度为4.2%,pH为11.6,
而同一浓度的(NH4)2CO3的水解度为92%,pH为9.3。
酯、多糖、蛋白质等与水作用生成较简单的物质,也是水解:
CH3COOC2H5 + H2O ─→ CH3COOH + C2H5OH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某些能水解的盐被当作酸(如硫酸铝)或碱(如碳酸钠)来使用。
正盐
正盐分四类:
一、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因为它们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所以呈中性。
二、强酸弱碱盐,我们把弱碱部分叫弱阳,弱碱离子能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得水的电离正向移动,结果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使水溶液呈酸性。
三、强碱弱酸盐,我们把弱酸部分叫弱阴,同理弱阴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使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使溶液呈碱性。
四、弱酸弱碱盐,弱酸部分把持氢,弱碱部分把持氢氧根,生成两种弱电解质,再比较它们的电离常数Ka、Kb值的大小(而不是水解度的大小),在一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又叫电离平衡常数)是一个定值,这一比较就可得出此盐呈什么性了,谁强呈谁性,电离常数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谁负得少谁就大。总之一句话,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把持着从水中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能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还有有机物类中的水解,例如酯类的水解,是酯和水反应(在无机酸或碱的条件下)生成对应羧酸和醇的反应叫酯的水解,还有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叫卤烷的水解,还有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等等。
水解反应
(1)含弱酸阴离子、弱碱阳离子的盐的水解,例如:Fe3++3H2O=Fe(OH)3+3H+,CO32-+H2O=HCO3-+OH-
(2)金属氮化物的水解,例如:Mg3N2+6H2O=3Mg(OH)2↓+2NH3↑
(3)金属硫化物的水解,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
(4)金属碳化物的水解,例如:CaC2+2H2O=Ca(OH)2+C2H2↑
(5)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例如:PCl3+3H2O=H3PO3+3HCl
此类反应多为水分子攻击卤原子,但也有例外,如NCl3水解:
NCl3+3H2O=NH3+3HClO
该反应为水分子攻击氮原子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有机反应)
1.卤代烃在强碱水溶液中水解,例如:CH3CH2-Cl+H-OH—△→NaOH
CH3CH2OH+HCl
2.醇钠的水解,例如:CH3CH2ONa+H2O=CH3CH2OH+NaOH
3.酯在酸、碱水溶液中水解,例如:CH3COOCH2CH3+H2O—△H+orOH-→CH3COOH+CH3CH2OH
4.二糖、多糖的水解,例如淀粉的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
5.二肽、多肽的水解,例如H2NCH2CONHCH2COOH+H2O→2H2NCH2COOH
6.亚胺的水解 ArCH=N-Ph—H20 H+ →ArCHO+PhNH2
‘拾’ 能够水解的离子有哪些
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对有:al3
+与hco3–、co32–、hs-、s2-;fe3+与hco3–、co32–;nh4+与sio32-等。
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性物质
当水在100度条件下,它的ph是6!
但它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