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助】请教怎样用origin绘制充放电循环曲线图
导入软件之中 这个我知道,但是导入之后画图,所有的点都连接在一块的 就是要分开各个循环之间的连接hust8506(站内联系TA)一个循环的数据作为一列,比如第一周的比容量、电压分别作第一二列,第二周的比容量、电压分别作第三、四列,以此类推。但是建议循环不要太多,要不图中的线条很可能叠在一起。yuxu1983(站内联系TA)五楼说的对呀,:tiger05:wangyanyi(站内联系TA)好的,谢谢,我试试lininglyk(站内联系TA)请问下用origin怎么绘制电池充放电曲线,是要把几个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图里,能给我发个详细的操作步骤吗,万分感谢
② 电池充放电测试怎么操作呢
蓄电池测量原理
由于蓄电池电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材料、结构、制造工艺及使用环境的不同,致使不同厂家蓄电池的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厂家生产的蓄电池,其单体特性也会有一定的离散性.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对电池性能进行快速准确的判定。蓄电池性能的检测和失效预测,仍是一个很复杂的电化学测量难题。
曾在电力、通信、金融、交通等行业中大量使用的固定式隔酸防爆铅酸蓄电池,可通过测量端电压、查看电解液密度、液位、温度等了解电池状态。然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密封、贫液式设计,使得我们很难掌握其健康状况,隔酸防爆蓄电池的检测维护手段已不再适用于阀控式蓄电池,这正是当前蓄电池运行管理的缺憾和难点。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平时测量电池的端电压和每年进行核对性放电容量测试。我们认为:
从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可以看出:
1、相同的放电曲线反映了相同的电池性能。对同一厂家、相同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同规格蓄电池其特性曲线是一样的(暂不考虑生产中的离散性)。
2、同为一组的各单体电池由于容量不同,将遵循不同放电率的放电曲线。对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时,各单体电池由于容量不同,而放电电流相同,因此各自是在以不同的放电率进行放电,显然在放电时将遵循不同放电率的放电曲线。
恒流原理
测试仪的放电回路采用在中央处理器控制下的PWM控制技术,使得功率回路能够精准的在设定的放电电流下工作.
恒功率原理
由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通过设置功率和实时采集电压计算出输出电流,采用中央处理器控制下的PWM技术,实时精确控制电流来实现控制功率。所以放电过程中的电压下降会导致电流的升高。
测试仪与电池组连接
选择“在线放电方式”时,首先将放电导线的快速接头按颜色对应插入测试仪的快速插座对接(一黑为负、一红为电池正极、一红为系统正极),然后将放电导线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两端连接及系统正极(红正黑负,下面附图做说明),仪器配有电池夹供连接.
1#线缆:接入电池组和系统负极,
2#线缆:接入电池组正极,
3#线缆:接入系统正极,
注:电池组正极需与系统正极脱离,如果连入系统的有两根电缆,另外一根需用电工胶布包好悬空。连接好后的电路示意图如下:这样就可以保证测试电池组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在线状态。
4.3.2将单体电池检测模块的检测线接入电池单体,连接示意如下:
模块有四根黄线,一根黑线,一根红线;黄线按线的长短区分顺序,最长的夹在每4个的第一个单体的正极,其他的按顺序接上,黑色的夹在每4个的第四个单体的负极,红色线跟最长黄线夹在一位置,确保按顺序接好;(红黑线是模块取电,取电电压范围:5V-24V)
4.3.3需要实时监测,可通过连接<RS232>接入到PC机.
4.3.4接上工作电源,开机。按提示进行下一步。
4.4操作界面说明
根据界面的功能提示选择操作,为触摸屏操作。
4.5设备启动与参数预置
4.5.1
打开电源开关。
4.5.2.在开机界面状态下按任意键进入主菜单,若10秒钟没有检测到任何按键直接进入主菜单:
选择对应的功能进入子菜单,以绿色显示的项目的表示当前选择对象.
4.5.3在主菜单下选择系统设置项并按确认键进入系统参数设置菜单:
该系统设置正常情况下只修改日期时间,其他不做修改,保持出厂设置。
4.5.4在主菜单下选择参数预置项,并按确认键进入放电参数预置菜单:
本仪器最多可以预置参数8组,选择左下角“预置”切换预置的组数,如按两下后,上方会显示为“预置参数:3/8”,表示预置第三组参数。
按右上角的“修改”后显示为“选择”,就可以对各参数进行修改。
以白色显示的表示当前修改的项目,按“+”或“-”对参数进行修改;设置标称容量和放电小时率后,预放电流会自动随着更改;其他参数根据维护规程进行设置修改,所有参数设置完后,必须选择“应用”才会对该预置参数进行保存。
4.6放电执行与监视
4.6.1在主菜单下选择查看单体项查看是否都检测到每个测试单体电池.
(可以数字和柱状图两种形式查看)
4.6.2在主菜单下选择放电测试项,进入选择放电模式(如下图):
在线放电:测试电池组保持实时在线,放电过程中市电中断,测试电池组容量会供往实际负载
离线放电:与传统离线放电方式一样,整组测试电池组脱离系统
4.7在线放电方式
选择在线放电项进行放电参数的确认与执行放电.
a.调用预置参数:按下方的预置,会在“预置1-预置8”之间进行切换;
b.修改参数:进一步修改参数,按右上方的“修改”后移动选择,修改对应的参数(如放电模式修改);
c.停电处理方式:“停止放电”表示停止假负载的放电,只消耗系统所需要的电流;“继续放电”表示在提供实际系统消耗的同时,假负载还在放电;
例:电池组以125A进行放电测试,该系统工作电流为60A,此时停电了,在两种模式下仪器工作情况如下:
“停止放电方式”:负载停止放电,电池组只放出系统工作所需要的60A电流;
“继续放电方式”:电池组仍然放出125A电流,实际系统消耗60A,仪器内置假负载消耗65A电流;
注:需要时按“暂停”键可以暂停放电功能(对应液晶屏底部的状态显示).
4.7.2查看单体,选择下方的“单体”,可查看放电过程的实时单体数据,以数字和柱状图的形式显示,最高和最低电压单体以颜色区分;
4.7.3参数修改;放电过程中如需要修改参数,选择右下方的“参数”,进入修改参数;
4.7.4任一放电终止条件满足,则放电终止.
4.7.5等待1分钟后自动转入充电状态.
当电池组电压与在线电压压差基本消除后,会提示充电完成。在充电过程仍然可以保证电池组在线,市电中断了也可以给系统供电。充电过程可查看单体信息。
4.8离线放电方式
从上图可看出,离线放电时的接线方式与在线放电方式有区别;接线方式与传统的离线放电时一样的,只要接正负极两根线,仪表上的第三根线,即系统正极限不连接;
4.8.1放电模式
选择为离线放电
其他参数设置与操作与在线放电时基本相同,这里就不重复说明;
4.8.2任一放电终止条件满足,则放电终止,不转入充电模式;放电结束;
4.9数据处理
4.9.1在主菜单下,选择数据管理进行放电和充电数据的读取:
每组测试数据会显示数据类型(放电或充电),以及测试参数和停机原因;
将U盘插入面板上USB口.可以将对应的放电数据和充电数据转存至U盘.
其它操作提示菜单这里不再介绍,请用户根据当前状态及屏幕提示内容进行操作.
5.通信故障模块修改配置
备注:当客户现场接收不到单体信号,而模块电源灯是亮的;可采用以下方式尝试修改;
1.将模块负极黑色线取下,再接上去,观察在接上去瞬间,通信灯是否会闪一下,如果不会闪,那么该模块故障,现场无法解决,如果通信灯会闪一下,则按以下步骤;
2.将模块取下,打开模块的盒子;
3.按住模块内部的小按钮,再将模块按正常接法接在电池上,此时电源灯和通信灯都常亮;
4.等待约10秒,再松开,(安全起见,可将模块下电后再接上),将模块接好;(这样实现模块地址归为0号地址);
5.回到主机,选择“系统设置”;光标选择到“模块地址配置”;选择对应的模块地址编号;
6.选择右下角“配置”,界面会提示是否配置成功,如未成功则重新操作以上步骤,若成功则进入单体查看,等待几秒后会出现对应单体电压,如果不会显示,且通信仍不闪,那么该模块在现场就无法现场修改,发回公司维修。
使用注意事项
1.为保证本系统可靠运行及发挥最大效能,在操作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建议接受本公司的培训与指导。
2.在放电测试过程中,建议操作人员不要离开现场。
3.本仪器规格与电池组电压等级对应,请勿错用,否则将导致仪器损坏。
4.如发生过热、过流或器件损坏,仪器将发出故障报警。请停机检查,避免故障扩大,并与本公司联系。如因过热引发保护,则请稍后再开机,并注意降温。
③ 【求助】可以用origin画出充放电曲线吗
binguhua198612(站内联系TA) 可以画,而且很简单啊!你把数据贴上来shblithium(站内联系TA) 很容易,你先研究下origin。坏男孩№亮(站内联系TA) 把对应充放电的电压和容量数据都复制上分别设置成XY坐标画marszsy(站内联系TA) 从仪器中把数据拷出来,转成相应文本,导入到origin中,很容易学。学学origin怎么用就明白了phonar(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坏男孩№亮 at 2011-02-22 0316: 可以画,而且很简单啊!你把数据贴上来 数据太长,不好贴,我举个例子,你教教我把。 充电电压 充电容量 放电电压 放电容量 1.706 0.001 1.804 0.001 1.707 0.002 1.804 0.001 1.708 0.002 1.804 0.002 1.708 0.002 1.804 0.002 1.709 0.003 1.803 0.002 1.709 0.004 1.803 0.003 1.71 0.004 1.803 0.003 1.711 0.004 1.803 0.003 1.711 0.004 1.803 0.003 1.712 0.004 1.803 0.003 1.712 0.004 1.803 0.003 1.713 0.005 1.803 0.004 1.714 0.005 1.803 0.004 1.714 0.005 1.802 0.005 1.715 0.005 1.802 0.005 1.716 0.006 1.802 0.005 这是我自己编的数据,我每次把数据贴到origin里面,点击曲线时候,就会弹出这样一句话“your column selection must include those with plot designation“。 呵呵,个人觉得双轴图比较清楚。下边两个图都是电压容量图,一个是单轴一个是双轴。你看看吧~~ origin的数据容量很大的,比excel容纳的多很多,数据少的话用excel也能作。 另外提示“your column selection must include those with plot designations”时,是因为你选择列数据时,Y轴的列数少于X轴的列数,不是一一对应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呵呵~~
④ 初入电化学,求教这个CV曲线该如何解释
这个是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而且极化现象严重,可以缩小电压区间重新测试。
具体的解释就要根据你做的东西去进行了。
还有一对峰不明显没有注意到,可以低扫速下测试看看是不是的确会出现两对峰
⑤ 如何用电化学分析(循环伏安曲线)指导电解试验
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很有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可用于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的研究。也可用于定量确定反应物浓度,电极表面吸附物的覆盖度,电极活性面积以及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交换电流密度,反应的传递系数等动力学参数。
如以等腰三角形的脉冲电压加在工作电极上,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包括两个分支,如果前半部分电位向阴极方向扫描,电活性物质在电极上还原,产生还原波,那么后半部分电位向阳极方向扫描时,还原产物又会重新在电极上氧化,产生氧化波。因此一次三角波扫描,完成一个还原和氧化过程的循环,故该法称为循环伏安法,其电流—电压曲线称为循环伏安图。如果电活性物质可逆性差,则氧化波与还原波的高度就不同,对称性也较差。循环伏安法中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钟数毫伏到1伏。工作电极可用悬汞电极,或铂、玻碳、石墨等固体电极。
(1)电极可逆性的判断循环伏安法中电压的扫描过程包括阴极与阳极两个方向,因此从所得的循环伏安法图的氧化波和还原波的峰高和对称性中可判断电活性物质在电极表面反应的可逆程度。若反应是可逆的,则曲线上下对称,若反应不可逆,则曲线上下不对称。
(2)电极反应机理的判断循环伏安法还可研究电极吸附现象、电化学反应产物、电化学—化学耦联反应等,对于有机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及生物物质的氧化还原机理研究很有用。
电压从正向负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电流峰,从负向正发生还原反应,形成还原电流峰。电流峰值的计算式根据Randles-Savcik公式计算,另外还有一个峰值电位差根据Nernst方程计算。可以根据这两个方程去考虑实际问题中有哪些影响因素CV图像的影响。这其中牵涉到很多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建议楼主找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之类的书籍看看。
⑥ 完全不懂电化学的我,求助配合物的CV曲线的测试
你的工作站是啥牌子的,不同品牌的工作站操作上有些差别。
可采用三电极体系:绿色夹子和灰色夹子(感应电极)接工作电极WE;红色夹子接(对电极/辅助电极);白色夹子接参比电极RE。
两电极体系的话没有参比电极,两电极体系:绿灰夹子连接工作电极,红白夹子连接辅助电极。
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连接你的材料,参比电极要靠近工作电极(最好用鲁金毛细管),对电极/辅助电极一般用铂片或石墨板。
首先选择电压窗口,从-1V到+1.5V,扫面速度可以从50mV/s开始,圈数先设置个10圈.CV图形出来后,观察特征峰在哪里,把出峰位置的电压窗口记下。后面再扫CV可以把电压窗口缩小,只包含你需要的氧化还原峰即可。
电压窗口确定后,你可以调整扫描速度,比如40,30,20,10或5mV/s,峰越明显越好,扫速慢的话,电流会变小,但是小扫速下峰会很明显,不像高扫速下的大包一样。
确定扫速和电压窗口,就可以对比不同材料的CV啦。
CV曲线怎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再说。
⑦ 锂电池倍率放电曲线图怎么制作 如下图,求大神解惑。。。
制作软件:office中的execl 就可以作图的,用散点图或者折线图都可以。
数据的采集:用充放电机如:兰奇、擎天、toyo系统等 对电池进行不同倍率下的放电,完成后拷出数据用上面说的进行作图。
这是电池开发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你说的很笼统,只能这样回答
参考一下
⑧ 锂电池放电曲线是什么软件画出来的
LAND 的数据吗?首先要把你的测试结果导出你需要的数据,比如Cycle number、Capacity和voltage等。然后使用origin软件作图。不懂再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