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光化学烟雾是怎么形成的它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
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分析:
1污染物浓度高:有机污染废气排放量大.
2光照条件要好:云量少、空气干燥、光照强、风量小(风量大有助于污染物的稀释).
与春季比较,因为北半球属于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秋季云量较低光照相对较强、空气相对干燥吸收气态污染物能力减弱、风量较低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都是有助于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力条件.
所以“化学烟雾易发生在夏秋季节,而不是春夏季节”
‘贰’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
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洛杉矶
在40年代初就有汽车250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市内高速
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通行的汽车每天达
16.8万次。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
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
(当时所用汽油为含四乙基铅的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作
用下,特别是在5月份至10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
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
这种烟雾中含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矾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一次烟雾事件。当时洛杉矶市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拥有飞机制造、军工等工业。各种汽车多达400多万辆,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每天通过的汽车达16.8万辆次。
由于汽车漏油、排气,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这些排放物,经太阳光能的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组成的一种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加之洛杉矶三面环山的地形,光化学烟雾扩散不开,停滞在城市上空,形成污染。
‘叁’ 何为光化学烟雾其形成条件有哪些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NOx和碳氢化合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有刺激性的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
1、NOx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同时存在,且达到一定浓度。
2、有足够的太阳辐射强度。
3、有不利用光化学烟雾扩散的地理和气象条件。
光化学烟雾的防治措施
1、控制污染源:研究光化学烟雾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控制NO2及HC的浓度,使O3的浓度符合大气质量标准的要求。除控制工业污染源外,主要是改善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状态和安装尾气催化转化器,前者可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后者可使尾气无害化。
2、利用化学抑制剂:用化学抑制剂。目的是消除自由基,以抑制链式反应的进行,从而控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抑制剂对人体和动植物的毒害作用,并注意防止抑制剂产生二次污染。
3、植树造林:实验证明,树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空气得以净化。因此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肆’ 一年中夏秋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这是因为
一年
中夏
秋季是发生
光化学烟雾
的季节是因为(日光
辐射强度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
‘伍’ 光化学烟雾是什么
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1])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污染物,也有气溶胶)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可随气流漂移数百公里,使远离城市的农作物也受到损害。光化学烟雾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随着光化学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生成物不断蓄积,光化学烟雾的浓度不断升高。约在3-4h后达到最大值。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的污染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对动植物有影响,甚至对建筑材料也有影响,并且大大降低的能见度影响出行。
http://ke..com/link?url=-1NzQ9n8ncY1-4Cd3HjkEmaYTnwx3f-
‘陆’ 为什么光化学烟雾易发生在夏秋季节,而不是春夏季节
光化学烟雾的特点是由化学物质微粒形成的浓雾,当出现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时,光化学烟雾便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一般,夏秋季节易发生;而在一日中,下午!时前后是光化学烟雾达到高峰值的时刻。
‘柒’ 空气污染有哪些危害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会提高人们肺癌的发病率。每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5μg/m3,肺癌的发病率就会随之升高18%;每当空气中PM10的浓度增加10μg/m3,肺癌的发病率则随之升高22%。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空气(包括PM2.5,PM10,NOx等)污染相较西方空气最高容许浓度高5-20倍,关于PM2.5、PM10以及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也极少,危害远未阐明。
根据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将光化学烟雾分为城市型光化学烟雾、工业区型光化学烟雾和区域型光化学烟雾。由于光化学污染与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所以一年当中光化学污染通常在夏秋季节较为严重。
防治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不赞成人们在雾霾天气到室外运动,如果迫不得已,建议佩戴能够隔绝直径4μm的颗粒的口罩。“在室内的话,可以考虑安放一些除颗粒物、除尘的空气净化装置。”但钟南山同时指出,目前国内空气净化装置市场鱼龙混杂,亟需有关部门监管。
北京地区人群的肺癌患病率在过去的10年攀升了60%,男性肺癌死亡率增长迅速,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33%。对于此前媒体争议过的空气污染和肺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钟南山没有作更多解释。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钟南山:空气污染对人体危害堪比SARS
‘捌’ 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空气污染的危害有两类:
1 对人体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能够散射和吸收可见光,使能见度下降,会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有毒物质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人体组织,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都能产生一定的危害。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的危害——酸雨
任何形式的降水,包括雨、雪、雹,当它们的含酸度高于大自然的正常情况时,为酸雨。
大气酸性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代研究结果证明,大气酸性降水对水体生态系统、陆生生态系统、城市中建筑物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等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我国的酸雨危害区呈蔓延扩大之势,已接近国土面积的40%。水体的酸化会对水中生物的食物链产生影响,还会将多种有毒的金属元素迁移到水环境中。酸雨对古文物和金属等也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酸雨使得表面涂料失去光泽,变质脱落。
空气污染的危害——沙尘暴
在广袤的耕作区,由于植被破坏、土壤风蚀,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伴随的大风尘粒卷入空中而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出现。
特强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形成后,会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砾的强劲气流,通过污染大气等方式,致使农作物有的绝收;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严重影响。降尘会对城市的大气造成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3、空气污染的危害——霾
当前造成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增加,各种污染物进入大气中,通过微物理和化学作用,包括吸湿增长,形成了气溶胶,最终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从能见度理论和我国大气能见度与气溶胶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以东部能见度显着变差为特征的区域霾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气溶胶的显着增加导致的。影响霾的气溶胶组成复杂,其中细粒子对能见度和霾的影响较大,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较大。紫外线是自然界杀灭大气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霾天气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易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动性增强。
4、空气污染的危害——光化学烟雾
根据排放源的不同,大致可将光化学烟雾分为城市型光化学烟雾、工业区型光化学烟雾和区域型光化学烟雾。由于光化学污染与辐射强度、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所以一年当中光化学污染通常在夏秋季节较为严重。
光化学烟雾就是大气环境污染之一,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等均有严重危害。光化学烟雾能促使哮喘病患者的哮喘发作,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恶化,降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大量的流行病统计表明,光化学烟雾与呼吸道系统发病及死亡率、眼病等有关,同时亦是某些癌病产生的重要诱因。
‘玖’ 光化学烟雾易发生的季节,以及逆温易发生季节
一楼答案是错的。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地理条件:由于“烟雾”的形成与NO2的光分解有直接关系,而NO2的光分解又必须有290—430nm波长辐射作用才有可能。在近地层中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受天顶角的影响,一般太阳天顶角(θ)越小,太阳辐射就越强。对于θ>60℃时,由于入射角较大,光线通过大气层时路程加长,受到的大气微粒散射也较大,致使小于430nm波长的光很难到达地面,所以不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从季节而言,夏季在北半球太阳入射角比冬天小,所以夏天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较冬季大。尤其夏季中午前后光线最强时出现“烟雾”的可能性较大。当天气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风力不大时,有利大气污染物在地面附近的聚积,易于产生这种光化学烟雾。因此,在副热高压控制地区的夏季和早秋季节常成为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时节。
http://www.xyxy.net/yxyj/yxzt/200504191527513182.htm
在寒冷的冬天,当一股寒流袭击之后,风小天晴,气温缓升,这时人们会渐渐感到空气越耒越污浊,如果地面层空气湿度较大,则浓雾遮天蔽日,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所有这些,多是由于大气结构出现“逆温”现象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左右。即是说在数千米以下,总是低层大气温度高、密度小,高层大气温度低、密度大,显得“头重脚轻”。这种大气层结容易发生上下翻滚即“对流”运动,可将近地面层的污染物向高空乃至远方输散,从而使城市上空污染程度减轻。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城市上空为轻度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一地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从而导致大气层结“脚重头轻”,气家学家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我们城乡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空气污染势必加重。
导致“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对于我国冬季来说,主要是地面辐射冷却作用而导致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当寒流袭击过后,地面受冷气团控制,天晴风小气温低,特别到了晚上,地面热量大量地向高空散发(辐射),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上层大气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所谓“逆温”“现象”。有时,白天日照不足,地面增温缓慢,还会使“逆温”长期维持,大气污染日趋加剧。
冬天里“逆温”现象时有发生,在“逆温”造成大雾茫茫或污染严重时,人们应减少晨练及室外活动时间,尽力避免“逆温”带来的危害。
http://..com/question/2906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