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化学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是
(1)有针对性地根据所要杀灭微生物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及消毒方法,否则达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被消毒的物品,在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
(4)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全部浸泡在溶液内,轴节应打开;
(5)对易挥发的消毒溶液,必须将盖盖严,定期测量比重,以保证浓度;
使用化学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项
使用化学消毒剂,需要注意的,除了杀灭微生物,主要是从对人体和周围环境的伤害这一点出发的。
防护:化学消毒剂很多对生物细胞是不友好的,所以使用时需要注意防护。个人防护主要就是眼睛防护(比如化学实验用的那些护目镜)、手部防护(比如耐酸碱橡胶手套)、呼吸防护(比如防毒面具)、全身防护(生化服),防护措施参考相应消毒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残留:经过化学消毒剂处理的环境或器具,还需要经过什么样的处理(例如清洗、熏蒸消毒后空置等)才能使用。
污染:化学消毒剂与其它化学品混合失效,或是消毒剂残留导致消毒区域的空气、器具受到污染而不能正常使用,都属于这一方面。
剂量:化学消毒剂是需要在某一个浓度范围内使用才能起效的,例如酒精,纯酒精起不到很好消毒效果,而纯度为75%的酒精的消毒效果就很好。
用途:比如房间的地面,人的皮肤这样的表面,使用溶液型的消毒剂比较合适;要是死角比较多或者狭窄的封闭空间的空气消毒,熏蒸剂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基本就是这些了,比较宽泛。楼主要是提供具体的使用场合,说不定还能更详细些。
⑵ 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物品消毒需遵守哪些原则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有六点:
(1)有针对性地根据所要杀灭微生物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及消毒方法,否则达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被消毒的物品,在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
(4)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全部浸泡在溶液内,轴节应打开;
(5)对易挥发的消毒溶液,必须将盖盖严,定期测量比重,以保证浓度;
⑶ 问题:请问使用化学消毒剂有哪些注意事
使用化学消毒剂注意事项:
(1)必须将消毒剂配成溶液;
(2)消毒剂的浓度和用量必须符合规定;
(3)消毒时必须达到规定的时间;
(4)消毒剂必须与病原体直接或充分接触;
(5)注意温度会影响消毒效果,避免在过高或低温度进行消毒操作.
⑷ 什么叫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应用时需注意哪些原则
消毒剂是指用来进行杀灭病原体的化学试剂。
根据化学性质,常用的消毒剂可分为:酸碱类、醇醛酚类、表面活性剂类和氧化剂类。具体用法见表1:
⑸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摘
要:答: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有六点:(1)有针对性地根据所要杀灭微生物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消毒剂;(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及消毒方法,否则达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3)被消毒的物品,在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4)浸泡消毒时,物品必须全部浸泡在溶液内,轴节应打开;(5)对易挥发的消毒溶液,必须将盖盖严,定期测量比重,以保证浓度;
⑹ 使用化学消毒剂应掌握哪些原则
有效。不同病原体的抵抗力不同,选用消毒剂的杀菌能力必须足以将其杀灭。
无害。常用化学消毒剂中有的具有较强腐蚀性和毒性,选用时需考虑到其对消毒对象、环境以及对人体等的损害。
经济。在满足消毒效果、避免伤害等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价格便宜的消毒剂。
考虑到现地具体要求。比如在潮湿环境,应优先考虑使用粉剂。
做好自身防护。防止消毒剂对操作者皮肤、呼吸道等造成的损害。
⑺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四种
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连续使用过程中,消毒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因此需要注意有效成分浓度变化,应及时添加或更换消毒液。当使用低效消毒剂浸泡时,需注意消毒液被污染的问题,从而避免疫源性的感染。
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或动物体表皮肤、黏膜、伤口等处。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喷洒法
将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被消毒物体上。用5%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鸭舍地面等。
喷雾法
将消毒液通过喷雾形式对物体表面、鸭舍或鸭群体表进行消毒。
发泡(泡沫)法
此法是自体表喷雾消毒后开发的又一新的消毒方法。所谓发泡消毒是把高浓度的消毒液用专用的发泡机制成泡沫散布在鸭舍内面及设施表面。主要用于水资源贫乏的地区,或为了避免消毒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而破坏活性污泥的活性以及自动环境控制的鸭舍,一般用水量仅为常规消毒法的1/10。采用发泡消毒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器具、设备进行消毒时,由于泡沫能较好地附着在消毒对象的表面,故能得到较为一致的消毒效果,且由于泡沫能较长时间附着在消毒对象表面,延长了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洗刷法
用毛刷等蘸取消毒剂溶液在消毒对象表面洗刷。如外科手术前术者的手用洗手刷在0.1%新洁尔灭溶液中洗刷消毒。
冲洗法
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冲湿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消毒液,一般较少使用。
熏蒸法
通过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或烟雾,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适用于鸭舍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消毒的物品的消毒。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均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消毒,熏蒸消毒时环境湿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撒布法
将粉剂型消毒剂均匀地撒布在消毒对象表面。如含氯消毒剂可直接用药物粉剂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用于地面消毒。消毒时,需要较高的湿度使药物潮解才能发挥作用。
⑻ 使用消毒剂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原则有七点:
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