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平衡常数怎么计算
化学平衡常数公式:
(1)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如果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则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
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反应,由于水的浓度是常数而不必出现于在表达式中;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于在表达式中。
(2)表达式与化学计量数一一对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同,表达式就不同;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表达式与逆反应的表达式互为倒数。
(1)化学平衡状态怎么算扩展阅读
K值的大小,表示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每个产物浓度系数次幂的连乘积与每个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的连乘积成正比,这个比值叫做平衡常数。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平衡常数就越大。
当一个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浓度之幂或分压力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幂指数为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或分压力的乘积之间的比值。用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以KC表示。用分压力计算的平衡常数以KP表示。
在压力(或各物质的浓度)不大时,平衡常数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保持不变。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确定在该温度下可逆反应中的正反应可能达到的程度。
平衡常数不仅在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中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化学工艺中一项重要的数据,可用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生产条件。
Ⅱ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怎么算
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化学平衡状态怎么算扩展阅读: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在应用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浓度可不写。因为稀溶液的密度接近于1 g/mL。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5.6 mol/L。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水量的改变对水的浓度变化影响极小,所以水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此常数可归并到平衡常数中去。
2、当反应中有固体物质参加时,分子间的碰撞只能在固体表面进行,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没有影响,因此固体的“浓度”作为常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就不写固体的浓度。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同一个化学反应,由于书写的方式不同,各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就不同。但是这些平衡常数可以相互换算。
4、不同的化学平衡体系,其平衡常数不一样。平衡常数大,说明生成物的平衡浓度较大,反应物的平衡浓度相对较小,即表明反应进行得较完全。因此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
5、一般认为K>10^5反应较完全(不可逆反应),K<10^(-5)反应很难进行(不反应)。
Ⅲ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2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者浓度,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3同一物种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数目相等
4有气体参加反应,当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等的时候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压强不变
5若反应为绝热体系,反应体系温度一定
6转化率相同
7若反应有颜色的改变,则颜色不变时平衡。
全手打,望采纳
Ⅳ 怎样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的概念首先要说清楚:有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无法彻底变成产物,而是随着反应时间推移,逐渐进入一个停滞状态——反应物与产物相混合、比例不再变化的状态。这就是化学平衡。
区别于氢气燃烧等“不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发生于可逆反应中。
实验发现,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只要反应条件固定,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摩尔比例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引入化学平衡常数(常用字母K表示)来量化可逆反应的平衡点。
K有2种计算方法。
1 经验平衡常数(简单版)
可逆反应:aA + bB <=> cC + dD达到平衡后,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摩尔浓度是[A]、[B、[C]、[D],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比例系数分别是a、b、c、d。这时K可以有上述数据计算出来:
[C]^c · [D]^d
---------------- = K
[A]^a · [B]^b
*例如:碘单质的氢化:H2(g) + I2(g) <=> 2HI(g)(g表示反应物为气体)
K = [HI]^2 / { [H2] · [I2] }
2标准平衡常数
由于事实上,一个混合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是非常难以测得的,所以上述计算实际中难以运用,只作为入门学者辅助理解的案例。
化学平衡点事实上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更确切地说是反应能量决定的。化学反应总是趋向于减少反应物的内能。燃烧反应就是典型例子:通过燃烧,燃料把自身储存的内能释放出去,自己达到了稳定状态。可逆反应也一样,正逆反应能量释放速度一样时,反应就平衡了。
因此,我们需要用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量 ΔG 算出反应物内能的吸收、释放量,然后借助范特霍夫等温式将 ΔG 与 K 联系起来,从而算出更一般的 K。
具体内容涉及化学反应“标准状态”的定义,物理化学的反应能量计算,如焓、熵的知识,所以这里不便赘述。有兴趣可以直接阅读各大大学无机化学教材。
Ⅳ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其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质,而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表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针对同一可逆反应而言,正与反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概念.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同六大特征.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反应进行到了最大限度.定:达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变:化学平衡跟所有的动态平衡一样,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由平衡变为不平衡,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即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1] 同: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从任一中间状态开始建立,只要外界条件相同,达到平衡时的效果都相同.
Ⅵ 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化学反应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6)化学平衡状态怎么算扩展阅读
平衡常数的单位比较复杂,有标准平衡常数和非标准平衡常数之分,前者的量纲为一,后者的量纲取决于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根据标准热力学函数算得的平衡常数是标准平衡常数,记作K,又称之为热力学平衡常数;用平衡时生成物对反应物的压力商或浓度商表示的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Kp或Kc),或称作非标准平衡常数。中学教材中涉及的平衡常数是经验平衡常数。
所谓标准状态是指在温度T和标准压力 (100kPa)下物质的特定状态,简称标准态。热力学数据表中的标准态,国际上都已有明确规定。
Ⅶ 怎么判断化学反应平衡啊
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标志(定义标志)。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也就是v(正)=v(逆)。对于这个标志的使用有注意两点:一是反应速率应有一正一逆,二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定,也就是不再发生改变。
二、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等价标志(衍生标志)。
1、与v(正)=v(逆)等价的标志
(1)从物质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角度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物质,某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对于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化学反应速率。
(2)从同一时间物质的变化角度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物质,同一时间内,生成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物质的量;对于不同物质,同一时间内,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系数之比。
(3)从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角度进行判断。正逆反应速率不再发生改变。
(4)从物质的微观变化角度进行判断。如从单位时间内化学键的变化情况、单位时间内电子得失情况的变化、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变化情况等等。
2、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一致等价的标志
(1)从质量角度进行判断。如:各组分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总质量或生成物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等等。
(2)从物质的量角度进行判断。如各组分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物总的物质的量或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3)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反应,还可以采用以下特殊的判断标志。如: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保持不变。
(7)化学平衡状态怎么算扩展阅读:
化学反应平衡其适用范围是密闭容器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时,要紧抓速率变化与否及是否相等。一般有四种情况:
1、压强改变,浓度改变,速率改变,若V正≠V逆,则平衡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有变化的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则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注意:这里的改变压强,即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
2、压强改变,浓度改变,速率改变,但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这里的改变压强,即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
3、压强改变,但浓度不变,速率不变,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气”,则平衡不移动。注意:这里压强改变,不是通常所说的由体积变化引起。
4、总压强不变,但浓度改变,则速率改变,且V正≠V逆,则平衡移动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惰气”,原来各气体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此时,判断平衡向哪一方移动,可直接利用压强变化来判断。即相当于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Ⅷ 怎么才能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1、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2、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处于可逆方程式同一侧(即两者同为反应物或两者同为生成物)的不同种物质,必须一种物质生成,同时另一种物质消耗,且两者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3、从速率的角度描述:处于可逆方程式不同侧(即一为反应物,另一为生成物)的不同种物质,必须两种物质同时生成或同时消耗,且两者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4、从时间和物质的生消量的角度描述:单位时间内消耗掉某物质的量与生成该物质的量相等。
(8)化学平衡状态怎么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从化学平衡的定义来看,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另一个是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2、实际判断中,如果利用密度,压强,浓度、颜色改变,各成分含量,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关物理量可推出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这个结论,那么这些物理量也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3、对于有气体生成和参与反应的实验,并且前后压强有改变,比如NH3(g)+H2O===NH4.OH,压强不再变化时说明达到了平衡。
Ⅸ 化学平衡怎么计算
化学平衡时物质的量怎么算用三态法算啊,三个状态:起始、转化、平衡,起始时,产物的物质的量一般都是0啊,然后平衡时产生的产物的物质的量就是转化过来的,而转化过来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复合反应的配平系数比
Ⅹ 不知道怎么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V正=V逆(1)、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2)用不同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若同为反应物或产物,应方向相反,即一种生成,另一种分解,且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若一为反应物,另一为产物,则要均为分解或生成,同样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成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成分的转化率恒定均可作为达平衡的标志。3、总压强恒定必须针对恒容、恒温条件下气体体积有改变的反应,如N2+3H2 ≒2NH3 ,因为气体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p就越大,则无论各成份是否均为气体,只需考虑气体物质的量是否发生改变,只要气体物质的量有改变,当总压强恒定时可逆反应达平衡。但对气体体积反应前后不变的可逆反应,由于平衡与否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在恒容、恒温下P不会变。故总压恒定不能作为确定达平衡的标志。如:H2+I2≒2HI。4、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①当反应前后各成分均为气体时恒容:ρ总为恒值,不能做平衡标志;恒压:等物质的量反应,ρ总为恒值,不能作平衡标志,如:H2+I2≒2HI。非等物质的量反应,ρ为一定值时,可做为平衡标志,如N2+3H2 ≒2NH3。②当有非气体物质参与时恒容:ρ为一定值时,可作平衡标志,如C+CO2≒2CO;恒压:ρ为一定值时,可作平衡标志,如:C(S)+H2O(g)≒CO(g)+H2(g)。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恒定①若各物质均为气体对于非等物质的量反应,如2SO2+O2≒2SO3,M一定可做为平衡标志。对于等物质的量反应,如H2+ Br2≒2HBr,M一定不能做为平衡标志。②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等物质的量还是非等物质的量反应,如C(s)+O2(g) ≒CO2(g),CO2(g)+C(s)≒2CO(g),M一定可标志达到平衡。6、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对于有有色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时,可以作为达平衡的标志。如H2+I2 ≒ 2HI和2NO2+O2≒N2O47、当温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对于隔热体系,当体系内温度一定时,则标志达到平衡。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