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怎么求物质的量
关于物质的量的六类计算技巧
一、 求物质的量的计算
求物质的量是运用物质的量解许多化学计算题的关键,通常有以下八种途径:
1.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 n =
3. n = ≈
4. n(气体)= ≈
5. n(气体)=
6. n(气体1)= ×n(气体2)
7. n(溶质)= c (mol/L)×V(溶液)(L)
8. n(可燃物)=
例1:在标准状况下,2 g氮气含有m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28 m B:m/28 C:14 m D:m/14 E:7 m
例2:一定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比为1∶2∶4,则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4∶2∶1 C:2∶3∶4 D:3∶3∶4
二、 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导出公式的计算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表达式 (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
可以推导出 、 、 等计算公式。
例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16
C:体积比为1∶1 D:体积比为11∶16
例4:某容器充满气体a,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是84,称量后抽出气体a,然后充入N2,使其达到和a时相同的容器、温度和压强,再称量。则a气体的质量是( )
A:和N2质量相等 B:是N2质量为1/3倍
C:是N2质量的2倍 D:是N2质量的3倍
三、 有关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由于1mol气体的质量以克作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应用下列公式求解:
1. =Vm(L/mol)× (混)(g/L)=22.4(L/mol)× (混)(g/L)
(混)为混合气体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2. = m(混)、n(混)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的物质的量
3. =d1·M1 d1为混合气体对某气体的相对密度,M1表示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4. =M1×a1% + M2×a2% + M3×a3% + …… =
M为气体成分的摩尔质量,a%为该气体的体积百分含量
例5: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时的密度为1(g/L),则混合气体中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
A:1∶2 B:2∶1 C:1∶3 D:3∶2
例6: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HCl气体后,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以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烧瓶中的液体的体积是( )
A:1L B:3/4 L C:1/2 L D:1/4 L
四、 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微粒数目(或浓度)的计算
由于电解质溶液是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是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因此,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微粒数目及浓度的计算可根据离子电荷守恒列式求解。
例7:若20g密度为d g/mL的硝酸钙溶液里含有1g 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2.5d mol/L D:1.25d mol/L
五、 有关物质的量溶液的浓度计算
有关溶液质量的量浓度计算的基本公式是c (mol/L)=
例8:某温度时,将10mL饱和食盐水蒸干后得到3.173 g的NaCl。
求(1)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用此溶液20 mL能配成0.1 mol/L的溶液多少升?
例9:把6.2 g氧化钠溶解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 g/mL。
求(1)该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2)把溶液稀释10倍,再取出10 mL和10 mL 0.2 mol/L的盐酸混合,能生成多少克NaCl?
六、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这类项目主要有两种形式:
1. 直接型,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直接由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2. 间接型,先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题意作变换,以得到能帮助求解的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再作计算,分别举例说明。
例10:已知CaCO3(s) CaO(s) + CO2(g) - 178 kJ
C(s) + O2(g) CO2(g) + 393 kJ
1吨碳酸钙煅烧生成生石灰,理论上需要含杂质为10%的焦炭多少吨?
例11:已知C(石墨) (s) + O2(g) CO2(g) + 393.5 kJ ------ (1)
C(石墨) (s) + 1/2 O2(g) CO(g) + 110.7 kJ -----(2)
求CO(g) + 1/2 O2(g) CO2(g) + x kJ 中的x值。
❷ 1.8gh2o的物质的量的计算过程
1.8g水的物质的量是0.1mol
2H2O = 2H2 + O2
n:0.1 0.1 0.05
m:1.8g 0.1X2=0.2g 0.05X32=1.6g
物质的量之比H2:O2 = 0.1::0.05 = 2:1
❸ 高二化学,这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怎么算出0.025mol 的
HCl+NaOH = NaCl+H2O
50 mL*0.50 mol/L=0.025 mol
所以生成的水是0.025mol
❹ 物质的量,质量里面的换算怎么算,完全不懂
n=m/M
m=nM
M=m/n
以上就是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三者的关系的变换公式。
对于初学者最为重要是要理解什么是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可以理解为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例如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从中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摩尔质量其数值等于这种物质的分子量。如果以上明白了,其余的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
例如水的摩尔质量是18g/mol,那么36克水是几摩尔?9克水是几摩尔?利用公式n=m/M,
36克水的物质的量为n=m/M=36/18=2mol
9克水的 物质的量为n=m/M=9/18=0.5mol
例如,5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已知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M=40g/mol,那么
5摩尔氢氧化钠的质量的计算,m=nM=0.5*40=20g
例如,已知0.1摩尔铁的质量是5.6克,那么铁的摩尔质量是多少?即M=?
M(Fe)=m/n=5.6/0.1=56g/mol,
❺ 化学题,9克水物质的量是多少
物质的量=物质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而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克/摩尔,而水的质量为9克,代入上式可以得到9克水的物质的量为9/18=0.5mol
❻ 化学中物质的量怎么求
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B表示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常用单位:mol/L或mol/m³。
气体的体积V=物质的量(mol)x气体摩尔体积(Vm)
(6)化学水的物质的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约为0.012kg ¹²C所含碳原子的个数,为6.02214076×10²³。
它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国际上规定,1mol为精确包含6.02214076×10^23个原子或分子等基本单元的系统的物质的量。
NA原以0.012kgC-12(请注意,此处C-12中C-12 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其原近似值为6.0221367×10²³mol⁻¹。
1mol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该物质的微粒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精确值为NA=6.02214076×10²³,单位为1/mol。
注意<1>1mol任何微粒的粒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❼ 物质的量怎么算详细
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电流强度(单位:A)、发光强度(单位:cd)、温度(单位:K)、物质的量(单位:mol),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
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为0.012kg ¹²C所含碳原子的个数,约为6.02×10²³。
它是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¹²C(碳1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7)化学水的物质的量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摩尔质量
1mol近似值为6.02×10²³摩尔质量(M) 单位 g/mol (公式M=m/n)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即1mol该物质所具有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等同。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m/M
2.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摩尔质量的数值与式量相同)
ρ关系
W=(C*M)/(1000*ρ)×100%
拓展:C=(1000·w·ρ)/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