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称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谁
被誉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普利斯特里。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发现氧气的伟大英国化学家。1733年 3月13日生于利兹城附近的菲尔德黑德,1804年2月6日卒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诺森伯兰。1765年获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的职业是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76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82年当选为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
普利斯特里的重大贡献是发现氧和其他气体。1772年发现了二氧化氮;1773年发现氨;1774年发现二氧化硫。1774年他利用一个大凸透镜,把阳光聚焦起来,加热氧化汞,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研究了这种气体的性质。他发现蜡烛在这种气体中以极强的火焰燃烧;老鼠在瓶中存活时间为相同容积的普通空气的两倍。他并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普里斯特利是第一位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的科学家。由于他是燃素说的信徒,遂推断出新气体必然含有极少的燃素或不含燃素,称它为“脱燃素空气”。同年,普里斯特利将氧气的制法和性质告诉A.-L.拉瓦锡。后者重复了这些实验,指出普里斯特利制出的气体不是“脱燃素空气”,而是能够助燃的氧气。拉瓦锡还提出了燃烧反应的氧化学说。但是普利斯特里却一直不接受拉瓦锡的理论,坚持错误的燃素说。他的着作有《电学史》(1766)、《光学史》(1772)和《各种空气的实验和观察》(1774~1777)等。
2. 诺贝尔是瑞典着名科学家发明家,他都发明了些什么东西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诺贝尔还发明过:气体计量仪、液体计量仪和改良型的液体压力计,合成橡胶、人造丝,改进唱片、电话、电池、电灯零部件等方面的实验,还试图合成宝石。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诺贝尔发明了许多东西,火药里就数TNT着名,但它被运用于战争,左翼诺贝尔感到自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就拿出全部积蓄设立了诺贝尔奖。
拓展资料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3. 请问一下一个化学家,对化学界有重大发现,的人叫什么威廉,叫什么名字。
史蒂芬·威廉·霍金,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
约瑟夫.普里斯特列(1733 1804)、埃米尔.赫曼.费雪(1852 1919)、安托尼.拉瓦锡(1743 1794)、盖蒂.科里(1896 1957)、约翰.道尔顿(1766 1844)、佩西.朱利安(1899 1975)、迪蒙垂.门捷列夫(1834 1907)、里纳斯.鲍林(1901 1994)、艾文.朗缪尔(1881 1957)、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1910 1994).
1.约瑟夫.普里斯特列(1733 1804)
氧气的发现
严格的加尔文教成长背景
一名深受欢迎的教师
碳酸类饮料的发明
不同种类的空气
氧气的发现
燃素理论遇到的挑战
对光合作用的研究
有争议的工作
植物怎样制造食物
2.安托尼.拉瓦锡(1743 1794)
现代化学的语言和基础
律师之家
TheFermeGenerale
从水到土?
关于燃烧的氧化理论
克劳德.路易.贝托莱(1748 1822)
化学命名法的革命
对于呼吸作用的研究
3.约翰.道尔顿(1766 1844)
化学原子理论
教友派的成长环境
一个自然哲学家
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学会
道尔顿病和气象科学
最细微的部分
4.迪蒙垂.门捷列夫(1834 1907)
元素周期表
悲惨的童年
化学物质的结构 功能关系
最终的统一
元素周期表
5.艾文.朗缪尔(IrvingLangmuir)(1881 1957)
表面化学的进展
天才初露端倪
在研究领域中自由畅游
完善原子结构模型
表面化学的研究成就与诺贝尔奖
凯瑟琳.布尔.布劳基特(KatharineBurrBlodgett)(1898 1979)
控制天气
6.埃米尔.赫曼.费雪(EmilHermannFischer)(1852 1919)
嘌呤与糖的合成以及酶的作用机制
选择科学
向化学家迈进
凯库勒和苯
早期的发现
咖啡因与巴比妥酸盐的共同点
不同种类的糖
氨基酸和蛋白质
7.盖蒂.科里(GertyCori)(1896 1957)
糖类的新陈代谢和肝糖原储藏失调症
一生的伴侣
卡尔.费迪南德.科里(CarlFerdinandCori)(1896 1984)
激素控制下的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试管中的化学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女性
肝糖原储藏失调
8.佩西.朱利安(PercyJulian)(1899 1975)
青光眼治疗药物的合成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固醇
迎头赶上
奋力向前
卓越的豆类化学家
类固醇的合成
化学信使
一位人本主义的科学家
9.里纳斯.鲍林(LinusPauling)(1901 1994)
描述化学键本质
娃娃教授
鲍林准则与化学键理论,碳的杂化轨道理论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构型
分子疾病
反战斗士
维生素奇迹的信仰者
10.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DorothycrowfootHodgkin)
(1910 1994)
生物学重要分子的x射线分析
粗略但世俗的教育
着迷于晶体
简陋的实验室,优秀的结果
青霉素的结构
过于复杂的化学分析
潜能的实现
受人尊敬的晶体学之母
4. ( )化学家( )发明了(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硝化甘油引爆剂、雷管、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水炸药】,也被世人誉为【炸药大王】。
5. 瑞典化学家谁的229种发明专利中有129种发明是关于炸药的,被称为炸药大王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其中,他的299种发明专利中有129种发明是关于炸药的,所以诺贝尔被称为炸药大王
6. 世界上有哪些着名的化学家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
欧文·朗廖尔(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电器工作,发明了氢气焊接、在灯泡充入气体的技术,因在表面化学的贡献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
等等
7. 诺贝尔被誉为什么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被誉为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7)哪个化学家发明了被誉为什么扩展阅读: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复印。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包括英语。
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诺贝尔《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
8. 诺贝尔是哪国着名的什么家,被誉为什么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被誉为现代炸药之父。
9. 被称为“炸药大王”的瑞典化学家是谁
瑞典化学家 诺贝尔
下面是关于他的故事,非常经典:
诺贝尔在试验炸药时,实验室发生爆炸,弥漫的浓烟掩盖了一切,周围的人惊恐地喊:“诺贝尔完了。”他们一边叹息,一边落泪,可是不一会儿,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跑出来,他满身鲜血淋淋,面孔乌黑,高兴地狂呼:“我成功了!我真幸福!”
这种科学精神也就催生了今天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