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中物质除杂的选择题怎么做

化学中物质除杂的选择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7-10 02:57:10

㈠ 初中化学除去杂质的题型怎样做

用你的例题举例。

首先,最简单是加入的试剂中有同样的元素(题中用Cl),要除去的物质要能够反应,不能加有相同元素的试剂(所以题中不能加Na),要它有中和反应,就要有H2O、气体或沉淀(常见SO4的沉淀是BaSO4,所以试剂中要有Ba)

综合起来,要有CL又要有Ba的物质就是BaCl2

里外一种通常还有关于金属的。如 Cu中混有Fe这种物质加什么能去除。

①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Fe能被磁铁吸引,所以这题可用磁铁)

②要是不知道物理性质,就只能用化学性质。在金属活动性中(你应该知道,不知道再问我),一种物质排在H前,另一种排在H后,可加酸(本题可加HCl、H2SO4等,然后过滤)

3加要保留物质的盐(本题可加CuSO4)

看完我的方法,我给你出一条难题 Ca中混有Mg这种物质加什么能去除,这样的题不能只加一种试剂,想了解答案可追问我

㈡ 跪求初中化学除杂质这种题该怎么做

1.除杂要遵循3个原则
要能除尽 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2.一般来说 除杂 如果是气体混合物中除杂 就是将气体反应成为液态或固态的化合物中
固液的就是过滤(洗涤干燥)
固体的 就是将杂质变成液体或气体
液体的就是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
3. 有时候 有特殊情况 如CaO中含有CaCO3杂质 只要给它高温 就能除去 还能生成CaO 不影响结果 CaO不是杂
4.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㈢ 化学初三除杂类的题该怎么做啊

可以考虑物理方法看是否能行,如加热,过滤。然后再用化学方法,如沉淀(Ag+和Cl-形成白色沉淀、Ba2+和SO42-形成白色沉淀、Cu2+、Fe2+\Fe3+、Mg2+都可以用OH-分别形成蓝色、浅绿色\红褐色、白色沉淀),加H+生成气体(如CO32-\HCO3-)、
原则:不引入新杂质,可增加原有物质,不能减少原有物质。

㈣ 化学除杂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啊

一、除杂的解题思路:
1、 将杂质从混合物中除去,能溶于水的物质中混有不溶于水的物质,就加水溶解,然后过滤除去。
2、将需除杂的原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出,如铁屑和沙子混合物中除去沙子就可以用吸铁石提出铁等。
3、将杂质转化为原样品 如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可以加热使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
二、除杂选择试剂原则:除杂不引杂,并尽可能不消耗原样品。
三、除杂方法选择原则:
1、能用物理方法的就不用化学方法。
2、能简单操作的不用复杂方法 。
3、用试剂除杂,能用水除去就不用其他试剂 。
4、特殊除杂:如除去CO、氢气杂质选用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
四、除杂的方法总结 物理方法:过滤、分液、蒸馏、加热(升华)、溶解、冷凝液化等。

㈤ 化学的除杂题应该怎么做呀

常见的物质除杂参考答案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除杂质的方法
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洗气
2 CO2 H2S 硫酸铜溶液 洗气
3 CO CO2 石灰水或烧碱液 洗气
4 CO2 HCl 饱和小苏打溶液 洗气
5 H2S HCl 饱和NaHS溶液 洗气
6 SO2 HCl 饱和NaHSO3溶液 洗气
7 Cl2 HCl 饱和NaCl溶液 洗气
8 CO2 SO2 饱和小苏打溶液 洗气
9 碳粉 MnO2 浓盐酸 加热后过滤
10 MnO2 碳粉 ----------- 加热灼烧
11 碳粉 CuO 盐酸或硫酸 过滤
12 Al2O3 Fe2O3 NaOH溶液(过量),再通CO2 过滤、加热固体
13 Fe2O3 Al2O3 NaOH溶液 过滤
14 Al2O3 SiO2 盐酸 NH3•H2O 过滤、加热固体
15 SiO2 ZnO 盐酸 过滤
16 CuO ZnO NaOH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3 稀硫酸 过滤
18 NaOH Na2CO3 Ba(OH)2溶液(适量) 过滤
19 NaHCO3 Na2CO3 通入过量CO2 ------
20 Na2CO3 NaHCO3 ------- 加热
21 NaCl NaHCO3 盐酸 蒸发结晶
22 NH4Cl (NH4)2SO4 Ba Cl2溶液(适量) 过滤
23 FeCl3 FeCl2 通入过量Cl2 -----
24 FeCl3 CuCl2 铁粉、Cl2 过滤
25 FeCl2 FeCl3 铁粉 过滤
26 Fe(OH)3胶体 FeCl3 (半透膜) 渗析
27 CuS FeS 稀盐酸或稀硫酸 过滤
28 I2 NaCl ------ 升华
29 NaCl NH4Cl ------- 加热
30 KNO3 NaCl 蒸馏水 重结晶
31 乙烯 SO2、H2O 碱石灰 洗气
32 乙烷 乙烯 溴水 洗气
33 溴苯 溴 稀NaOH溶液 分液
34 硝基苯 NO2 稀NaOH溶液 分液
35 甲苯 苯酚 NaOH溶液 分液
36 乙醛 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37 乙醇 水 新制生石灰 蒸馏
38 苯酚 苯 NaOH溶液、CO2 分液
39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40 溴乙烷 乙醇 蒸馏水 分液
41 肥皂 甘油 食盐 过滤
42 葡萄糖 淀粉 (半透膜) 渗析

气体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注意的问题:
(1)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即可除去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少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即可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即可用此法
5溶液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可得到纯硝酸钠晶体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钠胶体中的氯离子

㈥ 高中化学除杂的题怎么做啊,有的没学过都考啊,,谢谢学霸了

一般高中化学的除杂问题主要考察点:气体或固体的溶解性、两种物质与酸、碱或盐溶液反应的区别、溶液中离子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别、物质的稳定性比较、酸性强弱等等。能在溶液中反应,就在溶液中反应。因为在具体操作中,试管反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我们可以从物质所处的状态分为:气气混合物除杂,气液混合物除杂,液液混合物除杂,液固混合物除杂,固固混合物除杂等。下面我就高中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做一个简单总结:
1. 气气混合体系:常用洗气法,干燥法。如: ⑴Cl2(HCl):饱和食盐水;
⑵弱酸性气体中强酸性气体的除去用弱酸性气体的饱和盐溶液:CO2( SO2或HC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SO2(SO3):饱和NaHSO3溶液
⑶NO(NO2):水(运用了转化思维)。
⑷H2(H2S、SO2、CO2、HCl、H2O),用碱石灰一次除去(分析杂质性质为酸性气体和水,故用碱性吸收剂和干燥剂)。若杂质为碱性气体和水,则用浓硫酸酸性干燥剂;
⑸气体中除水蒸汽:酸性气体中用浓硫酸;碱性气体中用碱石灰;CO、H2中性气体中水蒸气的除去既可用浓硫酸、又可用碱石灰。
⑹甲烷(乙烯或乙炔):溴水。
⑺CH2=CH2(CO2、SO2):NaOH溶液;
⑻乙炔(H2S ):NaOH溶液;
2. 气液混合体系:加热。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氧的出去。氯化钠溶液中除去盐酸
3. 液液混合体系:蒸馏,萃取,分液,试剂法等。如:
(1)互溶性液液分离方法:蒸馏,例:石油的各馏分分离;乙醇(乙酸):加CaO,蒸馏。;乙醇(水):加CaO,蒸馏。
(2)互不溶性混合物或转化为互不相溶体系:分液。
例:硝基苯(水):分液;
溴苯(溴):NaOH溶液;分液;
硝基苯(混酸):NaOH溶液;分液
苯(苯的同系物):分步:①KMnO4(H+)溶液;②NaOH溶液;③分液。
乙酸乙酯(乙酸、乙醇):Na2CO3饱和溶液,分液
苯(苯酚):NaOH溶液;分液(不能用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中)
有机物(HCl):水,分液。
溴水(溴):(萃取剂)直馏汽油、苯、CCl4,分液。
4.液固混合体系
(1)液体中不溶固体除去,过滤。泥沙和水的分离
(2)液体中可溶性固体的除去:蒸发结晶。
5.固固混合体系,常用方法:升华法,溶解过滤,加热蒸发,加热分解法、试剂法,转化法等,
(1)可溶性固体中不溶性固体的除去:固体中融水部分除去:溶解过滤;如
(2)NaCl(I2):加热升华;
(3)MgCl2(FeCl3):加Mg、MgO、Mg(OH)2、MgCO3;
BaCl2(HCl):BaCO3、适量Ba(OH)2(不如前者好);
MgO(Al2O3):NaOH溶液,过滤;
(4).Na2CO3(NaHCO3):加热分解;
(5).MgO(SiO2):NaOH溶液;以上只是高中试题设计、考察的一部分,仅总结提出一供大家参考。
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初中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练习3 下列混合物可用沉淀法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的是()
A.KNO3[Ba(NO3)2] B.NaCl[KNO3] C.NaNO3 [NaCl] D.Ca(NO3)2 [AgCl]
2.2 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练习4 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适宜用气体法除去的是:()
A.NaNO3[Ba(NO3)2] B.NaCl [Mg(OH)2] C.KNO3K2CO3] D.Na2SO4[MgSO4]
2.3 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练习5 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硫酸铜( )
A.Zn B.Fe C.Cu D.Mg
练习6 将混有少量铁粉和锌粉的硫酸铜晶体溶于适量水,充分净置过滤,结果是
A.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铁粉 B.滤出了混杂在其中的锌粉 C.滤出了一些铜粉 D.什么也没滤出
2.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气体的除杂(净化):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气体的除杂方法:
试剂
除去的气体杂质
有关方程式

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强碱溶液(NaOH)
酸性气体,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CuO+H2===Cu+H2O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㈦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复习用)

一、物质的检验

利用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二、物质的除杂

根据物质和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化学方法:

1、 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 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三)、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三、方法例析

(一)、吸收法

若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能够被某种试剂吸收,则可采用吸收法除杂。让气体混合物通过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

例1 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

分析:C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碱反应。所以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沉淀法

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为固态,则应先制成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杂质通过反应以沉淀析出,然后经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物的溶液。

例2 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钾溶液

分析:本题只能选加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沉淀。但若选其余物质,均易在除杂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

(三)、气化法

通过把混合物加热或加入试剂,使其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气体而逸出。

例3 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A.稀硫酸B.硝酸银C.澄清石灰水D.稀盐酸

分析: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四)、转化法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欲除去的杂质转变为纯净物,这样不仅除了杂质,且增加了纯净物的量,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是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4 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除去硝酸钾中混有KOH杂质,实质上是除去OH-离子,所以可选加酸溶液,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把杂质变为硝酸钾,但只能选用硝酸,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则,除去了OH-,却引进了新的杂质。

(五)、溶解法

利用混合物各成分在某种酸、碱或盐溶液发生反应的不同规律,使所加试剂跟杂质发生反应,从而将杂质除去或转变为纯净物。

例5 要除去后边括号中的杂质,填写选用试剂的分子式:Cu(Zn)

分析:可根据Cu和Zn金属活动性的不同,Cu不跟酸溶液反应,而Zn能溶于酸,故可加入盐酸与稀硫酸。又因为锌比铜活泼,故也可加入铜盐溶液,也可使锌置换出铜而溶解。

四、巩固练习

1、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是: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5、检验某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6、检验某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别NaOH、Na2CO3 两种固体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42-,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9、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0、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食醋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生石灰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11、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铁粉;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1)要检验生理盐水中的氯化钠,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2)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过程为溶解、__________和蒸发。

(3)可用NaOH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如上图为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的特点是__;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能从氯化钠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质有__________(从右图的物质中选填)。

答案:(1)AgNO3(2)过滤 (3)MgCl2+2NaOH===Mg(OH)2↓+2NaCl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很小硝酸钾

阅读全文

与化学中物质除杂的选择题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