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危险化学品按照物质存在的状态来区分哪种状态最危险
危险货物与危险化学品可以从技术和法规两个方面进行区分。
1.法规方面
我国标准法规中所指的危险货物是根据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规章范本(国内被转化成GB 12268和GB6944)来判定的,规章范本(以下称TDG)是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编制并2年更新一次的规范,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被国际上广泛采用,此外关于危险货物的规范还包括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编制的ADR(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欧洲公约)、ADN(危险货物国际内河运输欧洲公约),此外还包括RID(危险货物国际铁路运输公约)等,国际海事组织的IMDG(我国是缔约国)都在TDG的基础上,针对特定运输方式的特点,对品名表进行了细化。我国将品名表转化为GB 12268,判定货物是否为危险货物的方法转化为GB 6944。按照GB 6944规定的规则和方法判断其危险性是否足以被列为危险货物并对应到GB 12668中。因此,GB12268中列名的物质和按照GB 6944分类后满足危险货物标准的,都属于危险货物。GB 12268在国内被各种运输方式广泛采用,是国内危险货物运输规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规章《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正在制定)所采用的用于判断危险货物的基本依据。
我国标准法规中所指的危险化学品是根据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由安监总局联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在此目录中的化学品都被认定为危险化学品,其生产、储存、流通、运输等环节均需符合《条例》的有关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危险化学品和危险货物大部分是一致的,但有一部分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危险货物,部分危险货物也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各自有几百种不属于对方的品种。
2.技术方面
危险化学品的认定主要依据的是生产、储存、流通、运输等各环节长期或短期接触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我国危险化学品认定的依据主要来自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强调的环节多,接触的时间长。
危险货物的认定主要依据的是运输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性,强调短期危害性,认定依据已经介绍过,主要是TDG。
两者的差别可以从一个广泛受到关注的例子说明,例如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应用很广泛的化学品,具有较低的毒性,长期接触对人体有害,因此是危险化学品。但MDI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会与水份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脲类化合物并放出二氧化碳,粘度增高,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因此未列为危险货物。
以上,希望有所帮助。
B.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是怎么评价的
是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进行辨识的。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照每一个危险化学品的总量与其表中的临界量的比值,之和的值若≧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二、R的计算方法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三、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
危险化学品
类别
毒性气体
爆炸品
易燃气体
其他类
危险化学品
β
见表2
2
1.5
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
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
毒性气体名称
一氧
化碳
二氧
化硫
氨
环氧
乙烷
氯化氢
溴甲烷
氯
β
2
2
2
2
3
3
4
毒性气体名称
硫化氢
氟化氢
二氧
化氮
氰化氢
碳酰氯
磷化氢
异氰酸甲酯
β
5
5
10
10
20
20
20
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
四、校正系数α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
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
α
100人以上
2.0
50人~99人
1.5
30人~49人
1.2
1~29人
1.0
0人
0.5
五、分级标准
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4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表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
R值
一级
R≥100
二级
100>R≥50
三级
50>R≥10
四级
R<10
C.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3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这是原文。我觉得没问题啊。
非要说有问题的话,就是临界量那里多了一句话: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D.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溶解乙炔怎么辨识
溶解乙炔辨识: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乙炔;
类别:易燃气体;
临界量(T):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简介: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 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E. 企业危险化学品分散分布,怎么判断危险源
一般重大危险源分两大类: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场所设施,这两种要分别进行辨识。
危险化学品主要参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进行辨识,危险场所和设施主要参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件规定进行辨识。
有些危险化学品从单一的个体辨识并未达到重大危险源的限值,但从储存场所的总量进行辨识就有可能达到重大危险源限值。
F. 怎么才能判断出化学品是危险品还是普货
可以用小白鼠尝试,如果小白鼠死亡,则这个化学品是危险品,反之,如果小白鼠没有死亡,这就是普货。
G. 甲醇是几级危化品,怎么辨别是几级呢
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甲醇为:
易燃液体 ,类别 2;
急毒性-口服 ,类别 3;
急毒性-皮肤 ,类别 3;
急毒性-吸入 ,类别 3;
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 ,类别 1。
(7)怎么辨识危险化学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H. 如何辨别化学品是否危险化学品
看标签上有没有骷髅头。有的话一般就是危险品了。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