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是
1、燃烧性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2、爆炸性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3、毒害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4、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5、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通过放出的射线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1)化学品会造成哪些风险扩展阅读: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措施
1、替代
控制、预防化学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这很难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例如,甲苯替代喷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烃替代胶水或粘合剂中的芳烃等。
2、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有害化学品。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往从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剂,直到发展为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剂。通过变更工艺,彻底消除了汞害。
3、隔离
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隔离操作是另一种常用的隔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最简单形式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开的操作室内。
4、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抽出污染空气,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在作业场所中的浓度。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
㈡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体现哪三个方面
【1】,理化危险:
1.1爆炸物:爆炸物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76。
1.2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77。
1.3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78。
【2】,健康危险:
2.1急性毒性:急性毒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92。
2.2皮肤腐蚀/刺激:皮肤腐蚀/刺激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93。
2.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性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94。
【3】,环境危险:
3.1危害水生环境:对水环境的危害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602。
3.1.1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
3.1.2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在与生物体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关于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职责
1.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熟悉本单位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保管业务知识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2.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
3.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库手续,对所保管的危险化学品必须做到数量准确,帐物相符,日清月结。每月28日前完成出入库手续,完成当月原材料、产成品盘寸报表;定期清点库存,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按生产计划提前上报采购计划,保证生产;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关要求对仓库内的消防器材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5.定期对库房进行定时通风,通风时不得远离仓库。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盗;
6.对因工作需要进入仓库的职工进行监督检查,严防原料和产品流失;
7.对危险化学品按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分垛储存、摆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并指导进入仓库的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
9.定期对仓库内及其周围的卫生进行清扫;
10.按时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㈢ 危险化学品主要安全风险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纯粹从安全来讲的话,那主要是着火、爆炸这二项风险。
㈣ 化学品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化学品究竟会对人体造成的害有
1、化学品活性与危险性
许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质其活性都很强,活性越强的物质其危险性就越大。
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
3、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危
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4、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的肌体,当其在人体达到一定量时,便会引起肌体损伤,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
5、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6、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㈤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类
1理化危险
爆炸物
易燃气体
易燃气溶胶
氧化性气体
压力下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2健康危险
急性毒性
皮肤腐蚀/刺激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呼吸或皮肤过敏
呼吸或皮肤过敏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95。
生殖毒性
3环境危险
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
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在与生物体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㈥ 危险化学品对人体会造成哪些伤害
主要表现在:
一、对血液系统的破坏
例如:苯、砷、铅等,能引起贫血;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等
二、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等。
三、对消化系统的破坏
有毒物质对消化系统的损害很大。如:汞可致汞毒性口腔炎,氟可导致“氟斑牙”;汞、砷等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铅中毒,可有腹绞痛;黄磷、砷化合物、四氯化碳、苯胺等物质可致中毒性肝病。
四、对呼吸循环系统的破坏
有机溶剂中的苯、有机磷农药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对心肌的损害,其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现的休克;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等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㈦ 化学药品究竟有多可怕,生活中有哪些危险的化学成分
化学药品究竟多可怕,生活中有哪些危险的化学成分?众所周知化学品都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能通过相应的反应使自己的形态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使得这种化学品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效果。所以我们在家中最好不要储藏类似的化学品,一旦发生危险,那么可能会危及到自身或者家人们的生命。在学校,我们常常能够看见危险的化学品,通常都会储藏在相应的储藏柜中。并且会有熟悉这些化学品性质的老师进行相映的保管。也正是这样才体现了化学品危险的程度。
化学品虽然非常的危险,但是学习相应的知识进行妥善的保管是对化学品最好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使用化学品的时候应该了解它的习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㈧ 易制毒化学品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易制毒化学品存在安全风险:
(1) 具有爆炸性、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2)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和回收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3) 需要特别防护的。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品。 如果此类危险品为化学品,那么它就是危险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