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需氧量到是底是什么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折算成相对应氧的量,以氧的量表示,单位为mg/L。一般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通常以COD作为表征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性指标。
通常解释: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与另一重要有机物污染参数BOD5(见生化需氧量)相比,其测定方法有不受水质限制的优点。当废水只含容易降解的有机物时,试样的化学需氧量约等于它的有机物碳素总生化需氧量。
这是我复制的,如果你看不懂就追问我,我再作进一步解释。
㈡ 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一般是多少
这个根据地区的不同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一般的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400吧
四川永沁环境
㈢ 【化学耗氧量】是一个什么概念
化学耗氧量简称COD。是用来表示废水中的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在化学氧化过程中所需消耗的氧量,一般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或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测定。单位为PPm或mg/l。是一个用来表示水污染程度的指标。
㈣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顿/年)
1t/m3=1000,000 mg/L。
年排放总COD=270*12*169/1000000=0.54756t/a。单位为吨/年。
㈤ 化学需氧量怎么计算
化学需氧量
定义: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
重铬酸盐法
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以我国标准GB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和国际标准ISO6060《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代表,该方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准确可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经典标准方法。
其测定原理为:在硫酸酸性介质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氯离子的掩蔽剂,消解反应液硫酸酸度为9mol/L,加热使消解反应液沸腾,148℃±2℃的沸点温度为消解温度。以水冷却回流加热反应反应2h,消解液自然冷却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消耗量计算水样的COD 值。所用氧化剂为重铬酸钾,而具有氧化性能的是六价铬,故称为重铬酸盐法。
参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_u-P7OTq4zuUlZmfcAayZpK-_
㈥ 什么是化学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一般指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化学耗氧量测定仪技术参数
1、PIC技术:兴化睿科REK-HH;
2、抗氯干扰:Cl-<1200 mg/L;
3、测量范围:5 mg/L~2000 mg/L;批处理量:20只水样
4、允许误差:5 mg/L~100 mg/L;绝对误差≤±5 mg/L;100 mg/L~2000 mg/L,相对误差≤±5%
5、重复性误差:相对标准偏差≤±3%; 光学稳定性:A≤0.002/20min
6、消解温度:165℃±1.5℃
7、光学稳定性:吸光度在20mim内的漂移少于0.002A
8、批处理量:20个水样/次 最大功耗:500W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化学耗氧量;网络-化学耗氧量测定仪
㈦ 化学需氧量
方程式:6Fe2+ + Cr2O7 2- + 14H+ = 6Fe3+ + 2Cr3+ + 7H2O
0.100×0.0120=0.00120 x=0.0002
(1)20.00mL废水样品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0.0500×0.010-0.0002=0.0003mol;
(2)0.0003mol×50【注:由20mL换算为1L废水的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
=0.0150mol 它相当于0.0225mol氧气【0.0150molCr2O7 2-能够得 0.09mol电子,每mol氧气能够得4mol电子 。】,质量是0.720克=720mg>50mg.不能直接排放。
㈧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吨/年)
270×169×12÷1000000
=0.55吨/年
这个属于很小的排放量,但是浓度169mg/L,如果排入外环境的话是超标的。当然,如果是排入城市下水道进污水处理厂则是达标的。
㈨ 水样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值的计算是否有单位
有单位,单位是mg/L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严格的来说,化学需氧量也包括了水中存在的无机性还原物质。通常,因废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多于无机物质的量,因此,一般用化学需氧量来代表废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在测定条件下水中不含氮的有机物质易被高锰酸钾氧化,而含氮的有机物质就比较难分解。因此,耗氧量适用于测定天然水或含容易被氧化的有机物的一般废水,而成分较复杂的有机工业废水则常测定化学需氧量。
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K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在饮用水的标准中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COD)≤15mg/L、Ⅲ类水化学需氧量(COD)≤20mg/L、Ⅳ类水化学需氧量(COD)≤30mg/L、Ⅴ类水化学需氧量(COD)≤40mg/L。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