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等。
② 消毒剂分类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成分可分为9类: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按消毒效果,可分为3类: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③ 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氯气、硫酸铜、生石灰、乙醇等。
1、甲醛
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是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又称蚁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剂
④ 常见的消毒剂中,哪些能达到灭菌效果
常见的消毒剂中,84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都是高效消毒剂,可达到灭菌效果。
而酒精、碘伏等常用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属于低效消毒剂,可均不能达到灭菌效果。
⑤ 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措施有哪些化学消毒剂有哪些消毒灭菌的机制是什么
基本上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是:作用于微生物的蛋白质、酶或其它活性基团并使之变性,失去生物活性;或是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性,干扰其正常的生命活动,从而起到抑制微生物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比如医用酒精,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双氧水和其它的过氧化物,这些物质具有强氧化性或对蛋白质(或其它生物大分子)具有毒性,可以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失活;熏蒸剂比如甲醛蒸气,可使微生物蛋白质烷基化而变性失活。此外还有臭氧、高锰酸钾、碘剂、季铵盐等。
如何使用看用在什么地方了。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的。
⑥ 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哪些消毒机理是什么如何使用
化学消毒剂是指用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
根据消毒剂的化学特性,化学消毒剂可分为七大类。它们的杀菌机理和特点如下:
1、氧化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2、醛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3、酚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4,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容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5、碱、盐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弱,有强腐蚀性,如硝酸、火碱、食盐等。只能作为一般性预防消毒剂。
6.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它们赖以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特点是能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至0.5%。
7、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按化学性质的不同,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类消毒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羟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使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才可使用。
⑦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常用中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按化学性质的不同,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⑧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下:
(1)戊二醛的适用范围:常用制剂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钟;灭菌需浸泡4-10小时。
(2)甲醛的适用范围: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热,用于室内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锰酸钾20-40g,用于柜内熏蒸,需密闭6-12小时;4-10%甲醛溶液用于大体解剖、病理组织标本固定。
(3)含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茶具、水、环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钟;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钟;用于喷洒时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4)乙醇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于皮肤消毒;95%溶液用于燃烧灭菌。
注意事项:消毒用的浓度切勿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易燃、易挥发,须加盖保存,置于避火处,并定期检测溶液浓度;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的消毒。
⑨ 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A、氧化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杀菌特点是作用快而强,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病毒。以表面消毒为主,如二氧化氯、双氧水、臭氧等,该类消毒剂为灭菌剂。
B、醛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或烷基化;杀菌特点是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均有效。但温度影响较大。如甲醛、戊二醛等。该类消毒剂可做灭菌剂使用。
C、酚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使酶系统失活;杀菌特点是对真菌和部分病毒有效。
D、醇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干扰代谢;杀菌特点是对细菌有效,对芽孢、真菌、病毒无效,如乙醇、乙丙醇等。该类消毒剂为中效消毒剂,只能用于一般性消毒。
E、碱、盐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使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孢、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杀菌作用弱,有强腐蚀性,如硝酸、火碱、食盐等。只能作为一般性预防消毒剂。
F、卤素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因,与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特点是能杀死大部分微生物,以表面消毒为主,性质不稳定,杀菌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G、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杀菌机理是改变细胞膜透性,使细胞质外漏,妨碍呼吸或使蛋白酶变性。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对芽孢、真菌、病毒、结核病菌作用差。碱性、中性条件下效果好。
⑩ 常用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养殖场户消毒意识很强,此项工作也在天天进行。但是,真正能够进行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养殖场户对消毒的基本常识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从和模仿,消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对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一下介绍。
消毒是指清除和杀灭环境和物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灭活的过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指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指用化学药品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1.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2.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5.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
7.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铵盐: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据消毒效果又可分为:
1.高效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碘(碘伏、复合碘,(皮肤、黏膜新型消毒剂)酒精。
3.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在选择消毒肌范冠既攉焕圭唯氦沥剂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4)价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
1.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2.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剂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时选用和更换最佳的消毒新产品,以达最佳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