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学干燥产物方法的几种差别,如滤纸干燥,自然干燥,用氯化钙干燥,烘箱干燥
滤纸干燥只是粗略的干燥,它的干燥能力也是很弱的,一般对试剂是不可以这么干燥的,一般也就是简单的粗略的擦干仪器之类的
自然干燥由于有很多的弊端 一般很少利用,干燥效果也较差,时间也较长对试剂来说还很可能引起试剂的变质,一般也是仪器的自然风干
氯化钙等干燥剂的干燥一般可以干燥气体或者液体,也是实验室很常用的干燥方法,对不同的试剂选不同的干燥剂
浓H2SO4: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来除去不与H2SO4反应的气体中的水分。例如常作为H2、O2、CO、SO2、N2、HCl、CH4、CO2、Cl2等气体的干燥剂。
2、无水氯化钙:因其价廉、干燥能力强而被广泛应用。干燥速度快,能再生,脱水温度473K。一般用以填充干燥器和干燥塔,干燥药品和多种气体。不能用来干燥氨、酒精、胺、酰、酮、醛、酯等。
3、无水硫酸镁:有很强的干燥能力,吸水后生成MgSO4.7H2O。吸水作用迅速,效率高,价廉,为一良好干燥剂。常用来干燥有机试剂。
4、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吸水快、效率高、价格便宜,是极佳的干燥剂,但不能用以干燥酸性物质。党用来干燥氢气、氧气、氨和甲烷等气体。
5、变色硅胶:常用来保持仪器、天平的干燥。吸水后变红。失效的硅胶可以经烘干再生后继续使用。可干燥胺、NH3、 O2、 N2等
6、活性氧化铝(Al2O3):吸水量大、干燥速度快,能再生(400 -500K烘烤)。
7、无水硫酸钠:干燥温度必须控制在30℃以内,干燥性比无水硫酸镁差。
8、硫酸钙:可以干燥H2 。O2 。CO2 。CO 、N2 。Cl2、HCl 、H2S、 NH3、 CH4等
烘箱用于热稳定的物质的干燥,他的干燥效果也很好,也常用于干燥仪器。
2. 化学 干燥固体用什么
固体干燥剂分为3种,1.酸性固体干燥剂:硅胶
2.碱性固体干燥剂:碱石灰(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3.中性固体干燥剂:无水氯化钙
3.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干燥方法:
①常压干燥
即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的干燥称常压干燥,本法设备简单,常用箱式干燥器(烘箱或烘房),缺点是干燥时间长,可能因过热而使不耐热成分破坏,而且易结块。
②减压干燥
减压干燥是在密闭容器中抽真空后进行干燥的方法。此法优点是温度较低,产品质松易粉碎。此外,减少了空气对产品的不良影响,对保证产品质量有一定意义。特别适合于含热敏感成份的物料。常用器械为减压干燥器。干燥效果取决于真空度的高低与被干燥物堆积的厚度。
③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系指用雾化器将液态物料分散成雾滴,并利用热空气来干燥雾滴而获得干品的一种方法。此法能直接将溶液、混悬液、乳状液干燥成颗粒或粉末,省去进一步蒸发、粉碎操作。其原理是将被干燥的液体物料经雾化器分散成许多细小的液滴,进入流动的热空气流中,由于其总表面积极大,故干燥速度极快,在数秒钟内完成水分蒸发,具有瞬间干燥的特点。
④沸腾干燥
又名流化干燥,是流化技术在药物干燥中的新发展。主要用于湿粒状物料的干燥,如片剂、颗粒剂等颗粒的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干燥均匀,产量高,适用于同一品种的连续生产,而且温度较低、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干燥室内不易清洗,尤其不宜用于有色颗粒的干燥,同时干燥后细粉比例较大。沸腾干燥的原理是利用从流化床底部吹入的热气流使颗粒吹起悬浮,流化翻滚如“沸腾状”,物料的跳动大大增加了蒸发面,热气流在悬浮的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分,达到干燥目的。若采用减压沸腾干燥,干燥效率更高。
⑤冷冻干燥
系指使被干燥液体冷冻成固体,在低温低压下利用水分升华性能,使冰直接变成气体而除去,从而达到干燥目的的一种干燥方法。冷冻干燥要求高度的真空和低温,所得制品具多孔性,疏松易溶,特别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品、低熔点药品的干燥。如酶类、抗生素、疫苗等,也可避免易氧化药物的分解。
4. 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干燥方法
需要看是什么对象,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烘箱,空气干燥,真空烘箱,反应器中用CaCl2等等,不同的对象要用适当的方法
5. 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哪些
1、常压干燥
即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的干燥称常压干燥,常压干燥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网络-常压干燥法,网络-减压干燥,网络-喷雾干燥,网络-沸腾干燥,网络-冷冻干燥
6. 高中化学14种气体的干燥、制法、除杂方法
氢气,用锌和稀盐酸反应,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碱石灰,五氧化二磷都可以干燥。
氧气,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干燥剂同上。
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除了碱石灰,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氯气,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除了碱石灰,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氯化氢,氯气和氢气点燃。除了碱石灰,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硫化氢,硫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除了碱石灰和浓硫酸,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二氧化硫,铜和浓硫酸反应,除了碱石灰,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氨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只能用碱石灰干燥。
一氧化氮,铜和稀硝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和碱石灰干燥。
二氧化氮,铜和浓硝酸反应,除了碱石灰,其他干燥剂都可以。
一氧化碳,甲酸加热生成一氧化碳和谁。都可以干燥。
甲烷,这个。。忘记了。。
乙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度,生成乙烯和水。都可以干燥
乙炔,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都可以干燥。
7. 干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 机械脱水法
机械脱水法就是通过对物料加压的方式,将其中一部分水分挤出.常用的有压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等方法.机械脱水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仍残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经机械脱水后物料含水率仍然很高,一般为40~60%.但机械脱水法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2) 加热干燥法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燥,它利用热能加热物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热能.通常是利用空气来干燥物料,空气预先被加热送入干燥器,将热量传递给物料,气化物料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汽,并随空气带出干燥器.物料经过加热干燥,能够除去物料中的结合水分,达到产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3)
化学除湿法
是利用吸湿剂除去气体、液体、固体物料中的少量水分,由于吸湿剂的除湿能力有限,仅用于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因此生产中应用很少.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高湿物料一般均尽可能先用机械脱水法去除大量的自由水分,之后再采取其它干燥方式进行干燥.
8. 化学,氧气用什么干燥
氧气用浓硫酸干燥。
硫酸(化学式:H₂SO₄),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密度1840千克/立方米。
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与水混合时,亦会放出大量热能。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需谨慎使用。
纯硫酸一般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1.84 g/cm³,沸点337℃,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加热到290℃时开始释放出三氧化硫,最终变成为98.54%的水溶液,在317℃时沸腾而成为共沸混合物。硫酸的沸点及黏度较高,是因为其分子内部的氢键较强的缘故。由于硫酸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它是电解质的良好溶剂,而作为非电解质的溶剂则不太理想。硫酸的熔点是10.371℃,加水或加三氧化硫均会使凝固点下降。硫酸的最大质量分数一般都是98%(这是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
硫酸是一种强酸(H2SO4=2H++SO42-),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指示剂、多种碱、碱性氧化物、盐、氢前的金属作用。
可与氢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
注意,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虽然铜、汞、银能溶解在浓硫酸中,但是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而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可与多种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CuO+H2SO4=CuSO4+H2O
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水:Cu(OH)2+H2SO4=CuSO4+2H2O
可与挥发性酸的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挥发性酸,由于硫酸不容易挥发,可以用这种复分解反应制取一些酸类物质,如:
NaCl+ H2SO4(浓)=微热=NaHSO4+HCl↑
KNO3+ H2SO4→(微热)KHSO4+HNO3↑
此外,浓硫酸还有以下一些特性。
吸水性。把一瓶浓硫酸打开瓶盖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变大,质量分数会降低,浓度下降。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附空气中的水。浓硫酸常用于洗气,浓硫酸熟知的除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外,还可以干燥中性和酸性的非还原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氧气、氮气和所有的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脱水性。脱水指浓硫酸按照水的氢氧原子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氢氧元素的过程。就硫酸而言,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有脱水性且脱水性很强,脱水时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数的比(2:1)夺取被脱水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或脱去非游离态的结晶水,如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蔗糖、甲酸等。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这种过程称作炭化。一个典型的炭化现象是蔗糖的脱水反应。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水加适量,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反应放热,还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又如:
HCOOH=H2SO4(浓),加热=H2O+CO↑
C2H5OH=浓硫酸170℃=H2O + C2H4↑
CuSO4·5H2O=浓硫酸=CuSO4+5H2O
强氧化性。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一、和金属反应。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即在铁、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的金属氧化物,接着金属氧化物又进一步和多余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而浓硫酸本身一般被还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极不稳定的,一生成就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硫,而无氢气产生。例如,铜和浓硫酸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Cu+H2SO4(浓)==加热==CuO+H2SO3
H2SO3=SO2↑+H2O
CuO+H2SO4(浓)=CuSO4+H2O
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H2O
又如,铁和热的浓硫酸反应,反应过程是:
2Fe+3H2SO4(浓)==加热==Fe2O3+3H2SO3
3H2SO3=3SO2↑+3H2O
Fe2O3+3H2SO4(浓)=Fe2(SO4)3+3H2O
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
在上述反应中,硫酸表现出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二、与非金属反应。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为亚硫酸,随即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水。这类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C+2H2SO4(浓)=加热=CO2↑+2SO2↑+2H2O
S+H2SO4(浓)==加热==3SO2↑+2H2O
2P+5H2SO4(浓)==加热==2H3PO4+5SO2↑+2H2O
三、与其他还原性物质反应。这些反应中,浓硫酸也是只表现出氧化性。
H2S+H2SO4(浓)==S↓+SO2↑+2H2O
2HBr+H2SO4(浓)==Br2↑+SO2↑+2H2O
2HI+H2SO4(浓)==I2↓+SO2↑+2H2O
HCHO+H2SO4(浓)==HCOOH+H2O+SO2↑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9. 有机化学实验的干燥方法有几种选择干燥剂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常用干燥剂有下列几种:
(1)无水氯化钙价廉、吸水能力大,是最常用的干燥剂之一,与水化合可生成一、二、四或六水化合物(在30℃以下)。它只适于烃类、卤代烃、醚类等有机物的干燥,不适于醇、胺和某些醛、酮、酯等有机物的干燥,因为能与它们形成络合物。也不宜用作酸(或酸性液体)的干燥剂。
(2)无水硫酸镁它是中性盐,不与有机物和酸性物质起作用。可作为各类有机物的干燥剂,它与水生成MgSO4·7H2O(48℃以下)。价较廉,吸水量大,故可用于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的许多化合物。
(3)无水硫酸钠,它的用途和无水硫酸镁相似,价廉,但吸水能力和吸水速度都差一些。与水结合生成NaSO4·10H2O(37℃以下)。当有机物水分较多时,常先用本品处理后再用其它干燥剂处理。
(4)无水碳酸钾、吸水能力一般,与水生成K2CO3·2H2O,作用慢,可用干燥醇、酯、酮、腈类等中性有机物和生物碱等一般的有机碱性物质。但不适用于干燥酸、酚、或其它酸性物质。
(5)金属钠、醚、烷烃等有机物用无水氯化钙或硫酸镁等处理后,若仍含有微量的水分时,可加入金属钠(切成薄片或压成丝)除去。不宜用作醇、酯、酸、卤烃、醛、酮及某些胺等能与碱起反应或易被还原的有机物的干燥剂
10.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干燥方法及适用对象
无机盐吸水,无水硫酸钠,无水硫酸镁,用于除去液体有机相中的水比较实用,前者颗粒大过滤快,后者颗粒小,干燥效果比前者好。一般在干燥前都用饱和食盐水先萃取,除去大部门的水。氯化钙和浓硫酸和变色硅胶都有吸水的效果,但是不适用。分析化学中用较少。尾气吸收,脱水或者保存试剂这些。
旋干或者冻干,吹干,都可以达到干燥的效果,不过溶剂不一样,选择的方法不一样。旋干实用于低沸点,冻干适用于溶解于水的,吹干适用于低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