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烧伤是哪些物质引起的 烧伤后要如何处理
化学烧伤大多数是由于设备故障、违章操作或个人防护不当等原因所造成的。
1、设备故障
设备泄漏,管道阻塞,橡皮管接头脱落、破裂,玻璃仪器破碎或阀门失灵等常易造成物料溅出。
2、违章操作
反应失控超温,压力过高,搬运时容器盖未盖紧或相互碰撞,工作时粗心大意开错阀门,未穿戴防护用品等。
3、检修事故
检修时管道内残留料液溅出,配料、放料、清洗容器时料液溅出、爆炸等。
化学烧伤后的处理措施
1、高温矿渣烧伤处理援救方案
(1)立即将伤员救出烧伤现场。
(2)迅速熄灭被烧着的衣服鞋帽,并脱掉烧坏的衣物。
(3)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创面3-5分钟,入口内和鼻腔内进入火灰,要立即漱口和清理,如眼内有矿灰要用植物油或石蜡油棉签蘸去颗粒。
(4)视伤情需送医院治疗的,要立即由专人护送,用干净的布覆盖创面,以防途中发生意外。
2、强酸类
强酸类如盐酸、硫酸、硝酸、王水(盐酸和硝酸)。石炭酸等,伤及皮肤时,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减少损害,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如现场处理及时,一般不会造成深度烧伤。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盐酸、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面呈黄色。
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即刻脱去,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石炭酸烧伤用酒精中和。硝酸烧伤用攸琐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因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3、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等。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为重,因其渗透性较强,深入组织使细胞脱水,溶解组织蛋白,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而使伤面加深。如果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伤处。
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皂水中和。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
4、磷
磷烧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在战时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伤面在白天能冒烟。夜晚可有磷光。这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因此伤面多较深,而且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急救处理的原则是灭火除磷、然后用有关液体包扎。如磷仍在皮肤上燃烧,应迅速灭火,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再仔细察看局部有无残留磷质,也可在暗处观察,如有发光处,用小镊子夹剔除去,然后用浸透l%的硫酸铜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然后再冲去。也可以用3%双氧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冲洗,使磷氧化为磷酐。如无上述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
一般烧伤多用油纱布局部包扎,但在磷伤时应禁用。因磷易溶于油类,促使机体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氢钠溶液陋敷两小时后,再用干纱布包扎。对于全身中毒者,主要是采取保护肝脏的疗法,如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或静脉点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药物如肝泰乐。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者,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卧床休息。
⑵ 如何处理化学烧伤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化学烧伤为各种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等)、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生石膏等)烧伤,症状各不相同。如果化学物质不慎进入眼内,切忌用水或手帕揉擦,以免增加创伤。现场强酸、强碱、生石灰等烧伤常采取以下急救方法。
强酸烧伤急救
(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一点儿残留也会使烧伤越来越严重。
(2)采用恰当的中和治疗,如:酸烧伤可用2%苏打水或3%食盐水或肥皂水冲洗中和。
(3)切忌未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4)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
强碱烧伤急救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冲洗20分钟;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可用3%的硼酸水或2%醋酸溶液冲洗患处。以中和皮肤的碱液。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救治。
生石灰烧伤急救
(1)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2)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3)冲洗彻底后快速送医院救治。
⑶ 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应该用大量的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水充分稀释化学物质,阻止化学物质继续损伤皮肤和经皮肤吸收。
化学试剂灼伤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皮肤灼伤最为常见,皮肤组织接触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导致组织蛋白变性、凝固,局部形成灼伤焦痂,一旦发生化学灼伤,第一件事情需要充分稀释化学物质,阻止其产生进一步的危害,常用的有效方法为大量的流动清水进行冲洗。
(3)胺化学烧伤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引起化学灼伤的常见物质有:
1、酸类:包括无机酸(硫酸、铬酸、硝酸等)和有机酸(醋酸、草酸等);
2、碱类:包括无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等)和有机碱(乙醇胺、甲基胺等);
3、某些元素单质及其盐类,例如:磷及磷盐、锑及锑盐、砷及砷盐等;
4、有机物,直链有机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环状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酚,高分子化合物等。
⑷ 化学烧伤的急救措施
化学物品烧伤比单纯的热力烧伤为复杂,由于化学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对组织的损
伤不同,所以在急救处理上有其特点。
下面就常见的几种化学烧伤分述如下:
一、强酸类
强酸类如盐酸、硫酸、硝酸、王水(盐酸和硝酸).石炭酸等,伤及皮肤时,因其
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酸与皮肤接触,立即引起组织
蛋白的凝固使组织脱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继续向深层组织浸透,
减少损害.对伤员健康极为有利.
盐酸、石炭酸的烧伤,创面呈白色或灰黄色;硫酸的创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创面呈
黄色。
如系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即刻脱去,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地冲洗伤面.充分
冲洗后也可用中和剂——弱碱性液体如小苏打水(碳酸氢钠),肥皂水冲洗。石炭酸烧
伤用酒精中和。硝酸烧伤用攸琐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无中和剂也不必强求,因
为充分的清水冲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强碱类
强碱类如苛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等。
强碱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为重,因其渗透性较强,深入组织使细胞脱水,溶解
组织蛋白,形成强碱蛋白化合物而使伤面加深.
如果碱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烧伤,应立即脱去受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彻底
冲洗伤处.
充分清洗后,可用稀盐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剂.再用碳酸氢纳溶液或碱性肥
皂水中和.根据情况,请医生采用其他措施处理。
三、磷
磷烧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能见到,在战时磷弹爆炸也常造成烧伤。磷及磷的化
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伤面在白天能冒烟。夜晚可有磷光.这
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因此伤面多较深,而且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
体吸收后,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磷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引起肝细胞的坏死,肝脂肪性变;对血管损伤,可引
起广泛的出血: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
磷中毒病人一般情况衰竭,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肝区疼痛、肿大、出现黄疸,
肝功能不正常。尿少,尿检查出现红细脑、蛋白,也可以看到血尿,严重者尿闭。皮
下毛细血管出血,可见到紫癜(红色的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肝脏受损严重者,可
发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而致死。
急救处理的原则是灭火除磷、然后用有关液体包扎。如磷仍在皮肤上燃烧,应迅
速灭火,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后,再仔细察看局部有无残留磷质,也可在暗处观察
,如有发光处,用小镊子夹剔除去,然后用浸透l%的硫酸铜纱布敷盖局部,以使残留
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铜,然后再冲去。也可以用3%双氧水或5%碳酸氢纳溶液冲洗,
使磷氧化为磷酐。如无上述药液,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
一般烧伤多用油纱布局部包扎,但在磷伤时应禁用.因磷易溶于油类,促使机体
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氢钠溶液陋敷两小时后,再用干纱布包扎.
对于全身申毒者,主要是采取保护肝脏的疗法,如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液,
或静脉点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药物如肝泰乐。
肾脏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者,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卧床休息。对出血
者,应用维生素K。对出现休克或其他严重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⑸ 化学灼伤的预防及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学灼伤的类型
人们通常把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引起局部组织受损,并进一步导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化学灼伤。化学灼伤与由火焰、热流、灼热金属等“过热”直接引起的热力灼伤不同,它不单纯是指体表的皮肤灼伤,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灼伤。
在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中,大多数化学灼伤都是接触对组织有破坏作用的腐蚀性物质引起的。搬运和倾倒装有化学物质的敞口容器,剧烈化学反应时溅出和溢出化学物质,或从容器里漏出与喷出化学物质是引起化学灼伤的常见的原因。因此,往往导致爆炸性损伤、喷射性损伤、流注性损伤和跌落性损伤。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化学灼伤的类型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人们所遇到的化学灼伤除酸、碱之外,还包括元素单体、化学毒性气体、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经常引起化学灼伤的工业用化学物质就有硫酸、盐酸、硝酸、甲酸、乙酸、氢氟酸、氨、氨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磷。而且灼伤部位、面积、深度、病程、预后比起热力灼伤更为复杂。
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缩短致伤物质与机体组织的接触时间,对致伤物质的接触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争取时间及时正确地处理是化学灼伤急救的关键。
化学灼伤急救的要点
化学灼伤急救的要点:一要弄清化学性致伤物质的类别、浓度、作用方式、损伤范围和程度;二要将伤者撤离现场,运送到空气新鲜处,迅速脱去污染衣服,视情况采取保暖措施;三要对症采取创面处理、吸氧、镇静、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其中创面处理应达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学致伤物质,防止由创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学物质继续作用于创面而使灼伤范围扩大、加重灼伤深度或引起感染。
(1)对于皮肤灼伤,除了个别化学致伤物质(如生石灰、电石等)外,一般主张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创面,再以中和剂中和。由于致伤性化学物质与中和剂发生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加重原发性损伤,因此持续用清水清洗比单纯用中和剂为好。冲洗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也有人主张15~30分钟左右)。冲洗完毕后,局部再用中和剂,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用后必须用水洗净。然后用消毒敷料覆盖创面,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当致伤物质是非水溶性物质时,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轻质汽油等对皮肤损害性小的溶剂进行清洗,用汽油时必须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对于眼灼伤,要火速急救,防止贻误时机而导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冲洗15~20分钟,水压要低,冲洗时要将眼睑翻转。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脸浸入水中10分钟左右,用力眨眼,抬头呼吸的间隔时间要短。在没有专门监护的情况下,不要用药物中和,否则可能加重眼的损伤。因为化学性眼损伤的严重程度要在灼伤后数天才能完全反映出来,因此应将伤者及时送往眼科治疗。
(4)对于消化道灼伤,可服黏膜保护剂,如蛋清、牛奶、稠米汤、面糊等,以保护食道和胃黏膜。应尽量避免呕吐而加重损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并能吞咽,应让其大量饮水。
(5)酸灼伤: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5%的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也有人主张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冲洗。
(6)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中和,然后再用水冲洗;也可用2%硼酸水湿敷。
(7)溴灼伤:用水冲洗后,用硼酸水湿敷,或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以硫化钾溶液洗涤。
(8)氢氟酸灼伤: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或湿敷,然后涂上甘油或调上如意黄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伤:用大量的水冲洗,再以70%酒精洗涤,然后用硫酸钠溶液湿敷。
(10)氧化钙(生石灰)灼伤: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肤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
(11)沥青灼伤: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肤上的沥青,然后涂上羊毛脂。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
(1)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或有化学灼伤危险的场所应装设冲洗设备,如淋浴、冲眼喷头,并配备好必要的中和剂。
(2)要加强有化学灼伤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教育,讲清危害性,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护能力。
(3)配备具有防化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眼镜、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并能正确使用。
(4)对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物质盛装容器上必须有醒目的标签。
(5)对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场所要设醒目的安全标志牌,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6)如有可能,腐蚀物质的处理都应实行机械化或自动化。
⑹ 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被化学品灼伤后,采取的正确方法急救处理原则:硫酸烧伤后应立即用纸或布轻沾去残留酸,切忌擦破皮肤,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盐酸硝酸可立即用水冲洗,冲洗后,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氧化镁、肥皂水等中和留在皮肤上的氢离子,中和后,仍继续冲洗。创面采用暴露疗法,如确定为Ⅲ度,迟早切痂植皮。吸入性损伤按其常规处理.吞食强酸后,可口服牛奶、蛋清、氢氧化铝凝胶、豆浆、镁乳等,禁忌洗胃或用催吐剂,切忌使用耐火酸氢钠,以免产所,造成胃肠穿孔。可口服强的松,以减少纤性药物。
②氢氟酸烧伤: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具有强烈腐蚀性,并具有溶解脂肪和脱钙的作用。氢氟酸烧伤后,创面起初可能只有红斑或皮革样焦痂,随后即发生坏死,向四周及深部组织侵蚀,可伤及骨骼使之坏死,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伤员疼痛较重.10%氢氟酸有较大的致伤作用,而40%则对皮肤浸润较慢。
氢氟酸烧伤处理:氢氟酸烧伤后,关键在于早期处理,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半小时,也有主张冲洗1~3小时,冲洗后创面可涂氧化镁甘油(1:2)软膏,或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使表面残余的氢氟酸沉淀为氟化钙或氟化镁,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蚀性的二氟化铵(氟化氢铵)。如疼痛较剧,可用5%~10%葡萄糖酸钙(0.5ml/cm2)加入1%普鲁卡因内行皮下及创周浸润,以减轻进行性损害,北京积水潭医院配制了一种霜剂,外涂创面,每2~4小时换药一次,必要时可包扎,至疼痛消失为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Hayashi报告皮质激素对氢氟酸也有一定效果。若创面有水泡,应予除去烧伤波及甲下时,应拔除指(趾)甲。Ⅲ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植皮。
③石炭酸烧伤及处理:石炭酸吸收后主要对肾脏产生损害,其腐蚀,穿透性均较强,对组织有进行性浸润损害,故急救时首先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然后再用70%酒精冲洗或包扎。深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或削痂。
④草酸烧伤及处理:皮肤、粘膜接触草酸后易形成粉白色顽固性溃烂,且草酸与钙结合使血钙降低,故处理时在用大量冷水冲洗的同时,局部及全身应及时应用钙剂。
⑤铬酸烧伤及处理:水冲洗后用5%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硫酸钠溶液洗涤,再用净水冲洗,或涂上2%二硫基丙醇膏,亦可用5%硫代硫酸钠软膏或10%依地酸钙软膏。
⑥溴烧伤及处理: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Na2S2O3溶液备用。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也可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将伤处包好。如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给你治疗。
⑺ 化学品灼伤怎样处理
化学性皮肤烧伤的现场处理方法是,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化学物玷污的衣裤、鞋袜等。无论酸、碱或其他化学物烧伤,立即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不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烧伤的同时,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伤,在现场也应及时处理,烧伤患者应及时送医院。
⑻ 化学烧伤的处理方法
一定要脱离污染物,在没有损坏的皮肤上用大量的清洗冲洗冲洗掉化学残留物。及时去济南万厚褥疮中心去治疗,避免伤口感染。
⑼ 化学灼伤怎么办
化学灼伤的处理原则如下:
1、迅速脱去或剪去污染的衣服,创面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以充分去除及稀释化学物质,阻止化学物质继续损伤皮肤和经皮肤吸收。
2、头面部化学灼伤时要注意眼、鼻、耳、口腔的情况,如发生眼灼伤,先彻底冲洗。
3、皮肤接触热的化学物质发生灼伤时,由于真皮的破坏及局部充血等原因,毒物很容易被吸收,特别是原可通过皮肤吸收且灼伤面积较大时,吸收更快,可在10分钟内引起全身中毒。
4、灼伤创面污染严重,或Ⅱ度灼伤面积在5%以上者,按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需皮试),抗感染应选用抗生素。
化学灼伤的损害程度,与化学品的性质、剂量、浓度、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当时急救措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物质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主要是细胞脱水和蛋白质变性,有的产热而加重烧伤。
化学灼伤不同于一般的热力灼伤,化学灼伤的致伤因子与皮肤接触时间往往较热烧伤的长,因此某些化学灼伤可以是局部很深的进行性损害,甚至通过创面等途径的吸收,导致全身各脏器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