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种物质如果在化学反应中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怎么判断
一种物质如果在化学反应中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判断的方法是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
例如:氯气和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氯气与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Cl2
+
6NaOH
=
5NaCl
+
NaClO3
+
3H2O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Cl2)氧化剂:n(Cl2)还原剂=n(NaCl)还原产物:n(NaClO3)氧化产物=5:1
。
再如: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② 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偏离的物质为还原剂。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其产物叫氧化产物。还原与氧化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即是说,还原剂在与被还原物进行氧化反应的同时,自身也被氧化,而成为氧化物。所含的某种物质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作氧化剂,与此对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作还原剂。狭义地说,氧化剂又可以指可以使另一物质得到氧的物质,以此类推,氟化剂是可以使物质得到氟的物质,氯化剂、溴化剂等亦然。
含有容易得到电子元素的物质,即氧化性强的物质常用氧化剂。总之,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2)初中化学怎么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扩展阅读
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氧化性的决定因素是该物质中高价态元素的得电子倾向。在溶液中,根据双电层理论,氧化性的大小反映为氧化剂的标准氢电极电势:电势越高,则氧化性越强;电势越低,则氧化性越弱,相对应的,其还原态的还原性则越强。
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变成氧化产物,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氢气失去电子被氧化变成水。还原剂在反应里表现还原性。还原能力强弱是还原剂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钠原子失电子数目比铝电子少,钠原子的还原能力比铝原子强。
含有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的物质常用作还原剂,在分析具体反应时,常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
③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何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
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如果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对应的物质为还原剂;反之,就是氧化剂
举个例子
CO+CuO=Cu+CO2
在这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所以CO为还原剂;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CuO为氧化剂.
④ 如何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口诀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口诀: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物 氧化反应) 降(化合价)得(电子)还(还原物 还原反应) 若说剂 正相反
氧化剂易于得到电子,具有氧化性。还原剂易于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所谓氧化性,是指具有氧化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夺取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具有还原别的元素的能力,即失去电子的能力。
一般地说,强氧化剂,它的氧化性强,自身易被还原;强还原剂,它的还原性强,自身易被氧化。
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失去电子,因此,它具有还原性。越活泼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还原剂,具有越强的还原性。
由此可见,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还原性强弱是一致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就是还原性顺序。
许多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于得到电子,因此,它们具有氧化性。越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越强的氧化剂,具有越强的氧化性。由此可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跟它的氧化性强弱是一致的。
(4)初中化学怎么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扩展阅读:
典型氧化剂:
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O2、Br2、I2、S、Si等(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含有变价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如KMnO4、KClO3、浓 H2SO4 、HNO3、MnO2 、FeCl3等;
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
典型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
活泼的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铝锂LiAlH4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元素(如C,S等)
碱金属单质:如Li,Na,K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2,H2O2等。
非金属氢化物:如H2S,NH3,HCl,CH4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2SO3,FeSO4等。
氯化亚锡SnCl2,草酸H2C2O4,硼氢化钾KBH4,硼氢化钠NaBH4,乙醇C2H5OH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氧化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还原剂
⑤ 怎样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得电子的是氧化剂,失电子的是还原剂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化合价降低的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是还原剂
以下是各自的性质: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学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下降,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学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上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氧化性的决定因素是该物质中高价态元素的得电子倾向。在溶液中,根据双电层理论,氧化性的大小反映为氧化剂的标准氢电极电势[1]
:电势越高,则氧化性越强;电势越低,则氧化性越弱,相对应的,其还原态的还原性则越强。
在水中,大部分氧化剂的氧化反应分为三个步骤:解离,亲和,合[2]
。这三步决定了氧化反应半反应的焓,对氧化剂的氧化性有非常大的影响。
氢离子也对含氧的氧化剂的氧化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原因是氢离子具有非常大的反极化能力,使得X-O键不稳定(X指氧化剂中心原子)[3]
。因此一般在酸性条件下,含氧化剂的氧化性比其在碱性时强[3]
。对于一些不受氢离子影响的物种,如Cl2,Br2等,其氧化性则与pH无关。
另外,氧化剂的氧化性还受到分子对称性的影响,一般分子越对称越稳定,如高氯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高氯酸根,其对称性相当好,使得高氯酸根在水中的氧化性并不是很强。因此对于非金属含氧酸,一般是高价态氧化性不如低价态
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变成氧化产物,如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氢气失去电子被氧化变成水。还原剂在反应里表现还原性。还原能力强弱是还原剂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如钠原子失电子数目比铝电子少,钠原子的还原能力比铝原子强。含有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的物质常用作还原剂,在分析具体反应时,常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进行判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
⑥ 什么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怎么分辨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而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比如:氯气和钾反应。生成氯化钾。钾失去电子变成K+为还原剂。氯气获得电子变为Cl-为氧化剂。
⑦ 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怎么区分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得电子的是氧化剂,失电子的是还原剂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化合价降低的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是还原剂
从常见物质类别的角度,氧气、氯气、H2O2、硝酸、高锰酸钾、金属阳离子、氢离子等是常见的氧化剂;氢气、碳、CO、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Fe^2+、SO3^2-
等是常见的还原剂
⑧ 还原剂与氧化剂如何判断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氯气中化合价由0既升高到+1又降低到-1,所以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还原性是相对于氧化性来说的,微观角度讲,就是它的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还原性强,就是失去电子的能力强,失去电子就是被氧化
氧化性强,就是得到电子的能力强, 得到电子就是被还原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二、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一致,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弱。
还原性: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
(2)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顺序
K+<Ca₂+<Na+<Mg₂+<Al₃+<Mn₂+<Zn₂+<Cr₃+<Fe₂+<Ni₂+<Sn₂+<Pb₂+<(H+)<Cu₂+<Hg₂+<Fe₃+<Ag+<Pt₂+<Au₂+
注意:Fe2+、Sn2+、Pb2+,不是Fe3+、Sn4+、Pb4+
(3)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F---Cl---Br---I---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分别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如果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如: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气)
4HCl(浓)+MnO2===(加热)MnCl2+2H2O+Cl2(气)
4HCl(浓)+O2==(加热,CuCl2催化剂)2H2O+2Cl2(气)
氧化性:KMnO4>MnO2>O2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如:
2Fe+3Cl2==(点燃)2FeCl3
Fe+S==(加热)FeS
氧化性:Cl2>S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六、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较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
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七、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
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⑨ 怎样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
区别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三种方法。
第一、从得氧或失氧的角度来判别。得到氧的反应物为还原剂,失去氧的反应物为氧化剂。
如:CO + CuO ===== Cu + CO2 ,这个反应中每个CO分子得到一个氧原子变成CO2分子,CO是还原剂,CuO失去了氧变成铜,氧化铜是氧化剂。
第二、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判别。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
如:Zn + H2SO4 ==== ZnSO4 + H2↑,这个反应中没有得失氧,就看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情况。Zn反应前是零价反应后是正二价,化合价升高了,锌是还原剂,H2SO4中的H元素是正一价,反应后变成了氢气,氢气中的H元素是零价,H2SO4中的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H2SO4是氧化剂。
又如:2KClO3 ===== 2KCl + 3O2↑(反应条件略),KClO3中的Cl元素为正5价反应后KCl中的Cl为负一价,化合价降低了,KClO3是氧化剂。KClO3中的O为负二价反应后O2中的O为零价,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KClO3又是还原剂。
第三、还可以从得失电子的角度来判别。得到电子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为还原剂。
如:Zn + CuSO4 ==== ZnSO4 + Cu ,在这个反应中锌原子失去了电子变成锌离子,金属锌为还原剂,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硫酸铜是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