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从哪里了解到高中化学的考情

从哪里了解到高中化学的考情

发布时间:2022-07-01 22:20:48

⑴ 高中化学到底在学什么 有怎样的一条主线吗

高中化学主要是无机部分和有机部分
无机部分主要是考一些元素组合成的化合物或者单质之间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反应,要记住这些,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是肯定要熟悉的,另外一些特殊情况也要记住,至于这些物的应用也是根据他们的性质来决定的,性质决定用途嘛。
有机部分是最有规律的,C、H、O这三种元素组合成有机物,如何组合,也是根据无机里面的知识,原子外部结构、电子配对等等,组合成的化学键比如单键、双键、三键的性质也是有规可循的,另外,N、S、F、Cl等一些元素在有机中也有涉及,他们与C、H、O这三种元素组合成有机物的一些性质记一下就行了,涉及不多。
还有一句话适用于无机和有机两个部分,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形成物质,分子构成物质,要分析和记住物质的性质还要从形成它的分子或者原子着手,这样就容易多了

⑵ 高考化学的考点是什么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二 化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招生化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一) 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Ⅲ考试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实验省区实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原则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将高考化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一、必考内容部分
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根据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
(二)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
(1)了解溶液的含义。 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选考内容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化学与生活
一化学与健康
1了解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见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了解药物对维护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
二生活中的材料
1.了解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了解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2.了解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金属防护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3. 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评价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保护
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了解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学与技术 
一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意义。
2.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1.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
三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1.了解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学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
三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有机化学基础 
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5.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6.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
三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了解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4.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以上内容希望可以帮到你,高考加油!!好运!

⑶ 高中化学的难点在哪里 高考的重点在哪里

应该是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化学平衡、说溶液中离子平衡再有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推断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问题综合起来考察)这就是重点和难点

⑷ 高中化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额 ………… 太多了吧?

不过 你可以看看这些资料

基本上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全涉及到了 还有扩展的

1 氧化还原反应

http://ke..com/view/30896.htm

2 氧化剂和还原剂

http://ke..com/view/139716.htm

http://ke..com/view/139742.htm

3 碱金属

http://ke..com/view/98150.htm

4 物质的量

http://ke..com/view/47539.htm

5 物质的量浓度

http://ke..com/view/371789.html

6 化学计算

http://ke..com/view/1381484.html

7 十字交叉

http://ke..com/view/749276.html

8 卤素

http://ke..com/view/162296.htm

9 元素周期律

http://ke..com/view/29273.htm

10 核外电子摆布

http://ke..com/view/83831.html

11 氧族元素

http://ke..com/view/101715.htm

12 碳族元素

http://ke..com/view/101816.htm

13 氮族元素

http://ke..com/view/101761.htm

14 化学平衡

http://ke..com/view/257614.htm

15 电离平衡

http://ke..com/view/22913.html

16 盐类的水解

http://ke..com/view/525552.htm

17 几种重要的金属

铁 http://ke..com/view/4649.htm

镁 http://ke..com/view/4779.htm

铝 http://ke..com/view/4615.htm

18 有机化学基础

http://ke..com/view/3932.htm

19

烃 http://ke..com/view/34832.htm

官能团 http://ke..com/view/49385.htm

醇 http://ke..com/view/10062.htm

醛 http://ke..com/view/111807.htm

羧酸 http://ke..com/view/135433.htm

卤代烃 http://ke..com/view/162300.htm

20 晶体结构

http://ke..com/view/591665.htm

21 胶体

http://ke..com/view/23037.htm

22 电解

http://ke..com/view/16728.htm

24 热化学

http://ke..com/view/391301.htm

⑸ 归纳初中和高中化学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跟你说实话,高考理综中化学最好得分,以为考的差不多都是书上的内容,所以高三的化学复习应该已课本知识为主,还有化学有一些要记忆的东西,他不想物理那么有逻辑性,有些化学问题你只需要知道是这么样就行了,不要问太多为什么,否则会把自己搞的很累,还有很纠结的告诉你,如果在大学学化学的话,你就会知道你们现在学的化学很绝对,很理想,可以说是错的,因为很多并不是高中书上说的那么回事。所以你就会知道你们学的化学你只需要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搞清楚基本上就OK了,我原来的化学也很差,很讨厌化学,但是最后我找到了学化学的方法,就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点扫描一遍,不要有盲点(高考就喜欢考到这些盲点),无机部分相对来说记得多系零碎一些,多记些化学方程式要好些。有机部分,要搞清楚官能团的性质,和他们之间的转换反应。当然一些典型的化学方程式也是必须记住的。个人认为有机化学好学一点,因为就这些知识点在里面。好了就说这么多了。我大学专业是 高分子材料(化工类,偏有机合成) SO 不要买什么资料书,没多大用,看资料书不如看课本。跟着老师走最好。。

⑹ 高中常考化学常识有哪些

高中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n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 ⑵ CnH2n:单烯烃、环烷烃。如CH2=CHCH2CH3、 CH3CH=CHCH3、CH2=C(CH3)2、 、 ⑶ CnH2n-2:炔烃、二烯烃。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 ⑷ CnH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如: 、 、 ⑸ CnH2n+2O:饱和脂肪醇、醚。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 ⑹ CnH2nO: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 、 、 ⑺ CnH2nO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HOCH2CH2CHO、CH3CH(OH)CHO、CH3COCH2OH ⑻ 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如:CH3CH2NO2、H2NCH2COOH ⑼ Cn(H2O)m:糖类。如: C6H12O6:CH2OH(CHOH)4CHO,CH2OH(CHOH)3COCH2OH
C12H22O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⑴ 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丙基两种 (—CH2CH?2CH3、—CH(CH3)2)、 丁基四种(—CH2CH2CH2CH3、 、—CH2CH(CH3)2、—C(CH3)3) ③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 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同样,二氯乙烷有两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⑷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其判断方法有: ①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氢原子等效。如:新戊烷中的四个甲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故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氢原子等效。如: 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等效。 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 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⑷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 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如: ,叫作:2,3—二甲基—2—丁醇 ,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 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3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⑷ Zn、Mg等单质 如 ⑸ -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七、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2O2)

⑺ 201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有关内容

1、不知道你想要那个省市的,直接给你来一份天津的。想要别的再说啦

链接:http://wenku..com/link?url=zbYQSAP-_ncK0rLLdeaRcwZHOA1mB56bUhQ1A8_-uRsru

2、试卷与答案

013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Fe 56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关于下列物质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硫常用于食品增白 B.碳酸氢钠常用于焙制糕点

C.醋酸常用于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D.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已知硒(Se)的原子序数是34,Se的某种同位素中子数是40,其质量数是

A.74 B.40 C.34 D.6

3.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属于碱 C.属于盐 D.属于电解质

4.下列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是

A.S B.K C.Cu D.Br

5.下列化合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CO2 B.H2O C.NaOH D.BaCl2

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浓盐酸 D.稀豆浆

7.用6 mol/L H2SO4溶液配制100 mL 2 mol/L H2SO4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⑻ 高中化学竞赛主要考那些内容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2008年4月19日

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 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 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体系标准压力。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 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 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用s、p、d等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

6.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 周期。1~18族。主族与副族。过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s、p、d、ds、f区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和原子的电子构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氧化态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类金属)。主、副族的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氧化态及其主要形体。铂系元素的概念。

7. 分子结构 路易斯结构式。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σ键和π键。离域π键。共轭(离域)体系的一般性质。等电子体的一般概念。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相似相溶规律。对称性基础(限旋转和旋转轴、反映和镜面、反演和对称中心)。

8. 配合物 路易斯酸碱。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说明Ti(H2O)63+的颜色。软硬酸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软酸软碱和硬酸硬碱。

9.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其他分子间作用力的能量及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0. 晶体结构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胞(定义、晶胞参数和原子坐标)及以晶胞为基础的计算。点阵(晶格)能。配位数。晶体的堆积与填隙模型。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NaCl、CsCl、闪锌矿(ZnS)、萤石(CaF2)、金刚石、石墨、硒、冰、干冰、金红石、二氧化硅、钙钛矿、钾、镁、铜等。

11. 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溶度积。利用平衡常数的计算。熵(混乱度)的初步概念及与自发反应方向的关系。

12. 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3. 电化学 氧化态。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和反应式的书写与配平。原电池。电极符号、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原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反应的方向及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电解池的电极符号与电极反应。电解与电镀。电化学腐蚀。常见化学电源。pH、络合剂、沉淀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影响的说明。

14. 元素化学 卤素、氧、硫、氮、磷、碳、硅、锡、铅、硼、铝。碱金属、碱土金属、稀有气体。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银、金、锌、汞、钼、钨。过渡元素氧化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两性。常见难溶物。氢化物的基本分类和主要性质。常见无机酸碱的基本性质。水溶液中的常见离子的颜色、化学性质、定性检出(不包括特殊试剂)和一般分离方法。制备单质的一般方法。

15.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烷、烯、炔、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酸、酯、胺、酰胺、硝基化合物以及磺酸的命名、基本性质及相互转化。异构现象。加成反应。马可尼科夫规则。取代反应。芳环取代反应及定位规则。芳香烃侧链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碳链增长与缩短的基本反应。分子的手性及不对称碳原子的R、S构型判断。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概念、通式和典型物质、基本性质、结构特征及结构表达式。

16. 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化学的初步知识(单体、主要合成反应、主要类别、基本性质、主要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

本基本要求在初赛要求基础上增加下列内容,数学工具不涉及微积分。

1. 原子结构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计算。s、p、d原子轨道轮廓图及应用。

2. 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基本概念。定域键键级。分子轨道理论对氧分子、氮分子、一氧化碳分子、一氧化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及应用。一维箱中粒子模型对共轭体系电子吸收光谱的解释。超分子的基本概念。

3. 晶体结构 点阵的基本概念。晶系。根据宏观对称元素确定晶系。晶系与晶胞形状的关系。十四种空间点阵类型。点阵的带心(体心、面心、底心)结构的判别。正当晶胞。布拉格方程。

4. 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能(内能)、焓、热容、自由能和熵。生成焓、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及有关计算。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与反应的方向性。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范特霍夫等温方程及其应用。标准自由能与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热化学循环。相、相律和单组分相图。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5. 稀溶液的通性(不要求化学势)。

6. 化学动力学基础 反应速率基本概念。速率方程。反应级数。用实验数据推求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积分式及有关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碳-14法断代等)。阿累尼乌斯方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概念与计算;速率常数的计算;温度对速率常数影响的计算等)。反应进程图。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反应机理一般概念及推求速率方程(速控步骤、平衡假设和稳态假设)。离子反应机理和自由基反应机理基本概念及典型实例。催化剂及对反应的影响(反应进程图)。多相反应的反应分子数和转化数。

7. 酸碱质子理论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典型缓冲体系的配制和pH计算。利用酸碱平衡常数的计算。溶度积原理及有关计算。

8. Nernst方程及有关计算。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pH对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沉淀剂、络合剂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用自由能计算电极电势和平衡常数或反之。

9.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化学光谱序列。配合物的磁性。分裂能、电子成对能、稳定化能。利用配合物平衡常数的计算。络合滴定。软硬酸碱。配位场理论对八面体配合物的解释。

10. 元素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

11. 自然界氮、氧、碳的循环。环境污染及治理、生态平衡、绿色化学的一般概念。

12. 有机化学描述性知识达到国际竞赛大纲二级水平(不要求不对称合成,不要求外消旋体拆分)。

13. 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基本概念。DNA与RNA。

14. 糖的基本概念。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糖苷。纤维素与淀粉。

15. 有机立体化学基本概念。构型与构象。顺反异构(trans-、cis-和Z-、E-构型)。对映异构与非对映异构。endo-和exo-。D,L构型。

16. 利用有机物的基本反应对简单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推断。

17. 制备与合成的基本操作 用电子天平称量。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含抽滤)、洗涤、浓缩蒸发、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通过中间过程检测(如pH、温度、颜色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产率和转化率的计算。实验室安全与事故紧急处置的知识与操作。废弃物处置。仪器洗涤与干燥。实验工作台面的安排和整理。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18. 常见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反应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容量分析的误差分析。

19. 分光光度法。比色分析。

⑼ 高中化学从哪里入手

首先必须学好.元素周期律.把各种元素名称.原子序数.名称记住..
其次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记忆要牢. 还要看清楚反应物的量.或者说 谁过量谁足量谁微量.
这个对于计算都是不一样的.
像物质的量并没有太多的知识点. 只要记住几个公式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平时的积累了.
比如 无机推断题. 什么化合物是什么颜色.与什么酸反应生成气体. 这个真的就是记忆的东西
还有一个模块是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这里高考肯定有一道大题.. 实验题也是靠平时的积累. 想要学好并没有太多的技巧. LZ物理能学好. 说明逻辑思维不差. 我的一个老师说过.
化学和物理其实差不多. 物理研究的是核内.化学是核外. 还有一点. 化学的几大定律也是要记忆的. 比如初中 质量守恒定律. 高中 盐类水解那个模块.. 电荷守恒定律.物料守恒定律. 规律性的东西很强的. 化学是高考比较好拿分的科目..
呵呵 LZ加油

⑽ 高中化学从哪里入手

高中化学应该从元素周期表入手,元素周期表是最基础的,先把元素周期表记牢然后继续进一步深入学习。

阅读全文

与从哪里了解到高中化学的考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