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何关系
化学计量数
实际上在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应包括其内涵与外延,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比、反应速率之比等的关系。但它本身却不具备联系微观与宏观、统一初中与高中的功能。就是一个化学反应每种物质前面的数字。
望采纳
‘贰’ 怎么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就是系数的关系
例如对反应aX+bY=cZ+dD
n(x)/n(Y)=a/b
同理可以得到其他的关系
注意这里的物质的量是指反应的部分。
例:
在化学方程式里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如题,2NH3里,3.4g算是0.1mol还是0.2mol
化学计量数就是化学方程式每个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它表示发生化学反应时,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量的比例.离开化学方程式说物质计量数是没有意义的。
3.4g/(NH3的分子量)=0.2mol
在化学反应方程式里面,化学剂量数的比例就是参加反应物质的量的比例。
‘叁’ 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关系是啥阿例如
比如NaOH滴定H2SO4,它们是按2NaOH+1H2SO4=Na2SO4+2H2O
计量关系就是NaOH和H2SO4按2:1的量完全反应
‘肆’ 如何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C+O2==CO2
分子个数比=1:1:1
物质的量之比=1:1:1
小结: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就是反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
‘伍’ 怎样根据图像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平衡计量数的大小关系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该类题型的特点是:图像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知识寓于坐标曲线上,简明、直观、形象,易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和推理能力。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必须抓住化学程式及图像的特点。析图的关键在于对“数” “形” “义” “性”的综合思考,其重点是弄清“四点”(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分析曲线的走向,发现图像隐含的条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下面例析这类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希望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先要明确图像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养成良好分析图像问题的习惯
在习题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分析图像问题时常在无意中忽略了图像中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导致做错题或思维受阻。
例1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反应Ⅰ:2A(g)+B(g) 2C(g) 反应 Ⅱ:2A(g) C(g
反应Ⅲ:3A(g)+B(g) 2C(g) 反应Ⅳ:A(g)+B(g) 2C(g)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ΔH>0,P2>P1
B.反应Ⅱ:ΔH<0,T1>T2
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1>T2
D.反应Ⅳ:ΔH<0,T2>T1
错解:漏选C
解析:在该题中正确的答案应选BC,但有部分学生漏选了C答案。他们认为在反应III的图像中,T2曲线的斜率比T1的大,说明在T2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比在T1温度下大,所以T2一定大于T1(根据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这些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受了平常一些习题的影响,错误迁移知识,认为斜率就一定代表速率。其实,该图像的横坐标表示加入B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C物质在平衡时的体积分数。这两条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在加入一定量的B时,反应达到平衡的平衡点。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在某一温度下随着B加入的物质的量不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时C在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其斜率并不代表反应速率的大小。
纠错反馈:先明确图像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否则,容易的题目也会变成难题。(容易做错或做不出来)
二、对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要紧密联系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及题干中给出的恒定条件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在分析化学平衡图像问题时,常常孤立去分析图像,忽略了了化学方程式中所隐含的条件,导致自己的思维受阻。
例2.在容器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D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
A. 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解析:从题干可知: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该反应是在恒容下讨论。因为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是没有影响的,所以A项是错误的,D项正确。从图II的两条曲线的斜率对比可知,如果只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应该是甲的压强大,但从题干可知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应是增大,所以B项是错误的。如果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甲的斜率大,反应速率大,温度高。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C项正确。
纠错反馈:如果给出化学平衡方程式,在分析平衡图像时,要联系化学方程式。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问题,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容易。
三、抓“四点”( 起点、交点、转折点、终点),注意求同思维及求异思维的运用
例2、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可逆反应A(气)+B(气) XC(气)符合下列图像Ⅰ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Ⅱ的正确说是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的B百分含量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Y轴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解析:从图形I来看,(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C物质的百分含量,a、b、c 三条曲线的起点相同,转折点不同;(2)比较a、b两条曲线,不难发现他们是温度相同,压强不同的两条曲线;(3)b曲线的斜率大于a曲线的斜率,说明b曲线条件中的反应速率大于a曲线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得出隐含条件:P2>P1 ;(4)从转折点不难发现随着压强的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得化学方程式中的另一隐含条件:化学计量数X等于1;(5)再通过比较b、c两曲线,不难发现另外的隐含条件:T1>T2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综上所述得出结论:P2>P1 ,T1>T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化学计量数X等于1。运用图形I所得的结论来解决图形II的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在图像II中做一等温线(虚线表示)。
如果Y轴表示A的转化率,从图形I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动,两条曲线都体现A的转化率降低,合理;从图形I可知X等于1,随着压强的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恒温条件下,如果P3>P4 A的转化率增大,合理,所以A项是正确是。如果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两条曲线分开来分析,每条曲线是合理的,但对比来分析B就不合理,因为随着压强的增大,B的百分含量是增大的。因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容积不变,所有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气体,所以反应的过程中密度保持不变,C项不正确。同温下压强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越小,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其平衡时平均摩尔质量越大,所以D项正确。
纠错反馈:弄清图像中“起点” “交点” “转折点(拐点)”“终点” 及各条线段的化学含义,注意曲线的纵向(同一曲)、横向(不同曲线)的变化比较。
如果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知识,注意分析图像的一些方法,在解决平衡图像问题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实,以上的一些解题策略对其他图像问题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如果帮到你的话请采纳
‘陆’ 分析化学中如何确定化学计量关系
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化学计量关系即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参与量,得出的质量或物质量的计量值,没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是无法进行滴定分析的,也就是说滴定分析是定量试验,化学计量关系是试验的原理,没有原理,就不知道试验如何进行,将无法分析.
化学计量点是根据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求得的理论值,
而滴定终点是实际滴定时的测得值.
‘柒’ 分析化学知识,例7-7的计量关系是怎么来的我看不懂,求指导!
我们把书上列出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上到下分别编号12345.
从方程1看出:1molPb3O4经过反应得到3molPb(2+),所以得到了:1Pb3O4=3Pb(2+)..........(1)
从方程2看出:1molPb(2+)经过反应得到1molPbCrO4,所以得到了:1Pb(2+)=1PbCrO4.........(2)
把(1)与(2)结合起来就得到(先把(2)乘以3就可以相等了):1Pb3O4=3Pb(2+)=3PbCrO4..................(3)
从方程3看出:2molPbCrO4经过反应得到1molCr2O7(2-),所以得到了:2PbCrO4=1Cr2O7(2-).........(4)
结合(3)与(4):
先把(3)乘2:2Pb3O4=6Pb(2+)=6PbCrO4..................(5)
再把(4)乘3:6PbCrO4=3Cr2O7(2-).........(6)
这样(5)与(6)也相等了,可以得到:2Pb3O4=6Pb(2+)=6PbCrO4=3Cr2O7(2-).......(7)
这样一直分析下去,就得到最后的结果了。
‘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是 成正比的。比如:2H2 + O2 === 2H2O
知道H2的反应速率为 1 那么O2的反应速率就是 0.5 生成水的速率就是1
‘玖’ 化学反应速率与计量数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比如:2h2+o2===2h2o
知道h2的反应速率为1那么o2的反应速率就是0.5生成水的速率就是1
‘拾’ 化学反应中,计量数和转化率的关系是什么
意思就是说消耗2分子的SO3就会产生2分子的SO2和1分子的O2,你看方程式前面的比例系数是2:2:1吧,即使他们的反应比,等号前面是消耗,后面是生成,以后有问题给我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