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方法
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单靠某一种措施是难以奏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组织管理措施:
1.1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1.2 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或明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部门,不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管理层应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进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和卫生习惯。
2、工程技术措施:
2.1 坚持“三同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引进的工程项目时,其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对工程设计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对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的竣工验收。
2.2 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消除职业危害: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微机控制,隔离操作,消除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
2.3 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生产装置尽量采用框架式,现场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产厂房应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送风,使作业人员所在环境的空气一直处于新鲜状态。
2.4 安全检修,避免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都要定期检修。检修时都要拆开设备,发生泄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检修前一定要制订检修方案,办理各种安全作业证,做好防护,专人监护,防止事故发生。
3、卫生保健措施:
3.1 职业健康监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作业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3.2 作业环境定期监测: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要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公布,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监测结果要存档。
3.3 发放保健食品:给有毒有害的作业工人要发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强作业人员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4、做好个体防护:
4.1 发给个体防护用品:企业按国家的规定要发给作业者合格、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等,并教会工人能正确使用。
4.2 不佩带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人员不佩带好个体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严格执行。
4.3 对防护用品做好检查、维修:企业对防护用品应加强管理,放置固定地点,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使其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
❷ 中科院化学所发生爆炸,化学安全事故有多可怕如何避免发生此类事故
每年高考结束,广大同学都在为报什么专业而发愁,好让自己以后能走上人生巅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越来越清晰透明。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再像80后、90后那样盲目,而是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很多冷门专业被戏称为“天坑专业”。一旦你选择了偏差,即使你在未来的生活中尽了最大努力,你也会朝着错误的方向漂移。
天坑专业建议出国留学。第一,可以防止一些生活用水项目搞乱自己的心态。第二,国内政策给予海归更好的回报。比如国内大学在计划引进博士的时候,必须有海归背景,而国内博士不应该。最后,劝人出坑绝不是心理灰暗,而是帮助别人,讲行业内幕。怎么选,看你自己。
❸ 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置实验室化学品泄漏事故
应对实验室中的化学品的种类、数量、盛载容器和存放位置进行统计,编写一份清单,并且要定期更新。
应根据化学物质的特性对其进行储存,储存环境为阴凉、干燥、无火源、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
定期对实验室中的工作人进行适当训练(安全训练),使他们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化学品泄漏后的紧急应变措施、及正确使用泄漏处理套件的方法等。要定期的组织化学品泄漏演习,并在之后做出评估,补充不足。确保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可以从容面对,不慌乱。
应定期检查实验室中的化学品实际存量和存量是否一致,如果不同,那么到哪去了,每一次使用化学品应有详细的记录。
❹ 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等。
刺激眼睛 损伤呼吸道 灼伤皮肤 麻痹神经 燃烧爆炸
流泪致盲 胸闷窒息 溃疡糜烂 头晕昏迷 物毁人亡
如何预防化学事故?
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坐车、船、飞机不要携带危险化学品。
5.室内积聚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按应对燃气泄漏办法处置。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5.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7.食品检测: 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❺ 如何避免实验室化学品事故
1.防水
每个实验室都配有一次性水、纯水、高纯水或制水的仪器如蒸馏器、纯水机。作业人员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忘记关水龙头的,或者是突然停水后打开水龙头忘记关闭的。
我们实验室就曾发生过一起漫水事故,就是因为停水当天,打开了水龙头忘记关闭,出水量过大,排水口又被堵住了导致实验室漫水严重,花了一个小时才把实验室的水清理干净。还有要定期检查制水仪器,防止有漏水的情况。
2.防火
实验室有各种火具如酒精灯、电炉,还有FID气相色谱仪会产生火的仪器。这些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那么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燃烧的三要素——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在使用火的时候就要消除火源附近的助燃物以免引起火灾事故。
当发生火灾进行灭火时同样要结合燃烧的三要素,去掉其中一个就能阻止燃烧。
火灾又分A、B、C、D四类,每一类火灾使用的灭火器都要区分开来而且每个实验室都必须配备灭火器,且灭火器要定期进行检查。
3.防毒
我相信每个实验室都会用到有毒的试剂,那么在使用有毒物质的时候我们要了解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使用方法和应急措施。
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相符的标签,剧毒物品要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双人保管、双人发放、双把锁、双台帐、双人验收)。
例如,我们在配制硫酸溶液的时候,要戴好防腐蚀乳胶手套和防护眼镜,使用玻璃容器盛装,将酸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酸中,边加入边搅拌,待冷却后装入试剂瓶中。若硫酸溅到皮肤上则用抹布擦拭干净后再用大量水冲洗。像配制硫酸溶液这种,我们就要考虑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各个注意事项。
4.防腐蚀
化验室常用的试剂如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都具有腐蚀性。使用腐蚀性的溶液会对我们的实验台、实验仪器腐蚀。那么在使用这些溶液的时候我们的防护措施就要做好,若溶液滴在实验台、实验仪器上要及时用抹布擦拭干净。使用后的废液要用容器进行回收而不是乱排乱放。
5.防触电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中我们都要防触电。
首先从用电设施上说起,电源插座必须接地线,大功率仪器、电器设备必须接空气开关,实验室整个用电必须有漏电保护开关;
其次,在使用电器设备时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在对仪器进修检修或则维护的时候必须做到“三步曲”——停机、断电、挂牌;
最后,使用完毕后关闭仪器设备电源使之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
6.防爆
易爆类的药品有苦味酸、高氯酸、双氧水等,像这类药品应单独存放不应和其他易燃物品放在一起。用玻璃仪器在电炉上进行加热时,要将玻璃器具外壁的水擦拭干净,需要放玻璃珠的放玻璃珠防止玻璃器具破裂。进行易爆炸的操作时,例如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析爆炸性气体时,爆炸瓶外须装上防护网。烘箱内严禁烘烤易燃易爆的物品。
7.防环境污染
一般化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有废液、废气、废物。虽然实验室排放的废弃物相对生产车间要少得多,但是作为一名分析人员,我们有必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点做起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实验室产生最多的废弃物要属废液了,我们使用后的没有用的溶液不能直接排放到废液池中,我们先用废液桶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例如调废液的pH,含有重金属的废液用另一种废液进行置换中和后再排放到废液池,这样会减轻污水处理的难度也会减少处理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废物包括废弃的药品、废弃的试剂瓶等,废弃的药品要集中收集起来再处理而不能直接丢到垃圾桶,废弃的试剂瓶应当用水冲洗干净后再丢掉。
废气的处理难度较大一些,但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也可以保护环境,比如在实验室放置活性炭、放置一些吸收废气的盆景等。我们的一些小小的举动能为保护环境做出大的贡献。
8.防野蛮作业。
野蛮作业就是不按操作规程作业。野蛮作业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那么防止野蛮作业最大的因素就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以说每一个操作规程都是用前辈们好的经验和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来执行。有的人工作久了,觉得自己对工作有经验,有时候会偷一下懒,殊不知这种行为正是良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事故的三要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控制住了这三要素,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答案来自
❻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主要措施如下:
(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法律依据: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三)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四)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❼ 怎样预防化学事故发生
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船、乘车不携带危险化学品。
5.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