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网: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焓变(或能量变化;热量变化)。例如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l 2(g) = 2HCl(g)△H = -183 kJ/mol
ΔH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HCl(g),反应放热183kJ。这是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ΔfHmO表示。
2.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代表着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无法全部完成的反应,也不会因此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不同在于:
1、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都要标明状态,固体为s,液体为l,气体为g。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不用标反应条件,比如加热、高温、催化剂等,但要标明反应压强和温度,常温(101kpa,25度)下可省略,如果体中没给反应温度和压强也可省略。
3、要标出ΔH,如果是吸热,ΔH为正值,防热的话,ΔH为负值。
4、热化学方程式物质前的数量可为分数。
3. 高二热化学方程式如何算
3/4 CO(g)+1/4 Fe2O3 (S)= 3/4 CO2(g)+1/2 Fe(s) ΔH=—6.25KJ/mol 其实这样的的方程式有多种写法,只要你将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系数和 ΔH前的系数都乘以相同的倍数,都可以的!
4. 两个化学平衡常数K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相加减有什么变化
两个可逆反应相加,则平衡常数要相乘如 A + B ←→ C + D 平衡常数K1C + D ←→ E + F 平衡常数K2则 A + B ←→ E + F 平衡常数K=K1*K2
5. 俩个热化学方程式怎么相加或相减 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怎么加减
如果是相加
两方程等式左边与左边相加,右边与右边相加。 △H也相加
相减也是一样。
如果是热化学方程式,则要通过加减消去目标方程式中没有的物质。如果要消去的物质在两方程中系数不同,则要找最小公倍数使其相同再消去。
如:(1)2H2(g)+O2(g)=(可逆)2H2O(g) △H=-483.6kJ.mol-1、
(2).N2(g)+3H2(g)=(可逆)2NH3(g) △H=-92.4kJ.mol-1
(3).4NH3(g)+5O2(g)=(可逆)4NO(g)+6H2O(g) △H=-905kJ.mol-1
假如我要将(3)式与(2)式相加
则有.N2(g)+3H2(g)+4NH3(g)+5O2(g)=2NH3(g)+4NO(g)+6H2O(g)
抵消左右两边相同的物质得:N2(g)+3H2(g)+2NH3(g)+5O2(g)=4NO(g)+6H2O(g)
若两个式子中我要抵消掉NH3,则(2)要乘2
得:2N2(g)+6H2(g)=(可逆)4NH3(g) △H=-184.8kJ.mol-1
再加上(3)式
2N2(g)+6H2(g)+4NH3(g)+5O2(g)=4NH3(g)+4NO(g)+6H2O(g)
抵消左右两边相同的物质得:2N2(g)+6H2(g)+5O2(g)=4NO(g)+6H2O(g)
6.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反应式. 例如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 HI(g) ΔH= –25.9kJ?mol-1 ΔH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HI(g),反应放热25.9kJ.这是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ΔfHmO表示. 2H2(g)+ O2(g)= 2H2O(l) △H = -571.6 KJ·mol—1 C(s)+ O2(g)= CO2(g) △H = -392.9 KJ·mol—1 CO(g)+ 1/2O2(g)= CO2(g) △H = -282. 5 KJ·mol—1 C(s) + O2(g) = CO2(g);△rHmΘ(298.15 K) =-393.5 kJ/mol C(s) + H2O(g) = CO(g) + H2(g);△rHmΘ(298.15 K) = +131.5 kJ/mol
7. 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举个例子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焓变(或能量变化;热量变化)。
例如,热化学方程式:H2(g) + Cl2(g) = 2HCl(g) △H = -183 kJ/mol
8. 热反应化学方程式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298.15K)、气压为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号()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有时也用J/mol。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不标注气体上升符号和沉淀符号,即“↑”或“↓”。
(7)热化学方程式无需书写如△(加热)和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8)即使是有机热化学方程式或可逆反应也用等号“=”,不用箭头和可逆符号“→”,“⇌”。
(9)同一化学反应,随着化学计量数改变△H的值而改变。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状态不同时,△H的值也不同。
(10)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mol水为基准。
2常见热化学方程式
(1)O2(g)+N2(g)=2NO(g);△H=-kJ/mol
(2)C(石墨)+O2(g)=CO2(g);△H=-393.51kJ•mol-1
(3)C(金刚石)+O2(g)=CO2(g);△H=-395.41kJ•mol-1
(4)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
(5)C(s)+O2(g)=CO2(g);△H=-110.5kJ/mol
(6)CO(g)+1/2O2(g)=CO2(g);△H=-283.0kJ/mol
(7)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
(8)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9)S(s)+O2(g)=SO2(g);△H=-297kJ/mol
(10)SO2(s)+1/2O2(g)=SO3(g);△H=-98.3kJ/mol
9. 热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一、定义
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中学化学中的四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遵守。电荷守恒:离子反应遵守。
二、书写原则(从左往右进行)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___气态,l___液态,S___固态,aq___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325Pa下测定的。
4、在所写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写下△H的“+”与“-”、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应用空格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H的单位为kJ/mol。
例1、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分子式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molB2H6(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649.5 kJ÷0.3=2165 kJ。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 (g)+3O2 (g)=B2O 3(s)+3H2O(l) △H=-2165 kJ∕mol。
三、正误判断(从右往左进行)
1、检查△H的单位是否正确。
2、检查△H的“-”“+” 是否与放热、吸热一致。
3、检查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标明及标明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4、检查△H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