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清晰的分辨 化学式 酸碱盐
最容易的方法:酸含有H+离子,一般以H开头写化学式,有机酸除外;碱含有OH-离子,一般化学式中前面为金属离子后面为OH或者(OH);盐一般以金属离子为阳离子,酸根(即酸里面的阴离子)为阴离子(你可以把盐看做是碱的开头加酸的结尾的组合)。这样看起来比较容易分辨。
⑵ 如果给一个化学式,那怎样辨别化学式是酸是碱还是盐
1、酸:阳离子全是氢离子,一般化学式前面就只有H,有机物H在后面
比如盐酸(HCl),阳离子为氢离子,阴离子为氯离子,不含其他阳离子,所以为酸;再比如醋酸(CH3COOH),醋酸部分电离,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2、碱:阴离子全是OH-,后面都是氢氧根
比如氢氧化钠(NaOH),其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所以是碱。
3、盐:阳离子是金属或铵根,阴离子是酸根
比如氯化钠(NaCl),阳离子为金属钠离子,阴离子为氯离子(盐酸的酸根),所以是盐。
(2)怎么判断化学式含酸根离子方程式扩展阅读: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 。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由阿伦尼乌斯提出,此理论即为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广义定义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物质。
在酸碱电离理论中,碱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在酸碱质子理论中碱指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在酸碱电子理论中,碱指电子给予体。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等,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盐,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
网络-碱
网络-酸
⑶ 如何从化学方程式中判断一种物质在反应中是否体现了酸性
看这种物质是不是能够产生H+,这也可以从生成物中这种物质的阴离子和原物质的差别中看出来。比如说HCL和其他物质反应,以后变成某物质加一个Cl,这个差别就是一个H+
⑷ 初中化学中检验硫酸根离子的三种方法(要有方程式和解说)
初中化学中检验硫酸根离子的三种方法:
(1)用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能证明待测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具体步骤:取待测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先滴入几滴硝酸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再滴入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化学方程式:K2SO4+Ba(NO3)2=BaSO4↓+2KNO3。
(2)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这是初中化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它只能证明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具体步骤:取待测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先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再滴入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证明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这沉淀可能是硫酸钡BaSO4沉淀,但也可能是氯化银AgCl沉淀。化学方程式:K2SO4+BaCl2=BaSO4↓+2KCl。2AgNO3+BaCl2=2AgCl↓+Ba(NO3)2。
(3)用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这是不常用的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的改进,可排除银离子的干扰,能证明待测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具体步骤:取待测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先滴入几滴稀盐酸,如果没什么变化,证明待测溶液中不含银离子(否则会产生白色AgCl沉淀)、也不含碳酸根离子(否则溶液之会出现气泡),接着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且在盐酸环境中不溶解,则证明待测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化学方程式:K2SO4+BaCl2=BaSO4↓+2KCl
⑸ 怎样从化学式判断一个物质是酸,碱,盐
在初中化学中,酸、碱、盐要求掌握的数量都小。
简单的判断:
化学式中把H写在最前面的就是酸:HCl H2SO4 HNO3 H2CO3 等
化学式中含OH,并把OH写在最后面的就是碱:NaOH Ca(OH)2 KOH Ba(OH)2等
无机化合物在初中中,就含“酸”“碱”“盐”“氧化物”四类,除去酸、碱、氧化物外,剩余的全是盐了。(你不要说氧化物概念不知道哦)
⑹ 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化学式)
氯离子 用硝酸银、硫酸根离子 用硝酸钡、硫代硫酸根离子 用碘化钾的淀粉溶液、碘离子 用硫代硫酸钠的淀粉溶液、偏铝酸根离子 用少量盐酸,看其是否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