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中,水解是吸热反应,生物中水解是放能反应,为什么
因为化学的水解是水撞断离子键的反应,断键需要吸收能量(在水体系中只能表现为吸热)
生物的水解并不是化学意义上的断键,生物体的水解可以解释为有水参与的有机物反应
就拿葡萄糖为例
葡萄糖水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小部分热能和大部分的ATP)
葡萄糖分解是通过生物酶的催化有氧与无氧呼吸也需要它
其中每个分步的反应都会有ADP与磷酸根结合生成ATP
所以生物体内的水解是放能反应,也可以叫供能反映。
一定注意化学与生物的水解不是一回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❷ 如何深刻形象的理解化学键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例如,在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有电子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定位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定域键。由多个原子共有电子形成的多中心键称为离域键。除此以外,还有过渡类型的化学键:键电子偏向一方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由一方提供成键电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极性键的两端极限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离域键的两端极限是定域键和金属键。
1、离子键是右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吸引而形成的,正负离子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电荷球形对称分布,那么离子键就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发生静电作用,因此是没有方向性的。
2、一个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吸引成键,虽然在离子晶体中,一个离子只能与几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与6个Cl-直接作用),但是这是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样有比较弱的作用存在,因此是没有饱和性的。
化学键的概念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用来概括观察到的大量化学事实,特别是用来说明原子为何以一定的比例结合成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的、性质与其组成原子完全不同的分子。开始时,人们在相互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画一根短线作为化学键的符号 ;电子发现以后 ,1916年G.N.路易斯提出通过填满电子稳定壳层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或者通过两个原子共有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的概念,建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量子理论建立以后,1927年 W.H.海特勒和F.W.伦敦通过氢分子的量子力学处理,说明了氢分子稳定存在的原因 ,原则上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通过以后许多人 ,物别是L.C.鲍林和R.S.马利肯的工作,化学键的理论解释已日趋完善。
1、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由于除了s轨道之外,其他轨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键时除了s-s的σ键(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外,其他轨道所成的键都只有沿着一定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2、旧理论: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由于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有饱和性。如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分子后,不能再与另外一个Cl形成HCl2了。
3、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 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❸ 化学问题:水的分解要吸收能量,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氧键,1个水分子分解的过程中,共有2个氢氧键断开吸收能量。两个氢原子通过氢氢键组合形成氢气分子,其中形成氢氢键放出热量。两个氧原子通过氧氧键组合形成氧气分子,其中形成氧氧键放出能量,因为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所以水的分解表现为吸热。因为我忘记了氢氧键、氢氢键、氧氧键的键能,楼主可以查找一下资料。
❹ 什么是化学键怎样理解化学键说通俗一点啊。谢谢。
通俗的说就是2个原子的部分电子进入两核之间,靠这片电子对核的引力将两个核吸在一起,这就是共价键。
当两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差距非常大的时候,比如Na和Cl,这些电子完全进入另一原子的电子层,形成正负离子,正负离子直接的吸引,就是离子键。
❺ 怎么理解化学键
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高中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举例:在水分子H2O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就是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水分子。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带异性电荷离子产生的相互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共价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❻ ATP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一般情况下远离A的那个键水解释放31千焦能量,那么第二个键水解会释放多少能量呢
三磷酸腺苷中任何高能磷酸键水解后均可放能 30.54kJ/mol ,ATP 有 2 个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达 30.54Kj/mol,也就是你问的那个(第二个也是此数值)。还有一个磷酸基团与腺苷之间的化学键水解放能少于 30.54Kj/mol (能量比较小)。
[Questions Every Day (QuEvDa)原创]
楼上的专家回答的有问题
放能为30.54,约为31,而不是你说的样有个范围!!
望专家负起责任
❼ 水的分解要吸收热量,试从化学键变化角度分析其原因
H-O-H,每mol水中含2molH-O键
❽ 为什么ATP高能磷酸键水解放能
任何的化学反应都包含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都有放热和吸热,只是看哪个的程度大。说化学键断裂吸热是正确的,因为的确是先吸收了,然后再放出能量。而生物上所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放热,只是说明一种结果。其实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也是先吸收了能量的,只不过是它最后放出的能量比吸收的多,所以说它放热也可以。
❾ 高能磷酸键水解放能是普通磷酸键水解放能的多少倍
两倍以上。
高能磷酸键指磷酸化合物中具有高能的磷酸键,其键能在5kcal/mol(1cal=4.18J)以上。如酰基磷酸化物、焦磷酸化物、烯醇式磷酸化物中的磷氧键型(—O~P)和胍基磷酸化物的氮磷键型(—N~P)均属高能磷酸键。
代谢过程中出现的磷酸化合物,尽管它们都是脱水形成的,但是将它们再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有极大的差异。有些自由能的变化为-2000到-3000cal,如3-磷酸甘油、腺核苷酸等;另有一些如焦磷酸、乙酰磷酸、肌酸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等磷酸化合物,每克分子水解时,自由能的变化为-7000到-12000cal。根据这些实验结果,生物化学上将后一类磷酸化合物称作高能磷酸化合物,前一类称低能磷酸化合物(以5000cal为界限)。
ATP水解时,旧的化学键断裂,新键生成,总共放出7.3千卡能量,我们说,这是一个高能磷酸键断裂,放出了7.3千卡能量。
❿ 怎样理解化学键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例如,在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有电子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定位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定域键。由多个原子共有电子形成的多中心键称为离域键。除此以外,还有过渡类型的化学键:键电子偏向一方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由一方提供成键电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极性键的两端极限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离域键的两端极限是定域键和金属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