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中电荷数怎么求

化学中电荷数怎么求

发布时间:2022-07-04 06:33:30

1. 化学电子数怎么算的

1、中性粒子的电子数=所有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总和。如H2O,两个H为1*2=2,1个O为8,总和为10.

2、阴离子,需要在上面的基础上加电荷数,如SO4 2-,S=16,4个O=4*8=32,再加上两个负电荷,每个硫酸根有16+32+2=50个电子
3、阳离子,在1的基础上减去电荷数,如NH4+,1个N=7,4个H=4*1=4,再减去1.
每铵根有7+4-1=10个电子。
4、若给的是物质的量,则按N=nNA(NA为阿伏加德常数)换算。

2. 化学里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怎么算的

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之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减去原子序数,质子数等于荷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3. 化学 形式电荷形式电荷怎么算

形式电荷
将键合电子的半数分别归属各键合原子,再加上各原子的孤电子数,如果两者之和等于该原子(成游离态电中性时)的价层电子数,形式电荷记为零,否则,少了电子,形式电荷记"+"数,多了电子记为"-"数。

形式电荷是在写共价化合物的Lewis结构式时为了判断各可能物种的稳定性时引入的。
其大小等于价电子数-(成键后)实际拥有价电子数。如季铵盐,共振式中常见到的正负号,在无机中,如用分子轨道理论处理CO后,C:形式电荷=4-(2+3)=-1;O:形式电荷=6-(2+3)=+1.
再举一例,如判断共振八隅体稳定性:首先形式电荷越接近0越稳定,其次形式电荷正负交替时最稳定。
计算方法

形式电荷q=原子价电子数-键数-孤电子数
例:CO分子中,q(C)=4-3-2=-1
结构
形式电荷可以用来判断所写的Lewis结构是否合理。例如:SCN1- 的 Lewis结构应该是将碳原子放在中间,氮原子和硫原子分别放在两边。此时,氮原子的形式电荷是-1,碳原子和硫原子的形式电荷是0;但如果将硫原子安排在中间,则氮原子的形式电荷是-1,碳原子的形式电荷是-2,硫原子的形式电荷是+2。可以看出,后者中,各原子形式电荷数相差很多,结构不稳定,显然前者更合理。

4. 化学中计算电荷数的公式是什么

离子所带电荷量乘以离子物质的量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该离子所带电荷量
因为正负电子相等

5. 化学中,什么叫做电荷数

电荷数是指粒子所带的电量的多少
如:Na+(钠离子)的电荷数为+1,Na(钠原子)的电荷数为0,CL-(氯离子)的电荷数为-1
电子数是指粒子中质子外带电子的数目,
如Na+(钠离子)的电子数为10,Na(钠原子)的电子数为11

6. 电荷数怎么算

元素的荷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
因为对于一个元素来说,它的质子数是不变的,
如:氯和氯离子的元素的荷电荷数=质子数=17

7. 如何确定离子所带电荷数

电荷数=元素周期表中的几号元素+得到电子个数(或减去失去电子个数)=带电荷数。

有些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所以可能带的电荷数也不一样,具体要看化合物种类。

阳离子带正电,失去电子,阴离子带负电,得到电子。

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7)化学中电荷数怎么求扩展阅读:

离子属性

在化合物的原子间进行电子转移而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电离能越大,意味着原子越难失去电子。离子化合物,即阴、阳离子间以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如可溶于水的酸、碱、盐,当在水中溶解并电离时,恒定条件下,处于离子状态的比例和处于分子状态的比例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离子平衡。

离子结构示意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一样,人们可以用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离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当然,在书写离子结构的时候需要注意离子核外电子一般为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

8. 化学里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怎么算的

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因为质子带正电而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等于原子量减去中子数

9. 高中化学电荷数是什么 谢谢

所谓电荷数指的是离子所带电荷。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钠离子:Na+,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所以电荷数为1。镁离子:Mg2+,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电荷数为2。硫离子:S2-,硫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电荷数为2。
在化学式中,正负电荷的和为零,比如MgS,Na2S。在离子方程式中,电荷是守恒的。

10. 电荷总数的定义!如何计算

1、 守恒法

多数计算题时已化学反应为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等变化关系,又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电荷数,电子得失数、微粒个数都是守恒的。在解题时,运用守恒方法可以使解题思路简明、方法简单、简化解题步骤。

化学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微粒个数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 得电子总数 = 失电子总数

电解质溶液 →电荷守恒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化合物 →化合价守恒 正化合价总数 = 负化合价总数

(1)质量守恒

[例1]某镁、铝合金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在形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取出沉淀物干燥,灼烧,剩余残渣和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则该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 27% B 40% C 53% D 60%

分析: Mg MgCl2 Mg (OH)2

Al AlCl3 NaAlO2

即:m(Mg、Al)= m(MgO)

由于Mg元素守恒,所以 m(O)= m(Al)

答案:B

[例2]把2.56克纯铜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浓硝酸的大试管中,立即发生化学反应。当铜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气体1.12升(标况),计算此反应中耗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分析: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减小,在与铜反应时生成NO。可以将混合气NO2、NO看成NOx,利用N元素守恒解题。

Cu ~ 2NO3— NOx ~ HNO3

1mol 2mol 1mol 1mol

2.56/64 a 1.12/22.4 b

a = 0.08mol b = 0.05mol

∴共消耗HNO3 0.13mol。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

[例3]如果用0.3mol/L的Na2SO3溶液16mL,刚好将3.2×10-3mol的强氧化剂[RO(OH)2]+溶液中的溶质还原到较低价态,,则反应后R的最终价态是

A 0 B +1 C +2 D +3

分析:还原剂Na2SO3中 失电子总数0.3×0.016×2

氧化剂[RO(OH)2] +中 得电子总数 3.2×10-3 × (5—x)

根据电子守恒:0.3×0.016×2 = 3.2×10-3× (5—x)

∴x = +2

答案:C

[例4]往VmL FeBr2溶液中缓慢通入a mol Cl2,结果溶液中有一半Br-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103a/V (mol/L) B 103a/V (mol/L)

C 3×103a/V (mol/L) D 500a/V (mol/L)

分析:Fe2+、Br-均具有还原性,Fe2+的还原性比Br-强,氧化剂Cl2先氧化Fe2+。根据题意,Br-有一半被氧化,则Fe2+全部被氧化。a mol Cl2参加反应即转移2a mol电子,Fe2+全部被氧化,一半Br-被氧化时,也应转移2a mol电子,可计算出Fe2+为a mol,FeBr2也为a mol。

答案:B

(3)电荷守恒

[例5]酸雨是因为燃烧煤和石油,生成硫、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硫酸和硝酸的缘故。某次雨水分析数据如下:[NH4+]=2.0×10-6mol/L [Na+]=3.0×10-6mol/L [NO3-]=2.3×10-5mol/L

[Cl-]=6.0×10-6mol/L [SO42-]=2.8×10-5mol/L,此次雨水的pH值接近于

A 2 B 3 C 4 D 6

分析:由于雨水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应相等。

即:[H+]+[NH4+]+[Na+]=[NO3-]+[Cl-]+[OH-]+2[SO42-],[OH-]较小,忽略不计。代入数据,得:[H+]=8×10-5mol/L,pH≈4。

答案:C

[例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将燃烧后的产物溶解在60mL浓度为2.0mol/L的盐酸中,再用20mL 0.5mol/L NaOH溶液中和多余的盐酸,然后再向此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碱,把氨全部蒸出来,用稀盐酸吸收,稀盐酸增重0.17g,求镁带的质量。

分析:

(A) (B) (C)

在溶液B中,根据电荷守恒,有下列关系:

2 × n(Mg2+) + n (NH4+) + n (Na+) = n (Cl-)

代入数据,得n(Mg2+)= 0.05mol

答案:镁条质量1.2克

2、 差量法

差量法的实质是利用反应体系中某化学量从始抬到终态的差量,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这些差量主要有:体积差、质量差、物质的量差、压强差、溶液质量差、溶解度差。

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均可找到一个或多个有关量的差值,因此使用此法解题时,必须仔细分析题意,理清思路,选定好相关物理量的差值。

利用差量法解题可以使许多化学计算解法从简。

[例7]氯气通入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3Cl2 + 8NH3 = 6NH4Cl + N2,使1.12L氯、氮混合气(90%Cl2、10%N2)通入浓氨水,实验测得送出的气体在标况下为0.672L(50%Cl2、50%N2),问在反应中有多少克氨被氧化?

分析:本题解题方法有多种,其中利用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差来求解是最快的方法。

解答:设被氧化的氨的质量为x

3Cl2 + 2NH3(被氧化的氨)→ N2 △V

3×22.4L 34g 22.4L 4.48L

x (1.12 – 0.672)L

x = 0.34g

[例8]先将卤素互化化合物BrCln4.66g溶于水,再通入过量的SO2,发生如下反应:

BrCln +(n+1)H2O + SO2 === HBr + nHCl + H2SO4,然后将所得溶液调至中性,再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所得溶液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可得到15.46g沉淀,试确定卤素互化物BrCln的n值。

分析: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可得到如下信息:BrCln与SO2反应得到HBr、HCl和H2SO4,再加入过量Ba(NO3)2,除去SO42-,滤液中加入AgNO3,将Cl-、Br-全部转化为AgCl、AgBr沉淀,所以15.46g是AgCl、AgBr的总质量。而AgCl、AgBr中氯元素、溴元素均来自BrCln,利用差量法可求出Ag+的质量。

解答:∵AgCl、AgBr中氯元素、溴元素均来自BrCln

∴Ag+的质量:15.46 – 4.66 = 10.8(g)

BrCln ~ (n+1)Ag+

80+35.5n 108(n+1)

4.66 10.8

n = 3

从以上的解法可以看出,应用差量法解题,可以使计算简便。

阅读全文

与化学中电荷数怎么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